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很清楚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是焦点、旗帜、领袖,也同样是大时代变化中的一个棋子,就如同他的插科打诨和嬉笑怒骂既是性格也是方法一样。
27岁的韩寒,最近正在成为横跨文学与体育、商业与社会责任的焦点人物。
不管他愿意接受几个头衔,反正他正顶着畅销书作家的头衔,身负振兴我国赛车运动的重任,还被人赋予了当代“公共知识分子”代表以及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而2010年初,韩寒与盛大文学合作的杂志《独唱团》即将面市,内容将涵盖小说、杂文、时评、散文、人物、新闻、记事、诗歌等多种体裁;随后,他还要出版另外一本名为《合唱团》的杂志。虽然从他宣布准备做杂志到下厂印刷,半年时间过去了,但是大家对于他要出版的杂志的热情却从来没有削减过,这仿佛成了一个公众事件,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结果。
写小既的韩寒、写博客的韩寒,是不是可以从一个作者变成一个媒体人?从一个自由的独行者变成一个有事业牵挂的领导者?
商业,对于韩寒来说,将是一种兼容还是一种冲突?
他将会改变商业?还是被商业改变?
“对读者负责”
虽然韩寒是因写书而成名的,但人们却总是习惯把他和互联网放在一起。归结起来,或许是因为有很多人认识韩寒、承认韩寒,是因为他的博客。
从2006年11月,韩寒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写杂文,通过博客表达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两百多篇文章,访问量高达2.8亿人次。
在那个虚拟的平台上,他说作家必须拥有独特的文字技术和文字风格,文字的魅力不应该被思想正确和意识形态所替代;他说老百姓经常打着政治和青少年幌子上纲上线,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人民;他劝大家不要赶民族主义的集,因为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汶川地震发生后,他说捐款不是喝喜酒送红包,舆论环境应该宽容。今年9月,因为他在博客中披露了上海闽行区交通执法大队的“钓鱼执法”行为,让这种诬蔑好人、执法犯法的行为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渐渐地,人们已经习惯在那个虚拟的平台上看韩寒就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甚至有人说他开始在对舆论走向和舆论氛围产生影响。正因为这样,一些人对《独唱团》这个杂志的期待非常扭曲,甚至希望它通篇都是批判性的,都是在指责和埋怨社会不公的。
对于这个事情,韩寒很是清醒,态度也非常清楚。“我知道在做什么,我要做的是一本杂志,就要从杂志的角度出发,要对读者负责。”他觉得如果读者看1~2篇批评还觉得不错,看100~200页都是满腹牢骚,则会烦死人,会导致精神崩溃。这对杂志的阅读快感和商业价值都是很有影响很恶劣的事情。这样的杂志,不但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而且毫无意义,顶多是一个个人发泄的渠道。更关键的是,没有可以持续发展的商业价值,这种个人发泄也长久不了。
在业务流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到这本杂志的编辑精神体现在选择而不是雕琢上,杂志没有自己的记者,只设一个主笔,主要的稿件来源是接受投稿和约稿。其流程是文字编辑把所有投稿约稿甄选过一遍以后,交给作为主编的韩寒来做最后抉择。对于所有媒体最担心的内容质量问题,韩寒却显得非常自信。他坦言现在的外部稿质量不高,他知道需要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去约一些好稿子,在这方面,他一点也不担心。
相对来说,为了能让杂志更好看,韩寒对很多细节倒是研究得非常认真。例如为了缓和严肃的话题气氛,增强阅读享受,他在杂志纸张上花的功夫一点也不比约稿少。这段时间,他不断通过身边的朋友和专业人士去调查,反复征询意见,最后发现其实所有的女性都不喜欢“光彩照人”的铜版纸。“时尚类杂志那么傲,只是为了广告效果。”他觉得作为一本以字为主的杂志,应该以阅读效果为导向,所以最终选择了克数很重的蒙肯纸,以增加杂志的质感。
韩寒做事的认真程度有时候是令人吃惊的。据说为追求最佳效果,他自己到印厂一次次调整克数,而且总是希望再厚重些、再有质感些。以至于最后印刷厂的人警告他,不能再调了,再调就成草纸了。
做中国稿费最高的杂志
韩寒为什么对杂志的内容一点也不担心?这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有自己的圈子和名声的支持,还因为他真准备把内容的市场价拉上去。
2009年5月1日。韩寒在自己的博客里为新杂志征稿,给出的是高出国内其他杂志几倍到几十倍的稿费,原创文章每千字2000元,摘录文章每千字500元。有人投稿的时候直接就在邮件里贴个几十万字的小说,第一句话就写:韩寒,我买房子的首付就靠你了。
