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时代常被称为“移民的时代”。移民的历史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同样久远,从国家出现的那一天起国际移民的概念便随之产生。
中国的跨国移民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算,目前全球的海外华人总数多达3700余万人,广泛分布于世界上136个国家和地区。 从国际迁移的角度看,在这一规模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直接的国际迁移者,其余的绝大部分是国际迁移者的后裔,即华裔。华裔群体的形成与中国的跨国移民紧密相联,历史上的中国跨国移民导致了今日庞大的华裔群体的形成。
中国人移居国外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古代,向国外移民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逃避战争和灾荒迁入邻国,二是佛教僧侣出国求经或传教,三是派遣使者和经商贸易的商人,他们中的一部分留居国外成为移民。
中国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有移居国外的,历来说法不一。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自秦汉至隋代,中国通过陆路已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国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经过海路与日本、南洋和印度等国有了交往。较早的移民有秦朝的徐福,他率众东渡日本;西汉初年卫满率领一千余人入朝鲜;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我国同日本、朝鲜、中亚、西亚、印巴次大陆、斯里兰卡等邻近地区建立了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我国佛教迅速发展,许多中国僧徒前往中亚、印巴次大陆和朝鲜、日本。其中著名的有东晋的法显、南北朝的司马达,还有后来唐朝的玄奘、义净和鉴真和尚。
唐宋时代,一方面,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业的发达,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人移居海外者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政权更迭和战乱,一些商人和难民避居国外,成为我国古代早期移民的主体。
元朝时,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一些僧侣、商人和征战将士因各种原因也留居海外,元朝的扫马到过欧洲,到过巴黎、罗马、日内瓦等地。
到了明代,郑和下南洋,“朝贡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海禁”的开放,促进了我国向东南亚的移民。
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移民海外的人数迅速增加,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一些居民也纷纷逃往海外。
中国的跨国移民历史渊远流长,根据学者朱国宏的划分,自秦至隋为中国海外移民的发轫期,唐宋元明为中国海外移民的自发期,明末清初为中国海外移民的过渡期。处于发轫阶段的中国国际迁移具有偶发性特征;隋唐以后,则自发性渐强;而在明末清初,已开始出现具有一定组织机制特点的群体迁移,为其后的大规模海外移民埋下伏笔。 这一划分,清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跨国移民的发展史。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人真正移居国外的人数并不多。据朱国宏统计,1949年以前,中国总共外迁的移民当在2000万以上,1840年前的中国外迁移民只占1/5,约400万人左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古代的跨国移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学者王赓武认为:在中国引进工业化之前,在农村社会,男人自愿离开家园,不仅是一种不忠的行为,也造成了家庭和乡村劳动力的流失。因此,所有离家或出国的迁徙都只是暂时的,否则,政府官员,甚至其家庭成员就会将他们视为流浪汉、逃亡者,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威胁。由此,产生了“侨”或“侨居”的概念,这就是华侨含义的由来。
然而,跨国迁移的现象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那些非自愿迁移的人,不管出自何种原因和动机离家未归者、在外安家落户者都被统称为移民。
真正意义上中国人大规模跨国迁移的高潮发生于近代。近代以来的中国国际迁移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清王朝崩溃为契约移民时期,以“苦力贸易”为特征,这是中国海外移民的高潮期;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自由移民时期,中国的跨国移民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时断时续,这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持续期。当然,这一划分不是绝对的,在这两个时期都伴有少量其他形式的跨国移民。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清政府的腐败,农村经济的破产,人口的繁衍,许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流往海外。当时正值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殖民地和领地,急需劳动力去开矿山、修铁路、建种植园。他们直接或变相通过所谓“契约劳工”的方式,胁迫、诱骗、虏掠和贩运华工到东南亚、美洲和澳洲等地做苦力,由此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这些契约华工是近代中国人出国的主体部分。
据有关资料估计,自1801-1925年的120多年中,出国契约华工达300万人;另有学者统计,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初为华工出国的高潮期,此间至少有700万华工在世界各地。
19世纪末期,契约华工在国外的悲惨境遇引起社会公愤,“苦力贸易”受到限制。1911年清王朝崩溃,次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颁文禁止贩卖猪仔,“苦力贸易”逐渐式微,开始进入自由移民时期。这一时期,国际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国内也经历了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加上“三座大山”的压榨,民不聊生,形成了出国谋生的高潮。
