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有传统饮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中国,一个是‘掷出窗外’网站上的中国。”吴恒说。
两个中国
吴恒,这位27岁的复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在2011年4月发现了“牛肉可能由致癌的牛肉膏制作而成”后,开始收集和关注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信息——那个时候,他已经吃了半年的10元牛肉盖浇饭套餐。“应该有所作为了。”已然“跳入火坑”的他决心要做些事情。
2011年5月11日凌晨,他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篇日志,名为《寻志同道合者》。“做个有毒食品的维基百科要不要!”他在文章里写道,“一块儿来吧,我们也能改变点儿什么。”就这样,他召集到了34名志愿者——除了1人负责制作网页之外,其他人都开始不停地搜索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2011年6月17日,他们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正式上线。
在“掷出窗外”网站中,他们收集了正规媒体在2004年~2011年7年间,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17000多篇负面报道,并将经过挑选的2107篇上网。为了方便统计和查询,他们将这些报道制成数据库,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他们还在网站设置了一个添加接口。网友无需注册即可自由上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报道。截至2012年6月3日,该网站已有2773篇报道,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近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华丽的视觉奉献了一场味觉盛宴,吊足了中国吃货们的胃口。但吴恒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他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有传统饮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中国,一个是‘掷出窗外’网站上的中国。”在他的网站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斥着“黑心企业制造的黑心食品”的中国。
网站的首页是以蓝色和红色为主基调的“中国食品安全形势问题图”,它会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变化。其中蓝色表示食品安全较好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的颜色逐渐变红,则表示安全警示级别在提升。而目前,从这份食品安全地图看来,中国只有4个省份和地区的颜色没有变化,它们分别是新疆、西藏、青海和台湾。
作为网站主编的吴恒,除了审核这些报道外,还写了一份数万字的调查报告。这个名为《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报告,以模仿德国人马丁·尼莫拉的诗作为开头:“起初他们在婴儿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我还没有养孩子,我不说话……最后,我依然被毒死了,但没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因为,后来大家都被害死了。”
“掷出窗外”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掷出窗外”的访问量虽然稳步增长,却一直默默无闻。随着食品安全的问题越发突出,这多少令吴恒和网站志愿者们感到沮丧。
2012年4月23日,吴恒将自己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投稿给《蛮子文摘》。“当时正值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期,像吴恒这种有行动力的公民是这个时代的珍稀物种。”《蛮子文摘》的运营人员这样认为。在当月29日,他们将调查报告几番修改后,正式在《蛮子文摘》上刊出。
于是,“掷出窗外”瞬间火爆起来。5月3日,网站因访问量过大而瘫痪,这也令吴恒始料不及。在那10多天里,吴恒掏钱升级了网站的服务器,更新了36篇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分别涉及牛奶、胶囊、蜜饯、花生油等食品。
5月7日,吴恒在一家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查询到,“掷出窗外”在中国的排名为第2144位,高出麦当劳(中国)2000位。他喜出望外:“只要站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我是那只猪,‘飞天的猪’,互联网就是这阵‘风’。”
成名后,越来越多的人将他和“邀请总理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的雷闯进行比较。吴恒自认他较之雷闯更保守,小心翼翼做网站,履行公民责任,“我佩服雷闯的勇气”。
他说,之所以没有走得更远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个喜欢胡适的青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温和的抵抗者。
“我不希望网站像个公司那样去挣钱,而只是作为一个新闻数据的收集和信息展示平台。”吴恒说。网站提供了地区、食品名、关键词查询以及“随便看看”等内容。此外,吴恒还设立了“中国食品达尔文奖”,旨在曝光那些“以毒害中国人为目的、起到毒害效果、挑战了道德底线、突破了想象力、毒害人数较大、程度较深”的食品。此外,他们还会给首家曝光该类食品的新闻媒体颁奖,奖金为1.4元(谐音“一块儿死”)。
约谈之后
