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痔灵注射液硬化术加中药治疗肝血管瘤104例分析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22.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56-02
  肝血管瘤是我国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肝良性肿瘤的5--20%,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0.35—7.3%。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无症状血管瘤的发现率明显升高。该病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由于对该病研究不多,没有成熟的诊断标准、适应征选择模糊、治疗方案繁多。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肝癌病灶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早在1983年由日本杉浦等首先报告在临床使用[3]。但结合中医治疗未见文献报道。我院自1989年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凝固肝癌病灶,取得较好的疗效。1989-02-2004-06我們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144例,其中在肝癌病灶使用无水酒精硬化肝癌原位灭活后,加服中药治疗7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44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82例,女62例;年龄36~86岁,平均56.54岁。治疗组72例,肿瘤直径≤5cm者38例,>5cm者34例。对照组72例,肿瘤直径≤5cm者40例, >5cm者32例。两组均经超声波及其它影像学检查肝内有实质性占位,甲胎蛋白(AFP)>200mg,并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经皮穿刺取材、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性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固定肝内肿瘤的方法。先用B超在肿块周围反复扫描,确定病变在肝内的数目、部位、大小、形状、有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对周围器官的压迫情况,以及远处是否有转移等。有远处转移,门脉、胆管内有栓块,继发性肝癌为本法的禁忌症。在超声实时监视下,用长15cm的23G的PTC针刺入肿块较深边缘,边注射,边退针。即由深及浅注射,采用多点注射,力争无水乙醇最大限度弥散于肿块中,最大范围的进行固定。注射无水乙醇速度不宜过快,注射过程中应有短暂的注射间隔时间,使酒精有充分时间向注射点远处肿瘤组织弥散。一次注射量为:≤5cm的肿瘤约4mL,>5cm的适当加量。总注射量为:直径每1cm的肿瘤注射乙醇约10mL。量过大,容易伤及周围正常肝组织,反之则肿瘤凝固的不完全。注射结束10min后,再退针,以便无水乙醇有更充分的时间向肿瘤内扩散。在退针时,用5mL利多卡因边推注、边退针,防止酒精沿针道外溢而引起右上腹剧痛。退针,采用二步退针法,即当针尖退出肿块时停止拔针,待3min后再退针。这样使血液在针道内凝固,癌细胞不沿针道扩散。两次注射间隔时间为1周,6次为1个疗程,在复查过程中肿块增大,血供增加,要追加注射量和次数。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原则为:根据不同病情和病变的不同时期,进行辨证施治,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针对肝癌的病情,采用软坚散结,调理脾胃。同时对乙醇造成正常肝组织的化学损伤,用养阴柔肝、补气益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法治疗。除了考虑临床分期和辨证分型之外,更要重视患者已经或正在进行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基本方为:柴胡15g,白芍15g,丹参15g,黄芪30g,黄精13g,何首乌15g,穿山甲10g,当归10g。水煎服,每次300mL,1 天 2次。
  3疗效判定标准
  ① 治疗后肿瘤声像图有显著的变化,肿瘤及其边缘回声增强,包膜呈缩瘪样改变。② 第2次和以后的穿刺肿瘤质地变硬,注射乙醇阻力增大(系肿瘤被乙醇凝固后蛋白质变性所致)。③ 注射无水乙醇后病理出现肿瘤细胞溶解、变性、坏死、和纤维化。④影像学检查肿块体积缩小。⑤ AFP(甲胎蛋白)降低。⑥瘤体内部及周围血液供给消失。
  4 结 果
  4.1 两组生存率和生存中位时间对比
  见表1。两组1、2、3年生存率和生存中位时间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变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
  4.2 两组肿瘤肝外转移对比
  在实时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肝癌硬化固定术后,作核磁、CT、X-Ray、超声波和同位素检查,随访观察。对照组肿瘤发生在肺、胸腔、脑、肾、腹腔、肠道、骨骼及全身淋巴结等肝外转移34例(47.2%),治疗组肝外转移20例(27.8%),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中药对防止肝癌的转移有明显的作用。
  4.3两组出现并发症对比
  肝癌无水乙醇硬化固定术主要并发症有:① 上腹部疼痛。144例均出现右上腹不同程度的疼痛,在1~3 d内消失。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 颈部灼热感。对照组占44/72例,治疗组占32/72例,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乙醇进入体循环有关。③发热。对照组占46/72,治疗组占22/72例。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体温均低于38.5℃,出现在术后3d内,持续1周左右。④ 谷丙转氨酶升高。对照组占22/72例,治疗组占12/72。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可能与乙醇破坏肝细胞有关。⑤ 腹腔内出血2例,术后第2天发现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
  5 讨 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乙醇固定肝癌的非手术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4]。但无水乙醇作为一种有机化学物质,不可避免地损伤肿块周围的正常肝组织或通过血窦等途经进入体循环引起正常肝组织的损伤、并发症和不良反应[5]。中药作为纯天然物质,副作用少,对无水乙醇引起肝细胞的烧伤有一定的调和作用,提高了人体对化学物质的耐受性。肿瘤外科生物学认为:消灭肿瘤一部分或大部分有可能改变宿主和肿瘤的比势,并恢复机体的免疫[6]。经皮穿刺治疗肝癌病灶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在不影响健康器官和系统器官的情况下,使癌细胞尽可能多的在原病变部位上灭活。肝癌固定后,肝癌细胞大部分变性、固定、坏死和纤维化,消灭了肝癌细胞产生的源泉。但从第2次手术切除获得的病理标本证实,在瘤体周围及较远包膜处仍存在活的癌细胞,成为日后复发、播放、转移的根源[7]。使用中药后,提高了人体对化学物质的耐受性,改善了病人全身情况,增加了患者的抵抗力,调整了机体的免疫力,因此提高了生存率,改善了生活质量。
  肝癌细胞的全身转移是治疗过程中最大难题。当癌细胞在原病变部位上灭活时,肌体要清除这些异物,灭活的癌细胞将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癌细胞的抗体,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使转移到体内其它部位的癌细胞被抗体消灭,使特异性消灭癌细胞成为现实。在临床实践中,任何化疗药及生物制剂还不具备特异性消灭癌细胞的功能。中药在调节免疫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本试验结果也表明,治疗组在生存时间、肝外转移和副作用方面,较对照组为优。充分反映了中药在癌细胞灭活后的作用。
