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此起彼落,各门学科百花齐放,成果硕硕,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这一切大大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实践,然而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新课标和素质教育在西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他们依然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更希望有切合西部农村教学实际的探索与思考,企盼有语文教改的春风雨露。
一、西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西部农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只适合于城市中学的教育。在落后的农村中学,是不具备这些推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条件的。因为西部农村教育设施贫乏、小学教师个人水平、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小学时就落后了。上初中后错别字还特别多,不要说作文,就是有时记笔记,抄写等都会把“吗”写成“骂”,把“真”字里面的三横变成了两横。还有书写也极不规范,“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字要认认真真地写,但老师和学生都极不重视,把字写得东倒西歪,有的人写得更像草书,叫人无法辨认。学生的作文也是一个难点,大家把作文课叫“憋文课”,他们最怕写作文,因为他们的思维不活跃,眼界不宽阔,自身体验的东西也佷少。很难用词语表达清楚,更表达不出感情。当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在网上做作业时,好多农村学生还不知道计算机有什么用处。
2.教师的主导不到位
首先是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语文教学可有可无,谁不会读课文,写字呢!再好也难得满分,再差也不会得零分。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及教学设施投入上没有把语文摆在应有的位置。所以教师也不太愿意去上语文课,更别说潜心钻研了。同时师生都要面对教学质量的压力。他们思考的是考试的分数,想尽办法去找各种参考资料,成套的试题做了又做,还是回到了“题海战术”。不会引导学生去欣赏语文课本中描绘的美丽风景、优美的词句,也不会去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悲喜,更不会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我们的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语文素养,板书潦草、不规范,作业批阅大而化之。
3.课外活动有名无实
就硬件来看,在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没有多媒体。教室里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黑板报,没有广播室,更别谈手抄报、文学社、电视台。我们的学生除了语文教材介绍的之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再加上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也不允许老师带领学生去田园抒怀。更不允许去外面感受城市的繁华与先进,同时老师也就懒得去搞什么语文读书活动。课外活动其实就是应付检查时做的一种形式,有名无实。
二、教学改革中农村中学语文的思考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面对困境,我们都应义不容辞的去开辟新路。针对目前西部农村中学的现状,在现实允许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对此,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供大家思考。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不断的务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就不会取得成功。因而可以说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是语文教改的第一步。首先学校管理层的观念要改变,把语文教学当作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教学来抓,其次教师的观念也要改变。我们要教会学生各种基础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学语文的方法。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得教。这会给他们带来难度因为它不切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学生弄不懂可能会挫伤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学生、家长甚至全社会观念都要改变,我们有义务去使他们改变观念,政府部门在这方面要起主导作用和宣传作用。要使他们认识到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不是只认认字和写写作文。我们要找对它应有的位置,在教学中要设定好教学目标,首先把每字的音、形、义弄清楚,并规范书写,做到工整、准确。还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方法。经过训练形成一定的技能,搞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充分利用课堂,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作为农村中学,学习主要是靠课堂,只有让 45分钟起作用,才能真正的将语文改革下去。以前老师是传授者,一堂课要讲授 40多分钟,讲完了就下课。學生也只能机械的接受老师的授课内容,这使他们的思维得不发展。我建议我们的授课时间要精简,一堂课我们只讲 20~25分钟,然后留下时间让老师主导、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因为大多数学生的精力集中时间很难保持连续 40~45分钟,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时间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不受教师的影响,要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农村孩子有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他们不会把小麦说成韭菜,更不会问牛长什么样,镰刀锄头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他们一下能认出几十种动、植物。也品尝了汗流浃背的滋味,更去摘过桑葚知道其中的味道。他们去草丛中捉过蝈蝈..所以,只要是涉及农村题材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利用学生已有的体验进行发散思维,看看与鲁迅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没有不同的体验,如果你是鲁迅,当时会怎样做呢?这样学生一定会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的。只要学生说得有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快乐并充满学好语文的信心。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的学生认为愚公确实“愚”因为挖山不如搬家。像现在的移民就是这样的。而有的学生说愚公的精神好,为自己的子孙造福,也有人说他爱家乡,要建设自己的家园..总之,我们只要能使学生得到发展这就是目的。
3.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真正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学以致用。我们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一是可以让学生搞朗读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让他们感觉到有成功和荣誉,增强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二是可以进行作文比赛,写自己身边的事、人或周围的景等,做到有事可记,有景可观,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先分别肯定每个人的长处,再指出不足。三是可以每年举行一到两次的猜迷语、谚语等活动,引导学生向国学的纵深方向发展。四是可以让学生创建自己的语文报刊。比如,周刊、月刊,然后在全班甚至在全校交流,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四是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感受蓝蓝的天,清清的河,高高的山,绿绿的树。不过老师要好好的引导,因为他们天天都在与这些景物打交道就习以为常了,感觉不到它的美,也没有什么感情了。所以我们要创设情景,假如你是从喧哗的城市而来,假如你是从紧闭的监狱而来,假如你是..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的享受美景。