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建得最早且保存最完好的城墙之一,南京城垣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当时,吴王夫差在冶成山建了冶城,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国大夫范蠡在今位于中华门外长干里的地方筑起越城。
“高筑墙”的历史渊源
1800年后,朱元璋攻进了南京城。当时,元朝大势已去,正是各路英雄争夺天下的关键时期,朱元璋所面对的劲敌有两个,一个是来自西面、兵强马壮的陈友谅,另一个是来自东面、富甲一方的张士诚。在激烈较量的关键时刻,朱元璋用心四处寻找高人指点,他找到了隐居于石门山的朱子学名家朱升,朱升向他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议,也就是明朝建立过程中很有名的战略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升的建议是很高明的,而朱元璋当时能及时采纳其建议则是很明智的。此事之后,本来朱升可以随朱元璋入朝作为高级幕僚、享受高官待遇了,可是,朱升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不久辞官归隐了,这是非常清醒、高明的策略,他避免了宋濂、刘伯温等人兔死狗烹的命运。朱升临终时写了一首诗,值得品味:“留心垂半世,藏体付千年。海内风尘息,城南灯火偏。亲朋何用哭,含笑赴黄泉。”
或许是与朱升的“高筑墙”的建议有关,公元1366~1386年间,朱元璋对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在历时20多年的时间内,明王朝把南京建成了中国历史上在江南的最大都城,同时也修筑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据说,当时法国巴黎城的周长是29.5千米,而明城墙的周长达33.676千米,明都城可谓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城。
明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4圈的墙垣由内而外迭套而组成,是相当有系统性的都城。当然,这种系统并非是一种传统的规范性,明都城有别于其他的都城,其他都城一般是采用方形的形态,而明都城却似乎是故意“有违古制”,它依山形地势而建,顺其自然地成了不规则形。设计建造者充分利用南唐都城南和西两面的城墙,进行拓宽加高,并向其他两面延伸,依山据水,婉转合拢,史书称它是“东尽钟山之南岗,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
明城墙的修建
明城墙的建造采用了多重的强城固墙的措施。首先,建城时很讲究对城墙用料的选择,很注重对建设工艺的考究。明城墙由城基、墙身、雉蝶3部分组成。大部分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然后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在内外壁之间基本上是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的。在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叫“夹浆”的特殊材料,据说这种“夹浆”是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混合而成,有时还会加上桐油进行混合,其黏合力极强,当浇灌后而凝干,牢固无比,能使城墙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且墙顶部靠外一侧均砌成锯齿状矮墙,留有泄水槽,这称为“雉蝶”。明城墙由数亿块城砖筑成,其城砖的烧制很规范,一般都长40厘米、宽 20厘米、厚 10厘米左右,每块砖重近20千克,大小误差不明显。砖分瓷土砖和黄土砖两种,黄土砖占绝大部分。城砖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的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为了确保砖的质量,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记载着烧制单位的名称和窑匠、制砖人名字等,有非常明显的制砖质量“责任制”。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非常讲究,不仅城垣自身有防、排水系统,城区也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等进行防、排水。城墙填层上部用“灰浆”封顶夯实,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有石质排水明沟,明沟约50米距离设石质出水槽。城区与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闸门,中有铁栅门,以防有人潜入。其中,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瓮洞分为3层,上两层为藏兵洞,下层可通船通水。此外还有金川河闸、武庙闸、半山园闸与琵琶闸等,这些涵闸都设有铜、铁管,只进水不进人。
城门与城楼
明城墙上建造有合理安全的城门和城楼等。明城墙上建有13座城门,其中,由南唐城门扩建而成的有3座门,即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
新建的城门有10座,即南面有正阳门(今光华门),南之西有通济门;北面有太平门,北之西有神策门(今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东面有朝阳门(今中山门);西面有清凉门(今清江门),西之北有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
