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前身是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基地的转变,实际上是从提高大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平台上升到实践育人的更高层次。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理念、建设原则、建设模式的思考,以及基地建设成效的分析。
【关键词】实践基地;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批特色突出的服务创新实践基地,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形成一批创新实践成果,塑造创新文化和习惯。但是,在多年的实验室、基地建设探索中,发现随着基地数量、种类和建设模式的增多,相互之间的孤岛效应日益凸显,空间利用不足,设备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被限制在较小的实践基地中,指导教师局限在狭窄的专业领域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受到约束,创新实践的手段受到限制,相互之间的创新互动被客观条件阻隔,创新实践成果受到影响。
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创新实践基地的定义
表面上,创新实践基地,容易被理解为一个类似实验室的实体,只是从教学实验室转换为提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场所或空间,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实验软硬环境建设。
但实际上,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是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从教学实验、实习转变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不仅仅只是一个物化的空间或原有实验室空间功能的转变,而是通过基地建设,将基地中从事实践创新活动的大学生、指导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具体的实践创新活动项目和基地运作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设融为一体,使原有仅限于实验软硬环境的建设提升到实践育人系统的基地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将人、项目、环境和管理集合为一体的系统性建设。
二、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理念
1、突出学生的创新主体性
学生是创新实践基地各项活动的主体。在此理念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在创新实践基地的组织机构、运行方式、制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使各项创新实践活动都尽可能地实现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将资金、场地和时间落实到学生自身,从而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如由新闻出版学院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共建的数字出版实践创新基地,将创新项目经费落实在学生团队负责人手中,基地日常管理由学生团队负责,学生成为该基地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自我发展需要是其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创新实践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因此,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遵循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规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求知需求。如印刷设备实践创新基地设计了多模块自由组合,既有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模块,更有适应部分学生更高需求的高层次机构设计模块,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内容,发掘具有潜质的优秀人才。
3、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
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是创新实践基地运行的核心主题。在创新实践基地中,各项活动都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新热情,让他们发掘和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实践创新的自信心。如数字艺术设计基地邀请行业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采取以赛代练的实践模式,选拔大学生优秀作品参加行业高水平竞赛,提供良好的校内外实践创新平台,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广泛宣传实践创新成果,激励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三、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资源共享原则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特别是以相近学科为
大类,通过科学的整合与调配,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建设,形成实践创新大平台,尽可能做到教学资源共享,避免出现重复、交叉设置,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学校在原有包豪斯动手车间、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建筑物理实验室等校级、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设计艺术三大创新实践基地,形成工科、文管和艺术三大特色创新实践平台,再配合各具特色的若干小型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满足全校26个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综合性创新实践活动需求。
2、分层共建原则
在建设经费投入、管理等方面建立校、院(部)两级分层共建体制,其中,学校进行政策指导、过程检查、资格评审、经费支持等,相关学院负责具体的组织与日常管理。这种体制既有学校的宏观布局和重点支持,避免基地过于分散和权力过于集中,也激发了二级教学单位建设热情,减少等、靠、要的惰性。
3、学科和特色结合原则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始终依托于相关的学科和装置拆装模块,也有满足部分学生较高需求的机构维修专业建设。在基地师资队伍配备、教学内堪研究方向的设立等方面,紧密结合各学科专业特色,使创新实践基地与学科建设作为一所具有较强行业特色的高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既强调学科平台建设,也突出特色发展。如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较好地体现学科建设与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的结合。
4、规范化运行原则
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是创新实践基地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制定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计法和指导教师岗位聘任、奖励办法等激励制度;并按設立年度专项建设经费予以经济支持,包括创新建设经费、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专项资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等,为基地运行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另外,各创新实践基地自己的组织机构,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各项实践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成效
1、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训练等,积极促进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开辟除第一课堂外,更加全面的实践课堂,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层次,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保证了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2、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加大了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改善了新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加大了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展了现有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功能,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学生,其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都取得了显著提高。学校每年都有近几千名学生参与到各项创新实践活动中,并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为例,几年来,学生“以赛代练”参与校级以上的艺术设计赛事多达上百项,参与学生人数近千人次,取得的赛事成绩领先于长春市同类高校。学生参与国家、省市级的创新科研项目屡有创新,几乎所有本专业学生都进入过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很多从创新实践基地中走出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设计艺术领域的骨干力量。一些经历过创新创业训练的优秀学生,已自办企业,开创业绩。
【结束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不断进展和完善,教育者对基地建设的未来不断深化,对基地建设的认识不断更新,对基地建设的未来信心百倍。本研究中的思考和探索,已经在长春建筑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得到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必将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积极创新与创业搭建起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从而培养出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0).[2]邬家瑛.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9(01).
