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断奶时机两岁前后的春季或秋季
国际母乳协会提倡,坚持母乳喂养到两岁,如果有条件,妈妈应该坚持母乳喂养。选对断奶时间,不仅使断奶进行顺利,对宝宝的健康也有帮助。最佳断奶时机的选择,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季节、宝宝年龄、宝宝的身体状况以及家庭环境。
1 春秋两季为最佳季节:选择给宝宝断奶,最好放在春、秋两季。夏天因为气温比较高,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较差,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冬天天气太冷,宝宝因为断奶晚上睡眠不安,容易感冒生病。
2 两周岁断奶较为适宜:宝宝接近两周岁时,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已有很大提高,如果此时宝宝饮食品种和数量已明显增多,并形成一定规律,营养供应充足,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那么就可以考虑准备断奶。
3 宝宝身体健康才断奶:准备给宝宝断奶时,要先把他们带到保健医生那里,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只有当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能力正常时才可以考虑断奶。如果赶上宝宝体弱有病,就先不要断奶,否则有碍宝宝健康,可在病愈后2~3周开始;如果在宝宝长牙的时候断奶,也会增加断奶难度。
4 创设适宜的断奶环境:无论何时开始给宝宝断奶,都不应该让断奶成为一件有压力的事,因此要避免在家庭有大变动时开始进行。如果恰逢家中有重大变故,比如搬家、换保姆、外出旅行等,就暂时不要给宝宝断奶,否则会大大增加断奶难度。
断奶原则
要打“有准备”的持久战
断奶,对新妈妈和宝宝都是一次情感考验,因此,对待断奶定要早作准备、循序渐进,尽量自然过渡,切不可粗暴简单对待。
断奶前:长久准备。下足功夫
宝宝出生不久,妈妈就要为他将来的断奶做好准备,主要包括:3个月前,教宝宝学会用奶瓶喝水或喝果汁、菜汁;4~12个月时,教宝宝学会从小匙中吃半流质的辅助食品,譬如米粉、菜泥等;1~1.5岁时,给宝宝逐步添加一些固体食物,如饼干、蛋糕、面包、碎菜、肝泥、肉末等;1.5~2岁时,可以根据宝宝吃各种辅食的情况及身体健康情况,来决定给宝宝断奶的时间。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如果宝宝不愿吃,也不要硬喂,要多让宝宝尝试几次,食物种类也可以多一些,要耐心等着宝宝习惯吃其他食物。
只有采取有计划、按月添加辅助食品,从少到多,逐步减少吃奶次数,增加辅食次数和量的办法,才能使宝宝乐于接受。这样做既符合宝宝的心理,又能使宝宝的胃肠消化功能逐渐适应,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断奶中:递减喂奶,适当隔离
妈妈可以先逐渐减少喂奶次数,比如:妈妈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左右,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如此递减,逐渐向断奶过渡。
刚开始减少母乳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少母乳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奶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这时候,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积极配合,宝宝睡觉时,可以改由爸爸或家人哄宝宝睡觉,妈妈避开一会儿。宝宝见不到妈妈,刚开始肯定要哭闹一番,但是没有了想头,稍微哄一哄也就睡着了。断奶刚开始会折腾几天,宝宝一次比一次闹的程度轻,直至不再哭闹。
断奶后:宝宝饮食,应碎,软、烂
断奶时宝宝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易导致腹泻。所以,要给宝宝吃一些碎、软、烂的食品。一般来讲,主食可吃软饭、烂面条、米粥、小馄饨等,副食可吃肉末、碎菜及蛋羹等。配方奶是宝宝断奶后每天的必需食物。
宝宝刚刚断奶时,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此时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尤其是不喜欢吃的食品。只要宝宝每天都能吃~点点,他就会慢慢适应并接受这种食品。
断奶六大误区需避免
误区一:断奶前不做辅食添加准备
有的妈妈在给宝宝断奶前,事先并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提前为宝宝添加辅食。这样,不仅在身体上让宝宝缺少一个适应其他食物的过程,容易生病,还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击,甚至使之认为自己被妈妈抛弃了,从而情绪极不稳定,更加影响进食。
误区二:断奶时让母乳变“刺激”
有的妈妈断奶时,往乳头上涂墨汁、辣椒水、万金油之类的刺激物,以为这样会让宝宝对母乳产生反感从而放弃母乳。然后,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不仅让宝宝产生惧怕心理,而且还会因恐惧而拒绝吃东西,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这样,母乳没断,反而可能把其他该吃的食物给断了。
误区三:断奶期妈妈玩“失踪”
有的妈妈把宝宝送到亲戚家,几天甚至好久不见宝宝。其实,断奶不需要母婴分离。对宝宝来说,妈妈的奶水吃不到了,可不能没有妈妈呀!
