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同时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中学生的心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学生产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心理促动,使他们的心理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并学会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环境压力,促进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反应。生理上的紧张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失眠、食欲不振、生病、头脑一片空白或混乱等等;心理上的紧张则大多以担心的形态出现,例如:担心考试时自己有一大堆题目不会做、担心考坏了被父母责骂等等。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
(二)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的现象。研究表明,大约有5%~10%的在校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是由若干不同类型所构成的,包括书写障碍、阅读障碍、数学障碍等等。
(三)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于15~20岁。主要症状包括思考、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在发病之初,患者可能出现成绩、工作表现一落千丈、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先兆,在潜伏期阶段,若未予以适当的处置,病情便会更加恶化,而衍生出幻觉、妄想、语无伦次、行为怪异等症状。这类患者应对挫折的能力较正常人差。
(四)性别角色模糊。性别角色意识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所谓性别角色模糊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角色认同的错位。一般来说,大约从3岁起,儿童开始逐步形成性别角色的概念。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与周围女孩子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也一样。
(五)社会交往恐怖。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就会恐惧与人交往,从而引发社交恐惧。患社交恐惧症的人,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显著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或耻辱。患者对所恐惧的环境一般采取回避行为,即使坚持下来也十分痛苦,经常会出现焦虑、多汗、面红耳赤等症状。从而影响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形成,降低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制约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六)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无趣、无力、无望、无能、无助。症状包括:极度忧伤、绝望、疲劳、身体疾病等等。患有抑郁症的人,其情绪低落的程度和性质都远远超出正常变异的界限,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劳那样容易逐渐地“云消雾散”。
(七)体相烦恼。这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一般出现在青春期。此时面对性别差异的突然出现,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比较,一旦出现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会出现体相烦恼。男孩更多的忧虑自己的身躯不够高大,女孩则担心自己的形体不够优美。
(八)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未达到临床程度的情绪失调,中学生在受到周围人的冷漠、孤立时,易产生孤独感。它的产生与陌生、封闭、孤单、不和谐或突遭挫折的环境有关,但更受人的主观心理条件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性情孤僻、自卑感强、好忧虑、胆怯的人容易产生孤独感,严重情况下又伴有其他心理障碍,会导致心理变态,在行为中则可能发生迟钝、孤僻等严重阻碍。
二、造成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家庭结构、气氛与家庭的管教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中学生维持一种顺畅、和谐的心理状态,而家庭结构的不正常,则易使中学生经常性的产生失落感。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成员相互间充满敌意,容易给中学生带来偶像破灭感。父母的管教模式是溺爱、粗暴还是民主,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要求是否恰当,都对中学生是否能维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作用。溺爱、保护型的管教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自我中心,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的生活,抗挫折能力较低;专制型和粗暴型的教育方式,则使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或畏缩自卑的人格;而民主型的管教方式,既不放任自流,又能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循循善诱,耐心说服。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为适宜。
而就家庭气氛而言,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职业风险系数增大,父母在外面的世界经受了较之过去更大的压力、困扰与挫折,家庭往往成为其宣泄压抑的场所,因此,导致家庭气氛的和谐性下降。同时,不少父母由于终日忙于工作,经常外出,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看管,这样大大减少了营造家庭和谐、温馨气氛的机会,从而导致中学生“留守”现象的出现,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在家庭的管理方式方面,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也大大提高,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子女心理承受力降低,难以应付挫折,但却又面临重重挫折,因此易陷入较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状态而难以自拔。同时由于家长又对已进入青少年阶段的子女的言行严加控制,缺乏亲子间有效的沟通,无视其独立性发展的要求,也加剧了中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的产生。
(二)社会教育方面的因素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滋长,也给中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一些黄色、淫秽的非法出版物的出现,加剧了青少年性的需要与社会规范的矛盾;社会及政府部门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导致中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动摇,加剧了中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滋生的一些不良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消极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的不良观念的影响与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影响的不一致,更加剧了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1.重智育,轻德育。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德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方式、方法简单,不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导致学生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纪律松懈,问题成堆。
2.教育方法不当。一些学校的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当面讽刺、挖苦、疏远学生,轰学生出教室,撵学生回家找家长以及打骂、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迟到早退,上自习说话等现象,课间打闹,不打扫卫生等等一律实行经济罚款,少则几角,多则上百元,表面上似乎立竿见影,其实学生口服心不服,甚至在学生心灵的深处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感情对立,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3.不良的校风。事实表明,学生离家出走、轻生多发生在一般學校,特别是校风较差的学校。因为校风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心理环境。好的校风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催人奋进;相反,较差的校风却使人的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学生考入一般中学,特别是校风较差的学校,立刻感到低人一等,前途无望。某些学校领导置这种现实而不顾,缺乏职业道德和不能为人师表;学生打架斗殴,满嘴脏话;学生学习不下去,转学没门路,必然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三、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情感教育应持久、深入地进行
