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构建并研究黄麻应用核心种质是促进黄麻遗传育种和挖掘优异基因的必要途径.在300份黄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观察统计基础上,构建了黄麻应用核心种质,包含61份品种(系),可划分
【机 构】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东南黄红麻实验观测站 / 福建省麻类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 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并研究黄麻应用核心种质是促进黄麻遗传育种和挖掘优异基因的必要途径.在300份黄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观察统计基础上,构建了黄麻应用核心种质,包含61份品种(系),可划分为高产、优质、抗病等16种应用类型.为准确鉴定这61份应用核心种质,以46对核心引物为基础,筛选出12对荧光核心引物,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分析这12对引物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40个多态性位点.将毛细管电泳得到的分子量数据以数字+英文字母方式编码,选取了12对荧光核心引物的组合,构建出该应用核心种质的字符串DNA分子身份证,进而构建了相应的条形码和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可迅速被电子设备识别.这些结果可促进黄麻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快速分子鉴定.
其他文献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实现既抗病又早熟是棉花重要的育种目标,但棉花抗病与早熟基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报道甚少.本课题组前期鉴定到一个响应黄萎病菌诱导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
赤单238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C5813为母本、F447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赤单23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
张杂谷22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A2为母本,以“32×ISE375×夏1父”为父本选育出的适应夏播区气候的优质抗病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夏播生育期88 d,幼苗绿色,纺锤穗形,株
株高是影响水稻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适度矮化水稻品种有利于提高其抗倒性,进而减少产量损失并提高稻米品质,因此研究矮秆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辐射诱变籼
萌发耐淹性种质资源的筛选、耐低氧萌发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是选育适宜直播水稻新品种的基础.为简便、高效的评价种质资源的萌发耐淹性,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年代和地区的191份粳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