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算绩效管理属于预算管理的其中一部分,预算管理即为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中,在预算编制中应用绩效监控,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价和结果,预算执行和预算执行全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预算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简单阐述了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一些职工尚未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对预算绩效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将其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落实,各职能部门也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发挥其有效作用。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人才上十分匮乏,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不能给予最大化的满足,以至于单位不能科学合理以及有效地实施预算和绩效评估,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并未牢固树立绩效理念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依然在采用传统的预算管理理念,这样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在编制预算时过于随意,对于项目系统的可行性没有进行论证,只对资金的来源予以高度重视,未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展开评估,以致于严重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与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第一,因为我国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晚,在制度上缺乏完善性,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预算管理在制度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第二,绩效评价指标缺乏丰富性,第三方评价缺少。在支出预算资金的时候,资金投入方和资金使用方之间的信息不互通,导致财政部门难以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估;第三,约束机制效果不理想。因为预算绩效评价缺乏丰富性,必要的权威性和第三方评估机制缺少,同时,评价的机构和资金使用的联系不紧密,很难体现出预算管理的效果,制约了约束机制相应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基础管理工作较为薄弱。预算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预算绩效数据信息系统缺乏完善性,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并未得到统一,财务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良莠不齐,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先进性,并未系统性的开展培训、宣传和制度保障,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四)制度建设覆盖面有限,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不足。第一,预算绩效管理法治建设缺乏。第二,国家并未针对预算绩效管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三,预算绩效管理比较复杂,对专业要求较高,但是一些工作人员水平有限,对于绩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还不能满足,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在具体执行中的力度不够。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工作人员与部门的配合度不高。一些工作执行人员没有正确认识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包括预算编制阶段、执行阶段以及评价阶段在内的多个预算管理体制阶段,执行力度不强。没有对实际工作进行认真梳理,量化分析缺乏。最后,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没有对选定评估对象予以明确,进而使得预算失衡。
(六)预算绩效评价实施难。预算绩效管理之所以具有难度,究其原因还是:首先,相关政府单位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造成了干扰。其次,没有明确体现预算绩效实施主体,造成预算几下评价在评价对象上缺乏完善性。再者,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水平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权威性,对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了阻碍。最后,预算绩效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阻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公共資金的使用率,同时也有利于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所以,在今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强化思想认知,多积累多运用,各部门与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预算绩效管理即为:预算是为了将“绩效”顺利实现而展开的财政资金安排计划,“绩”即为目标,“效”即实现目标后的效果反映,“管理”即对“绩效”进行考评并实现而采用的相应措施的过程。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也加大了巩固财政的问题,这就需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对制度进行完善,促进预算预算理念的增强。进一步强化预算改革,从管理入手实现效益的提高,运用绩效理念展开预算管理工作,从技术上给予财政支出决策支持。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贯彻落实,逐渐进行绩效评价,试行绩效目标管理,引入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从以下两点入手:首先,领导者将自身思想境界提高,把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增强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合作力度,确保顺利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其次,工作人员将自身的责任感增强。工作人员是执行绩效管理的人员,绩效考核的结果也受其工作态度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与考核对象要协调配合,以使预算绩效工作的结果和预期目标相符。
(二)将预算编制质量提高,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对预算编制进行规范,把预算严格落到实处,在预算绩效管理中要做到:首先,把绩效目标管理覆盖面扩大。出运转方面的项目经费外,纳入项目库管理的专项资金以及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均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其次,对绩效目标进行合理设定,要立足于大局设定预算绩效目标,要和国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符,要综合考虑到成本、统计和数量等,要哦应该相应操作的量化办法;在此,把第三方评估机构引入,可行性论证项目,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展开绩效评估。要严格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开展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预算执行、投资决策,进而最大化发挥出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后,要严格把部门预算落到实处,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力。部门预算一经财政部门批复,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调整。