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则更是“无米之炊”的艺术。不管现实如何,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做好教学改革,只要思路、方向是正确的,不断探索,总会有适合农村初中教育的方法,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一、西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西部农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只适合于城市中学的教育。在落后的农村中学,是不具备这些推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条件的。因为西部农村教育设施贫乏、小学教师个人水平、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小学时就落后了。上初中后错别字还特别多,不要说作文,就是有时记笔记,抄写等都会把“吗”写成“骂”,把“真”字里面的三横变成了两横。还有书写也极不规范,“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字要认认真真地写,但老师和学生都极不重视,把字写得东倒西歪,有的人写得更像草书,叫人无法辨认。学生的作文也是一个难点,大家把作文课叫“憋文课”,他们最怕写作文,因为他们的思维不活跃,眼界不宽阔,自身体验的东西也佷少。很难用词语表达清楚,更表达不出感情。当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在网上做作业时,好多农村学生还不知道计算机有什么用处。
2.教师的主导不到位
首先是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语文教学可有可无,谁不会读课文,写字呢!再好也难得满分,再差也不会得零分。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及教学设施投入上没有把语文摆在应有的位置。所以教师也不太愿意去上语文课,更别说潜心钻研了。同时师生都要面对教学质量的压力。他们思考的是考试的分数,想尽办法去找各种参考资料,成套的试题做了又做,还是回到了“题海战术”。不会引导学生去欣赏语文课本中描绘的美丽风景、优美的词句,也不会去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悲喜,更不会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我们的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语文素养,板书潦草、不规范,作业批阅大而化之。
3.课外活动有名无实
就硬件来看,在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没有多媒体。教室里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黑板报,没有广播室,更别谈手抄报、文学社、电视台。我们的学生除了语文教材介绍的之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再加上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也不允许老师带领学生去田园抒怀。更不允许去外面感受城市的繁华与先进,同时老师也就懒得去搞什么语文读书活动。课外活动其实就是应付检查时做的一种形式,有名无实。
二、教学改革中农村中学语文的思考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面对困境,我们都应义不容辞的去开辟新路。针对目前西部农村中学的现状,在现实允许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对此,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供大家思考。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不断的务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就不会取得成功。因而可以说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是语文教改的第一步。首先学校管理层的观念要改变,把语文教学当作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教学来抓,其次教师的观念也要改变。我们要教会学生各种基础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学语文的方法。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得教。这会给他们带来难度因为它不切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学生弄不懂可能会挫伤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学生、家长甚至全社会观念都要改变,我们有义务去使他们改变观念,政府部门在这方面要起主导作用和宣传作用。要使他们认识到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不是只认认字和写写作文。我们要找对它应有的位置,在教学中要设定好教学目标,首先把每字的音、形、义弄清楚,并规范书写,做到工整、准确。还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方法。经过训练形成一定的技能,搞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充分利用课堂,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作为农村中学,学习主要是靠课堂,只有让 45分钟起作用,才能真正的将语文改革下去。以前老师是传授者,一堂课要讲授 40多分钟,讲完了就下课。學生也只能机械的接受老师的授课内容,这使他们的思维得不发展。我建议我们的授课时间要精简,一堂课我们只讲 20~25分钟,然后留下时间让老师主导、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因为大多数学生的精力集中时间很难保持连续 40~45分钟,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时间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不受教师的影响,要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农村孩子有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他们不会把小麦说成韭菜,更不会问牛长什么样,镰刀锄头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他们一下能认出几十种动、植物。也品尝了汗流浃背的滋味,更去摘过桑葚知道其中的味道。他们去草丛中捉过蝈蝈..所以,只要是涉及农村题材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利用学生已有的体验进行发散思维,看看与鲁迅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没有不同的体验,如果你是鲁迅,当时会怎样做呢?这样学生一定会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的。只要学生说得有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快乐并充满学好语文的信心。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的学生认为愚公确实“愚”因为挖山不如搬家。像现在的移民就是这样的。而有的学生说愚公的精神好,为自己的子孙造福,也有人说他爱家乡,要建设自己的家园..总之,我们只要能使学生得到发展这就是目的。
3.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真正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学以致用。我们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一是可以让学生搞朗读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让他们感觉到有成功和荣誉,增强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二是可以进行作文比赛,写自己身边的事、人或周围的景等,做到有事可记,有景可观,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先分别肯定每个人的长处,再指出不足。三是可以每年举行一到两次的猜迷语、谚语等活动,引导学生向国学的纵深方向发展。四是可以让学生创建自己的语文报刊。比如,周刊、月刊,然后在全班甚至在全校交流,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四是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感受蓝蓝的天,清清的河,高高的山,绿绿的树。不过老师要好好的引导,因为他们天天都在与这些景物打交道就习以为常了,感觉不到它的美,也没有什么感情了。所以我们要创设情景,假如你是从喧哗的城市而来,假如你是从紧闭的监狱而来,假如你是..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的享受美景。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则更是“无米之炊”的艺术。不管现实如何,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做好教学改革,只要思路、方向是正确的,不断探索,总会有适合农村初中教育的方法,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