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但是,我们在为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放任、随意与浮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自主:既要凸显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案例1 教学片段:数学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公园里卖气球的场面,孩子们在买气球.
师: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生A:15 - 10 1 = 6.
生B:10 - 9 = 1,1 5 = 6.
生C:因为9 6 = 15,所以15 - 9 = 6.
生D:9 = 5 4,5 - 5 = 0,10 - 4 = 6.
……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略).
反思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 目前,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 不管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想 、如何表达,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或者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等,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等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教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 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一个“导”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二、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 教学片段:《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里的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 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反思 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这样的合作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 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是明确合作目标. 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是形成合作机制.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三、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
案例3 教学片段: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
师: 谁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 我打算用三角尺量出这个长方形边的长度,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 那就请你们先测量,再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测量与计算.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三种测量、计算的方法,也有个别学生无从下手.
师: 你测量了几次?分别测量了什么?怎么想到的? 生1: 我测量了4次.
生2: 我测量了2次,先测量了一条长边,再测量了一条短边.
师: 为什么你测量2次就能知道四条边的长度呢?
生2: 因为长方形的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与这两条边的长度分别相等.
师: 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只要测量2次,就可以知道周长呢?
生: 是的. 因为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两条宽也相等.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恰到好处地“点一点”,对学生的思维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同时,又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教师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回答. 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因为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越教师,出现新颖而奇特的想法,这种一闪即逝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 如果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会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
第二,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习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从被动听讲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想法之后,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 也就是教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操作,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提出只要测量2次就能算出周长时,教师抓住契机,及时追问“为什么”,使学生对周长计算的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重现了方法的自觉优化.
学生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和优势,如何将其充分发挥出来,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适时抓住学生的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环节. 因此,在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条件,“该出手时才出手”.
四、整合:数学课别变了味
案例4 教学片段: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 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 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反思 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 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 应该肯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新课程向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挑战,新时代的教师应在领悟新课程的实质和内涵之上,再作有实效的探索和思考.
一、自主:既要凸显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案例1 教学片段:数学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公园里卖气球的场面,孩子们在买气球.
师: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生A:15 - 10 1 = 6.
生B:10 - 9 = 1,1 5 = 6.
生C:因为9 6 = 15,所以15 - 9 = 6.
生D:9 = 5 4,5 - 5 = 0,10 - 4 = 6.
……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略).
反思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 目前,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 不管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想 、如何表达,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或者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等,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等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教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 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一个“导”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二、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 教学片段:《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里的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 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反思 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这样的合作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 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是明确合作目标. 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是形成合作机制.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三、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
案例3 教学片段: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
师: 谁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 我打算用三角尺量出这个长方形边的长度,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 那就请你们先测量,再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测量与计算.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三种测量、计算的方法,也有个别学生无从下手.
师: 你测量了几次?分别测量了什么?怎么想到的? 生1: 我测量了4次.
生2: 我测量了2次,先测量了一条长边,再测量了一条短边.
师: 为什么你测量2次就能知道四条边的长度呢?
生2: 因为长方形的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与这两条边的长度分别相等.
师: 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只要测量2次,就可以知道周长呢?
生: 是的. 因为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两条宽也相等.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恰到好处地“点一点”,对学生的思维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同时,又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教师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回答. 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因为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越教师,出现新颖而奇特的想法,这种一闪即逝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 如果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会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
第二,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习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从被动听讲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想法之后,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 也就是教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操作,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提出只要测量2次就能算出周长时,教师抓住契机,及时追问“为什么”,使学生对周长计算的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重现了方法的自觉优化.
学生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和优势,如何将其充分发挥出来,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适时抓住学生的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环节. 因此,在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条件,“该出手时才出手”.
四、整合:数学课别变了味
案例4 教学片段: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 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 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反思 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 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 应该肯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新课程向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挑战,新时代的教师应在领悟新课程的实质和内涵之上,再作有实效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