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对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0.25±15.8)ml,手术平均时间为(115.41±18.56)min,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13±10.26)h。结论: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及痛苦,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二次胆道手术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多位于胆总管的中下段,随着结石的增大、结石堆积或结石上下移动及胆总管的扩张,常累及肝总管,胆总管结石主要分为继发性及原发性两种[1]。胆总管结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我院为了分析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针对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30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均分布在20至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78±5.32)岁;纳入标准:a:胆总管内径大于1厘米;b:胆总管下段无狭窄;c:患者不存在心、肺、肾功能缺损疾病;d:患者能耐受长时间气腹;e: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a:影像学检查有胆管畸形等症状;b: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c:存在肝内胆管结石或狭窄患者[2]。
1.2 方法
对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采用头高脚低的仰卧位,将右侧抬高30度,进行全身麻醉后,采用三孔法,第一个脐部观察孔穿刺部位应远离原手术切口,为患者建立气腹,将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左右,在存在较少粘连的右腋前线及平脐连线交点上3厘米左右放置第二个套管针,采用交替手法使用电凝钩及超声刀对腹腔粘连进行分离,建立第三個操作孔,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充分暴露,必要时进行空针穿刺确认好胆总管,将胆总管切开,将胆道镜置入进行取石,若出现取石困难现象,采用狄激光碎石后再进行取石。是否存在蠕动的标准:用取石网篮能否能通过十二指肠大乳头及乳头为标准,判断有无胆管狭窄现象出现,观察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确认无胆管狭窄及括约肌功能正常后,将T管放置好,采用可吸收线缝合胆总管,手术结束。手术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胆道造影检查,若不存在胆道结石或狭窄现象,即可拔出T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0.25±15.89)ml,手术平均时间为(115.41±18.56)min,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4/30),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13±10.26)h。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具有以下缺点:a:需要进行分期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b: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c:破坏了括约肌的功能,极易导致逆行感染及结石再发的可能;d:切口较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手术后恢复速度较慢;e:二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3]。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患者存在胆道手术史已经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手术禁忌。手术前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能帮助手术操作者了解以往手术对患者重要解剖结构的改变,评估手术难度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手术准备;由于以往手术已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增加了手术的风险[4];肝外胆管是一纤维肌性管道,胆管的修复主要是通过纤维组织的瘢痕愈合完成的,胆总管内径大于10毫米是预防手术后胆管狭窄的关键,胆管黏膜对黏膜缝合比异物支撑更有利于胆道狭窄的预防。腹腔镜具有以下优势: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的痛苦轻、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手术后2天即可进行流质饮食,手术后一天即可下床活动,腹腔镜放大效应将视野变得清晰,使得操作较为精准[5]。本次观察结果的数据显示得出,3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0.25±15.89)ml,手术平均时间为(115.41±18.56)min,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4/30),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13±10.26)h。说明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术后恢复时间短。
综上所述,针对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詹峰,张云,杨晓俊等.既往胆道手术史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31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10):756-759.
[2]张楷,詹峰,张云等.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4):265-268.
[3]陈先祥,王江华,蔡庆和等.腹腔镜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10,23(1):26-27.
[4]肖昌武,邱容,李宁等.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20(11):1004-1006.
[5]叶晓明,洪晓明,滕晓平等.两种微创治疗方案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3):240-242,248.
【关键词】 腹腔镜 二次胆道手术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多位于胆总管的中下段,随着结石的增大、结石堆积或结石上下移动及胆总管的扩张,常累及肝总管,胆总管结石主要分为继发性及原发性两种[1]。胆总管结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我院为了分析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针对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30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均分布在20至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78±5.32)岁;纳入标准:a:胆总管内径大于1厘米;b:胆总管下段无狭窄;c:患者不存在心、肺、肾功能缺损疾病;d:患者能耐受长时间气腹;e: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a:影像学检查有胆管畸形等症状;b: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c:存在肝内胆管结石或狭窄患者[2]。
1.2 方法
对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采用头高脚低的仰卧位,将右侧抬高30度,进行全身麻醉后,采用三孔法,第一个脐部观察孔穿刺部位应远离原手术切口,为患者建立气腹,将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左右,在存在较少粘连的右腋前线及平脐连线交点上3厘米左右放置第二个套管针,采用交替手法使用电凝钩及超声刀对腹腔粘连进行分离,建立第三個操作孔,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充分暴露,必要时进行空针穿刺确认好胆总管,将胆总管切开,将胆道镜置入进行取石,若出现取石困难现象,采用狄激光碎石后再进行取石。是否存在蠕动的标准:用取石网篮能否能通过十二指肠大乳头及乳头为标准,判断有无胆管狭窄现象出现,观察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确认无胆管狭窄及括约肌功能正常后,将T管放置好,采用可吸收线缝合胆总管,手术结束。手术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胆道造影检查,若不存在胆道结石或狭窄现象,即可拔出T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0.25±15.89)ml,手术平均时间为(115.41±18.56)min,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4/30),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13±10.26)h。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具有以下缺点:a:需要进行分期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b: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c:破坏了括约肌的功能,极易导致逆行感染及结石再发的可能;d:切口较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手术后恢复速度较慢;e:二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3]。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患者存在胆道手术史已经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手术禁忌。手术前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能帮助手术操作者了解以往手术对患者重要解剖结构的改变,评估手术难度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手术准备;由于以往手术已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增加了手术的风险[4];肝外胆管是一纤维肌性管道,胆管的修复主要是通过纤维组织的瘢痕愈合完成的,胆总管内径大于10毫米是预防手术后胆管狭窄的关键,胆管黏膜对黏膜缝合比异物支撑更有利于胆道狭窄的预防。腹腔镜具有以下优势: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的痛苦轻、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手术后2天即可进行流质饮食,手术后一天即可下床活动,腹腔镜放大效应将视野变得清晰,使得操作较为精准[5]。本次观察结果的数据显示得出,3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0.25±15.89)ml,手术平均时间为(115.41±18.56)min,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4/30),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13±10.26)h。说明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术后恢复时间短。
综上所述,针对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詹峰,张云,杨晓俊等.既往胆道手术史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31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10):756-759.
[2]张楷,詹峰,张云等.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4):265-268.
[3]陈先祥,王江华,蔡庆和等.腹腔镜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10,23(1):26-27.
[4]肖昌武,邱容,李宁等.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20(11):1004-1006.
[5]叶晓明,洪晓明,滕晓平等.两种微创治疗方案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3):240-2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