  肝癌患者在采取综合治疗术后,还需要坚持长期服用中药[8],因为:①术前影像学无法检查到的转移灶;②肿瘤沿针道可能的种植;③免疫力下降肿瘤可能复发。大量研究证明,中药不仅对癌细胞有抑杀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保护肝功能,修复已损害的肝细胞。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孟承伟. 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09 .
  〔2〕李德爱,李扬,孙伟. 实用外科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44.
  [3] 杉浦信之,他.超音波映像下经皮内工タノル注入よゐ小肝细胞癌の治疗[J].肝藏,1983,24(8):920.
  [4] 沈理. 超声导向经皮注射酒精治疗肝癌22例分析[J]. 实用外科杂志,1988,18(8):641
  [5] 冯晓灵. 无水乙醇治疗中晚期肝癌的31例报告[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89,21(5):40.
  [6] 董宝伟.临床介入性超声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9.
  [7] 王怀璋. 肝癌栓塞化疗后免疫及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7):413.
  [8]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 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78.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笔者通过对妇产科一些病例的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探究妇女产后出现出血病情时候的治疗对策,然后再运用于临床只上。研究方法:为了针对性的研究妇女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对策,采用文献研究和实际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然后有效的整合研究的结果。在进行个案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多数的产妇出血都在500ml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导致失血休克或者其它不良病状。研究结果:临床研究证实,产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失败原因,并提出几种静脉穿刺法提高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的成功率,为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医学实践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周围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失败原因;提高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42-01  周围静脉输液主要是指通过四肢浅静脉以及头皮静脉穿刺输入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的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患病特点、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例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其临床发病特点、致病原因、患者的生命体征,分析并总结针对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总结出针对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最合适、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全部12例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经过了一系列的抢救治疗后均救治成功,其中8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妇产科疾病的15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用不同的栓塞剂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结果:接受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手术的164例患者均获得成功。 在一年后的临床随访中,其中有78 例患者的子宫肌瘤明显比术前缩小了60%左右。临床症状几乎全部消失; 10 例患者的子宫腺肌症在术后1年内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应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胸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2例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切口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进行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舒利迭吸入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在我院急性加重期综合治疗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两组均给以消炎、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舒利迭吸入,对照组用舒利迭吸入;两组治疗8月后肺功能、血气分析、住院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舒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与细胞周期增殖因子Ki-67和MCM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00例甲状腺病变进行Ki-67和MCM7蛋白的检测。结果 1.Ki-67、MCM7蛋白在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良性病变(P <0.01)。2.恶性病变中,两者(++)~(+++)阳性表达对比,Ki-67低于MCM7( P <0.01),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0.551,P 1
期刊
摘要:目的:血流变学指标对于疾病治疗和治愈后提供重要可信的参考信息,更好应用于临床诊断,该项指标的改变服务于临床操作和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搜集2005年到2006年两年内上千例血流变学指标,来源于各个门诊和住院部,比较该项指标分布在检验群体中的变化。结果:空腹之后血液抽样检测表明,受检验群体检测结果明显不同。结论:血流变学指标在临床应用各个阶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流变学指标;心脑血管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术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47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行阴道助产术)70例和对照组(行剖宫产术)77例,比较两组母婴预后情况。结果 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助产术主要用于活跃期减缓阶段及加速阶段,剖宫产手术则主要用于潜伏期和活跃期加速阶段。结论 正确评价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规律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分别进行HD196次和HDF98次后同时作自身对照,分别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对β2-M的清除率的对比。结果:HD疗效低于HDF。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够加强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减少并发症,而且具有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