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科教片也在评选之列,科教片《小鸭快跑》荣获“最佳科教片”。这说明电影厂仍然有人在拍摄科教片。不过,近十年来电影厂拍摄的科教片少了,电视台科教频道却大为发展,省市级电视台每家都有科教频道或纪实频道,中央电视台开设两个专业频道,拍摄与播映科教片,使科教影视红红火火,吸人眼球。普及知识和提高文化素养是全民族和社会的需要,科教片是不可或缺的选择。
略说了科教片当代的背景,再来说杜生华先生从事科教电影创作的故事:他拍摄过65部影片,担任过上海科影厂的艺术厂长,是电影家,大师级导演。他原是一个小八路,在成长和走向电影之路上富有传奇性,多处有闪光点。现在让我们从他少年时小八路的传奇人生说起。
十三岁,押送日寇战俘去延安
1938年侵华日军打进山西,杜生华的家乡榆次县成为前线,他毅然参加了八路军,那时他才十二岁。杜生华作为少年小兵,除了随军与日寇打游击战,主要做些服务性工作。由于只读过半年私塾半年小学,他平时抓紧时间学习文化。他说,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最难忘的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突围,另一件是押送日俘去延安,这两件事对他的锻炼和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他参军后的第二年春天,部队宿营在一个山村里,第二天拂晓,枪声把他们从睡梦中惊醒,大家从床上腾地跳起,跑到小院门口探看,鬼子把村子包围了,离小院不远处的村口站着七八个鬼子,他们正在向隔壁大院子扫射。我军立即开火,撂倒了几个鬼子,然后向村外跑去。不料,他们跑了一段路后,发现前面是座山坡,那山坡正在曙光照耀之下,爬坡很易被追来的鬼子打死。怎么办?这时,营长平时的教导和老战士们的影响在他身上起了作用,他想宁愿被鬼子打死也要爬上去。鬼子打来的子弹如飞蝗一般,嗖嗖地从身边飞过,打在土里噗噗地响,他还是奋力地爬上了山坡。接着,呈现在他面前的是百米悬崖,下面是一条深不可测的沟壑,跳下去不死即伤。他想宁愿摔死也不当俘虏,这样,他跟其他老战士一样勇敢一跃跳了下去,幸好悬崖峭壁中间有几个突出的土墩子,人跳下去的冲力得到缓冲,他这才下到了沟底,人没有摔坏,爬起来顺沟撤离。这时,追来的鬼子已到了山上,到处乱开枪。他们离开了危险地,与大部队汇合了。
这次突围对13岁的少年杜生华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意识到自己时时处在生死线上,他抗战的意志要坚强,胆子要大,不怕牺牲。
1940年,我八路军发起著名的百团大战,那年秋天,杜生华所在旅的政治部通知他们几个少年战士到前沿部队报到,参与押送日俘去延安。那是一路惊险、逆风千里的任务,是他一生经历的最危险最难忘的第二件事。
那天,他们来到一个村庄,那个村庄刚被日军飞机轰炸过,硝烟还没消散,到处断垣残壁。从前线陆续押送来日本鬼子的战俘,大约有六七十个,有战士也有几个军官,看押在一座破院子里。杜生华等小战士的任务是协助押送的连队管理日俘的生活,体现和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第二天凌晨,杜生华跟随连部起程,要把日俘押运到几百里外师政治部驻地,押送日俘的是一个加强连,兵强马壮,武器精良,说明中央对这批日俘的重视。可是,我军打的是游击战运动战,环境是敌我交错,在行动中冷不防就会遇到日军,所以他们在山中行走,人不准出声,足不准留迹,悄然而迅速地前进。但是,在他们出发不到半天,在走出一个山口时,突然发现对面山上飘着日军太阳旗,一群鬼子在走动。显然,是日军来围堵他们的。连长立即命令大家爬山,日军已发现他们,疯狂地追下山来。不过他们跑得快,当日军追到山下时他们已爬到山顶,当日军追到山顶时他们又下了山,而且趟过了一条河,并已爬到一座山的背后。在他们趟过河后就没有路,尽在荒草野地里奔走,日俘走不动了,战士就搀扶他们走。这样,来到一个长满灌木的小山坳,草木蓊郁,森林茂盛,是隐蔽藏人的好地方,连长命令大家休息。因为饥饿,大家顾不得鬼子在山上不断放枪、到处搜寻,便摘树上的秋果充饥。正当大家高兴时,听到不远处的山顶上传来鬼子的吆喝声,步枪和机枪的扫射声,子弹从身边擦过,打得树枝断裂,叶子纷纷飘落。战士们立即各就各位,一人看守一个日俘,不准出声,防止他们向山上喊话,凡违反规定者,迅速处置。连长命令:“不准出声,准备战斗!”靠边沿的战士上了刺刀,架起机枪,取出手榴弹。接着,山顶上发生了战斗,枪声激烈。但是山坳里看守日俘的战士们人人冷静,把枪对准日俘们。日俘中有的人以为来了救兵,被救有望,抬头瞅着,当他们见到八路军战士冰冷的枪口、严厉的目光,一个个低下了头,不敢乱说乱动。