在断奶期间强行把母子隔离,不但不能顺利断奶,还会影响宝宝的生理、心理腱康。宝宝自从生下来一直依赖妈妈温暖的怀抱,突然长时间的分离,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还易产生焦虑情绪,不吃东西不喝水,不愿让别人抱,不与大人交流,情绪烦躁,哭闹剧烈,觉也睡不好,甚至还会生病。
误区四:反复断奶
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果断坚决,不可因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时间。也不可突然断一次,让他吃几天,再突然断一次,反反复复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这种做法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容易造成宝宝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留下隐患。
误区五:回奶方法粗暴,简单
为了顺利回奶,有的妈妈不喝汤水,甚至还用毛巾勒住胸部,想将奶水憋回去。这样显然违背了生理规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胀痛。断奶后妈妈若有不同程度的胀奶,可用吸奶器或人工将奶吸出,同时用生麦芽60克、生山楂30克水煎当茶饮,3~4天即可回奶,切忌热敷或按摩。
误区六:忽视妈妈“断奶”反应
多数家庭认为断奶是宝宝一个人的难题,常常忽视妈妈在断奶期的心理感受,没有看到妈妈在心理上也需要经历一次“断奶”。其实,宝宝断奶,可能会引起妈妈体内的荷尔蒙发生变化,出现一些负性情绪,如沮丧、易怒等,同时伴有乳房胀痛、滴奶等烦恼。这时候,妈妈同样需要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心。
断奶是宝宝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件大事,一定要确保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正确的方法,同时注意避开各大误区;唯有如此,断奶才能断得宝宝舒心,妈妈安心!
国际母乳协会提倡,坚持母乳喂养到两岁,如果有条件,妈妈应该坚持母乳喂养。选对断奶时间,不仅使断奶进行顺利,对宝宝的健康也有帮助。最佳断奶时机的选择,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季节、宝宝年龄、宝宝的身体状况以及家庭环境。
1 春秋两季为最佳季节:选择给宝宝断奶,最好放在春、秋两季。夏天因为气温比较高,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较差,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冬天天气太冷,宝宝因为断奶晚上睡眠不安,容易感冒生病。
2 两周岁断奶较为适宜:宝宝接近两周岁时,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已有很大提高,如果此时宝宝饮食品种和数量已明显增多,并形成一定规律,营养供应充足,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那么就可以考虑准备断奶。
3 宝宝身体健康才断奶:准备给宝宝断奶时,要先把他们带到保健医生那里,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只有当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能力正常时才可以考虑断奶。如果赶上宝宝体弱有病,就先不要断奶,否则有碍宝宝健康,可在病愈后2~3周开始;如果在宝宝长牙的时候断奶,也会增加断奶难度。
4 创设适宜的断奶环境:无论何时开始给宝宝断奶,都不应该让断奶成为一件有压力的事,因此要避免在家庭有大变动时开始进行。如果恰逢家中有重大变故,比如搬家、换保姆、外出旅行等,就暂时不要给宝宝断奶,否则会大大增加断奶难度。
断奶原则
要打“有准备”的持久战
断奶,对新妈妈和宝宝都是一次情感考验,因此,对待断奶定要早作准备、循序渐进,尽量自然过渡,切不可粗暴简单对待。
断奶前:长久准备。下足功夫
宝宝出生不久,妈妈就要为他将来的断奶做好准备,主要包括:3个月前,教宝宝学会用奶瓶喝水或喝果汁、菜汁;4~12个月时,教宝宝学会从小匙中吃半流质的辅助食品,譬如米粉、菜泥等;1~1.5岁时,给宝宝逐步添加一些固体食物,如饼干、蛋糕、面包、碎菜、肝泥、肉末等;1.5~2岁时,可以根据宝宝吃各种辅食的情况及身体健康情况,来决定给宝宝断奶的时间。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如果宝宝不愿吃,也不要硬喂,要多让宝宝尝试几次,食物种类也可以多一些,要耐心等着宝宝习惯吃其他食物。
只有采取有计划、按月添加辅助食品,从少到多,逐步减少吃奶次数,增加辅食次数和量的办法,才能使宝宝乐于接受。这样做既符合宝宝的心理,又能使宝宝的胃肠消化功能逐渐适应,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断奶中:递减喂奶,适当隔离