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预算编制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预算执行必定也具有规范性和正确性。当良好开展预算的时候,表明也落实了预算编制。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预算编制在各部门的职责,把财务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前期把相关的调研工作做好,把诸多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效率更高。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时,要严格以预算批复为准,严格控制不合理开支、超出预算等。并要第一时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预算指标展开科学分析,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协调好各部门关系,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更加有效。 (三)开展预算评审,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首选就要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上着手。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人员素质问题较为突出。许多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这既不利于开展沟通工作,同时也对单位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从两点去提升人员素质:一是业务培训。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与交流活动,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促进其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将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同时也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保持强烈的责任感,显著提高绩效管理的执行力。二是积极主动展开学习,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存在问题的地方予以明确,以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促进自身素质显著提升,进而保障绩效管理顺利执行。
(四)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的基础,而指标量化与定性又是绩效评价的中心内容。在制定指标时,要能够以预算为客观的依托,将总目标设定为预算绩效化,分别完善指标内容、权重设置以及评价标准。每个部门都有不一样的工作任务与不同的性质,为此,针对部门职能、财务状况以及发展规划要全方位的考虑,具体分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从而使制定出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兼具实效性与普适性两种特点。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加强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信息系统,就绩效工作的评估与反馈工作予以加强,通过对数据库的建立健全,使各个部门可实现数据信息之间的共享。在绩效评价管理中,财务部门要第一时间对绩效评价的信息进行回收,并定期或不定期监控、跟踪绩效信息,选择某一固定时间批复和预算相符的绩效目标,对于不符合预算绩效目标的项目,通过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调整。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首先要设计开发一套子系统,但其须满足预算绩效管理的需要。且子系统囊括的内容应涉及多方面。例如,执行追踪管理、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估结果等。并把预算绩效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信息收集、分析等优势作用发挥出来,衔接好信息系统和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效率的提高。
(六)构建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度。要把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和部门预算,结合项目执行监管、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薪酬的全面的绩效问责制度体系建立起来。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被绩效评价结合和今后年度部门预算资金安 排紧密联系在一起,若是部门具有良好的绩效评价结果,便给予相对校对的资金;若是部门绩效结果不理想,相应地把项目经费减少。就绩效评级不真实,或评价结果极不符合绩效目标的各种情况要展开行政问责,对相关领导人的责任进行追究,保证对财政资金做出合理有效的使用。与此同时,针对项目使用者即行政单位的主体责任做进一步加强,接受审计部门、人大政协和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
总而言之,若要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就应做好多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只有这样,方可顺利发展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让我国财政资金运行更加透明,进一步增强公开化程度,为此,就必须将适时监督、科学预算以及及时评估的原則落到实处,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财政支出中充分发挥出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促进预算资金管理科学性的提高。(作者单位为和顺县第二中学)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一些职工尚未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对预算绩效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将其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落实,各职能部门也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发挥其有效作用。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人才上十分匮乏,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不能给予最大化的满足,以至于单位不能科学合理以及有效地实施预算和绩效评估,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并未牢固树立绩效理念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依然在采用传统的预算管理理念,这样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在编制预算时过于随意,对于项目系统的可行性没有进行论证,只对资金的来源予以高度重视,未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展开评估,以致于严重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与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第一,因为我国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晚,在制度上缺乏完善性,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预算管理在制度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第二,绩效评价指标缺乏丰富性,第三方评价缺少。在支出预算资金的时候,资金投入方和资金使用方之间的信息不互通,导致财政部门难以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估;第三,约束机制效果不理想。因为预算绩效评价缺乏丰富性,必要的权威性和第三方评估机制缺少,同时,评价的机构和资金使用的联系不紧密,很难体现出预算管理的效果,制约了约束机制相应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基础管理工作较为薄弱。预算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预算绩效数据信息系统缺乏完善性,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并未得到统一,财务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良莠不齐,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先进性,并未系统性的开展培训、宣传和制度保障,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四)制度建设覆盖面有限,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不足。第一,预算绩效管理法治建设缺乏。第二,国家并未针对预算绩效管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三,预算绩效管理比较复杂,对专业要求较高,但是一些工作人员水平有限,对于绩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还不能满足,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在具体执行中的力度不够。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工作人员与部门的配合度不高。一些工作执行人员没有正确认识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包括预算编制阶段、执行阶段以及评价阶段在内的多个预算管理体制阶段,执行力度不强。没有对实际工作进行认真梳理,量化分析缺乏。最后,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没有对选定评估对象予以明确,进而使得预算失衡。