【关键词】实践基地;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批特色突出的服务创新实践基地,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形成一批创新实践成果,塑造创新文化和习惯。但是,在多年的实验室、基地建设探索中,发现随着基地数量、种类和建设模式的增多,相互之间的孤岛效应日益凸显,空间利用不足,设备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被限制在较小的实践基地中,指导教师局限在狭窄的专业领域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受到约束,创新实践的手段受到限制,相互之间的创新互动被客观条件阻隔,创新实践成果受到影响。
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创新实践基地的定义
表面上,创新实践基地,容易被理解为一个类似实验室的实体,只是从教学实验室转换为提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场所或空间,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实验软硬环境建设。
但实际上,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是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从教学实验、实习转变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不仅仅只是一个物化的空间或原有实验室空间功能的转变,而是通过基地建设,将基地中从事实践创新活动的大学生、指导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具体的实践创新活动项目和基地运作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设融为一体,使原有仅限于实验软硬环境的建设提升到实践育人系统的基地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将人、项目、环境和管理集合为一体的系统性建设。
二、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理念
1、突出学生的创新主体性
学生是创新实践基地各项活动的主体。在此理念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在创新实践基地的组织机构、运行方式、制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使各项创新实践活动都尽可能地实现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将资金、场地和时间落实到学生自身,从而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如由新闻出版学院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共建的数字出版实践创新基地,将创新项目经费落实在学生团队负责人手中,基地日常管理由学生团队负责,学生成为该基地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自我发展需要是其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创新实践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因此,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遵循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规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求知需求。如印刷设备实践创新基地设计了多模块自由组合,既有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模块,更有适应部分学生更高需求的高层次机构设计模块,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内容,发掘具有潜质的优秀人才。
3、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
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是创新实践基地运行的核心主题。在创新实践基地中,各项活动都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新热情,让他们发掘和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实践创新的自信心。如数字艺术设计基地邀请行业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采取以赛代练的实践模式,选拔大学生优秀作品参加行业高水平竞赛,提供良好的校内外实践创新平台,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广泛宣传实践创新成果,激励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三、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资源共享原则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特别是以相近学科为
大类,通过科学的整合与调配,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建设,形成实践创新大平台,尽可能做到教学资源共享,避免出现重复、交叉设置,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学校在原有包豪斯动手车间、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建筑物理实验室等校级、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设计艺术三大创新实践基地,形成工科、文管和艺术三大特色创新实践平台,再配合各具特色的若干小型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满足全校26个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综合性创新实践活动需求。
2、分层共建原则
在建设经费投入、管理等方面建立校、院(部)两级分层共建体制,其中,学校进行政策指导、过程检查、资格评审、经费支持等,相关学院负责具体的组织与日常管理。这种体制既有学校的宏观布局和重点支持,避免基地过于分散和权力过于集中,也激发了二级教学单位建设热情,减少等、靠、要的惰性。
3、学科和特色结合原则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始终依托于相关的学科和装置拆装模块,也有满足部分学生较高需求的机构维修专业建设。在基地师资队伍配备、教学内堪研究方向的设立等方面,紧密结合各学科专业特色,使创新实践基地与学科建设作为一所具有较强行业特色的高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既强调学科平台建设,也突出特色发展。如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较好地体现学科建设与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的结合。
4、规范化运行原则
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是创新实践基地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制定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计法和指导教师岗位聘任、奖励办法等激励制度;并按設立年度专项建设经费予以经济支持,包括创新建设经费、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专项资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等,为基地运行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另外,各创新实践基地自己的组织机构,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各项实践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成效
1、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训练等,积极促进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开辟除第一课堂外,更加全面的实践课堂,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层次,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保证了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2、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加大了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改善了新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加大了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展了现有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功能,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学生,其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都取得了显著提高。学校每年都有近几千名学生参与到各项创新实践活动中,并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为例,几年来,学生“以赛代练”参与校级以上的艺术设计赛事多达上百项,参与学生人数近千人次,取得的赛事成绩领先于长春市同类高校。学生参与国家、省市级的创新科研项目屡有创新,几乎所有本专业学生都进入过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很多从创新实践基地中走出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设计艺术领域的骨干力量。一些经历过创新创业训练的优秀学生,已自办企业,开创业绩。
【结束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不断进展和完善,教育者对基地建设的未来不断深化,对基地建设的认识不断更新,对基地建设的未来信心百倍。本研究中的思考和探索,已经在长春建筑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得到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必将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积极创新与创业搭建起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从而培养出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0).[2]邬家瑛.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