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大任的现代教育理应担当生命情感的培育,这是有效教育的过程之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里指的显然并非是一种知识的累积,而是一种生命情感的关照,一种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富于朝气、充满力量的状态。这里蕴含着一种积极的生命情感的指谓。教育关注个体,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而且首先是人的身体及其感觉的发展。我们以规训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正视过学生的身体感觉,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以及尊严之下的师生人格的不平等,连同由此发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权力控制,也构成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抑制。他们只有顺从教师的引导,去思、去说、去做。而教育的真义在于以幸福、欢乐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唤醒学生对自我、他人的关爱,从而在心灵深处种下愉悦而美好的生命情感的种子,排除心理障碍,善于与人交往,以诚相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自己的理想前途与社会协调一致,愉快、有效地学会生活。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从促进中学生的知、情、意、行、人格的完整协调和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解决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让他们学会生活。
(二)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和习惯形成的重要保证。重视了政治思想教育,而对学生心理品质教育重视不够,则会造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象,使教育软弱无力,不入学生心田,易导致学生道德认识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顾集体利益等不良外在的表现越来越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行为和认识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认知的结果决定人的行为方式,而行为的结果,又影响人的认知。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应从知、情、意、行多方面进行,不能只着眼于提高道德认识,重形式(分数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养成),这样的德育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注意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德育化,而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行政工作一体化的网络中来,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进行统一规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道德原则,以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德育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三)及时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一般来讲,学生的生理成熟要早于心理成熟。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理与心理发育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资料表明,现代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大约每隔25年提前一岁。我国1964年统计,女性生理成熟年龄为14~15岁,到1990年则为13~14岁。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学生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接踵而至,必然给广大学生带来种种困惑和疑虑,产生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
为了让中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应积极开展青春期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教育,大力开展青春期心理咨询工作。早在1945年,美国就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到1986年已有9500名心理工作者在学校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世界各国每6000~7500名儿童不少于一名学校心理学家为他们提供服务。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和有关的性知识,已势在必行。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展了有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辅导,指导父母或同性教师对他们进行暗示性谈话,或由心理学专业教师进行心理咨询。而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则建议学生或家长到专业化程度更高的部门去咨询和治疗,效果显著。
(四)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能自觉地解脱自己的烦恼,减轻内心的不安,恢复自己情绪的稳定,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防御机制。
首先,教师可在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理智地处理问题,即在遇到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能冷静地去分析原因和发展动向,确定正确处理的方法与态度;其次,学会宣泄。即在理智控制不了的情况下,改用语言宣泄。例如,及时找老师、家长、好朋友等倾诉苦衷、愤怒与不平,获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以解脱或减轻自己的烦恼。或者可以大叫几声,痛哭一场,把自己内心破坏性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再冷静处理问题,但要注意场合、时间和适度;第三,要学会转移。当挫折太大,心理冲突过强,一时难以排解消极情绪时,可采用转移大脑兴奋中心的方法,去干自己喜欢干的、最有可能成功的事,以此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脱离现有环境,进入新环境,来达到缓解消极情绪的目的;第四,努力加强修养,优化自身人格品质,勇于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應该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练,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社会。培养学生“慎独”精神,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自我激励,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心理健康达到高水平的状态。
(五)加强和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容易使一些教师产生不良情绪,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上显得尤为薄弱。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一定的教育科学基础知识,误导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背条条,下课完成作业。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不仅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保健没有多大好处,反而加重了学习负担。同时,由于缺乏排解渠道,有的教师以学生为宣泄对象,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甚至有的教师自己就有心理问题,他们常常处于暴躁、焦虑、压抑的状态中,讨厌学生,而且无法控制自己。这些情况都令人堪忧。