杜生华等几个小兵,这时也手握手榴弹、石块与木棒,准备与搜查的日寇作殊死的战斗,人人作了牺牲的准备。灌木林里的气氛紧张而严峻。山顶上日寇的搜索队在那里乱开枪,吼叫,直到旁晚才沉寂下来。天色迷茫,林子里渐渐暗了下来,侦察员回来报告说鬼子确实走了,大家这才感到饥饿难当,赶快采摘树上的野果子吃。这时下起了小雨,连长认为是摆脱日寇追捕的好机会,便整队连夜出发。他们爬上一座高山,在下山的时候,杜生华脚下一滑,掉了一只鞋,幸亏一位老战士给了他鞋,否则在林木草丛山中夜行军,脚非被草木戳烂不可,也下不了山。杜生华至今回忆这件事,对那位老战士还心怀感激之情。
天亮时,他们把敌人甩到大山后面,来到山丘谷地的一座小镇。墙上刷着大标语“庆祝百团大战伟大胜利!”群众敲锣打鼓,举着横幅“欢迎从百团大战前线归来的八路军勇士们!”
在镇上的兵站接待下他们稍事休整,便回到129师政治部。在师部政治部,政工人员组织日俘学习,对他们进行反战教育。日俘经过半年的学习和教育,加入了“日本士兵觉醒同盟”,上级决定送他们去延安,选派杜生华等人陪同,路上穿越日军的封锁线,横渡黄河,于1941年夏天才到达延安。日本人进入工农学校学习,杜生华在工农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由于他在押送日俘过程中的英勇表现,加之学习努力,成绩优秀,1942年春天,他被评为延安市的模范少年。 这一段经历对于13岁的杜生华来说是多么刻骨铭心,是生命的洗礼,而进入中学读书学习,更是杜生华文化知识的提升,从此,为他走上文化与电影之路铺平道路。
穿越六省,走上电影之路
杜生华在延安经过几年的文化学习以后,被分配到绥德分区文工团任编导、美工工作,在这期间国民党发动了内战。
1947年,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大举进攻,形势恶化,刘峙集团军很快占领了延安,中央撤到黄河边,杜生华他们文化宣传演出队撤到了黄河之东。后来,随着解放军连打几个胜仗,特别是我军在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取得重大胜利之后,陕北形势大为好转,上级组织一支精干的文化队伍重返陕北。师部挑选了十八个青年,杜生华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支文化的队伍后来很有点名气,被陕北军民称为“十八罗汉”工作队。当时他们每人发步枪一支,子弹若干,手榴弹四个,西渡黄河,在陕北战场上驰骋,在战火硝烟中穿行,宣传,演出,画墙头画。这支“十八罗汉”文化宣传队,放下武器做宣传,拿起武器就战斗,由于我军打的是运动战游击队,他们常常与敌人或者还乡团近距离接触,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杜生华回忆说,他不但在陕北给群众做过许多的演出,还给俘虏过来的蒋军演出,让他们尽快脱离原来的思想,参加到人民解放的事业中来。杜生华那时也学了美术,每到一处就在墙上刷标语,画宣传画。他至今还记得曾在米脂县的地委大院墙上画过大型壁画,为当地民众所瞩目,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
如果说一个人在战火纷飞的战场战斗,是对他意志和立场的锤炼,那么参加演出与做宣传,那就是他文化的沉淀与积累,杜生华在解放战争开始那几年里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为他走上电影之路做了铺垫。1947年冬,鲁艺的王兰忽然骑马来通知杜生华,要他们几个人过黄河去129师政治部报到,参加西北电影工作队。