但随着网站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随之而来。2011年5月4日,吴恒接到了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食安办”)相关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要和他谈谈。这不是他第一次被约谈。
在2011年6月20日,那正是小龙虾、添加剂、地沟油、火锅店、火腿肠频频出现问题之时,《中国青年报》首次报道“掷出窗外”后,《新华每日电讯》和《人民日报》随即发表评论,支持他的公民参与行为。
据吴恒讲述,一周后,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一位老师找过他,建议他关掉网站,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吴恒拒绝了,不过他修改了网站内容的部分措辞。学校新闻中心主任方明也找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方明说:“我跟吴恒分析,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媒介环境,让他注意保护自己。”
2012年5月14日,食安办致电吴恒表示要赴学校约谈,理由是“既然我们是要来交流学习的,那还是我们登门比较好”。吴恒感觉很惊讶:“虽然我是看童话长大的,但听到这段话,还是非常意外的,心里还是略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
但很快,吴恒又以“纳税人”的身份纠正了这种错误感觉,他告诉自己和网友,“我自然不是那种朝廷召见就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传统文人”。
5月15日下午,吴恒用69张PPT,将4万多条反馈意见展示在食安办正副主任在内的一行9人面前。
“我们消费者该相信谁,又能相信谁?有权人可以吃特供,有钱人可以吃进口奶粉,穷人就只能吃三聚氰胺?”吴恒问道,“为什么我们缺少强有力的监管?”
紧接着,吴恒又谈到了美国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段历史,食安办一名官员说:“即使在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安办的官员提出,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让网站继续做下去。吴恒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谈话进行了两个半小时,轻松愉快,吴恒被政府诚恳的态度所折服。“我一直没有受到来自官方的压力。”他一再这样强调。吴恒在人人网写了这次约谈的纪要,名为《那一年,我们一起推进的一毫米》。
他还记得,在约谈期间,食安办一官员问:“不知道吴恒同学的就业方向定了没有?”“我看过关于他的采访报道,他说将来不打算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另一位官员马上接话说。于是众人哈哈大笑。
吴恒说自己是认真的。他说他会坚持把网站做下去:“如果有一天,掷出窗外网不再是你想象中之时,请把它掷出窗外。”(据《浙江日报》、搜狐网相关资料整理)
两个中国
吴恒,这位27岁的复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在2011年4月发现了“牛肉可能由致癌的牛肉膏制作而成”后,开始收集和关注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信息——那个时候,他已经吃了半年的10元牛肉盖浇饭套餐。“应该有所作为了。”已然“跳入火坑”的他决心要做些事情。
2011年5月11日凌晨,他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篇日志,名为《寻志同道合者》。“做个有毒食品的维基百科要不要!”他在文章里写道,“一块儿来吧,我们也能改变点儿什么。”就这样,他召集到了34名志愿者——除了1人负责制作网页之外,其他人都开始不停地搜索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2011年6月17日,他们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正式上线。
在“掷出窗外”网站中,他们收集了正规媒体在2004年~2011年7年间,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17000多篇负面报道,并将经过挑选的2107篇上网。为了方便统计和查询,他们将这些报道制成数据库,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他们还在网站设置了一个添加接口。网友无需注册即可自由上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报道。截至2012年6月3日,该网站已有2773篇报道,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近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华丽的视觉奉献了一场味觉盛宴,吊足了中国吃货们的胃口。但吴恒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他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有传统饮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中国,一个是‘掷出窗外’网站上的中国。”在他的网站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斥着“黑心企业制造的黑心食品”的中国。
网站的首页是以蓝色和红色为主基调的“中国食品安全形势问题图”,它会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变化。其中蓝色表示食品安全较好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的颜色逐渐变红,则表示安全警示级别在提升。而目前,从这份食品安全地图看来,中国只有4个省份和地区的颜色没有变化,它们分别是新疆、西藏、青海和台湾。