因此,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并加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选拔那些合格教师中比较优秀的、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掌握了较好的沟通技巧的教师进入专门的培训机构,接受专业系统的教育,学习规范的专业课程,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程度,使他们能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反应。生理上的紧张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失眠、食欲不振、生病、头脑一片空白或混乱等等;心理上的紧张则大多以担心的形态出现,例如:担心考试时自己有一大堆题目不会做、担心考坏了被父母责骂等等。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
(二)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的现象。研究表明,大约有5%~10%的在校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是由若干不同类型所构成的,包括书写障碍、阅读障碍、数学障碍等等。
(三)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于15~20岁。主要症状包括思考、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在发病之初,患者可能出现成绩、工作表现一落千丈、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先兆,在潜伏期阶段,若未予以适当的处置,病情便会更加恶化,而衍生出幻觉、妄想、语无伦次、行为怪异等症状。这类患者应对挫折的能力较正常人差。
(四)性别角色模糊。性别角色意识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所谓性别角色模糊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角色认同的错位。一般来说,大约从3岁起,儿童开始逐步形成性别角色的概念。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与周围女孩子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也一样。
(五)社会交往恐怖。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就会恐惧与人交往,从而引发社交恐惧。患社交恐惧症的人,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显著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或耻辱。患者对所恐惧的环境一般采取回避行为,即使坚持下来也十分痛苦,经常会出现焦虑、多汗、面红耳赤等症状。从而影响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形成,降低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制约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六)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无趣、无力、无望、无能、无助。症状包括:极度忧伤、绝望、疲劳、身体疾病等等。患有抑郁症的人,其情绪低落的程度和性质都远远超出正常变异的界限,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劳那样容易逐渐地“云消雾散”。
(七)体相烦恼。这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一般出现在青春期。此时面对性别差异的突然出现,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比较,一旦出现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会出现体相烦恼。男孩更多的忧虑自己的身躯不够高大,女孩则担心自己的形体不够优美。
(八)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未达到临床程度的情绪失调,中学生在受到周围人的冷漠、孤立时,易产生孤独感。它的产生与陌生、封闭、孤单、不和谐或突遭挫折的环境有关,但更受人的主观心理条件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性情孤僻、自卑感强、好忧虑、胆怯的人容易产生孤独感,严重情况下又伴有其他心理障碍,会导致心理变态,在行为中则可能发生迟钝、孤僻等严重阻碍。
二、造成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家庭结构、气氛与家庭的管教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中学生维持一种顺畅、和谐的心理状态,而家庭结构的不正常,则易使中学生经常性的产生失落感。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成员相互间充满敌意,容易给中学生带来偶像破灭感。父母的管教模式是溺爱、粗暴还是民主,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要求是否恰当,都对中学生是否能维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作用。溺爱、保护型的管教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自我中心,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的生活,抗挫折能力较低;专制型和粗暴型的教育方式,则使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或畏缩自卑的人格;而民主型的管教方式,既不放任自流,又能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循循善诱,耐心说服。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为适宜。
而就家庭气氛而言,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职业风险系数增大,父母在外面的世界经受了较之过去更大的压力、困扰与挫折,家庭往往成为其宣泄压抑的场所,因此,导致家庭气氛的和谐性下降。同时,不少父母由于终日忙于工作,经常外出,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看管,这样大大减少了营造家庭和谐、温馨气氛的机会,从而导致中学生“留守”现象的出现,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在家庭的管理方式方面,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也大大提高,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子女心理承受力降低,难以应付挫折,但却又面临重重挫折,因此易陷入较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状态而难以自拔。同时由于家长又对已进入青少年阶段的子女的言行严加控制,缺乏亲子间有效的沟通,无视其独立性发展的要求,也加剧了中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的产生。
(二)社会教育方面的因素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滋长,也给中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一些黄色、淫秽的非法出版物的出现,加剧了青少年性的需要与社会规范的矛盾;社会及政府部门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导致中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动摇,加剧了中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滋生的一些不良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消极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的不良观念的影响与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影响的不一致,更加剧了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1.重智育,轻德育。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德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方式、方法简单,不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导致学生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纪律松懈,问题成堆。
2.教育方法不当。一些学校的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当面讽刺、挖苦、疏远学生,轰学生出教室,撵学生回家找家长以及打骂、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迟到早退,上自习说话等现象,课间打闹,不打扫卫生等等一律实行经济罚款,少则几角,多则上百元,表面上似乎立竿见影,其实学生口服心不服,甚至在学生心灵的深处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感情对立,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3.不良的校风。事实表明,学生离家出走、轻生多发生在一般學校,特别是校风较差的学校。因为校风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心理环境。好的校风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催人奋进;相反,较差的校风却使人的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学生考入一般中学,特别是校风较差的学校,立刻感到低人一等,前途无望。某些学校领导置这种现实而不顾,缺乏职业道德和不能为人师表;学生打架斗殴,满嘴脏话;学生学习不下去,转学没门路,必然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三、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情感教育应持久、深入地进行