杜生华他们东渡黄河,到师政治部报到后,他们脱下打游击的便装,换上军装,步行去晋察冀边区,与那里的电影工作队汇合。在报到的人里面,有从苏联回来的学电影的人,有延安电影团摄影师,还有日本技术人员,其他人都是从剧团与鲁艺调来的。经过学习与整合,成立华北电影工作队。在那里看电影,听讲座,读电影书籍,拍摄纪录片,讨论,提高大家的电影制作水平。这样,在晋察冀边区的山村里学习了几个月,直到过了春节,工作队在指导员成荫、队长钟敬之带领下,赶着毛驴车拉着电影的器材,踏上去“东影”之路。这是一条千里之行,要跨越妥远、河北、热河、内蒙、辽宁、吉林六省,才能到达位于黑龙江鹤岗煤矿那里的东北电影制片厂。这个几十人的文化人队伍,拖家带口,光成荫夫妇就带有三个孩子,要通过蒋管区,要通过多如牛毛的还乡团、土匪与伪警察出没的地区,能否安全到达是个大大的问号。
护送他们的营长很精干,是了解敌我形势、善于指挥的指挥员,他力避与敌人相遇,昼伏夜行,带领大家前进。到了河北省,他带大家走贴近北平的路线,他说越靠近国民党统治区的核心越安全。后来大概考虑到初春太冷,东北在打大仗,军事斗争犬牙交错,路上难以通行,他们在北平市郊的山里驻扎了一段时期,直到天暖时才上路。开始,他们日伏夜行,路上还算太平,甚至在到达一个火车小站时,行走在路灯下也没遇到麻烦。可是在他们走了一段路以后,在横跨一条公路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那是一场遭遇战,斗打得相当激烈,蒋军有两辆铁甲车巡逻,发现他们就开火,机枪像雨点一般密集地扫过来,他们随时有被打死和当俘虏的危险。我军也不含糊,立即还击,敌人铁甲车遭到手榴弹的打击,逃之夭夭。敌军后退,他们乘机穿过马路,幼儿和儿童无法跟上队伍,于是年轻人背着抱着孩子,杜生华背起成荫的一个儿子迅速越过公路。一直跑到天亮,到了一座大庙,古柏成林,周围荒凉,他们这才感到摆脱了敌人,大家坐下来喝水,吃点随身带的干粮。
从此,他们不敢从人口密集的地区走,而是绕道边远地区和荒野偏僻的地方走。他们走过山野,走过沙漠,走过患大脖子病(缺碘)的居民区,走过五六十里的无人区。那无人区是抗战时日本鬼子制造惨剧的地方,呈现出一片“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绝人寰的景象。那里房屋被烧,尸体遍野,连一条狗也没有,令人恐怖。望着山河破碎、草木萋萋的景象,众人都很感叹。那时,杜生华正是二十岁的青年,青春年少,满怀梦想,憧憬着未来,一心想着赶快走到兴山去学习和拍摄电影,为祖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不过,去兴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穿过几个省。后来,他们经过许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赤峰市,然后去了通辽,这才坐上火车去齐齐哈尔,再返回哈尔滨找到在山角落里的兴山车站。一行人受到陈波儿等负责人的欢迎,就这样,他们终于顺利地进入了东影。
这是一次小长征,从1947年冬天走到1948年夏天才到达目的地。这次小长征一路上充满惊险,十分艰苦,但对于杜生华来说,这次东北之行让他获得学习的机会,等于上了大半年的大学电影专业课。杜生华信心满满地到东北电影制片厂报到,先是被分配到以陈强为组长的演员组,后调任编导,拍摄新闻片、纪录片,他至今还保留着由他编辑、陈默任摄影的纪录片《农村民主建设》的剧照。1949年,杜生华又一次走在电影路上,从东影调到筹建中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当年他就拍摄了收容改造城市贫民、乞丐、流浪汉的纪录片《踏上生路》,这部影片影响较大,受到当时马烽、西戎等一些作家和电影界领导的肯定,获得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短片奖。
见证开国大典,拍摄《儿女亲事》
