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坛耕耘二十载,感受到了祖国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亦感受到了当前城乡差距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生员流失,校园凄清,农村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滚滚的进城读书潮,驱走了琅琅书声,裹挟走了快乐笑靥,留下几许冷寂和深深的思索。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只要良心从教,安心钻研,“巧妇”亦能将小米饭煮得有滋有味。几点体会敬献方家指正。
一、注重诵读
很长时间总是怀念小学时的读书经历,一班学生放开喉咙,摇头晃脑,教室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不知大家可有这种体念,脑海中印象最深的诗句、名言,小学时记忆的居多。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声的,毫无顾忌的诵读离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远了。尤其是农村初中,由于人才凋零,高亢的诵读已几成天籁。须知琅琅的书声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人文环境,同时其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以前,私塾里常常传出诸如“人之初,性本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之类的读书声,那是先生让学生诵读诗歌和文章。这些学生对于这些诗文的意思可能不甚了了。但在诵读过程中,诗歌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甚至深奥的道理,通过诵读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会渐渐理解了所背诵诗文的意思。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农村初中,注重诵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中,诵读方式很多,如齐读,小组竞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等。只有放声读,多读,才能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语文,语文教学才实至名归。
二、立足文本,因“材”施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思维,一时间表演课,讨论课,情景模拟课等各种新颖的课型百花齐放,蔚为壮观。曾参加过一次县城中学的语文观摩课,课题是《蚊子和狮子》。简单解读文本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上台表演,两位学生带着道具自告奋勇上了台。客观地说学生表演得确实不错,神态、语言都可圈可点。这堂课得到很多赞誉,诸如气氛活跃,生动形象,形式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等等。后一打听,才知为这堂课已排练了近半个月了,不禁哑然。不仅要问,语文课究竟要给学生什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以情感态度和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这是勿庸致疑的。但语文也是一门课程,自有其知识体系。笔者认为“立足文本,因‘材’施教”必不可少。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为不同的文体,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也有其必需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如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称、线索、主题;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语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方法、语言等等。虽然上述各知识点不需每篇文章均必详细列出,但在一系列的教学中,这些知识的教授和渗透是必须的。语文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在掌握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作合理、有度的个性阅读。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今各级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纷至沓来。“多媒体”“电教化”“课件”等概念备受青睐。想讲好课,没课件,没多媒体,没电教化,对不起,免谈。上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形象、生动、直观,氛围浓厚,能较好地实现课堂目标。但无论是课件还是多媒体,真正动手动脑的是老师。这究竟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呢,还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呢?而且作为农村初中,这些先进教学手段确实难于普及,这里我主张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在所教班级中设了七个语文兴趣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每周必向其他同组同学推荐精彩句子、诗文,并阐述推荐理由。如公议好的做法或内容还可以向其它小组推荐。这样人人动手,充分调动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让同学们根据自已的理解,通过绘画、表演、歌唱等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创造,能收到极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核舟记》一文时,我让学生以形体雕塑表演的形式再现核舟头苏东坡、黄鲁直、佛印的方位、姿势和神态。学生非常踊跃,而且在对“雕塑”的不断修正的同时,对文章内容亦有深刻理解,深感作者说明的准确、生动。再如在教《斑羚飞渡》一文中,我让学生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斑羚飞渡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构思、绘画,学生被老斑羚的沉着、睿智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震撼。
总之,语文课堂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深化探究式学习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理想的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阅读教学中注意情感的熏陶
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传递情感的工具。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输送,更应是情感道德的熏陶培养过程。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只有通情了才能达理,只有让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作者的良苦用心。记得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模仿文中杨二嫂“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的动作和神态。学生表演很出色,班上很多同学忍俊不禁,大笑起来,纷纷指责杨二嫂的不要脸,贪小便宜。我因势利导又让学生理解“拿狗气杀”的情节,并问“你们会不会有杨二嫂的行为?”学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我又问:“你们的父母有没有类似行为?”这时有少数学生坦承有,如买菜时母亲不顾小贩骂,硬是多拿一点。我们有些父母为什么这样,杨二嫂又为什么如此抛开脸面不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设身处地为杨二嫂想,感受到了杨二嫂不顾脸面的悲哀和无奈,少了一些嘲讽,多了一些同情;感受到了鲁迅作为先进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教学本文最后一部分时,我又设计了朗读环节,让学生将体会的情感融入到诵读之中。此文教学过后,有学生不无感慨地的说,我以后再也不会轻易嘲笑任何人了,因为他们可能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青少年的情感培养和身体发育一样,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文本,设境创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涵养,他们才会人格更健全,精神更丰富。当我们的语文课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青少年的情感发育才会果实累累,同学们上语文课的兴趣才能长盛不衰。
