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以全社会弘扬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大背景为契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积极构建和谐文化以及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这既是对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路径的新探索,也是对文化整合理念的新实践。
[关键字] 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现代化 文化整合 核心价值观 和谐
在文化自觉视野下,首先要培育传统文化建设的危机意识、自主意识以及整合意识,并以三者的结合来形成文化整合思想。其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努力构建和谐文化以及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最后以形成文化领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一、文化自觉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觉最早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1997年在北大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点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他认为文化自觉不仅涉及到对本民族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还关系到怎样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关键还要持自主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可以说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继往开来以及纵贯古今中外的伟大事业。
作为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思想,文化自觉包含三大意识:首先,文化自觉具有危机意识,即我们要对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要有危机感,时刻怀有危机感是对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的命运敢于面对和担当的负责态度。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正所谓国亡并不可怕,只要文化尚存,复国就有可能,但如果民族文化也消亡了的话,那么这个民族算是真正的消失了,契丹族以及犹太族的命运就是正反两个例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中变得岌岌可危,我们的传统观念、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价值取向等等都在时刻面临着挑战和威胁。在这种情形下,对传统文化怀有危机意识极其重要,因为有了危机意识才会有反思和变革的行动。其次,文化自觉还拥有整合意识,文化发展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个充满交流与整合的过程,中华文化在历史上能够长期享誉世界与中华文化的整合意识是分不开的。目前,传统文化的整合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等三个方面,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历史、时代以及世界三种不同维度之间的碰撞比较和融合,并且这一整合过程将进一步丰富中华文化的内蕴。最后,文化自觉还具有自主意识,随着全球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其实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的文化既要求世界性也要求民族性。两者的关系并不矛盾,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过来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但是我们在求世界性之同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求民族性之异。因此在传统文化“化”世界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化”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掌握“化”的自主权,在领悟本民族文化特质的情况下自主地选择文化发展的内容、模式以及道路等,以形成“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自觉。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自觉,我们必须牢记文化自觉及其三大意识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快、越走越宽。
二、文化整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
“文化整合”思想在中国最早来源于毛泽东对待文化的“古今中外法”,后来张岱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整合创新的转换路径。其实文化整合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它结合了文化自觉理念及其三大意识,以文明对话为平台,在吸收各种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把握了民族文化建设的自主意识,可以说文化整合过程就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等。三大整合彰显出对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觉:即继承、开放、理性以及世俗化等。
1.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中华民族世代栖息在辽阔而富饶的东亚大陆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形成了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所独特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审美情趣等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并且这些坚韧顽强、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和尊重。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倡导科学理性以及民主法治,对于传统社会那种特殊环境和体制下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其自身本来就缺乏这种新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冲突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强调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科学理性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缺乏民主的传统与现代民主的冲突、根深蒂固的国民品性与自由人格的冲突等,协调不好这些冲突将严重阻碍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并不是说两者不能同时共存,其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密切联系,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和起点,而现代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超越,并且现代文化是有自性的现代化,这种自性就是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吸收。再者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和“现实变异性”两大特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爱国爱民的集体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的为人精神,这些都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提供可能。就如孙熙国所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无疑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2]
理清楚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后,对于怎样整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学术界围绕这一论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这些讨论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两者的关系,而且积极地推动了两种文化类型的取长补短,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消极因素也得到了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重要因子,关系到文化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为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我们有必要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赋予其以民族特质和现代理念,以形成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双维特征的新文化。 2.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最深刻、最本质的因素。中华民族文化主导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梁启超说过:“凡一国只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性,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3]这一独立之精神就是指民族文化,可见中华文化在积极地内塑中国人的素质以及传承中华民族的“根”。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在面对民族生死存亡时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有些人认为中华文化已经是“昨日黄花”,他们提出要用西方文化来重建中华文化或者“全盘西化”。诚然,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同民族所形成的独特性文化构成了世界五彩缤纷的灿烂文明,并且他们所追求的合理内核以及理想信念也是相通的,他们一起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是要求民族文化的消亡,在利益多元化的交流语境中,想扼杀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更加是不现实的。正如刘志国所说:“差异是互补与合作的前提,因差异而呈现的多样化能够促进相互的补充和合作,异质文化的相遇,对双方都是自我丰富与更新的契机。”[4]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得到提升,尤其在全球经济危机以后,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能一味地只去追寻传统文化的个性,我们还应该去寻找人类文化的共同追求。为此,我们应该不断适应全球化和现代化,适应不同文明在同一舞台上的“共同演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通过跨文化交流形成主体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相互吸收,以拓宽自己的眼界、倾听不同的声音和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那么中华文化就有可能被边缘化的危险。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华文化有必要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化。
