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中,语言是师生交往、交流、互动的主要纽带和凭借。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上重视课堂语言设计和技巧,能把模糊的事物讲清楚,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能變枯燥为兴趣,如同用语言弹奏出一曲曲美妙的交响乐,使学生经常处于思维活跃状态,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 语言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首先体现为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只有那些“美”的语言才能粘住所有孩子的心,帮助他们发现美术的美,体味美术的美,最终达到提高审美意识与情趣,增长智慧的目的。
一、美在精彩的导入语言艺术
美术课堂教学这场艺术的大幕是由课堂导语拉开的,上课伊始的几分钟往往是学生们注意力最集中的“黄金时间”,但此时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这时,教师就一定要利用好导课的语言艺术,一个良好的“开场白”可以很好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入语言往往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激趣导入,有温故知新,有设疑探究。富于教学智慧的老师,会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或不同课题,见机行事,有的放矢地设计不同风格的导入语言,如第五届小学美术现场课中四川的刘颖老师上的《小茶馆》这课,刘老师热情地用“要带大家去一个最有成都特色的地方”“你猜会有哪些节目呢?”“看!茶馆里的人们是多么悠闲自得啊!”“如果是你,你想做什么”?等一系列具有洗练美感的教学语言,配合多媒体创设情景,开门见山地把学生带入到老茶馆这一民俗情景氛围中。她那富于层次的导入语言让学生很快就感受到茶馆中悠闲自得的氛围,为后面的撕纸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美”的导入语言能创设美的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二、美在精炼明确的引导示范语言
语言是智慧的花朵,智慧是语言的红舞鞋。课堂教学语言相对贫乏的老师,常常提出“像什么?”“还像什么?”“还有谁想说?”“喜不喜欢?”“想不想做?”这类苍白空洞的启发和提问。反之,优秀的教师能用富于“美”的教学语言抓住学生的心理,良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边鼓励、边激发、边提升,并在提升的过程中再鼓励、再激发,让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美术创作或欣赏活动中去。通常美术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的动手示范,但老师作为一个传授知识的主体,用丰富贴切的语言表达来配合示范演示,更可以带给学生有时通过直观感受不能获得的信息;另外,边示范边用清晰流畅的教学语言讲解,能使学生大脑中教师示范的系列表象活动更具条理性,获得的印象更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船》这一课时,采用“边讲边画”的教法,一边用丰富优美的描述性语言讲解各种船的造型特征,一边娴熟地勾画出游乐船、货轮、客轮、战舰、帆船、小艇船的外形。每一个学生都全神贯注地观看,一个个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在短短的时间里教师凭借自己的扎实的技术和娴熟的语言讲解为学生营造出可听、可视的感官刺激,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三、美在正确恰当的评价语言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鼓励性与指导性是美术课堂中评价语言艺术的两大要素。教师在语言激励的基础上同时做出客观评价是最重要的,语言缺乏指导性和导向性的美术课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热闹有余,华而不实,呈现出一种“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你真行”、“你很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口号式的各种评价在课堂上此起彼伏,千篇一律,难免让人觉得空洞无物,言不由衷……这些蜻蜓点水的评价语言刚开始也许会令学生欣喜满足,但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学生对此会变得麻木,提不起精神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无法知道我“行”在哪里,我“棒”在哪里,根本不能清楚地发现自己在什么地方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显然,单纯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对美术学科的理解过于表象和肤浅了。所以,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也要“美”,要“美”得自然,“美”得有内容,“美”得能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实验证明,一个人要想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由此可知,肢体语言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角色的扮演者,上课时的语言动作,眉目神情,举止态度等,都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氛围和教学效果。美丽适度的肢体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块强有力的吸铁石,能增加课堂情趣,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事物,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起到有声语言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如在教学《会说话的手》一课时,教师伴随着轻松活泼的音乐,面带微笑,有节奏地用娴熟、轻快的肢体动作带领学生一起玩起手指游戏。时而握拳、时而张开、时而勾指……丰富的手势变换和夸张肢体的动作,让学生越玩越带劲,在学生开心的笑声中教师顺势揭题。轻松的手指操游戏不仅引发了学生对自己手的关注,而且活跃了课前气氛,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在情感、态度上为下面的学习作了积极的铺垫。所以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使用“美”的肢体语言,能和有声语言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并且能培养师生的配合默契度,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 语言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首先体现为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只有那些“美”的语言才能粘住所有孩子的心,帮助他们发现美术的美,体味美术的美,最终达到提高审美意识与情趣,增长智慧的目的。