(六)预算绩效评价实施难。预算绩效管理之所以具有难度,究其原因还是:首先,相关政府单位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造成了干扰。其次,没有明确体现预算绩效实施主体,造成预算几下评价在评价对象上缺乏完善性。再者,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水平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权威性,对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了阻碍。最后,预算绩效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阻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公共資金的使用率,同时也有利于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所以,在今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强化思想认知,多积累多运用,各部门与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预算绩效管理即为:预算是为了将“绩效”顺利实现而展开的财政资金安排计划,“绩”即为目标,“效”即实现目标后的效果反映,“管理”即对“绩效”进行考评并实现而采用的相应措施的过程。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也加大了巩固财政的问题,这就需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对制度进行完善,促进预算预算理念的增强。进一步强化预算改革,从管理入手实现效益的提高,运用绩效理念展开预算管理工作,从技术上给予财政支出决策支持。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贯彻落实,逐渐进行绩效评价,试行绩效目标管理,引入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从以下两点入手:首先,领导者将自身思想境界提高,把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增强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合作力度,确保顺利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其次,工作人员将自身的责任感增强。工作人员是执行绩效管理的人员,绩效考核的结果也受其工作态度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与考核对象要协调配合,以使预算绩效工作的结果和预期目标相符。
(二)将预算编制质量提高,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对预算编制进行规范,把预算严格落到实处,在预算绩效管理中要做到:首先,把绩效目标管理覆盖面扩大。出运转方面的项目经费外,纳入项目库管理的专项资金以及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均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其次,对绩效目标进行合理设定,要立足于大局设定预算绩效目标,要和国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符,要综合考虑到成本、统计和数量等,要哦应该相应操作的量化办法;在此,把第三方评估机构引入,可行性论证项目,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展开绩效评估。要严格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开展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预算执行、投资决策,进而最大化发挥出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后,要严格把部门预算落到实处,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力。部门预算一经财政部门批复,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调整。
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预算编制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预算执行必定也具有规范性和正确性。当良好开展预算的时候,表明也落实了预算编制。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预算编制在各部门的职责,把财务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前期把相关的调研工作做好,把诸多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效率更高。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时,要严格以预算批复为准,严格控制不合理开支、超出预算等。并要第一时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预算指标展开科学分析,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协调好各部门关系,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更加有效。 (三)开展预算评审,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首选就要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上着手。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人员素质问题较为突出。许多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这既不利于开展沟通工作,同时也对单位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从两点去提升人员素质:一是业务培训。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与交流活动,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促进其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将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同时也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保持强烈的责任感,显著提高绩效管理的执行力。二是积极主动展开学习,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存在问题的地方予以明确,以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促进自身素质显著提升,进而保障绩效管理顺利执行。
(四)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的基础,而指标量化与定性又是绩效评价的中心内容。在制定指标时,要能够以预算为客观的依托,将总目标设定为预算绩效化,分别完善指标内容、权重设置以及评价标准。每个部门都有不一样的工作任务与不同的性质,为此,针对部门职能、财务状况以及发展规划要全方位的考虑,具体分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从而使制定出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兼具实效性与普适性两种特点。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加强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信息系统,就绩效工作的评估与反馈工作予以加强,通过对数据库的建立健全,使各个部门可实现数据信息之间的共享。在绩效评价管理中,财务部门要第一时间对绩效评价的信息进行回收,并定期或不定期监控、跟踪绩效信息,选择某一固定时间批复和预算相符的绩效目标,对于不符合预算绩效目标的项目,通过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调整。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首先要设计开发一套子系统,但其须满足预算绩效管理的需要。且子系统囊括的内容应涉及多方面。例如,执行追踪管理、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估结果等。并把预算绩效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信息收集、分析等优势作用发挥出来,衔接好信息系统和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效率的提高。
(六)构建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度。要把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和部门预算,结合项目执行监管、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薪酬的全面的绩效问责制度体系建立起来。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被绩效评价结合和今后年度部门预算资金安 排紧密联系在一起,若是部门具有良好的绩效评价结果,便给予相对校对的资金;若是部门绩效结果不理想,相应地把项目经费减少。就绩效评级不真实,或评价结果极不符合绩效目标的各种情况要展开行政问责,对相关领导人的责任进行追究,保证对财政资金做出合理有效的使用。与此同时,针对项目使用者即行政单位的主体责任做进一步加强,接受审计部门、人大政协和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
总而言之,若要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就应做好多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只有这样,方可顺利发展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让我国财政资金运行更加透明,进一步增强公开化程度,为此,就必须将适时监督、科学预算以及及时评估的原則落到实处,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财政支出中充分发挥出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促进预算资金管理科学性的提高。(作者单位为和顺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