明代以后,在各个时期又增开了几个城门,如清末开了草场门,1909年开了丰润门(今玄武门),1921年开了海陵门(今挹江门),1926年开了雨花门,1929年开了武定门,1931年开了汉中门和新民门,1933年开了中央门,1952年开了解放门,这些被称为是“再增的九门”。如今,明城墙留下的仅有5座城门,即中华门、汉西门、神策门、中山门和清江门。而明以后再开的也只留下了玄武门、挹江门和解放门3座了。
明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因地制宜,尺寸不一。城之高度一般在14~18米之间,总体是城南较高,城北较低。墙顶宽7~12米,墙底宽10~18米,墙身呈梯形,上窄下宽,很是稳固。城顶外侧建垛口(即雉蝶)13616个,垛长2.75米,垛距0.4米,城顶还建有窝铺200座,以作御敌堡垒之用。
在当时,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其中,聚宝门、三山门和通济门各有城墙4道,每两道之间留有空间,称为“瓮城”,战时能强化防守功能。当时最为坚固的聚宝门还设有藏军洞,在战时可藏兵或存放物资。据说,聚宝门两侧城墙的藏军洞共有27个,可藏兵达3000多人。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很可惜的是,这些城楼均已毁废,仅存的神策门上歇山顶重檐城楼,经鉴定已是清末的建筑,明代建造的都毁坏了,而瓮城也仅存中华门瓮城。有意思的是,阅读《儒林外史》时,可以看到吴敬梓很巧妙地以顺口溜的形式记载着南京明城墙的13座城门:“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我们相信,明都城在当时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坚固无比,4圈墙垣重重迭围,讲究的用料和考究的工艺,安全有序的防、排水系统,坚固的门楼,巧妙的瓮城和藏军洞等,使明都城成为坚不可摧、无懈可击的著名古城。
城墙现状
明城墙自建成以来,历经600多年,几经乱世,战火纷飞,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城墙已是非常沧桑了。在1983年,据南京文物普查办公室进行的普查,外形完整的城墙长度19.802千米,半损坏的城墙长度1.549千米,总长为21.351千米。与1958年相比,完整和半损坏的城墙总长减少了7.332千米。2004年5月,经恢复与保护的明城墙完好总长度已经达到 23.743千米。1988年以来,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用于老城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现在,明城墙又实施了新的修建工程,已开始全面清除城墙上的杂乱的建筑了。
我们现在漫步在中华门城墙上,能感受到明代聚宝门的雄伟气派,它是完整保存至今的一座明代古城门。这座位于城南偏西的古城门,东西宽128米,南北深129米,城高21.45米,占地16512平方米。它南临秦淮河,内依秦淮内河,在明朝时,它曾设有3道瓮城,4通城门,有27个藏兵洞,其中最大的一个藏兵洞长达44.34米,宽有6.84米,高6米左右,面积303.3平方米,衬托了城门的伟阔坚厚。
如今,明王朝早已灰飞烟灭,南京明城墙已成为历史文化的游览胜地,当我们站在这古老的城墙上,面对着残损的墙垣,不由得深深地思考着明王朝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儿。
【责任编辑】王凯
“高筑墙”的历史渊源
1800年后,朱元璋攻进了南京城。当时,元朝大势已去,正是各路英雄争夺天下的关键时期,朱元璋所面对的劲敌有两个,一个是来自西面、兵强马壮的陈友谅,另一个是来自东面、富甲一方的张士诚。在激烈较量的关键时刻,朱元璋用心四处寻找高人指点,他找到了隐居于石门山的朱子学名家朱升,朱升向他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议,也就是明朝建立过程中很有名的战略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升的建议是很高明的,而朱元璋当时能及时采纳其建议则是很明智的。此事之后,本来朱升可以随朱元璋入朝作为高级幕僚、享受高官待遇了,可是,朱升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不久辞官归隐了,这是非常清醒、高明的策略,他避免了宋濂、刘伯温等人兔死狗烹的命运。朱升临终时写了一首诗,值得品味:“留心垂半世,藏体付千年。海内风尘息,城南灯火偏。亲朋何用哭,含笑赴黄泉。”
或许是与朱升的“高筑墙”的建议有关,公元1366~1386年间,朱元璋对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在历时20多年的时间内,明王朝把南京建成了中国历史上在江南的最大都城,同时也修筑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据说,当时法国巴黎城的周长是29.5千米,而明城墙的周长达33.676千米,明都城可谓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城。
明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4圈的墙垣由内而外迭套而组成,是相当有系统性的都城。当然,这种系统并非是一种传统的规范性,明都城有别于其他的都城,其他都城一般是采用方形的形态,而明都城却似乎是故意“有违古制”,它依山形地势而建,顺其自然地成了不规则形。设计建造者充分利用南唐都城南和西两面的城墙,进行拓宽加高,并向其他两面延伸,依山据水,婉转合拢,史书称它是“东尽钟山之南岗,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
明城墙的修建