一、美在精彩的导入语言艺术
美术课堂教学这场艺术的大幕是由课堂导语拉开的,上课伊始的几分钟往往是学生们注意力最集中的“黄金时间”,但此时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这时,教师就一定要利用好导课的语言艺术,一个良好的“开场白”可以很好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入语言往往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激趣导入,有温故知新,有设疑探究。富于教学智慧的老师,会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或不同课题,见机行事,有的放矢地设计不同风格的导入语言,如第五届小学美术现场课中四川的刘颖老师上的《小茶馆》这课,刘老师热情地用“要带大家去一个最有成都特色的地方”“你猜会有哪些节目呢?”“看!茶馆里的人们是多么悠闲自得啊!”“如果是你,你想做什么”?等一系列具有洗练美感的教学语言,配合多媒体创设情景,开门见山地把学生带入到老茶馆这一民俗情景氛围中。她那富于层次的导入语言让学生很快就感受到茶馆中悠闲自得的氛围,为后面的撕纸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美”的导入语言能创设美的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二、美在精炼明确的引导示范语言
语言是智慧的花朵,智慧是语言的红舞鞋。课堂教学语言相对贫乏的老师,常常提出“像什么?”“还像什么?”“还有谁想说?”“喜不喜欢?”“想不想做?”这类苍白空洞的启发和提问。反之,优秀的教师能用富于“美”的教学语言抓住学生的心理,良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边鼓励、边激发、边提升,并在提升的过程中再鼓励、再激发,让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美术创作或欣赏活动中去。通常美术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的动手示范,但老师作为一个传授知识的主体,用丰富贴切的语言表达来配合示范演示,更可以带给学生有时通过直观感受不能获得的信息;另外,边示范边用清晰流畅的教学语言讲解,能使学生大脑中教师示范的系列表象活动更具条理性,获得的印象更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船》这一课时,采用“边讲边画”的教法,一边用丰富优美的描述性语言讲解各种船的造型特征,一边娴熟地勾画出游乐船、货轮、客轮、战舰、帆船、小艇船的外形。每一个学生都全神贯注地观看,一个个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在短短的时间里教师凭借自己的扎实的技术和娴熟的语言讲解为学生营造出可听、可视的感官刺激,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三、美在正确恰当的评价语言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鼓励性与指导性是美术课堂中评价语言艺术的两大要素。教师在语言激励的基础上同时做出客观评价是最重要的,语言缺乏指导性和导向性的美术课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热闹有余,华而不实,呈现出一种“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你真行”、“你很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口号式的各种评价在课堂上此起彼伏,千篇一律,难免让人觉得空洞无物,言不由衷……这些蜻蜓点水的评价语言刚开始也许会令学生欣喜满足,但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学生对此会变得麻木,提不起精神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无法知道我“行”在哪里,我“棒”在哪里,根本不能清楚地发现自己在什么地方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显然,单纯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对美术学科的理解过于表象和肤浅了。所以,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也要“美”,要“美”得自然,“美”得有内容,“美”得能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实验证明,一个人要想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由此可知,肢体语言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角色的扮演者,上课时的语言动作,眉目神情,举止态度等,都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氛围和教学效果。美丽适度的肢体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块强有力的吸铁石,能增加课堂情趣,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事物,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起到有声语言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如在教学《会说话的手》一课时,教师伴随着轻松活泼的音乐,面带微笑,有节奏地用娴熟、轻快的肢体动作带领学生一起玩起手指游戏。时而握拳、时而张开、时而勾指……丰富的手势变换和夸张肢体的动作,让学生越玩越带劲,在学生开心的笑声中教师顺势揭题。轻松的手指操游戏不仅引发了学生对自己手的关注,而且活跃了课前气氛,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在情感、态度上为下面的学习作了积极的铺垫。所以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使用“美”的肢体语言,能和有声语言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并且能培养师生的配合默契度,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