对于近代以来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在面对民族文化变革时所表现出的不成熟,比如说存在着严重的两极思维倾向、急功近利以及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等,这些都阻碍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对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外文化在发展理念、阶段以及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整合过程中应具有自主意识以及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思维,对涉及到关乎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时我们更应该立场坚定,我们反对没有民族性的现代化。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外来文化,拥有自主的能力去同化异质文化,并且还能积极地摒弃掉外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3.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先进文化体现了文化在性质上的科学理性,而大众文化则体现了文化的实践客体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世俗化。两者对应的范畴虽不同,但是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先进文化规范、引导以及提升着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则关系到先进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两者对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缺一不可。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我们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垄断下的封建的、专制的以及落后的文化,其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文化并没有真正地服务到广大的老百姓。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群众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相对应我们文化的内容、功能以及服务对象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文化从反映封建统治阶级意志到反映老百姓的社会主义新生活、从充当封建统治下的工具到努力改善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以及从服务于少数人到服务于大多数人等方面的改变,表明了我们的新文化已经具有了先进性和大众化。
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包括一些发达地方)对于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做得很不到位。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由于一些封建落后思维还存在一些人的大脑中,他们固守那些封建性条条框框而害怕文化先进性和大众化的构建。其次,一些地方的领导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物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而对于涉及到群众精神方面的文化先进性和大众化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也就更谈不上两者的整合了。最后,一些文化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没有完整地将先进性和大众化融入其中,或者他们在创作中体现了先进性却没有结合大众的需求,或者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考虑到了大众的需求却缺乏了对先进性的思考,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合理的。所以说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总结和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以将传统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先进性和广泛性配合得相得益彰以及协同共进。
“文化整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涉及到文化的中西地域关系,还关系到文化的时间维度:即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所以说不同于其它领域现代化建设,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将是一项集特殊性、长期性以及涉及到人的内心思维和价值取向协同转变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一个现代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注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现代化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途中必将充满着曲折与坎坷,由此我们应该倍加坚定信念、不畏艰辛,努力把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搞好。
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
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来阐述的: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简简单单的24个字充分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追求,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也涉及到价值选择问题,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不仅在于知识的开拓与传播,更应该是一种高尚情操落实到平常社会生活中去。为此我们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价值引领作用。 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所在。和谐社会关乎到大千世界,比如说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文化以及和谐生态,等等。其中和谐文化尤为重要,和谐文化是对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对于当前社会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危机,如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三种关系的对立,根本上讲都是由文化不和谐所导致,为此提出构建和谐文化极其重要。并且和谐文化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不管是儒、道还是墨家都提出过对和谐的构建,如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墨家所提倡的“兼爱”、以及道家所提倡的“人和”,等等,这些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其时代价值。除此之外,由于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文化和谐能否实现的保障,为此我们还应该积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对于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在文明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构建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在当前形势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路径的新探索,也是对文化整合理念的新实践。
为此在构建和谐文化及其氛围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以下几种理念:以民为本、公平正义以及利益协调等三种理念。其中以民为本是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得以建立的根本,公平正义是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得以持续的保障,利益协调则是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得以存在的关键。领悟了这些理念,构建和谐文化及其氛围才会变得可行、务实以及持久。由此,和谐作为一种理念不仅体现在文化构建和交流过程中,还应内化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自身内容当中。
总之,正确地认知、反思和诠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结合现代理念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血液。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以建立“和而不同”的新的文化交流语境与和谐的文化氛围,以及在传统文化建设中体现性质上的先进性与服务对象上的大众化,以形成如费老所期待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孙熙国.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3]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刘恒.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冷 波