明城墙的建造采用了多重的强城固墙的措施。首先,建城时很讲究对城墙用料的选择,很注重对建设工艺的考究。明城墙由城基、墙身、雉蝶3部分组成。大部分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然后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在内外壁之间基本上是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的。在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叫“夹浆”的特殊材料,据说这种“夹浆”是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混合而成,有时还会加上桐油进行混合,其黏合力极强,当浇灌后而凝干,牢固无比,能使城墙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且墙顶部靠外一侧均砌成锯齿状矮墙,留有泄水槽,这称为“雉蝶”。明城墙由数亿块城砖筑成,其城砖的烧制很规范,一般都长40厘米、宽 20厘米、厚 10厘米左右,每块砖重近20千克,大小误差不明显。砖分瓷土砖和黄土砖两种,黄土砖占绝大部分。城砖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的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为了确保砖的质量,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记载着烧制单位的名称和窑匠、制砖人名字等,有非常明显的制砖质量“责任制”。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非常讲究,不仅城垣自身有防、排水系统,城区也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等进行防、排水。城墙填层上部用“灰浆”封顶夯实,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有石质排水明沟,明沟约50米距离设石质出水槽。城区与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闸门,中有铁栅门,以防有人潜入。其中,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瓮洞分为3层,上两层为藏兵洞,下层可通船通水。此外还有金川河闸、武庙闸、半山园闸与琵琶闸等,这些涵闸都设有铜、铁管,只进水不进人。
城门与城楼
明城墙上建造有合理安全的城门和城楼等。明城墙上建有13座城门,其中,由南唐城门扩建而成的有3座门,即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
新建的城门有10座,即南面有正阳门(今光华门),南之西有通济门;北面有太平门,北之西有神策门(今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东面有朝阳门(今中山门);西面有清凉门(今清江门),西之北有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
明代以后,在各个时期又增开了几个城门,如清末开了草场门,1909年开了丰润门(今玄武门),1921年开了海陵门(今挹江门),1926年开了雨花门,1929年开了武定门,1931年开了汉中门和新民门,1933年开了中央门,1952年开了解放门,这些被称为是“再增的九门”。如今,明城墙留下的仅有5座城门,即中华门、汉西门、神策门、中山门和清江门。而明以后再开的也只留下了玄武门、挹江门和解放门3座了。
明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因地制宜,尺寸不一。城之高度一般在14~18米之间,总体是城南较高,城北较低。墙顶宽7~12米,墙底宽10~18米,墙身呈梯形,上窄下宽,很是稳固。城顶外侧建垛口(即雉蝶)13616个,垛长2.75米,垛距0.4米,城顶还建有窝铺200座,以作御敌堡垒之用。
在当时,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其中,聚宝门、三山门和通济门各有城墙4道,每两道之间留有空间,称为“瓮城”,战时能强化防守功能。当时最为坚固的聚宝门还设有藏军洞,在战时可藏兵或存放物资。据说,聚宝门两侧城墙的藏军洞共有27个,可藏兵达3000多人。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很可惜的是,这些城楼均已毁废,仅存的神策门上歇山顶重檐城楼,经鉴定已是清末的建筑,明代建造的都毁坏了,而瓮城也仅存中华门瓮城。有意思的是,阅读《儒林外史》时,可以看到吴敬梓很巧妙地以顺口溜的形式记载着南京明城墙的13座城门:“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我们相信,明都城在当时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坚固无比,4圈墙垣重重迭围,讲究的用料和考究的工艺,安全有序的防、排水系统,坚固的门楼,巧妙的瓮城和藏军洞等,使明都城成为坚不可摧、无懈可击的著名古城。
城墙现状
明城墙自建成以来,历经600多年,几经乱世,战火纷飞,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城墙已是非常沧桑了。在1983年,据南京文物普查办公室进行的普查,外形完整的城墙长度19.802千米,半损坏的城墙长度1.549千米,总长为21.351千米。与1958年相比,完整和半损坏的城墙总长减少了7.332千米。2004年5月,经恢复与保护的明城墙完好总长度已经达到 23.743千米。1988年以来,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用于老城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现在,明城墙又实施了新的修建工程,已开始全面清除城墙上的杂乱的建筑了。
我们现在漫步在中华门城墙上,能感受到明代聚宝门的雄伟气派,它是完整保存至今的一座明代古城门。这座位于城南偏西的古城门,东西宽128米,南北深129米,城高21.45米,占地16512平方米。它南临秦淮河,内依秦淮内河,在明朝时,它曾设有3道瓮城,4通城门,有27个藏兵洞,其中最大的一个藏兵洞长达44.34米,宽有6.84米,高6米左右,面积303.3平方米,衬托了城门的伟阔坚厚。
如今,明王朝早已灰飞烟灭,南京明城墙已成为历史文化的游览胜地,当我们站在这古老的城墙上,面对着残损的墙垣,不由得深深地思考着明王朝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儿。
【责任编辑】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