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技巧教学 赢在点滴之间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tory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体现人性、技巧、高效等特点,那么我们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打造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整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教学技巧的把握谈下个人的看法:
  一、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导入不走寻常路,时常点燃学生的火焰,看似平常实则玄机无穷。一堂“惊弓之鸟”的导入,将听众尽收眼底,由“弓、箭、弦”的认识入手,归纳为“有弓有箭方能射下鸟”的结论,这一常理却能与文本形成剧烈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就是导入的艺术,课未始,疑窦生,叫人怎能不心动。于是乎,开启了我巧抓文点,独具匠心的导入教学艺术。比如《詹天佑》的导入,课始饱含深情的一段话,撩拨学生情怀,“2003年、2004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感动中国。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感动中国的人。有一个人虽然离我们很远了,我们不该忘记,他就是詹天佑。”这样的导入语虽然寥寥数语,却能使孩子心潮澎湃,学习热情倍增,注意力一下子被带到一百年前京张铁路的建设工地上。
  二、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每篇文章,每个故事都是可采集的亮点,所以,我每每教学,每一个细节都不愿意错过,每一处独特的写法都想成为课堂必讲的一部分,但也因此而拖延了一次次的教学,今天,特级教师孙双金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让我感慨,教学中由“家乡柳”与“高原柳”的对比,一个好比“女子”,另一个好比“汉子”,这种“阴柔”与“阳刚”相媲美,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探讨,歌颂妸娜杨柳的诗句脱口而出,体现高原柳坚强不屈的理由振振有辞。面对长长的一篇看似哲理很深的文章从中只撷取“一飘饮”,便可牵引“大江滔水”,无不让人瞠目。
  三、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文字是一种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相会。不但会面,而且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和。”深刻钻研教材,你将会发现教材中常常会出现看似自相矛盾的文字内容,给人留下明显的疑问。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明显的疑问,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质疑,从而引导学生从全文的角度进行整体关照、思考、品味语言的妙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苏教版四年级《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中,我重点拿出公仪休前后两次说的话让学生朗读,作比较,从中质疑。(1)“鲤鱼的味道实在鲜美呀!我已经好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2)“谢谢你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啊!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时有一学生站起来大胆提问,“老师,公仪休一会说自己喜欢吃鱼,一会又说闻见鱼腥味就呕吐,这不前后矛盾吗?”我为学生大胆细心的质疑而欣慰,课文的突破口不正在于此吗?苏格拉底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是呀,单从字面意思上看有点矛盾,接着往下读课文,细细品味一下,公仪休为什么这么说,他前后说的话真的矛盾吗?”学生通过我这么一点拨,继续读课文。当读到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天天有鱼吃吗?”学生便恍然大悟,原来公仪休是位执法严明,廉洁奉公的人,故意说此话来拒绝别人送的礼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得多。”一个经常批评学生的老师肯定是教学艺术严重缺失的老师,教学中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能燃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出示九色鹿在刀枪剑斧包围之中,面对国王临危不惧,大胆斥责调达的一段话,让学生读、品、悟,看从中悟出了什么?当学生回答:“九色鹿很气愤,她憎恨调达。”这时我作出及时的回应:“孙老师很欣赏你准确的用词,你能把这种恨读出来吗?”当学生听到我表扬的话语及提出的要求时,心情非常舒畅,自然就把这种憎恨的感觉读出来了。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纵观一些名师的优秀课堂,他们的课之所以蓬荜生辉,精彩绽放。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教学中细节的慧眼,就是因为他们会巧妙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把诗人的智慧和哲人的思考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已。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楼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其他文献
新学期伊始,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所谓小班化教育,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数的减少或班级规模的缩小,而是在该背景下,教师需要深入地思考如何借此契机来培养学生自
"深圳分区暴雨强度公式推算软件"运行,需要获取其境内所有自动气象站逐年不同历时多个样本最大降水量资料,基于其计算量大、时效性要求高,设计开发了与之配套的"深圳分钟降水数
借鉴水文学中流域土壤最大蓄水量计算方法,利用历史旱涝灾情资料,在考虑流域分水岭、地形、气候分区三要素基础上,将湖北省进行分区,分别计算各区域暴雨洪涝临界雨量。结果表明,临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活动一:小组内交流预习内容。  活动二:全班围绕预习题展开交流:每组发言人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师适时引导,概括出性质并板书。  “你还知道了什么”交流时,沟通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练一练1~2题。  根据已学的知识,自查自改答案,组内交流,组长批改,有错的要改正并说明错因。  活动四:“你还有什么疑问?
问题探究法是教师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法,主要包括问题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学习思维启动提供探索、思考、体验的机会。问题探究法不是单纯的问答互动,而是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完成学习认知的构建。问题与实践相结合,是问题探究法教学的基本特征。那怎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问题探究法实践呢?  一、巧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利用问题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教法
成功的教育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或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教育,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的本意,培养出合格的受教育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甲、乙两位农民分别在相同的环境里栽了相同类型的树。树木成活后,农民甲坚信自然环境对树木生长的巨大作用,采取放任自流的方法,不浇水、不剪枝,几年过后,远看树木枝繁叶茂,近看树木枝枝杈杈无一能用
利用EOF能分解数据场和SVM回归分析可建立因子与预报量非线性关系的优势,设计预报方案:(1)将多因子和多预报量分别方差标准化,EOF场展开,提取主分量;(2)用SVM回归分析实现多因子主
基于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利用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诊断分析了2007年重庆“7.17”强降水过程,研究了高频波波包分布和传播特征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波包能明显反映出降水过
使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 a呼伦贝尔市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市暴雨具有我国东北地区暴雨的特征,即局地
近几年,“学导式”数学教学在我市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学路优先”,“以学定教”是“学导式”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编制“预习单”和“课堂练习单”,并进行及时反馈交流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