杜生华在北影虽然编导过不少纪录片、科教片以及故事片,但在这一时间段里,他最为重要的经历是见证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和创作了《儿女亲事》故事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震惊中外、历史永远铭记的事件,中央电影部门将拍摄记录大典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纪录片创作人员全体参加,杜生华被任命为航空摄影组组长。那天,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带领摄制组来到南园飞机场,见到机场上有些战斗机正在待命,准备迎击敢于来捣乱的蒋军飞机,机场周围也布置了大炮保卫北京城,保卫开国大典的安全。开国大典在这里呈现出紧张的气氛。他们飞上蓝天到了安门上空,拍摄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新中国的领导人的镜头,也拍摄了阅兵式和城市面貌,杜生华还特意指导摄影师拍摄飞机驾驶员的镜头,以表示他们在天上的拍摄活动。我们知道,拍摄开国大典的影片,由于在运往苏联洗印时出了问题,损失不小,但航摄镜头还是有一部份保留了下来。今天,见证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人已经大多谢世,91岁的杜生华先生恐怕是为数不多的健在者之一,他所回忆的开国大典的亲历见闻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忆。 杜生华的电影之路似乎永远走在路上,他拍摄纪录片刚摸索到一些经验,为配合新中国婚姻法规的宣传,领导上让他接受导演故事片《儿女亲事》的任务。这部影片以一对青年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为主线,反对父母包办儿女婚姻,提倡婚姻自由,批判旧观念,树立新风尚,完全是过去电影里没有过的内容。又由于故事编得好,演员表演生活化,导演艺术处理得当,受到当时群众广泛的热捧,名气与当时出品的《桥》《中华儿女》《白毛女》《钢铁战士》等影片相当,是新中国电影初创时期的奠基之作,后来,被电影史学家列为经典作品。
他是科教片的大师级导演,奠基者之一
杜生华在做纪录片故事片时,仍然是走在电影之路上,1952年,文化部领导在北影厂找了杜生华等四个人谈话,建立新中国的科教片组。1953年,文化部组建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杜生华来到这个永远的驿站,从此他的人生也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华章。他丢下正在筹拍的故事片,一头扎进科教电影事业,摸索奋斗了四十多年,拍摄了65部影片,并多次获奖,有多部影片获得文化部优秀片奖,有两部影片获得中国电影家协会的“百花奖”,有两部影片获得国际奖。1962年在他连续两次获得“百花奖”后,时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的瞿白音在表彰大会上称他为“电影界的庄则栋”,意即屡得冠军。确实,杜生华所拍摄的科教片曾屡创中国第一,如:1954年拍摄的《农业合作社包工制》,为我国首部社教类科教片;1956年拍摄的《荣宝斋的木板水印画》,为我国首部工艺类美术片;1962年拍摄的《知识老人》,为我国首部的科学童话片;1958年拍摄的《生命的凯歌》,第一次使用真实人物拍摄纪录性艺术片。这是杜生华在样式上的创新,对拓展科教片样式起到引领的作用。杜生华不仅在影片样式上不懈地追求创新,他在拍摄特技上也大胆探索,他在国内第一次创造性使用的技术有:1955年拍摄《水稻》,第一次用土法拍成水稻开花镜头;1961年拍摄《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第一次使用了卵细胞分裂放大摄影,当时引起轰动;1962年拍摄《知识老人》,第一次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拍摄成真人与动画合成镜头,等等。
创作上的样式创新,拍摄技术上国内第一次的运用,不仅为他的影片加分添彩,也丰富了科教电影的创作思路和手段。
离休后的杜生华依然继续着自己对于电影的热忱。他不仅拍摄了一系列的儿童教育片、法制故事片,还用三年时间总结出版了十八万字的《影视编导爱好者必读》的理论著作,把自己创作经验和体会贡献给年轻一代。这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他身上留下了新中国电影半个多世纪的影子,他是他同辈人和电影史学家共同承认的电影家、科教电影大师级导演、新中国科教电影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现在,杜生华老先生已年过九旬,仍念念不忘电影,关心电影的发展与未来,仍然走在电影之路上。
