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北朝汉族士人的家国观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朝时跨一百四十八年,先后存在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三个政权。面对这一时期的胡族统治,以及不断变化的政局与环境,汉族士人曾经引以为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家家国观,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冲击。本文以博陵崔氏崔挺一支为例,试对北朝的汉族士人的家国观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博陵崔氏;家国观;家国一体
  在儒家家国关系论中,儒家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认为家庭和国家是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的,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天下的基础。要想维护二者的和谐关系,得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
  家庭观一直在儒家家国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认为家庭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扩大了的家庭,其中伦理道德是维护家庭和睦、维持国家政权的共同原则,通过这样把家庭的人伦亲情、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尽管儒家一直强调家国一体,但修身、齐家毕竟不同于治国、平天下,他们同时提出国家至上的准则,强调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强调对天子的权威与尊严的绝对捍卫,将自身、家族利益置于国家之下,将个人价值置于整体价值之下。[2]
  然而,面对魏晋以来频繁的战争和残酷的政治斗争,具有强烈社会、国家责任意识的儒家士大夫们家国观念似乎出现了变化。我们更多地见到他们对于自身生命及其家族利益的无比关切,而少见其对国家、对其君的关切,这是其对自身存在与价值的肯定。“唯在身家之保全”是这一时期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儒家家国一体的传统观念受到大的挑战与冲击。例如,西晋永嘉元年(307年),琅琊王氏家族的司徒王衍进言于执政者司马越:“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3]在得到司马越同意后,王衍以弟澄为荆州都督,族弟敦为青州刺史,对二人言:“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4]
  “在分裂和国家衰微时,由于国家对各方面的控制能力和所发挥的作用大大降低,所以家庭有时不得不承担本属国家承担的某些职能。这时,个人往往是向家庭而不是向国家寻求保护与帮助。”[5]在北朝,在胡族的统治之下的汉族士人的这种倾向与意识似乎更加明显、突出。本文试对北朝博陵崔氏崔挺一支中历仕多个政权的代表人物分别进行分析,通过他们各自的行为特征,来一窥其的家国观。
  博陵安平(河北安平)崔挺,为崔辩的从父弟,仕北魏,其女为孝文帝嫔妃。长子崔孝芬“早有才识,博学好文章。孝文召见,甚嗟赏之。”[6]其儒学修养之高,得到孝文帝的赞赏。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魏书》卷五十七《崔挺传附子孝芬传》云:“孝芬率大都督李叔仁、柴集等赴战,景儁等力屈退走。”崔孝芬击退了萧衍的大将成景儁的军队,解除彭城之险。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孝芬用计摧毁了元颢的后援军队,从而破坏了其内侵之计。崔孝芬为国为君可谓是尽心又尽力,有着强烈地国家责任与担当意识。
  《北史》卷三十二《崔挺传附子孝芬传》曰:
  后以元叉之党,与卢同、李奖等并除名,征还。又除孝芬为廷尉。章武王融以臧货被劾,孝芬案以重法。及融为都督,北讨鲜于修礼,时孝芬弟孝演率宗从在博陵,为贼攻陷,遇害。融密启云孝演入贼为逆,遂见收捕。全家投梁,遇赦乃还。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到章武王元融出于私愤趁机陷害崔氏,崔孝芬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率领其家族、宗从等出逃,投靠了萧梁。等到大赦时,崔孝芬才领其家返回至北魏,他尽可能地保全了自身安全、维护了家族利益。这一时期,面对统治集团内部激烈地权力争夺以及复杂地政治斗争,对于仕于外族政权的崔孝芬来说,他的处境是险恶的。如何使自己免于陷入这种旋涡,并能全身而退、保全其家,是他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自身、家族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会发生冲突,如何选择是崔孝芬必须做的艰难决定。儒家一贯主张的国家至上原则,对于他来说早已在这时发生转变。在崔孝芬等人看来,与治国、兼济天下的抱负相比,维持自身价值与保全家族更为重要,且更加现实与可行。
  同样被孝芬赞为“此儿终当远至,是吾家千里驹也。”[7]的侄子崔昂,历仕北魏、东魏、北齐,其墓志铭中写道:“秉王臣之大节,怀体国之高风。”[8]仿佛在赞扬其为国之尽忠,可是他早已模糊国家概念,只是在做一个士大夫做的事,做维护家族的事。
  崔孝芬的儿子崔猷和孙子崔仲方都是好学之人,颇有风度,且都有文韬武略,为君主所重视。[9]崔猷曾仕北魏,《周书》卷三十五《崔猷传》:“既遭家难,遂间行入关。及谒魏孝武,哀动左右,帝为之改容。既退,帝目送之曰:‘忠孝之道,萃此一门。’即以本官奏门下事。”作为儒学高门,崔氏有忠孝重视的传统,而崔猷也应持有为国尽忠、对家人尽孝的观念。后在北周,《北史》卷三十二《崔挺附孙猷传》记载:“周明帝即位,徵拜御正中大夫。時依周礼称天王,又不建年号。猷以为世有浇淳,故帝王因以沿革。今天子称王,不足以威天下。请遵秦汉,称皇帝,建年号。朝议从之。”按照儒家传统家国一体的立场,士大夫应忠于其君,勇于承担平天下的责任。然而在政局变幻莫测的北朝,对于崔猷来说,如能顺应形势、审时度势,做出对自身、对家族有利的选择,其君、其责任似乎不再是其首选。故崔猷选择竭力为周明帝服务,让自己觉得不仅家族传统得到了延续,而且家族利益也得到了最大的维护,这样国与家之间关系达到了一定的平衡。
  仲方少时便与隋文帝关系密切,相谈甚欢。会隋文帝为北周宣帝丞相,“与仲方相见,握手极欢,仲方亦归心焉。其夜上便宜十八事,帝並嘉纳之。又劝帝应天受命,从之。” [10]崔仲方的行为和其父的作法如出一辙。在不利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下,社会、国家责任不再那么重要,他与其父一样趋向于做出利于个人、家族的选择,以保全其家。
  作为汉族士大夫出仕北朝的代表之一的博陵崔氏,崔挺这一支几代人,如崔孝芬、崔猷、崔仲方等,他们确实心中怀有国家、天下,极力希望实现忠孝两全,使家国抱负融为一体,即在实现齐家责任的同时,能够兼顾平天下的抱负。而实际上,在经历动乱之苦、家国颠覆之痛后,这些留仕北方各异族政权的士大夫们仍想要延续儒家家国一体的传统,使家国之间维持平衡,但是当国家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趋向首先考虑如何让自己全身而退,并能使家族保全。这些士大夫“唯在身家之保全”的意识只是对当时情况的恰当反应,他们依旧持家国一体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晋书》卷四三《王戎传附从弟衍传》。