除了一战时期由政府组织的赴欧参战的23万华工外(在欧战结束后,多数返国,只有少数人居留当地),从中国迁出的主体是自由移民,其中有一些是留学迁移。这些自由移民主要出自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省沿海地区,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移居海外。1918-1931年,仅从汕头和香港出境的中国移民就有380万人。 这一时期移民多流向东南亚。1931年后,东南亚各国对华人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华人移居东南亚的人数大减,并伴有大量的回迁,甚至一度超过外迁,主要是华侨回国参加革命。1935年以后,外迁开始超过回迁,1935-1937年间,由厦门外迁的移民每年达6万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迁中止,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迁基本停滞。
学者朱国宏认为,在1949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上2000多万外迁移民中,有一半是在高潮阶段迁出的,有1/3是在持续阶段迁出的,即1840-1911年契约移民期间,中国外迁移民总数达1000万人;而在1912-1949年自由移民期间,外迁移民数不低于600万人。也就是说,近代以来中国国际迁移的总规模在1600万人左右。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同国外的交往明显增多,移居海外的人数增加,再一次掀起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潮(通常称新移民)。这些大陆新移民多为留学不归、家庭团聚,还有专业移民、投资移民、劳工移民等,并有一些非法移民,他们绝大多数是寻求自身发展的主动移民,均是自愿的,有些为了达到个人移民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诸如偷渡等,即使有不自愿的移民也是极个别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移民,是当代世界人口正常的国际性流动的一部分。
新移民的移出地范围比近代中国人迁移海外更为广阔,但就规模移民而言,依然多在具有移民传统的沿海省份。关于新移民的人数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近些年办理合法手续出国的约有10万人,有学者则统计,1978-2000年,大陆新移民约有110万人,大致占战后世界移民总数的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新移民大约有一二百万人。据美国移民部门估计,战后迄今华人移民不超过400万。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新移民数量在华人国际移民潮中占很大比例。
纵观中国跨国移民的历史长河,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均同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息息相关,移民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今日的分布格局,主要是近百余年来形成的,中国人迁移海外的动态过程组成了世界移民史中重要的篇章。
中国的跨国移民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算,目前全球的海外华人总数多达3700余万人,广泛分布于世界上136个国家和地区。 从国际迁移的角度看,在这一规模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直接的国际迁移者,其余的绝大部分是国际迁移者的后裔,即华裔。华裔群体的形成与中国的跨国移民紧密相联,历史上的中国跨国移民导致了今日庞大的华裔群体的形成。
中国人移居国外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古代,向国外移民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逃避战争和灾荒迁入邻国,二是佛教僧侣出国求经或传教,三是派遣使者和经商贸易的商人,他们中的一部分留居国外成为移民。
中国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有移居国外的,历来说法不一。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自秦汉至隋代,中国通过陆路已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国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经过海路与日本、南洋和印度等国有了交往。较早的移民有秦朝的徐福,他率众东渡日本;西汉初年卫满率领一千余人入朝鲜;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我国同日本、朝鲜、中亚、西亚、印巴次大陆、斯里兰卡等邻近地区建立了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我国佛教迅速发展,许多中国僧徒前往中亚、印巴次大陆和朝鲜、日本。其中著名的有东晋的法显、南北朝的司马达,还有后来唐朝的玄奘、义净和鉴真和尚。
唐宋时代,一方面,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业的发达,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人移居海外者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政权更迭和战乱,一些商人和难民避居国外,成为我国古代早期移民的主体。
元朝时,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一些僧侣、商人和征战将士因各种原因也留居海外,元朝的扫马到过欧洲,到过巴黎、罗马、日内瓦等地。
到了明代,郑和下南洋,“朝贡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海禁”的开放,促进了我国向东南亚的移民。
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移民海外的人数迅速增加,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一些居民也纷纷逃往海外。