一、注重诵读
很长时间总是怀念小学时的读书经历,一班学生放开喉咙,摇头晃脑,教室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不知大家可有这种体念,脑海中印象最深的诗句、名言,小学时记忆的居多。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声的,毫无顾忌的诵读离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远了。尤其是农村初中,由于人才凋零,高亢的诵读已几成天籁。须知琅琅的书声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人文环境,同时其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以前,私塾里常常传出诸如“人之初,性本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之类的读书声,那是先生让学生诵读诗歌和文章。这些学生对于这些诗文的意思可能不甚了了。但在诵读过程中,诗歌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甚至深奥的道理,通过诵读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会渐渐理解了所背诵诗文的意思。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农村初中,注重诵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中,诵读方式很多,如齐读,小组竞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等。只有放声读,多读,才能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语文,语文教学才实至名归。
二、立足文本,因“材”施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思维,一时间表演课,讨论课,情景模拟课等各种新颖的课型百花齐放,蔚为壮观。曾参加过一次县城中学的语文观摩课,课题是《蚊子和狮子》。简单解读文本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上台表演,两位学生带着道具自告奋勇上了台。客观地说学生表演得确实不错,神态、语言都可圈可点。这堂课得到很多赞誉,诸如气氛活跃,生动形象,形式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等等。后一打听,才知为这堂课已排练了近半个月了,不禁哑然。不仅要问,语文课究竟要给学生什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以情感态度和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这是勿庸致疑的。但语文也是一门课程,自有其知识体系。笔者认为“立足文本,因‘材’施教”必不可少。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为不同的文体,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也有其必需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如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称、线索、主题;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语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方法、语言等等。虽然上述各知识点不需每篇文章均必详细列出,但在一系列的教学中,这些知识的教授和渗透是必须的。语文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在掌握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作合理、有度的个性阅读。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今各级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纷至沓来。“多媒体”“电教化”“课件”等概念备受青睐。想讲好课,没课件,没多媒体,没电教化,对不起,免谈。上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形象、生动、直观,氛围浓厚,能较好地实现课堂目标。但无论是课件还是多媒体,真正动手动脑的是老师。这究竟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呢,还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呢?而且作为农村初中,这些先进教学手段确实难于普及,这里我主张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在所教班级中设了七个语文兴趣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每周必向其他同组同学推荐精彩句子、诗文,并阐述推荐理由。如公议好的做法或内容还可以向其它小组推荐。这样人人动手,充分调动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让同学们根据自已的理解,通过绘画、表演、歌唱等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创造,能收到极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核舟记》一文时,我让学生以形体雕塑表演的形式再现核舟头苏东坡、黄鲁直、佛印的方位、姿势和神态。学生非常踊跃,而且在对“雕塑”的不断修正的同时,对文章内容亦有深刻理解,深感作者说明的准确、生动。再如在教《斑羚飞渡》一文中,我让学生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斑羚飞渡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构思、绘画,学生被老斑羚的沉着、睿智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震撼。
总之,语文课堂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深化探究式学习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理想的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阅读教学中注意情感的熏陶
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传递情感的工具。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输送,更应是情感道德的熏陶培养过程。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只有通情了才能达理,只有让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作者的良苦用心。记得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模仿文中杨二嫂“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的动作和神态。学生表演很出色,班上很多同学忍俊不禁,大笑起来,纷纷指责杨二嫂的不要脸,贪小便宜。我因势利导又让学生理解“拿狗气杀”的情节,并问“你们会不会有杨二嫂的行为?”学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我又问:“你们的父母有没有类似行为?”这时有少数学生坦承有,如买菜时母亲不顾小贩骂,硬是多拿一点。我们有些父母为什么这样,杨二嫂又为什么如此抛开脸面不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设身处地为杨二嫂想,感受到了杨二嫂不顾脸面的悲哀和无奈,少了一些嘲讽,多了一些同情;感受到了鲁迅作为先进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教学本文最后一部分时,我又设计了朗读环节,让学生将体会的情感融入到诵读之中。此文教学过后,有学生不无感慨地的说,我以后再也不会轻易嘲笑任何人了,因为他们可能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青少年的情感培养和身体发育一样,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文本,设境创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涵养,他们才会人格更健全,精神更丰富。当我们的语文课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青少年的情感发育才会果实累累,同学们上语文课的兴趣才能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