  【2】《诸子集成》第1册《孟子正义上》 卷十四《离娄上》,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93页。
  【3】《北史》卷三二《崔挺传附重孙仲方传》。
  【4】参见:邓名瑛,《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魏晋南北朝士阶层社会担当意识的弱化》,《伦理研究》2007年第6期,第144页。
  【5】《北史》卷三二《崔挺传附子孝芬传》。
  【6】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7】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藉出版社,1992年,第433-434頁。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学校的美术学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学科平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能丰富美术学科内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而本文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浅析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美术课程;传承与保护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资源。目前,中小学美术教材所涉及的非物质
期刊
摘 要: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出现作为欧洲音乐史上全新的流派,带来了歌剧走向的变革。其表现手法的真实性特征、故事情节紧凑合理、人物塑造生动形象、音乐渲染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些超脱于当时社会流行艺术的全新表现手法依旧影响着当今歌剧的的走向。以历史回望的角度,对它的艺术特征做全面的分析对今天的艺术表现形式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真实主义;精神诉求;艺术特征  引 言  真实主义作为19世纪末意大利兴
期刊
摘 要:现如今,在城市建设方面,应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化的元素,这样不仅能够让人们在生活中充分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文化气息,而且重点在于通过对公共环境的设计,让人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更加透彻和深入,加深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和文化特点的挖掘。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公共环境;设计;运用  博物馆是文化的最大聚集地,在博物馆中富含大量的综合文化元素,所以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要充分的将博物馆文化
期刊
摘 要:喜洲白族传统民居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体现出对古雅文化的自觉认同与实际遵循,雕刻图像中出现大量博古题材,呈现出“雅致之风”。看似矛盾的是,图像细节的繁冗、密度的集中,又呈现出一种“奢华之风”,俗与雅两种审美趣味在雕刻艺术中并存。其来源可追溯到明代“儒贾相通”的社会观念。在士商融合社会历史的背景下,文人趣味与民俗趣味相互交流与融合,体现在传统民居建筑上的雕刻艺术上便是“雅致之
期刊
大股东与中小股東博弈研究
期刊
2018年1月25日,历经两年整修的伦敦海沃德画廊(Hayward Gallery)开馆,并以安德利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大型个人回顾展迎来画廊的50周年庆祝(展期:2018.1.25 – 2018.4.22),策展人、画廊总监以及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的拉尔夫·鲁高夫(Ralph Rugoff)这样评价古斯基:他一直致力于探索摄影的边界,他正在重新定义摄影。  古斯
期刊
摘 要:马家窑舞蹈彩陶盆上的舞蹈纹充满着神秘气息,在对研究中国传统纹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马家窑舞蹈彩陶盆上的舞蹈图案究竟是何意义,文章从彩陶盆上的舞蹈人有无服饰的问题和关于舞蹈人臀部左侧伸出的尾状物,究竟标志何物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马家窑舞蹈彩陶盆;纹饰;图案意义  1973年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舞蹈纹彩陶盆(如图1),卷唇鼓腹,陶盆的唇面上由三组图案构成,分别是圆点、弧
期刊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女性文学的不朽代表。作为一部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创作中更多的融入对主人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个性,其中宣扬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展现女性对平等二两性关系的向住和努力。尤其是塑造的女主人公,具有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的叛逆性格,更好的诠释出自尊、自强、自立的新时期女性代表。  关键词:《简爱》;女性意识;反抗;独立;平等  一、《简爱》创作的英国时代背景  《简
期刊
摘 要:在环境问题越发显著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快节奏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低碳理念住宅室内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住宅室内设计中存在的专业人才缺口大、行业安全隐患及设计潜在事故风险的问题现状着分析,提出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完善住宅室内设计空间优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薄弱处性能、注重物理环境设计与满足住户对低碳要求的解决措施方案。力图促进设计出更加完善的低碳住宅,以期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中西方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起源,它们分别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迥然相异的文化观念。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电影艺术呈现出的特质与风格也迥然不同。文章以《英雄》与《勇敢的心》两部英雄题材电影为例,探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下,影片在叙事、人物形象以及视听元素方面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影像风格;《英雄》;《勇敢的心》  《英雄》与《勇敢的心》虽同为英雄题材电影,但在内在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