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单一,资金、基层设施、人才队伍匮乏问题,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资金 基础设施 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许多农村地区在摆脱物质贫困之时,却出现精神贫困的新情况: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在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如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无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繁多,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
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
三是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无从发挥。
四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一是各镇缺少文体活动中心。许多镇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中心,开展镇文体活动缺少场所。二是各村缺少文体活动场所。村委会有文化室的为数不多,缺少文体活动场所,自然村有广播设备和文体活动场所更少,农民参加文体活动难。三是电视覆盖农户面不够。部分农民没有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村基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没有整体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文化建设,难点在农村,重點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符合我国的社会国情,符合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文化土壤就会逐步荒漠化,甚至被大量消极文化侵蚀,从而使农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符合民心、顺从民意,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维持农村秩序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广科学文化知识,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普及思想道德教育,能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举办文艺活动,能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文化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能有效改变目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萎缩窘境,对于丰富农村生活,增加农村传统文化节目和类型,改变我国农村业余生活单调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转变农民理念,建立和谐的农村精神文明的根本方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农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和精神文明观念,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没有真正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不能有效地克服和纠正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短期行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再次飞跃,改变以牺牲农村文化资源为代价,以换取经济片面增长。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缺少资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它们短期内不可能解决文化发展经费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从财政收入中划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并按比例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筹资是不够的,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筹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以政府筹资为主体,积极引导市场化筹资和社会捐赠等行为,建立起筹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筹资机制市场化等具有农村特色的多渠道筹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三)提升群众素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改进农民的思想观念。
要大力普及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疏通农村的信息渠道,使农民及时了解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开阔农民的视野;在坚持“三下乡”活动的同时,逐步变为“常下乡”和“常在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随时举办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要引导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观念。各级各部门要想办法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大力开发农村先进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多创作一些适合农民的艺作品,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以先进文化推动农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农村文化要得到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建设一个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队伍。要着力培养文化人才。积极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尤其是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乡村文化能人,通过能人带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加强业务培训。对文化业务骨干,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外出参观,进修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在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要充分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尤其是要想办法、出举措,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通过激活群众的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农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儿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邻里和睦团结、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风尚,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资金 基础设施 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许多农村地区在摆脱物质贫困之时,却出现精神贫困的新情况: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在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如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无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繁多,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
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
三是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无从发挥。
四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一是各镇缺少文体活动中心。许多镇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中心,开展镇文体活动缺少场所。二是各村缺少文体活动场所。村委会有文化室的为数不多,缺少文体活动场所,自然村有广播设备和文体活动场所更少,农民参加文体活动难。三是电视覆盖农户面不够。部分农民没有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村基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没有整体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文化建设,难点在农村,重點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符合我国的社会国情,符合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文化土壤就会逐步荒漠化,甚至被大量消极文化侵蚀,从而使农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符合民心、顺从民意,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维持农村秩序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广科学文化知识,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普及思想道德教育,能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举办文艺活动,能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文化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能有效改变目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萎缩窘境,对于丰富农村生活,增加农村传统文化节目和类型,改变我国农村业余生活单调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转变农民理念,建立和谐的农村精神文明的根本方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农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和精神文明观念,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没有真正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不能有效地克服和纠正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短期行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再次飞跃,改变以牺牲农村文化资源为代价,以换取经济片面增长。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缺少资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它们短期内不可能解决文化发展经费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从财政收入中划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并按比例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筹资是不够的,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筹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以政府筹资为主体,积极引导市场化筹资和社会捐赠等行为,建立起筹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筹资机制市场化等具有农村特色的多渠道筹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三)提升群众素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改进农民的思想观念。
要大力普及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疏通农村的信息渠道,使农民及时了解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开阔农民的视野;在坚持“三下乡”活动的同时,逐步变为“常下乡”和“常在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随时举办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要引导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观念。各级各部门要想办法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大力开发农村先进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多创作一些适合农民的艺作品,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以先进文化推动农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农村文化要得到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建设一个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队伍。要着力培养文化人才。积极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尤其是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乡村文化能人,通过能人带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加强业务培训。对文化业务骨干,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外出参观,进修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在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要充分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尤其是要想办法、出举措,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通过激活群众的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农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儿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邻里和睦团结、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风尚,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