[关键字] 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现代化 文化整合 核心价值观 和谐
在文化自觉视野下,首先要培育传统文化建设的危机意识、自主意识以及整合意识,并以三者的结合来形成文化整合思想。其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努力构建和谐文化以及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最后以形成文化领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一、文化自觉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觉最早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1997年在北大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点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他认为文化自觉不仅涉及到对本民族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还关系到怎样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关键还要持自主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可以说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继往开来以及纵贯古今中外的伟大事业。
作为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思想,文化自觉包含三大意识:首先,文化自觉具有危机意识,即我们要对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要有危机感,时刻怀有危机感是对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的命运敢于面对和担当的负责态度。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正所谓国亡并不可怕,只要文化尚存,复国就有可能,但如果民族文化也消亡了的话,那么这个民族算是真正的消失了,契丹族以及犹太族的命运就是正反两个例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中变得岌岌可危,我们的传统观念、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价值取向等等都在时刻面临着挑战和威胁。在这种情形下,对传统文化怀有危机意识极其重要,因为有了危机意识才会有反思和变革的行动。其次,文化自觉还拥有整合意识,文化发展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个充满交流与整合的过程,中华文化在历史上能够长期享誉世界与中华文化的整合意识是分不开的。目前,传统文化的整合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等三个方面,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历史、时代以及世界三种不同维度之间的碰撞比较和融合,并且这一整合过程将进一步丰富中华文化的内蕴。最后,文化自觉还具有自主意识,随着全球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其实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的文化既要求世界性也要求民族性。两者的关系并不矛盾,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过来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但是我们在求世界性之同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求民族性之异。因此在传统文化“化”世界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化”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掌握“化”的自主权,在领悟本民族文化特质的情况下自主地选择文化发展的内容、模式以及道路等,以形成“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自觉。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自觉,我们必须牢记文化自觉及其三大意识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快、越走越宽。
二、文化整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
“文化整合”思想在中国最早来源于毛泽东对待文化的“古今中外法”,后来张岱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整合创新的转换路径。其实文化整合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它结合了文化自觉理念及其三大意识,以文明对话为平台,在吸收各种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把握了民族文化建设的自主意识,可以说文化整合过程就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等。三大整合彰显出对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觉:即继承、开放、理性以及世俗化等。
1.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中华民族世代栖息在辽阔而富饶的东亚大陆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形成了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所独特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审美情趣等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并且这些坚韧顽强、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和尊重。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倡导科学理性以及民主法治,对于传统社会那种特殊环境和体制下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其自身本来就缺乏这种新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冲突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强调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科学理性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缺乏民主的传统与现代民主的冲突、根深蒂固的国民品性与自由人格的冲突等,协调不好这些冲突将严重阻碍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并不是说两者不能同时共存,其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密切联系,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和起点,而现代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超越,并且现代文化是有自性的现代化,这种自性就是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吸收。再者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和“现实变异性”两大特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爱国爱民的集体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的为人精神,这些都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提供可能。就如孙熙国所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无疑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2]
理清楚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后,对于怎样整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学术界围绕这一论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这些讨论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两者的关系,而且积极地推动了两种文化类型的取长补短,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消极因素也得到了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重要因子,关系到文化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为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我们有必要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赋予其以民族特质和现代理念,以形成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双维特征的新文化。 2.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最深刻、最本质的因素。中华民族文化主导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梁启超说过:“凡一国只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性,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3]这一独立之精神就是指民族文化,可见中华文化在积极地内塑中国人的素质以及传承中华民族的“根”。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在面对民族生死存亡时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有些人认为中华文化已经是“昨日黄花”,他们提出要用西方文化来重建中华文化或者“全盘西化”。诚然,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同民族所形成的独特性文化构成了世界五彩缤纷的灿烂文明,并且他们所追求的合理内核以及理想信念也是相通的,他们一起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是要求民族文化的消亡,在利益多元化的交流语境中,想扼杀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更加是不现实的。正如刘志国所说:“差异是互补与合作的前提,因差异而呈现的多样化能够促进相互的补充和合作,异质文化的相遇,对双方都是自我丰富与更新的契机。”[4]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得到提升,尤其在全球经济危机以后,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能一味地只去追寻传统文化的个性,我们还应该去寻找人类文化的共同追求。为此,我们应该不断适应全球化和现代化,适应不同文明在同一舞台上的“共同演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通过跨文化交流形成主体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相互吸收,以拓宽自己的眼界、倾听不同的声音和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那么中华文化就有可能被边缘化的危险。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华文化有必要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化。
