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缘于积累少。不少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缺少积累。有谚语云:“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丰厚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让积累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之水。
一、设计细节,激发积累兴趣
素材积累工作枯燥无味,让学生兴致盎然、坚持不懈地积累作文素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很有必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来诱使其自发地参与。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1.每个学生精心准备一本精致的笔记本,用来创建作文“素材库”。“素材库”要有编者、目录、序言,并且每一类要拟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如“文海探珠”、“生活撷英”、“花开有声”、“彩色的翅膀”、“文山翻墨录”等。
2.积累素材做到书写工整,每页有插图,有艺术字体,排版布局要有创新,有个性,有美感,灵活多变,哪怕是编写页码也要一丝不苟、独显匠心。
3.教师定期检查,批注一些欣赏性、激励性的寄语,并在课堂上表扬、展览;定期开展“积累报告会”活动,互相交流积累心得、方法和内容。
4.让学生明白创建“素材库”不仅是在积累作文素材,也是在陶冶情操,创造未来。也许在若干年后打开这本“素材库”还能够引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二、放开思路,明确积累内容
我把积累的内容归纳为七个板块:
1.生活积累板块。包括直接生活体验和间接生活体验。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直接生活体验相对有限,但可以通过间接体验去体会古今中外的风俗人情、人物的喜怒哀乐、世事的浮沉变迁。
2.语言积累板块。就是积累一些雅辞佳句。包括成语谚语、格言警句、俗语歇后语等。
3.经典文学板块。包括文学典故、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经典片段、作者经历、艺术手法等。
4.经典音乐板块。指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乐器、音乐家、音乐作品和有关音乐的故事。
5.经典美术板块。指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术作品,著名的美术家及其传奇经历。
6.经典电影板块。包括中外的经典名片中的人物、情节、台词等。
7.经典哲学。即古今中外一些著名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和传奇经历。
这七个板块的内容面广量大,内蕴丰富,每一板块都像一眼永不干涸的山泉,包含了中学生作文常用材料的多个方面。学生如果在这几个板块上作长期积累,一定能够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作文时“材”源滚滚,得心应手,展现出作文的广度、深度和亮度。
三、多方关注,掌握积累方法
1.关注生活,善于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如观察物时可从声、色、味、质、形等角度入手,也可放在多个背景中观察。如写校园,可把校园放在晨雾中、暴雨中、秋风中、阳光下、月光下去观察。只有留心观察,用心体验,才能捕捉到那些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才能挖掘出那些深埋在生活中的闪光点。
2.关注媒体,扩大“材”源。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仅据此积累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效地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在读书看报、欣赏影视、收听广播、接触网络的时候,做有心人,把有关信息记录下来,狭窄的生活自然会变得更广阔。
3.关注自我,用心体验。有的人喜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有的人善解人意,长于交际;有的人爱蜗居斗室,博览群书,舞文弄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爱好。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得到的是最真切、最深刻的体验。如果把这些情感体验写进日记,长期积累,定是一笔丰厚的“材”富。
四、循序渐进,遵循积累规律
光有积累,作文时也不见得能思如泉涌,一蹴而就,还要明确积累的三个层次。
1.积累在纸上。大部分学生仅仅能做到这一层次,笔记本写了一本又一本,作文水平还不见提高,于是有的学生开始怀疑、抱怨,最终放弃积累。试想,如果对素材库里的材料不去诵读、理解、记忆,还不是如同没有积累?