这么高的稿费,当然会被人质疑杂志的运营模式能否持续。对于这个问题,韩寒说自己不是没有想过,他当场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他把杂志定价16元。他说即便做到在全中国文学杂志中印得最好的,印刷成本大概是每本5元,渠道费用差不多每本5元。他说自己算过即便每期稿费发掉50万元,再加上每期行政费用10万元,只要卖掉10万册就能持平。
虽然从媒体专业视角,这种计算方式中漏洞不少,而且非常不精准,甚至让人担心韩寒的杂志社到底有没有做个真正的预算出来。
不过韩寒很自信,他说根据他10年来出书的经验,只要跟所有的图书和报刊发行商说是韩寒出的杂志,他们都会争相预订,10万册是绝对有可能的,他甚至觉得至少都能卖30万册。毕竟他出任何一本书,不做宣传的情况下,都可以卖到50万本以上,而他给任何一本杂志写小说连载,这本杂志就可以多卖十几万册。
正是因为算过这笔账后,韩寒拒绝了一些对他有所限制的投资,他说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支撑得起。既然不可能亏,那么多卖出去的都是收入,广告没有无所谓,能够有,也很好。现在的杂志社只有一个五六人的编辑团队,有些人是他从其他媒体挖来的,有些是欣赏他主动投靠的,用他的話说:“都是些情投意合的人”。
韩寒一直在强调,他做这本杂志不是为了赚钱,当然,也不是为了赔钱的。事实上,从现在对杂志的预期来看,他也确实不需要投资,只需要垫些钱等待卖杂志的回款就可以了。他将负责杂志的编辑和制作,而合作方——侯强领军的盛大文学旗下的公司将负责印刷、发行等事宜。
作者的未来
如果不在乎赚钱,那韩寒做杂志的目的是什么?是给作者发稿费?
他在博客中写道:在收入合理的国家,顶尖作家一年的收入应该可以轻松购买200台法拉利,而在我们国家,只能购买大约半台。这说明我们的文字太不值钱了,一个文人,如果在这样大压力的社会里不能够衣食无忧,我认为,他就不太可能有独立的人格和文格。虽然我们的杂志暂时不能让你致富,但是希望可以改善一下供稿者的生活。
韩寒的经历几乎是一帆风顺的。1999年,17岁的韩寒写了篇《杯中窥人》的千字小文,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奖赛一等奖。电正是这一年,高一的韩寒数理化三门功课考试总成绩才80允因为严重偏科,他办理了休学。2000年,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出版,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图书,他也随之少年成名,步入百万稿酬俱乐部。
有了互联网之后,韩寒没受到什么冲击,反而是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通过博客,他可以不用再推到出书的时候就把文章发表出来,这倒是很符合他有话就说的性格。
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个平台,韩寒并不像所有人想象的那么热衷。他说即使平面媒体和书籍已经是夕阳产业,那也是夕阳无限好。博客对于他来说,跟写书办杂志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自己写的文章,只是载体不一样,一个在互联网上、一个在纸质媒介上。网上是免费的,很多人看,大家也都很开心。但是精选他博客文章的杂文集《杂的文》首印就30万册。所以他也并不担心尊客会影响新杂志的销量,他认为买书是读者对作者的一个肯定。他唯一坚信的是“内容永远是值钱的”,正是抱着这个信念,韩寒即将开始他的杂志征程。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关于杂志,韩寒没有任何前景规划,但是对于发稿费,他却信心十足,立了一个要发出去1000万元稿费的目标。
当然,韩寒的身边还有一群人在忙碌。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对于韩寒,盛大文学有整个一揽子的计划,各个旗下的子公司都会跟韩寒有合作,韩寒的新小说也被盛大文学签下全版权,杂志只是整个合作中的一部分。
很多人猜测,这其中也不排除资本层面的合作。也就是说韩寒有可能像冯小刚持股华谊兄弟一样,成为盛大文学的股东,等到公司上市时一跃成为亿万富翁,虽然这不一定是韩寒心中的目标,但对他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总不是坏事。
作为车手,在今年11月4日结束的鸟巢“王中王”比赛中,韩寒获得了中国车手第二的成绩。在CCTV5每天现场直播、全国人民的瞩目之下,韩寒轻轻松松地证明了自己的赛车实力。
迎战舒马赫之前,韩寒说:“玩玩看呗,这世界没有一定的。”(摘自:《商业价值》2009年12月8日编辑:何乐)
27岁的韩寒,最近正在成为横跨文学与体育、商业与社会责任的焦点人物。
不管他愿意接受几个头衔,反正他正顶着畅销书作家的头衔,身负振兴我国赛车运动的重任,还被人赋予了当代“公共知识分子”代表以及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而2010年初,韩寒与盛大文学合作的杂志《独唱团》即将面市,内容将涵盖小说、杂文、时评、散文、人物、新闻、记事、诗歌等多种体裁;随后,他还要出版另外一本名为《合唱团》的杂志。虽然从他宣布准备做杂志到下厂印刷,半年时间过去了,但是大家对于他要出版的杂志的热情却从来没有削减过,这仿佛成了一个公众事件,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结果。
写小既的韩寒、写博客的韩寒,是不是可以从一个作者变成一个媒体人?从一个自由的独行者变成一个有事业牵挂的领导者?
