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除了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调、被动的教学模式外,还力求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更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手段的丰富对学生听觉、视觉及创造力的音乐素质训练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码钢琴集体课 教学反思
对于习惯于钢琴课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说,从事幼儿发展与健康专业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是一种挑战,也是丰富和提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加快改进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保持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若离开学情分析来谈教学模式的改进,那是难以推动和实施的。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做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开展多样化的分层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助力实施多样化分层教学。对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新入学的学生开展线上调查,问卷中有针对性地了解到中职升入高职,普通高中升入高职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钢琴水平(如图1所示)。
通过数据可知,提交问卷调查的人有351人,覆盖了所有学生的83%,其中A代表很好,B代表比较好,C代表一般,D代表很少。有了数据支撑后,学院将中职生与普高生合理分班,为分层教学做好顶层准备。
(二)中职生与普高生分好班以后,学生程度依旧存在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的问题。针对这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模式。
集体课可以解决钢琴课中的共性问题,例如钢琴弹奏法,讲解乐理知识、音乐基本常识、钢琴发展史,优秀钢琴作品鉴赏等。
小组课中,学生自由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并为自己的小组起了响亮的名字,如“幼儿园扛把子组”“娃哈哈组”……从小组名字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态度。各组推选一名小组长,教师为小组长单独讲解,再“先富带动后富”,由小组长带领小组内其他成员互助学习。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看到同一起跑线上伙伴的学习状况,以缓解基础薄弱学生的焦虑,促进学生间的竞争意识,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个别课中,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接受能力、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单独指导。比如,有的学生在入学前钢琴已经达到业余8~10级水平,与其他学生差距较大,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会单独安排适合他们的曲目练习,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无事可做”。在个别课中,请某位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弹奏,既对学生有个别指导,又能解决学生弹奏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钢琴弹奏技能和乐理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要将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即兴伴奏、合奏、弹唱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据笔者了解,有的学校开设了乐理和视唱练耳等课程,有的学校没有开设。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感受到,在教授钢琴与幼儿歌曲弹唱这门课程时,要重视采用学生钢琴弹奏技能和乐理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有的学生能够弹奏钢琴曲目,却不能熟练识谱,有的甚至看不懂節奏和音符。实际上,学生学会的是手指的惯性动作,背会了旋律,而忽视了曲目本身要掌握的知识。正所谓“不看谱子会弹琴,看了谱子不会弹琴”。
在教学中还发现,学生的音高概念较差。笔者了解到,学生80%来自农村,尽管教学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但艺术教育仍然是短板,音乐课常常被主课占领。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的匮乏增加了此门课程的教学难度。而学生能够分辨音高,唱准音高在正确弹奏钢琴中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多花费一些时间来讲解乐理和视唱练耳知识,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养,是数码钢琴集体课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综合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
乐理、视唱练耳对于初学音乐和钢琴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会感到枯燥单一,会增加学生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传入国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至成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的培养,在快乐中形成一种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审美、演唱、创造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钢琴与幼儿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相融合,采用多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奥尔夫音乐活动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如用“姓名游戏”《我叫XXX》来进行节奏训练,即让学生由最基础的字、词,最原始的同伴姓名做节奏短句的朗诵游戏。
例如:|我叫|XX|,|我叫|XXX|,|我叫|XXXX|。首先,学生集体念熟即兴节奏;接着,分两组,各选择一种节奏型。一组先念,另一组按一定规律进入,成二声部,反复练习数遍后,再交换声部;最后,请个别学生指挥,尝试变换音量(叠加或逐减),或变换速度(突变或渐变),或变换音色(连音或断音)等,进行发声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运用,而且还体验了卡农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在游戏中鼓励学生即兴创作,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时就不会畏难,进而能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又如:在音高教学中采用科尔文音高手势语,让学生从弹奏的曲目中感受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变化,直观地感受抽象的音高关系(如图2所示)。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学生弹奏好钢琴的原动力
(一)充分利用好“小组长”,及时给学生制作“成长档案”。教师为每个学生制订长远计划、短期授课计划以及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评语、奖励情况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和差距有客观的认识,同时方便于教师对钢琴教学进行总结。
(二)钢琴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学生除了学到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要用积极阳光的心态来影响和教育幼儿。因此,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在高职类学校中,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其自觉学习的意愿才会提高,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
[2]周丹,郑凤鸣.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戏剧之家,2019(22).
