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注意事项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 艾灸前最好喝一杯高于体温的温水,。艾灸后补充一杯60度左右的热水,稍稍有点烫嘴即可。
  ◆ 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应当用高于体温的热水, 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 如果想怀孕,不建议灸后马上同房,因为这时,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 大悲、大喜、大怒等不稳定的情绪会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太肌饥、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 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施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 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这里说的是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 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最好是早上和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 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再洗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 施灸的反应。艾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等症状,有的会起红疹,产生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须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此时也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 不要边灸边进食。一是不知道食物是什么性质,属寒还是属温;二是艾灸过程中进食,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有胃肠疾病的人千万不要这么盲目施灸。
  ◇ 艾灸的返病现象。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要看是什么疾病,病史多久。另外人与人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个症状,同一种表现。
  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现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抗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最后送给大家一个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其他文献
美国感染病学会、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共同组织专家对1999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指南进行了更新。2010指南更新的重点是治疗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和肾盂肾
澳洲大陆是世界最古老的大陆之一,除了南极洲以外,它的降雨量最少,大部分地区极为干旱,或是半沙漠,并不适宜居住,因此澳洲的人口与国上面积相比较,显得很少。澳大利亚的国土
期刊
曙光医院的蒋健老师来学校读书会开讲座,其中说到采用干姜甘草汤治疗鼻炎的案例。前一周我正好感冒,鼻窦炎复发。于是在汤剂中配伍了干姜甘草汤,第二天鼻涕就不流了。在后来遇到的两例鼻窦炎急性发作的病例中,我也采用了这个方剂,确实效如桴鼓。  干姜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肺痿吐诞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诞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蒋老师说,只要抓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早期的病理变化是以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导致的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为特征的。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肝主疏泄,疏指疏通,泄即宣泄,是指肝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肝气的疏泄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所以只有在肝气疏泄正常的前提下,人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不为病所伤。若各种精神刺激引起情志不和,郁怒伤肝,则肝失条达,气机失调,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损伤肝阴而引起肝阳上亢,导致血压升
25岁的刘小姐是营业员,一向准时而至的月经已1年多没来了,并出现心悸、烦闷、胁胀、失眠、多汗等症状,虽做了许多相关检查,均无异常,遂求治于中医。   诊见患者神倦目赤,舌质暗红而干,舌尖、边红绛,其间可见瘀点,苔薄腻而黄,脉弦细而数。一派肝郁化火,气血耗伤,痰瘀互阻,脉络壅塞,气血逆乱,血海失充之象。遂施以清肝泻火,养血安神,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法治之。方选龙胆泻肝汤合清营汤加减。经过1个多月的调治
期刊
(16) 搓尾闾    用双手搓擦臀部、骶尾部,重点搓擦八髎穴、秩边或疼点,共36次。  (见示意图10-2、10-3。穴位图13)  【作用】:此法可辅助通督而疏膀胱经气,有益肾作用,可刺激肛门周围神经,改善肛周血液循环,防止脱肛,痔疮及妇科盆腔疾患。    (17) 击打双臀部    以环跳穴(附穴位图13)为中心,用双手背击打两侧臀部36次。  【作用】:此法可放松双侧臀部,对局部疼痛有缓解
期刊
期刊
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等都属于眼表疾病范畴,其治疗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滴眼液,但在使用中要注意能用一种药,就不要同时用其他药物,种类不宜过多。  举个例子,病毒性角膜炎,只需滴抗病毒药物就足够了,可是有的患者甚至是医生喜欢配合抗生素眼药水同时用,这就没有必要了。用药时要考虑到药物的毒性作用,包括药物本身和药物中防腐剂的有害作用。  我们平时常用的各种抗生素、抗病毒、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滴眼液,都对眼表有
期刊
由于导致腹泻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和用药也不同。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腹泻的药物有抗菌药物、止泻剂、吸附药及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等。    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有效  从我国的患病情况看,腹泻后只有约30%的患者需应用抗菌药治疗,70%的患者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抗菌药治疗,但事实的状况是滥用抗菌药的现象较普遍,真正应该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应为菌痢、霍乱、婴幼儿沙门菌肠炎、各种重症腹泻、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期刊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少人受到“春困”的困扰,上班时间哈欠连天,情绪低落。出现春困是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样,也有“冬眠期”,冬季人体的各个器官为了保护自己,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没有其他季节活跃,只有到了5月份以后,才是人体真正复苏的时节,才会充满活力,所以在此之前,人们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疲乏的感觉。    频繁哈欠也许是卒中先兆    平常人出现春困的现象也许不用太在意,但是中老年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