妈妈可以先逐渐减少喂奶次数,比如:妈妈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左右,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如此递减,逐渐向断奶过渡。
刚开始减少母乳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少母乳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奶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这时候,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积极配合,宝宝睡觉时,可以改由爸爸或家人哄宝宝睡觉,妈妈避开一会儿。宝宝见不到妈妈,刚开始肯定要哭闹一番,但是没有了想头,稍微哄一哄也就睡着了。断奶刚开始会折腾几天,宝宝一次比一次闹的程度轻,直至不再哭闹。
断奶后:宝宝饮食,应碎,软、烂
断奶时宝宝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易导致腹泻。所以,要给宝宝吃一些碎、软、烂的食品。一般来讲,主食可吃软饭、烂面条、米粥、小馄饨等,副食可吃肉末、碎菜及蛋羹等。配方奶是宝宝断奶后每天的必需食物。
宝宝刚刚断奶时,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此时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尤其是不喜欢吃的食品。只要宝宝每天都能吃~点点,他就会慢慢适应并接受这种食品。
断奶六大误区需避免
误区一:断奶前不做辅食添加准备
有的妈妈在给宝宝断奶前,事先并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提前为宝宝添加辅食。这样,不仅在身体上让宝宝缺少一个适应其他食物的过程,容易生病,还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击,甚至使之认为自己被妈妈抛弃了,从而情绪极不稳定,更加影响进食。
误区二:断奶时让母乳变“刺激”
有的妈妈断奶时,往乳头上涂墨汁、辣椒水、万金油之类的刺激物,以为这样会让宝宝对母乳产生反感从而放弃母乳。然后,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不仅让宝宝产生惧怕心理,而且还会因恐惧而拒绝吃东西,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这样,母乳没断,反而可能把其他该吃的食物给断了。
误区三:断奶期妈妈玩“失踪”
有的妈妈把宝宝送到亲戚家,几天甚至好久不见宝宝。其实,断奶不需要母婴分离。对宝宝来说,妈妈的奶水吃不到了,可不能没有妈妈呀!
在断奶期间强行把母子隔离,不但不能顺利断奶,还会影响宝宝的生理、心理腱康。宝宝自从生下来一直依赖妈妈温暖的怀抱,突然长时间的分离,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还易产生焦虑情绪,不吃东西不喝水,不愿让别人抱,不与大人交流,情绪烦躁,哭闹剧烈,觉也睡不好,甚至还会生病。
误区四:反复断奶
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果断坚决,不可因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时间。也不可突然断一次,让他吃几天,再突然断一次,反反复复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这种做法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容易造成宝宝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留下隐患。
误区五:回奶方法粗暴,简单
为了顺利回奶,有的妈妈不喝汤水,甚至还用毛巾勒住胸部,想将奶水憋回去。这样显然违背了生理规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胀痛。断奶后妈妈若有不同程度的胀奶,可用吸奶器或人工将奶吸出,同时用生麦芽60克、生山楂30克水煎当茶饮,3~4天即可回奶,切忌热敷或按摩。
误区六:忽视妈妈“断奶”反应
多数家庭认为断奶是宝宝一个人的难题,常常忽视妈妈在断奶期的心理感受,没有看到妈妈在心理上也需要经历一次“断奶”。其实,宝宝断奶,可能会引起妈妈体内的荷尔蒙发生变化,出现一些负性情绪,如沮丧、易怒等,同时伴有乳房胀痛、滴奶等烦恼。这时候,妈妈同样需要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心。
断奶是宝宝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件大事,一定要确保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正确的方法,同时注意避开各大误区;唯有如此,断奶才能断得宝宝舒心,妈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