2.积累在心上。就是要把素材记住,这是关键。内化是表达的基础,没有内化就没有表达。学生必须多看,多记,多说,多用,把积累的材料牢牢印在心上,作文时就不致于再绞尽脑汁去回忆。
3.积累在手上。也就是会灵活运用,这是目的,这一层次的难度最大。学生要学会灵活地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巧妙化用积累的材料,必须在熟记的基础之上,经过反复训练,做到左右逢源,调用自如。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听写、仿句、仿段、串词成句、串句成篇、择文换材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做好积累要以兴趣为支点,以内容为杠杆,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撬起作文这块顽玉。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写好作文的金钥匙,学生作文时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
一、设计细节,激发积累兴趣
素材积累工作枯燥无味,让学生兴致盎然、坚持不懈地积累作文素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很有必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来诱使其自发地参与。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1.每个学生精心准备一本精致的笔记本,用来创建作文“素材库”。“素材库”要有编者、目录、序言,并且每一类要拟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如“文海探珠”、“生活撷英”、“花开有声”、“彩色的翅膀”、“文山翻墨录”等。
2.积累素材做到书写工整,每页有插图,有艺术字体,排版布局要有创新,有个性,有美感,灵活多变,哪怕是编写页码也要一丝不苟、独显匠心。
3.教师定期检查,批注一些欣赏性、激励性的寄语,并在课堂上表扬、展览;定期开展“积累报告会”活动,互相交流积累心得、方法和内容。
4.让学生明白创建“素材库”不仅是在积累作文素材,也是在陶冶情操,创造未来。也许在若干年后打开这本“素材库”还能够引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二、放开思路,明确积累内容
我把积累的内容归纳为七个板块:
1.生活积累板块。包括直接生活体验和间接生活体验。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直接生活体验相对有限,但可以通过间接体验去体会古今中外的风俗人情、人物的喜怒哀乐、世事的浮沉变迁。
2.语言积累板块。就是积累一些雅辞佳句。包括成语谚语、格言警句、俗语歇后语等。
3.经典文学板块。包括文学典故、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经典片段、作者经历、艺术手法等。
4.经典音乐板块。指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乐器、音乐家、音乐作品和有关音乐的故事。
5.经典美术板块。指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术作品,著名的美术家及其传奇经历。
6.经典电影板块。包括中外的经典名片中的人物、情节、台词等。
7.经典哲学。即古今中外一些著名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和传奇经历。
这七个板块的内容面广量大,内蕴丰富,每一板块都像一眼永不干涸的山泉,包含了中学生作文常用材料的多个方面。学生如果在这几个板块上作长期积累,一定能够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作文时“材”源滚滚,得心应手,展现出作文的广度、深度和亮度。
三、多方关注,掌握积累方法
1.关注生活,善于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如观察物时可从声、色、味、质、形等角度入手,也可放在多个背景中观察。如写校园,可把校园放在晨雾中、暴雨中、秋风中、阳光下、月光下去观察。只有留心观察,用心体验,才能捕捉到那些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才能挖掘出那些深埋在生活中的闪光点。
2.关注媒体,扩大“材”源。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仅据此积累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效地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在读书看报、欣赏影视、收听广播、接触网络的时候,做有心人,把有关信息记录下来,狭窄的生活自然会变得更广阔。
3.关注自我,用心体验。有的人喜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有的人善解人意,长于交际;有的人爱蜗居斗室,博览群书,舞文弄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爱好。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得到的是最真切、最深刻的体验。如果把这些情感体验写进日记,长期积累,定是一笔丰厚的“材”富。
四、循序渐进,遵循积累规律
光有积累,作文时也不见得能思如泉涌,一蹴而就,还要明确积累的三个层次。
1.积累在纸上。大部分学生仅仅能做到这一层次,笔记本写了一本又一本,作文水平还不见提高,于是有的学生开始怀疑、抱怨,最终放弃积累。试想,如果对素材库里的材料不去诵读、理解、记忆,还不是如同没有积累?
2.积累在心上。就是要把素材记住,这是关键。内化是表达的基础,没有内化就没有表达。学生必须多看,多记,多说,多用,把积累的材料牢牢印在心上,作文时就不致于再绞尽脑汁去回忆。
3.积累在手上。也就是会灵活运用,这是目的,这一层次的难度最大。学生要学会灵活地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巧妙化用积累的材料,必须在熟记的基础之上,经过反复训练,做到左右逢源,调用自如。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听写、仿句、仿段、串词成句、串句成篇、择文换材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做好积累要以兴趣为支点,以内容为杠杆,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撬起作文这块顽玉。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写好作文的金钥匙,学生作文时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