(作者简介:李姣,女,硕士研究生,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音乐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码钢琴集体课 教学反思
对于习惯于钢琴课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说,从事幼儿发展与健康专业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是一种挑战,也是丰富和提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加快改进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保持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若离开学情分析来谈教学模式的改进,那是难以推动和实施的。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做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开展多样化的分层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助力实施多样化分层教学。对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新入学的学生开展线上调查,问卷中有针对性地了解到中职升入高职,普通高中升入高职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钢琴水平(如图1所示)。
通过数据可知,提交问卷调查的人有351人,覆盖了所有学生的83%,其中A代表很好,B代表比较好,C代表一般,D代表很少。有了数据支撑后,学院将中职生与普高生合理分班,为分层教学做好顶层准备。
(二)中职生与普高生分好班以后,学生程度依旧存在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的问题。针对这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模式。
集体课可以解决钢琴课中的共性问题,例如钢琴弹奏法,讲解乐理知识、音乐基本常识、钢琴发展史,优秀钢琴作品鉴赏等。
小组课中,学生自由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并为自己的小组起了响亮的名字,如“幼儿园扛把子组”“娃哈哈组”……从小组名字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态度。各组推选一名小组长,教师为小组长单独讲解,再“先富带动后富”,由小组长带领小组内其他成员互助学习。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看到同一起跑线上伙伴的学习状况,以缓解基础薄弱学生的焦虑,促进学生间的竞争意识,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个别课中,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接受能力、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单独指导。比如,有的学生在入学前钢琴已经达到业余8~10级水平,与其他学生差距较大,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会单独安排适合他们的曲目练习,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无事可做”。在个别课中,请某位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弹奏,既对学生有个别指导,又能解决学生弹奏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钢琴弹奏技能和乐理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要将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即兴伴奏、合奏、弹唱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据笔者了解,有的学校开设了乐理和视唱练耳等课程,有的学校没有开设。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感受到,在教授钢琴与幼儿歌曲弹唱这门课程时,要重视采用学生钢琴弹奏技能和乐理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有的学生能够弹奏钢琴曲目,却不能熟练识谱,有的甚至看不懂節奏和音符。实际上,学生学会的是手指的惯性动作,背会了旋律,而忽视了曲目本身要掌握的知识。正所谓“不看谱子会弹琴,看了谱子不会弹琴”。
在教学中还发现,学生的音高概念较差。笔者了解到,学生80%来自农村,尽管教学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但艺术教育仍然是短板,音乐课常常被主课占领。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的匮乏增加了此门课程的教学难度。而学生能够分辨音高,唱准音高在正确弹奏钢琴中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多花费一些时间来讲解乐理和视唱练耳知识,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养,是数码钢琴集体课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综合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
乐理、视唱练耳对于初学音乐和钢琴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会感到枯燥单一,会增加学生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传入国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至成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的培养,在快乐中形成一种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审美、演唱、创造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钢琴与幼儿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相融合,采用多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奥尔夫音乐活动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如用“姓名游戏”《我叫XXX》来进行节奏训练,即让学生由最基础的字、词,最原始的同伴姓名做节奏短句的朗诵游戏。
例如:|我叫|XX|,|我叫|XXX|,|我叫|XXXX|。首先,学生集体念熟即兴节奏;接着,分两组,各选择一种节奏型。一组先念,另一组按一定规律进入,成二声部,反复练习数遍后,再交换声部;最后,请个别学生指挥,尝试变换音量(叠加或逐减),或变换速度(突变或渐变),或变换音色(连音或断音)等,进行发声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运用,而且还体验了卡农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在游戏中鼓励学生即兴创作,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时就不会畏难,进而能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又如:在音高教学中采用科尔文音高手势语,让学生从弹奏的曲目中感受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变化,直观地感受抽象的音高关系(如图2所示)。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学生弹奏好钢琴的原动力
(一)充分利用好“小组长”,及时给学生制作“成长档案”。教师为每个学生制订长远计划、短期授课计划以及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评语、奖励情况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和差距有客观的认识,同时方便于教师对钢琴教学进行总结。
(二)钢琴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学生除了学到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要用积极阳光的心态来影响和教育幼儿。因此,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在高职类学校中,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其自觉学习的意愿才会提高,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
[2]周丹,郑凤鸣.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戏剧之家,2019(22).
(作者简介:李姣,女,硕士研究生,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音乐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