略说了科教片当代的背景,再来说杜生华先生从事科教电影创作的故事:他拍摄过65部影片,担任过上海科影厂的艺术厂长,是电影家,大师级导演。他原是一个小八路,在成长和走向电影之路上富有传奇性,多处有闪光点。现在让我们从他少年时小八路的传奇人生说起。
十三岁,押送日寇战俘去延安
1938年侵华日军打进山西,杜生华的家乡榆次县成为前线,他毅然参加了八路军,那时他才十二岁。杜生华作为少年小兵,除了随军与日寇打游击战,主要做些服务性工作。由于只读过半年私塾半年小学,他平时抓紧时间学习文化。他说,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最难忘的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突围,另一件是押送日俘去延安,这两件事对他的锻炼和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他参军后的第二年春天,部队宿营在一个山村里,第二天拂晓,枪声把他们从睡梦中惊醒,大家从床上腾地跳起,跑到小院门口探看,鬼子把村子包围了,离小院不远处的村口站着七八个鬼子,他们正在向隔壁大院子扫射。我军立即开火,撂倒了几个鬼子,然后向村外跑去。不料,他们跑了一段路后,发现前面是座山坡,那山坡正在曙光照耀之下,爬坡很易被追来的鬼子打死。怎么办?这时,营长平时的教导和老战士们的影响在他身上起了作用,他想宁愿被鬼子打死也要爬上去。鬼子打来的子弹如飞蝗一般,嗖嗖地从身边飞过,打在土里噗噗地响,他还是奋力地爬上了山坡。接着,呈现在他面前的是百米悬崖,下面是一条深不可测的沟壑,跳下去不死即伤。他想宁愿摔死也不当俘虏,这样,他跟其他老战士一样勇敢一跃跳了下去,幸好悬崖峭壁中间有几个突出的土墩子,人跳下去的冲力得到缓冲,他这才下到了沟底,人没有摔坏,爬起来顺沟撤离。这时,追来的鬼子已到了山上,到处乱开枪。他们离开了危险地,与大部队汇合了。
这次突围对13岁的少年杜生华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意识到自己时时处在生死线上,他抗战的意志要坚强,胆子要大,不怕牺牲。
1940年,我八路军发起著名的百团大战,那年秋天,杜生华所在旅的政治部通知他们几个少年战士到前沿部队报到,参与押送日俘去延安。那是一路惊险、逆风千里的任务,是他一生经历的最危险最难忘的第二件事。
那天,他们来到一个村庄,那个村庄刚被日军飞机轰炸过,硝烟还没消散,到处断垣残壁。从前线陆续押送来日本鬼子的战俘,大约有六七十个,有战士也有几个军官,看押在一座破院子里。杜生华等小战士的任务是协助押送的连队管理日俘的生活,体现和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第二天凌晨,杜生华跟随连部起程,要把日俘押运到几百里外师政治部驻地,押送日俘的是一个加强连,兵强马壮,武器精良,说明中央对这批日俘的重视。可是,我军打的是游击战运动战,环境是敌我交错,在行动中冷不防就会遇到日军,所以他们在山中行走,人不准出声,足不准留迹,悄然而迅速地前进。但是,在他们出发不到半天,在走出一个山口时,突然发现对面山上飘着日军太阳旗,一群鬼子在走动。显然,是日军来围堵他们的。连长立即命令大家爬山,日军已发现他们,疯狂地追下山来。不过他们跑得快,当日军追到山下时他们已爬到山顶,当日军追到山顶时他们又下了山,而且趟过了一条河,并已爬到一座山的背后。在他们趟过河后就没有路,尽在荒草野地里奔走,日俘走不动了,战士就搀扶他们走。这样,来到一个长满灌木的小山坳,草木蓊郁,森林茂盛,是隐蔽藏人的好地方,连长命令大家休息。因为饥饿,大家顾不得鬼子在山上不断放枪、到处搜寻,便摘树上的秋果充饥。正当大家高兴时,听到不远处的山顶上传来鬼子的吆喝声,步枪和机枪的扫射声,子弹从身边擦过,打得树枝断裂,叶子纷纷飘落。战士们立即各就各位,一人看守一个日俘,不准出声,防止他们向山上喊话,凡违反规定者,迅速处置。连长命令:“不准出声,准备战斗!”靠边沿的战士上了刺刀,架起机枪,取出手榴弹。接着,山顶上发生了战斗,枪声激烈。但是山坳里看守日俘的战士们人人冷静,把枪对准日俘们。日俘中有的人以为来了救兵,被救有望,抬头瞅着,当他们见到八路军战士冰冷的枪口、严厉的目光,一个个低下了头,不敢乱说乱动。