商业,对于韩寒来说,将是一种兼容还是一种冲突?
他将会改变商业?还是被商业改变?
“对读者负责”
虽然韩寒是因写书而成名的,但人们却总是习惯把他和互联网放在一起。归结起来,或许是因为有很多人认识韩寒、承认韩寒,是因为他的博客。
从2006年11月,韩寒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写杂文,通过博客表达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两百多篇文章,访问量高达2.8亿人次。
在那个虚拟的平台上,他说作家必须拥有独特的文字技术和文字风格,文字的魅力不应该被思想正确和意识形态所替代;他说老百姓经常打着政治和青少年幌子上纲上线,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人民;他劝大家不要赶民族主义的集,因为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汶川地震发生后,他说捐款不是喝喜酒送红包,舆论环境应该宽容。今年9月,因为他在博客中披露了上海闽行区交通执法大队的“钓鱼执法”行为,让这种诬蔑好人、执法犯法的行为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渐渐地,人们已经习惯在那个虚拟的平台上看韩寒就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甚至有人说他开始在对舆论走向和舆论氛围产生影响。正因为这样,一些人对《独唱团》这个杂志的期待非常扭曲,甚至希望它通篇都是批判性的,都是在指责和埋怨社会不公的。
对于这个事情,韩寒很是清醒,态度也非常清楚。“我知道在做什么,我要做的是一本杂志,就要从杂志的角度出发,要对读者负责。”他觉得如果读者看1~2篇批评还觉得不错,看100~200页都是满腹牢骚,则会烦死人,会导致精神崩溃。这对杂志的阅读快感和商业价值都是很有影响很恶劣的事情。这样的杂志,不但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而且毫无意义,顶多是一个个人发泄的渠道。更关键的是,没有可以持续发展的商业价值,这种个人发泄也长久不了。
在业务流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到这本杂志的编辑精神体现在选择而不是雕琢上,杂志没有自己的记者,只设一个主笔,主要的稿件来源是接受投稿和约稿。其流程是文字编辑把所有投稿约稿甄选过一遍以后,交给作为主编的韩寒来做最后抉择。对于所有媒体最担心的内容质量问题,韩寒却显得非常自信。他坦言现在的外部稿质量不高,他知道需要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去约一些好稿子,在这方面,他一点也不担心。
相对来说,为了能让杂志更好看,韩寒对很多细节倒是研究得非常认真。例如为了缓和严肃的话题气氛,增强阅读享受,他在杂志纸张上花的功夫一点也不比约稿少。这段时间,他不断通过身边的朋友和专业人士去调查,反复征询意见,最后发现其实所有的女性都不喜欢“光彩照人”的铜版纸。“时尚类杂志那么傲,只是为了广告效果。”他觉得作为一本以字为主的杂志,应该以阅读效果为导向,所以最终选择了克数很重的蒙肯纸,以增加杂志的质感。
韩寒做事的认真程度有时候是令人吃惊的。据说为追求最佳效果,他自己到印厂一次次调整克数,而且总是希望再厚重些、再有质感些。以至于最后印刷厂的人警告他,不能再调了,再调就成草纸了。
做中国稿费最高的杂志
韩寒为什么对杂志的内容一点也不担心?这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有自己的圈子和名声的支持,还因为他真准备把内容的市场价拉上去。
2009年5月1日。韩寒在自己的博客里为新杂志征稿,给出的是高出国内其他杂志几倍到几十倍的稿费,原创文章每千字2000元,摘录文章每千字500元。有人投稿的时候直接就在邮件里贴个几十万字的小说,第一句话就写:韩寒,我买房子的首付就靠你了。
这么高的稿费,当然会被人质疑杂志的运营模式能否持续。对于这个问题,韩寒说自己不是没有想过,他当场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他把杂志定价16元。他说即便做到在全中国文学杂志中印得最好的,印刷成本大概是每本5元,渠道费用差不多每本5元。他说自己算过即便每期稿费发掉50万元,再加上每期行政费用10万元,只要卖掉10万册就能持平。