作为网站主编的吴恒,除了审核这些报道外,还写了一份数万字的调查报告。这个名为《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报告,以模仿德国人马丁·尼莫拉的诗作为开头:“起初他们在婴儿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我还没有养孩子,我不说话……最后,我依然被毒死了,但没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因为,后来大家都被害死了。”
“掷出窗外”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掷出窗外”的访问量虽然稳步增长,却一直默默无闻。随着食品安全的问题越发突出,这多少令吴恒和网站志愿者们感到沮丧。
2012年4月23日,吴恒将自己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投稿给《蛮子文摘》。“当时正值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期,像吴恒这种有行动力的公民是这个时代的珍稀物种。”《蛮子文摘》的运营人员这样认为。在当月29日,他们将调查报告几番修改后,正式在《蛮子文摘》上刊出。
于是,“掷出窗外”瞬间火爆起来。5月3日,网站因访问量过大而瘫痪,这也令吴恒始料不及。在那10多天里,吴恒掏钱升级了网站的服务器,更新了36篇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分别涉及牛奶、胶囊、蜜饯、花生油等食品。
5月7日,吴恒在一家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查询到,“掷出窗外”在中国的排名为第2144位,高出麦当劳(中国)2000位。他喜出望外:“只要站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我是那只猪,‘飞天的猪’,互联网就是这阵‘风’。”
成名后,越来越多的人将他和“邀请总理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的雷闯进行比较。吴恒自认他较之雷闯更保守,小心翼翼做网站,履行公民责任,“我佩服雷闯的勇气”。
他说,之所以没有走得更远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个喜欢胡适的青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温和的抵抗者。
“我不希望网站像个公司那样去挣钱,而只是作为一个新闻数据的收集和信息展示平台。”吴恒说。网站提供了地区、食品名、关键词查询以及“随便看看”等内容。此外,吴恒还设立了“中国食品达尔文奖”,旨在曝光那些“以毒害中国人为目的、起到毒害效果、挑战了道德底线、突破了想象力、毒害人数较大、程度较深”的食品。此外,他们还会给首家曝光该类食品的新闻媒体颁奖,奖金为1.4元(谐音“一块儿死”)。
约谈之后
但随着网站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随之而来。2011年5月4日,吴恒接到了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食安办”)相关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要和他谈谈。这不是他第一次被约谈。
在2011年6月20日,那正是小龙虾、添加剂、地沟油、火锅店、火腿肠频频出现问题之时,《中国青年报》首次报道“掷出窗外”后,《新华每日电讯》和《人民日报》随即发表评论,支持他的公民参与行为。
据吴恒讲述,一周后,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一位老师找过他,建议他关掉网站,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吴恒拒绝了,不过他修改了网站内容的部分措辞。学校新闻中心主任方明也找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方明说:“我跟吴恒分析,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媒介环境,让他注意保护自己。”
2012年5月14日,食安办致电吴恒表示要赴学校约谈,理由是“既然我们是要来交流学习的,那还是我们登门比较好”。吴恒感觉很惊讶:“虽然我是看童话长大的,但听到这段话,还是非常意外的,心里还是略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
但很快,吴恒又以“纳税人”的身份纠正了这种错误感觉,他告诉自己和网友,“我自然不是那种朝廷召见就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传统文人”。
5月15日下午,吴恒用69张PPT,将4万多条反馈意见展示在食安办正副主任在内的一行9人面前。
“我们消费者该相信谁,又能相信谁?有权人可以吃特供,有钱人可以吃进口奶粉,穷人就只能吃三聚氰胺?”吴恒问道,“为什么我们缺少强有力的监管?”
紧接着,吴恒又谈到了美国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段历史,食安办一名官员说:“即使在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安办的官员提出,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让网站继续做下去。吴恒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谈话进行了两个半小时,轻松愉快,吴恒被政府诚恳的态度所折服。“我一直没有受到来自官方的压力。”他一再这样强调。吴恒在人人网写了这次约谈的纪要,名为《那一年,我们一起推进的一毫米》。
他还记得,在约谈期间,食安办一官员问:“不知道吴恒同学的就业方向定了没有?”“我看过关于他的采访报道,他说将来不打算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另一位官员马上接话说。于是众人哈哈大笑。
吴恒说自己是认真的。他说他会坚持把网站做下去:“如果有一天,掷出窗外网不再是你想象中之时,请把它掷出窗外。”(据《浙江日报》、搜狐网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