杜生华等几个小兵,这时也手握手榴弹、石块与木棒,准备与搜查的日寇作殊死的战斗,人人作了牺牲的准备。灌木林里的气氛紧张而严峻。山顶上日寇的搜索队在那里乱开枪,吼叫,直到旁晚才沉寂下来。天色迷茫,林子里渐渐暗了下来,侦察员回来报告说鬼子确实走了,大家这才感到饥饿难当,赶快采摘树上的野果子吃。这时下起了小雨,连长认为是摆脱日寇追捕的好机会,便整队连夜出发。他们爬上一座高山,在下山的时候,杜生华脚下一滑,掉了一只鞋,幸亏一位老战士给了他鞋,否则在林木草丛山中夜行军,脚非被草木戳烂不可,也下不了山。杜生华至今回忆这件事,对那位老战士还心怀感激之情。
天亮时,他们把敌人甩到大山后面,来到山丘谷地的一座小镇。墙上刷着大标语“庆祝百团大战伟大胜利!”群众敲锣打鼓,举着横幅“欢迎从百团大战前线归来的八路军勇士们!”
在镇上的兵站接待下他们稍事休整,便回到129师政治部。在师部政治部,政工人员组织日俘学习,对他们进行反战教育。日俘经过半年的学习和教育,加入了“日本士兵觉醒同盟”,上级决定送他们去延安,选派杜生华等人陪同,路上穿越日军的封锁线,横渡黄河,于1941年夏天才到达延安。日本人进入工农学校学习,杜生华在工农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由于他在押送日俘过程中的英勇表现,加之学习努力,成绩优秀,1942年春天,他被评为延安市的模范少年。 这一段经历对于13岁的杜生华来说是多么刻骨铭心,是生命的洗礼,而进入中学读书学习,更是杜生华文化知识的提升,从此,为他走上文化与电影之路铺平道路。
穿越六省,走上电影之路
杜生华在延安经过几年的文化学习以后,被分配到绥德分区文工团任编导、美工工作,在这期间国民党发动了内战。
1947年,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大举进攻,形势恶化,刘峙集团军很快占领了延安,中央撤到黄河边,杜生华他们文化宣传演出队撤到了黄河之东。后来,随着解放军连打几个胜仗,特别是我军在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取得重大胜利之后,陕北形势大为好转,上级组织一支精干的文化队伍重返陕北。师部挑选了十八个青年,杜生华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支文化的队伍后来很有点名气,被陕北军民称为“十八罗汉”工作队。当时他们每人发步枪一支,子弹若干,手榴弹四个,西渡黄河,在陕北战场上驰骋,在战火硝烟中穿行,宣传,演出,画墙头画。这支“十八罗汉”文化宣传队,放下武器做宣传,拿起武器就战斗,由于我军打的是运动战游击队,他们常常与敌人或者还乡团近距离接触,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杜生华回忆说,他不但在陕北给群众做过许多的演出,还给俘虏过来的蒋军演出,让他们尽快脱离原来的思想,参加到人民解放的事业中来。杜生华那时也学了美术,每到一处就在墙上刷标语,画宣传画。他至今还记得曾在米脂县的地委大院墙上画过大型壁画,为当地民众所瞩目,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
如果说一个人在战火纷飞的战场战斗,是对他意志和立场的锤炼,那么参加演出与做宣传,那就是他文化的沉淀与积累,杜生华在解放战争开始那几年里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为他走上电影之路做了铺垫。1947年冬,鲁艺的王兰忽然骑马来通知杜生华,要他们几个人过黄河去129师政治部报到,参加西北电影工作队。
杜生华他们东渡黄河,到师政治部报到后,他们脱下打游击的便装,换上军装,步行去晋察冀边区,与那里的电影工作队汇合。在报到的人里面,有从苏联回来的学电影的人,有延安电影团摄影师,还有日本技术人员,其他人都是从剧团与鲁艺调来的。经过学习与整合,成立华北电影工作队。在那里看电影,听讲座,读电影书籍,拍摄纪录片,讨论,提高大家的电影制作水平。这样,在晋察冀边区的山村里学习了几个月,直到过了春节,工作队在指导员成荫、队长钟敬之带领下,赶着毛驴车拉着电影的器材,踏上去“东影”之路。这是一条千里之行,要跨越妥远、河北、热河、内蒙、辽宁、吉林六省,才能到达位于黑龙江鹤岗煤矿那里的东北电影制片厂。这个几十人的文化人队伍,拖家带口,光成荫夫妇就带有三个孩子,要通过蒋管区,要通过多如牛毛的还乡团、土匪与伪警察出没的地区,能否安全到达是个大大的问号。
