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把学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阵地,通过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并从教材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方法及其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科学素质教育。重点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与生活内容相结合
教材中生物学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较多。例如:为什么人们做饺子时,白菜剁碎后要先放盐腌制一下?为什么农作物施肥过多时会出现“烧苗”现象?为什么家禽宰杀后静置一段时间再去加工味道更鲜美?园艺上为啥常对侧枝加以取舍,就可以造成一定形状的树冠?这些问题都是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都是现成的科学教育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通过实例的讲授,使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且还使学生明白,学好生物,掌握了生物的结构、生理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就能够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造福社会。比如在讲线粒体时,因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二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讲环境保护时,教材中介绍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如何保护环境,并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学校附近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提出保护环境的书面建议。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到生活区的周边、到工厂周边、到江河流域进行考察。通过考察,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程度;通过考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今后职业要求的生物素质水准,从而具备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物常识与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例如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对酶的探索,来源于对酿酒过程进行研究。这就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
三是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相结合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发挥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寻找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性,使其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四是课堂教学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传记。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例如:孟德尔、萨姆纳的事迹告诉学生:成功属于不畏艰苦的人。他们的事迹将激励着无数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攀登知识高峰。
五是课堂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结合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也体现了许多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镶嵌结构是膜的选择透性的物质基础;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复制和传递的物质基础等。这些就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自然界一切生命现象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的。例如,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及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等系统与其他器官系统的协调。又突出了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生物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各代谢活动之间,各生命特征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教材中有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观点,例如生物个体内各种生理作用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生物的生理作用也制约和影响着环境。生物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进化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表现为个体发育中的各种生理变化,在群体的水平上,就表现为物种的演变和进化。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诠释与剖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六是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生物界里存在着许多美的现象,如:科学家发现,叶在茎干上的排列无论是互生、对生还是轮生,它们自上而下都互不遮挡,形成镶嵌式的排列,这样可以使每一张叶都接受充足的阳光。科学家对这种天然形成的叶镶嵌以及它的合理性感到惊讶,并且深切地感到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情趣。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一是课堂教学与生活内容相结合
教材中生物学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较多。例如:为什么人们做饺子时,白菜剁碎后要先放盐腌制一下?为什么农作物施肥过多时会出现“烧苗”现象?为什么家禽宰杀后静置一段时间再去加工味道更鲜美?园艺上为啥常对侧枝加以取舍,就可以造成一定形状的树冠?这些问题都是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都是现成的科学教育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通过实例的讲授,使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且还使学生明白,学好生物,掌握了生物的结构、生理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就能够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造福社会。比如在讲线粒体时,因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二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讲环境保护时,教材中介绍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如何保护环境,并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学校附近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提出保护环境的书面建议。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到生活区的周边、到工厂周边、到江河流域进行考察。通过考察,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程度;通过考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今后职业要求的生物素质水准,从而具备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物常识与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例如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对酶的探索,来源于对酿酒过程进行研究。这就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
三是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相结合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发挥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寻找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性,使其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四是课堂教学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传记。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例如:孟德尔、萨姆纳的事迹告诉学生:成功属于不畏艰苦的人。他们的事迹将激励着无数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攀登知识高峰。
五是课堂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结合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也体现了许多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镶嵌结构是膜的选择透性的物质基础;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复制和传递的物质基础等。这些就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自然界一切生命现象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的。例如,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及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等系统与其他器官系统的协调。又突出了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生物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各代谢活动之间,各生命特征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教材中有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观点,例如生物个体内各种生理作用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生物的生理作用也制约和影响着环境。生物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进化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表现为个体发育中的各种生理变化,在群体的水平上,就表现为物种的演变和进化。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诠释与剖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六是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生物界里存在着许多美的现象,如:科学家发现,叶在茎干上的排列无论是互生、对生还是轮生,它们自上而下都互不遮挡,形成镶嵌式的排列,这样可以使每一张叶都接受充足的阳光。科学家对这种天然形成的叶镶嵌以及它的合理性感到惊讶,并且深切地感到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情趣。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