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识别我国沿海地区的大气污染分布特征,基于2015—2016年我国沿海省份115个城市ρ(PM2.5)、ρ(PM10)、ρ(NO2)、ρ(O3)、ρ(CO)和ρ(SO2)监测数据,在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改进赤池信息准则(AIC)开展我国沿海地区大气污染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颗粒物污染严重,其中70%和54%的城市未达到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和PM10二级标准,ρ(PM2.5)在空间上以浙江金华为界呈“北高南低”、金华以北地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环渤海带及长三角地区ρ(O3)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山东中部ρ(SO2)突出,最高值达71.3μg/m3.根据6种大气污染物监测值可将115个城市聚为3类:类I包括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在内的21个城市,空间分布连续且相对集中,受本地源和扩散条件的影响,各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类II包括辽宁,京津和长三角地区的42个城市,各项大气污染物浓度较类I有所降低,ρ(PM2.5)降低明显(比类I低34.2%),更多表现为受工业和散煤燃烧影响的SO2污染,和受海运船舶和陆路交通源影响的NO2污染;类III包括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一带的52个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空气质量较优,受季风和外来源影响的秋季O3污染特征明显.3类城市ρ(O3)平均值相近但季节变化有所差异,类I和类IIρ(O3)峰值均出现在6月,类Iρ(O3)季节差异更为显著,类III峰值出现在10月,全年变幅相对较小.研究显示,我国沿海地区山东西部、江苏北部与京津冀南部呈较为相似的污染特征,广西柳州与周边城市呈不同聚类特征,ρ(PM)和ρ(SO2)相对较高,为大气污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