护送他们的营长很精干,是了解敌我形势、善于指挥的指挥员,他力避与敌人相遇,昼伏夜行,带领大家前进。到了河北省,他带大家走贴近北平的路线,他说越靠近国民党统治区的核心越安全。后来大概考虑到初春太冷,东北在打大仗,军事斗争犬牙交错,路上难以通行,他们在北平市郊的山里驻扎了一段时期,直到天暖时才上路。开始,他们日伏夜行,路上还算太平,甚至在到达一个火车小站时,行走在路灯下也没遇到麻烦。可是在他们走了一段路以后,在横跨一条公路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那是一场遭遇战,斗打得相当激烈,蒋军有两辆铁甲车巡逻,发现他们就开火,机枪像雨点一般密集地扫过来,他们随时有被打死和当俘虏的危险。我军也不含糊,立即还击,敌人铁甲车遭到手榴弹的打击,逃之夭夭。敌军后退,他们乘机穿过马路,幼儿和儿童无法跟上队伍,于是年轻人背着抱着孩子,杜生华背起成荫的一个儿子迅速越过公路。一直跑到天亮,到了一座大庙,古柏成林,周围荒凉,他们这才感到摆脱了敌人,大家坐下来喝水,吃点随身带的干粮。
从此,他们不敢从人口密集的地区走,而是绕道边远地区和荒野偏僻的地方走。他们走过山野,走过沙漠,走过患大脖子病(缺碘)的居民区,走过五六十里的无人区。那无人区是抗战时日本鬼子制造惨剧的地方,呈现出一片“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绝人寰的景象。那里房屋被烧,尸体遍野,连一条狗也没有,令人恐怖。望着山河破碎、草木萋萋的景象,众人都很感叹。那时,杜生华正是二十岁的青年,青春年少,满怀梦想,憧憬着未来,一心想着赶快走到兴山去学习和拍摄电影,为祖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不过,去兴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穿过几个省。后来,他们经过许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赤峰市,然后去了通辽,这才坐上火车去齐齐哈尔,再返回哈尔滨找到在山角落里的兴山车站。一行人受到陈波儿等负责人的欢迎,就这样,他们终于顺利地进入了东影。
这是一次小长征,从1947年冬天走到1948年夏天才到达目的地。这次小长征一路上充满惊险,十分艰苦,但对于杜生华来说,这次东北之行让他获得学习的机会,等于上了大半年的大学电影专业课。杜生华信心满满地到东北电影制片厂报到,先是被分配到以陈强为组长的演员组,后调任编导,拍摄新闻片、纪录片,他至今还保留着由他编辑、陈默任摄影的纪录片《农村民主建设》的剧照。1949年,杜生华又一次走在电影路上,从东影调到筹建中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当年他就拍摄了收容改造城市贫民、乞丐、流浪汉的纪录片《踏上生路》,这部影片影响较大,受到当时马烽、西戎等一些作家和电影界领导的肯定,获得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短片奖。
见证开国大典,拍摄《儿女亲事》
杜生华在北影虽然编导过不少纪录片、科教片以及故事片,但在这一时间段里,他最为重要的经历是见证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和创作了《儿女亲事》故事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震惊中外、历史永远铭记的事件,中央电影部门将拍摄记录大典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纪录片创作人员全体参加,杜生华被任命为航空摄影组组长。那天,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带领摄制组来到南园飞机场,见到机场上有些战斗机正在待命,准备迎击敢于来捣乱的蒋军飞机,机场周围也布置了大炮保卫北京城,保卫开国大典的安全。