中国的跨国移民历史渊远流长,根据学者朱国宏的划分,自秦至隋为中国海外移民的发轫期,唐宋元明为中国海外移民的自发期,明末清初为中国海外移民的过渡期。处于发轫阶段的中国国际迁移具有偶发性特征;隋唐以后,则自发性渐强;而在明末清初,已开始出现具有一定组织机制特点的群体迁移,为其后的大规模海外移民埋下伏笔。 这一划分,清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跨国移民的发展史。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人真正移居国外的人数并不多。据朱国宏统计,1949年以前,中国总共外迁的移民当在2000万以上,1840年前的中国外迁移民只占1/5,约400万人左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古代的跨国移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学者王赓武认为:在中国引进工业化之前,在农村社会,男人自愿离开家园,不仅是一种不忠的行为,也造成了家庭和乡村劳动力的流失。因此,所有离家或出国的迁徙都只是暂时的,否则,政府官员,甚至其家庭成员就会将他们视为流浪汉、逃亡者,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威胁。由此,产生了“侨”或“侨居”的概念,这就是华侨含义的由来。
然而,跨国迁移的现象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那些非自愿迁移的人,不管出自何种原因和动机离家未归者、在外安家落户者都被统称为移民。
真正意义上中国人大规模跨国迁移的高潮发生于近代。近代以来的中国国际迁移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清王朝崩溃为契约移民时期,以“苦力贸易”为特征,这是中国海外移民的高潮期;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自由移民时期,中国的跨国移民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时断时续,这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持续期。当然,这一划分不是绝对的,在这两个时期都伴有少量其他形式的跨国移民。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清政府的腐败,农村经济的破产,人口的繁衍,许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流往海外。当时正值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殖民地和领地,急需劳动力去开矿山、修铁路、建种植园。他们直接或变相通过所谓“契约劳工”的方式,胁迫、诱骗、虏掠和贩运华工到东南亚、美洲和澳洲等地做苦力,由此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这些契约华工是近代中国人出国的主体部分。
据有关资料估计,自1801-1925年的120多年中,出国契约华工达300万人;另有学者统计,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初为华工出国的高潮期,此间至少有700万华工在世界各地。
19世纪末期,契约华工在国外的悲惨境遇引起社会公愤,“苦力贸易”受到限制。1911年清王朝崩溃,次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颁文禁止贩卖猪仔,“苦力贸易”逐渐式微,开始进入自由移民时期。这一时期,国际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国内也经历了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加上“三座大山”的压榨,民不聊生,形成了出国谋生的高潮。
除了一战时期由政府组织的赴欧参战的23万华工外(在欧战结束后,多数返国,只有少数人居留当地),从中国迁出的主体是自由移民,其中有一些是留学迁移。这些自由移民主要出自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省沿海地区,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移居海外。1918-1931年,仅从汕头和香港出境的中国移民就有380万人。 这一时期移民多流向东南亚。1931年后,东南亚各国对华人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华人移居东南亚的人数大减,并伴有大量的回迁,甚至一度超过外迁,主要是华侨回国参加革命。1935年以后,外迁开始超过回迁,1935-1937年间,由厦门外迁的移民每年达6万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迁中止,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迁基本停滞。
学者朱国宏认为,在1949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上2000多万外迁移民中,有一半是在高潮阶段迁出的,有1/3是在持续阶段迁出的,即1840-1911年契约移民期间,中国外迁移民总数达1000万人;而在1912-1949年自由移民期间,外迁移民数不低于600万人。也就是说,近代以来中国国际迁移的总规模在1600万人左右。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同国外的交往明显增多,移居海外的人数增加,再一次掀起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潮(通常称新移民)。这些大陆新移民多为留学不归、家庭团聚,还有专业移民、投资移民、劳工移民等,并有一些非法移民,他们绝大多数是寻求自身发展的主动移民,均是自愿的,有些为了达到个人移民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诸如偷渡等,即使有不自愿的移民也是极个别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移民,是当代世界人口正常的国际性流动的一部分。
新移民的移出地范围比近代中国人迁移海外更为广阔,但就规模移民而言,依然多在具有移民传统的沿海省份。关于新移民的人数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近些年办理合法手续出国的约有10万人,有学者则统计,1978-2000年,大陆新移民约有110万人,大致占战后世界移民总数的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新移民大约有一二百万人。据美国移民部门估计,战后迄今华人移民不超过400万。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新移民数量在华人国际移民潮中占很大比例。
纵观中国跨国移民的历史长河,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均同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息息相关,移民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今日的分布格局,主要是近百余年来形成的,中国人迁移海外的动态过程组成了世界移民史中重要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