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大任的现代教育理应担当生命情感的培育,这是有效教育的过程之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里指的显然并非是一种知识的累积,而是一种生命情感的关照,一种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富于朝气、充满力量的状态。这里蕴含着一种积极的生命情感的指谓。教育关注个体,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而且首先是人的身体及其感觉的发展。我们以规训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正视过学生的身体感觉,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以及尊严之下的师生人格的不平等,连同由此发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权力控制,也构成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抑制。他们只有顺从教师的引导,去思、去说、去做。而教育的真义在于以幸福、欢乐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唤醒学生对自我、他人的关爱,从而在心灵深处种下愉悦而美好的生命情感的种子,排除心理障碍,善于与人交往,以诚相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自己的理想前途与社会协调一致,愉快、有效地学会生活。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从促进中学生的知、情、意、行、人格的完整协调和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解决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让他们学会生活。
(二)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和习惯形成的重要保证。重视了政治思想教育,而对学生心理品质教育重视不够,则会造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象,使教育软弱无力,不入学生心田,易导致学生道德认识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顾集体利益等不良外在的表现越来越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行为和认识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认知的结果决定人的行为方式,而行为的结果,又影响人的认知。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应从知、情、意、行多方面进行,不能只着眼于提高道德认识,重形式(分数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养成),这样的德育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注意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德育化,而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行政工作一体化的网络中来,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进行统一规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道德原则,以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德育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三)及时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一般来讲,学生的生理成熟要早于心理成熟。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理与心理发育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资料表明,现代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大约每隔25年提前一岁。我国1964年统计,女性生理成熟年龄为14~15岁,到1990年则为13~14岁。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学生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接踵而至,必然给广大学生带来种种困惑和疑虑,产生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
为了让中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应积极开展青春期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教育,大力开展青春期心理咨询工作。早在1945年,美国就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到1986年已有9500名心理工作者在学校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世界各国每6000~7500名儿童不少于一名学校心理学家为他们提供服务。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和有关的性知识,已势在必行。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展了有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辅导,指导父母或同性教师对他们进行暗示性谈话,或由心理学专业教师进行心理咨询。而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则建议学生或家长到专业化程度更高的部门去咨询和治疗,效果显著。
(四)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能自觉地解脱自己的烦恼,减轻内心的不安,恢复自己情绪的稳定,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防御机制。
首先,教师可在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理智地处理问题,即在遇到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能冷静地去分析原因和发展动向,确定正确处理的方法与态度;其次,学会宣泄。即在理智控制不了的情况下,改用语言宣泄。例如,及时找老师、家长、好朋友等倾诉苦衷、愤怒与不平,获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以解脱或减轻自己的烦恼。或者可以大叫几声,痛哭一场,把自己内心破坏性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再冷静处理问题,但要注意场合、时间和适度;第三,要学会转移。当挫折太大,心理冲突过强,一时难以排解消极情绪时,可采用转移大脑兴奋中心的方法,去干自己喜欢干的、最有可能成功的事,以此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脱离现有环境,进入新环境,来达到缓解消极情绪的目的;第四,努力加强修养,优化自身人格品质,勇于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應该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练,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社会。培养学生“慎独”精神,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自我激励,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心理健康达到高水平的状态。
(五)加强和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容易使一些教师产生不良情绪,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上显得尤为薄弱。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一定的教育科学基础知识,误导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背条条,下课完成作业。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不仅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保健没有多大好处,反而加重了学习负担。同时,由于缺乏排解渠道,有的教师以学生为宣泄对象,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甚至有的教师自己就有心理问题,他们常常处于暴躁、焦虑、压抑的状态中,讨厌学生,而且无法控制自己。这些情况都令人堪忧。
因此,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并加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选拔那些合格教师中比较优秀的、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掌握了较好的沟通技巧的教师进入专门的培训机构,接受专业系统的教育,学习规范的专业课程,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程度,使他们能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