对于近代以来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在面对民族文化变革时所表现出的不成熟,比如说存在着严重的两极思维倾向、急功近利以及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等,这些都阻碍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对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外文化在发展理念、阶段以及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整合过程中应具有自主意识以及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思维,对涉及到关乎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时我们更应该立场坚定,我们反对没有民族性的现代化。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外来文化,拥有自主的能力去同化异质文化,并且还能积极地摒弃掉外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3.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先进文化体现了文化在性质上的科学理性,而大众文化则体现了文化的实践客体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世俗化。两者对应的范畴虽不同,但是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先进文化规范、引导以及提升着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则关系到先进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两者对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缺一不可。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我们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垄断下的封建的、专制的以及落后的文化,其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文化并没有真正地服务到广大的老百姓。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群众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相对应我们文化的内容、功能以及服务对象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文化从反映封建统治阶级意志到反映老百姓的社会主义新生活、从充当封建统治下的工具到努力改善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以及从服务于少数人到服务于大多数人等方面的改变,表明了我们的新文化已经具有了先进性和大众化。
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包括一些发达地方)对于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做得很不到位。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由于一些封建落后思维还存在一些人的大脑中,他们固守那些封建性条条框框而害怕文化先进性和大众化的构建。其次,一些地方的领导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物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而对于涉及到群众精神方面的文化先进性和大众化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也就更谈不上两者的整合了。最后,一些文化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没有完整地将先进性和大众化融入其中,或者他们在创作中体现了先进性却没有结合大众的需求,或者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考虑到了大众的需求却缺乏了对先进性的思考,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合理的。所以说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整合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总结和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以将传统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先进性和广泛性配合得相得益彰以及协同共进。
“文化整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涉及到文化的中西地域关系,还关系到文化的时间维度:即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所以说不同于其它领域现代化建设,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将是一项集特殊性、长期性以及涉及到人的内心思维和价值取向协同转变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一个现代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注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现代化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途中必将充满着曲折与坎坷,由此我们应该倍加坚定信念、不畏艰辛,努力把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搞好。
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
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来阐述的: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简简单单的24个字充分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追求,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也涉及到价值选择问题,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不仅在于知识的开拓与传播,更应该是一种高尚情操落实到平常社会生活中去。为此我们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价值引领作用。 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所在。和谐社会关乎到大千世界,比如说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文化以及和谐生态,等等。其中和谐文化尤为重要,和谐文化是对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对于当前社会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危机,如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三种关系的对立,根本上讲都是由文化不和谐所导致,为此提出构建和谐文化极其重要。并且和谐文化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不管是儒、道还是墨家都提出过对和谐的构建,如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墨家所提倡的“兼爱”、以及道家所提倡的“人和”,等等,这些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其时代价值。除此之外,由于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文化和谐能否实现的保障,为此我们还应该积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对于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在文明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构建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在当前形势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路径的新探索,也是对文化整合理念的新实践。
为此在构建和谐文化及其氛围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以下几种理念:以民为本、公平正义以及利益协调等三种理念。其中以民为本是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得以建立的根本,公平正义是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得以持续的保障,利益协调则是和谐文化及其氛围得以存在的关键。领悟了这些理念,构建和谐文化及其氛围才会变得可行、务实以及持久。由此,和谐作为一种理念不仅体现在文化构建和交流过程中,还应内化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自身内容当中。
总之,正确地认知、反思和诠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结合现代理念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血液。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以建立“和而不同”的新的文化交流语境与和谐的文化氛围,以及在传统文化建设中体现性质上的先进性与服务对象上的大众化,以形成如费老所期待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孙熙国.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3]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刘恒.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冷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