虽然从媒体专业视角,这种计算方式中漏洞不少,而且非常不精准,甚至让人担心韩寒的杂志社到底有没有做个真正的预算出来。
不过韩寒很自信,他说根据他10年来出书的经验,只要跟所有的图书和报刊发行商说是韩寒出的杂志,他们都会争相预订,10万册是绝对有可能的,他甚至觉得至少都能卖30万册。毕竟他出任何一本书,不做宣传的情况下,都可以卖到50万本以上,而他给任何一本杂志写小说连载,这本杂志就可以多卖十几万册。
正是因为算过这笔账后,韩寒拒绝了一些对他有所限制的投资,他说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支撑得起。既然不可能亏,那么多卖出去的都是收入,广告没有无所谓,能够有,也很好。现在的杂志社只有一个五六人的编辑团队,有些人是他从其他媒体挖来的,有些是欣赏他主动投靠的,用他的話说:“都是些情投意合的人”。
韩寒一直在强调,他做这本杂志不是为了赚钱,当然,也不是为了赔钱的。事实上,从现在对杂志的预期来看,他也确实不需要投资,只需要垫些钱等待卖杂志的回款就可以了。他将负责杂志的编辑和制作,而合作方——侯强领军的盛大文学旗下的公司将负责印刷、发行等事宜。
作者的未来
如果不在乎赚钱,那韩寒做杂志的目的是什么?是给作者发稿费?
他在博客中写道:在收入合理的国家,顶尖作家一年的收入应该可以轻松购买200台法拉利,而在我们国家,只能购买大约半台。这说明我们的文字太不值钱了,一个文人,如果在这样大压力的社会里不能够衣食无忧,我认为,他就不太可能有独立的人格和文格。虽然我们的杂志暂时不能让你致富,但是希望可以改善一下供稿者的生活。
韩寒的经历几乎是一帆风顺的。1999年,17岁的韩寒写了篇《杯中窥人》的千字小文,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奖赛一等奖。电正是这一年,高一的韩寒数理化三门功课考试总成绩才80允因为严重偏科,他办理了休学。2000年,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出版,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图书,他也随之少年成名,步入百万稿酬俱乐部。
有了互联网之后,韩寒没受到什么冲击,反而是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通过博客,他可以不用再推到出书的时候就把文章发表出来,这倒是很符合他有话就说的性格。
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个平台,韩寒并不像所有人想象的那么热衷。他说即使平面媒体和书籍已经是夕阳产业,那也是夕阳无限好。博客对于他来说,跟写书办杂志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自己写的文章,只是载体不一样,一个在互联网上、一个在纸质媒介上。网上是免费的,很多人看,大家也都很开心。但是精选他博客文章的杂文集《杂的文》首印就30万册。所以他也并不担心尊客会影响新杂志的销量,他认为买书是读者对作者的一个肯定。他唯一坚信的是“内容永远是值钱的”,正是抱着这个信念,韩寒即将开始他的杂志征程。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关于杂志,韩寒没有任何前景规划,但是对于发稿费,他却信心十足,立了一个要发出去1000万元稿费的目标。
当然,韩寒的身边还有一群人在忙碌。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对于韩寒,盛大文学有整个一揽子的计划,各个旗下的子公司都会跟韩寒有合作,韩寒的新小说也被盛大文学签下全版权,杂志只是整个合作中的一部分。
很多人猜测,这其中也不排除资本层面的合作。也就是说韩寒有可能像冯小刚持股华谊兄弟一样,成为盛大文学的股东,等到公司上市时一跃成为亿万富翁,虽然这不一定是韩寒心中的目标,但对他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总不是坏事。
作为车手,在今年11月4日结束的鸟巢“王中王”比赛中,韩寒获得了中国车手第二的成绩。在CCTV5每天现场直播、全国人民的瞩目之下,韩寒轻轻松松地证明了自己的赛车实力。
迎战舒马赫之前,韩寒说:“玩玩看呗,这世界没有一定的。”(摘自:《商业价值》2009年12月8日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