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 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D633 【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中国与世界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交匯的大势,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遵循,这是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实践。
“中华民族”入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宪法保证。2018年宪法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入宪,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高度肯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守望相助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新成就、新使命和新要求,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为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宪法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引导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依法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切实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0年的充分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民情的根本民族制度。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契合,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交流和政治联系更加通畅、便捷。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机制,通过平等的对话与协商,扩大共识,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互信得到加强,产生一些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程序、议程的完善和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关心民族地区发展,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党和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如《“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列出了财政、投资、金融、产业等9大支持政策,提出了综合扶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文化繁荣发展等37个工程项目。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民族地区全面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
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的历史条件需要主动把握时代的主题,从宏观视野审视,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有政治视野。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更加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更高水平。
其次,要有发展视野。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个总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新发展措施,取得新发展实效,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精神、社会、文化、法治基础,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力。
再次,要有世界视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铸牢,两者相辅互相成,相互促进。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在大变局时代继续开拓发展新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其中的重大关系。
首先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来审视和谋划,注重发展目标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增强“五个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一家亲感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要统筹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关键是统筹好“一”和“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正是统筹解决好了“一”和“多”的关系,才使我国民族关系得以健康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再次要统筹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民族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统筹兼顾好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既把发展当成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争取人心、增进团结,建设和维护好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进取也,故日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在“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路上更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理论、制度、实践方面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理论创新,不仅要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还要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等议题的理论需求,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坚持制度创新,在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多民族国家建设制度,完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度设计,使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制度更加定型、完整。坚持实践创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混居,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确保中华民族在团结奋进中凝聚起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关键词】中华民族 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D633 【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中国与世界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交匯的大势,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遵循,这是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制度保障
“中华民族”入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宪法保证。2018年宪法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入宪,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高度肯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守望相助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新成就、新使命和新要求,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为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宪法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引导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依法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切实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0年的充分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民情的根本民族制度。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契合,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交流和政治联系更加通畅、便捷。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机制,通过平等的对话与协商,扩大共识,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互信得到加强,产生一些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程序、议程的完善和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关心民族地区发展,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党和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如《“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列出了财政、投资、金融、产业等9大支持政策,提出了综合扶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文化繁荣发展等37个工程项目。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民族地区全面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仍需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
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的历史条件需要主动把握时代的主题,从宏观视野审视,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有政治视野。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更加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更高水平。
其次,要有发展视野。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个总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新发展措施,取得新发展实效,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精神、社会、文化、法治基础,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力。
再次,要有世界视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铸牢,两者相辅互相成,相互促进。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在大变局时代继续开拓发展新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其中的重大关系。
首先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来审视和谋划,注重发展目标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增强“五个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一家亲感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要统筹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关键是统筹好“一”和“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正是统筹解决好了“一”和“多”的关系,才使我国民族关系得以健康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再次要统筹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民族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统筹兼顾好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既把发展当成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争取人心、增进团结,建设和维护好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进取也,故日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在“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路上更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理论、制度、实践方面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理论创新,不仅要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还要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等议题的理论需求,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坚持制度创新,在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多民族国家建设制度,完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度设计,使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制度更加定型、完整。坚持实践创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混居,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确保中华民族在团结奋进中凝聚起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