开国大典在这里呈现出紧张的气氛。他们飞上蓝天到了安门上空,拍摄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新中国的领导人的镜头,也拍摄了阅兵式和城市面貌,杜生华还特意指导摄影师拍摄飞机驾驶员的镜头,以表示他们在天上的拍摄活动。我们知道,拍摄开国大典的影片,由于在运往苏联洗印时出了问题,损失不小,但航摄镜头还是有一部份保留了下来。今天,见证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人已经大多谢世,91岁的杜生华先生恐怕是为数不多的健在者之一,他所回忆的开国大典的亲历见闻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忆。 杜生华的电影之路似乎永远走在路上,他拍摄纪录片刚摸索到一些经验,为配合新中国婚姻法规的宣传,领导上让他接受导演故事片《儿女亲事》的任务。这部影片以一对青年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为主线,反对父母包办儿女婚姻,提倡婚姻自由,批判旧观念,树立新风尚,完全是过去电影里没有过的内容。又由于故事编得好,演员表演生活化,导演艺术处理得当,受到当时群众广泛的热捧,名气与当时出品的《桥》《中华儿女》《白毛女》《钢铁战士》等影片相当,是新中国电影初创时期的奠基之作,后来,被电影史学家列为经典作品。
他是科教片的大师级导演,奠基者之一
杜生华在做纪录片故事片时,仍然是走在电影之路上,1952年,文化部领导在北影厂找了杜生华等四个人谈话,建立新中国的科教片组。1953年,文化部组建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杜生华来到这个永远的驿站,从此他的人生也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华章。他丢下正在筹拍的故事片,一头扎进科教电影事业,摸索奋斗了四十多年,拍摄了65部影片,并多次获奖,有多部影片获得文化部优秀片奖,有两部影片获得中国电影家协会的“百花奖”,有两部影片获得国际奖。1962年在他连续两次获得“百花奖”后,时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的瞿白音在表彰大会上称他为“电影界的庄则栋”,意即屡得冠军。确实,杜生华所拍摄的科教片曾屡创中国第一,如:1954年拍摄的《农业合作社包工制》,为我国首部社教类科教片;1956年拍摄的《荣宝斋的木板水印画》,为我国首部工艺类美术片;1962年拍摄的《知识老人》,为我国首部的科学童话片;1958年拍摄的《生命的凯歌》,第一次使用真实人物拍摄纪录性艺术片。这是杜生华在样式上的创新,对拓展科教片样式起到引领的作用。杜生华不仅在影片样式上不懈地追求创新,他在拍摄特技上也大胆探索,他在国内第一次创造性使用的技术有:1955年拍摄《水稻》,第一次用土法拍成水稻开花镜头;1961年拍摄《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第一次使用了卵细胞分裂放大摄影,当时引起轰动;1962年拍摄《知识老人》,第一次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拍摄成真人与动画合成镜头,等等。
创作上的样式创新,拍摄技术上国内第一次的运用,不仅为他的影片加分添彩,也丰富了科教电影的创作思路和手段。
离休后的杜生华依然继续着自己对于电影的热忱。他不仅拍摄了一系列的儿童教育片、法制故事片,还用三年时间总结出版了十八万字的《影视编导爱好者必读》的理论著作,把自己创作经验和体会贡献给年轻一代。这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他身上留下了新中国电影半个多世纪的影子,他是他同辈人和电影史学家共同承认的电影家、科教电影大师级导演、新中国科教电影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现在,杜生华老先生已年过九旬,仍念念不忘电影,关心电影的发展与未来,仍然走在电影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