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资助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通过学生资助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困难学生比较多,来自农村的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多,来自经济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的多。而高职院校因为办学经费紧张,资助力度较弱,加之有的高职院校对资助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很薄弱,根本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定体系不完善,家庭困难的学生难认定;其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学习的激励效果不突出;最后,助学金评定公平性影响。
二、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把握两个重要环节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准资助,就是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
资助对象精准,就是要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要通过系统比对、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同学评议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机制。
资助标准精准,就是要确保资助标准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相适应。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所在城市物价水平、学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搞轮流坐庄。
资金发放精准,就是要在学生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获得感。要充分利用现代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解决助学金发放不及时的问题,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环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是以学生贷款为基础的。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国家或者其他方面的贷款,这样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教育成本,并且拥有非常广泛的领域,使得教育公平化得以体现。“截至2018年8月31日,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总金额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贷款发放金额。截至9月4日,高校已报到新生中有13.6%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在2018年9月6日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对今年开学前全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据田祖荫介绍,为确保2018年新生顺利入学,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财政部、教育部领导下,努力推进“五个前移”,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全面落地。一是“资助预警前移”,防止广大学生与家长上当受骗。春季学期一开学,教育部就通过教育部网站、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以及“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次发布学生资助预警,提醒广大学生警惕电信诈骗,警惕各种打着奖助学金旗号的诈骗行为,警惕各种不良“校园贷”“套路贷”和“回租贷”等。二是“宣传时间前移”,及早解除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后顧之忧。在中高考之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用活泼暖心的语言介绍学生资助政策,组织各地将信发到每一名毕业班学生手中。在大学新生录取阶段,提前印发984万份《国家资助,助你飞翔——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宣传折页,随录取通知书发给每一位高校新生,人手一册。协调工信部请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向全国两亿手机用户发送国家助学公益短信。三是“热线电话开通时间前移”,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同时督促全国31个省份、中央各部属高校全部开通资助热线电话,为困难学生建立起了点对点的沟通机制。四是“助学贷款办理窗口前移”,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五是“绿色通道前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顺利入学。全国高校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站式”完成入学手续。
三、新形势下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注意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据介绍,2017年,全国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188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2%、92%。资助经费总投入增长近1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全国共资助学生达到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到8864亿元,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支出。相应地,对高职院校学生也建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并给予他们帮助,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
2.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
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的资助体系目标是:根据中央的相关要求,加大财政投入,有效地落实各种助学政策,让学生接受资助的比例加大,对资助的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各种制度出发对困难学生的就学难题进行解决。而且,对教育的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得教育的公平性能够得到体现。接着,对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的资助体系进行全面的落实,而且能够遵守“对财政投入进行加大,对经费进行一定的分担,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原则。
3.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对国家的奖学金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中央会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这样就能够激励普通高校的学生越发努力地学习。第二,需要对国家的助学金制度进行完善。不仅是中央,地区也需要设立国家助学金,这样普通本科以及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就能够得到资助。
四、构建“四位一体”(政府、社会、学校、学生个人及家庭)的资助体系
1.政府方面
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勤工助学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开辟“绿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学生入学时,向所在高校申请。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而具体的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每年9月份,由学生向所在高校申请。
2.社会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参与。由于不少企业没有在教育投资中找到明显的好处,所以社会各方不主动和热情支持,积极的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未被动员起来,畅通无阻的社会捐赠通道也无法建立。受不正确的经济意识影响的各种媒体,不完全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个人工作的积极宣传和呼吁无疑越来越少。因此,社会需要给予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多的支持。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银校合作、爱心助学,争取更多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经费来帮助困难学生。
3.学校方面
(l)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信息库。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家访,对困难的学生信息进行建立,再对信息进行调查。
(2)高校要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建立还贷约束机制。
(3)加强银校合作,推动助学贷款工作开展。与其他的资助渠道相比,助学贷款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在上学过程中摆脱经济困难,降低其经济负担,如此学生的学习时间、精力以及生活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而且能够解决其他的资助方式的缺陷,对市场和教育的规律进行整合。
(4)改革奖学金制度,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扩大奖学金受奖面。
4.学生个人及家庭方面
学生个人方面:第一,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而且没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第二,贫困使得一些学生非常自卑,而且他们来自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成绩不好,奖学金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遥远的;第三,他们对学生资助制度的理解存在误区,通过弄虚作假来获得资助款;第四,学生的诚信度不够高,很多人毕业后没有及时还款。家庭是学生最为坚强的后盾,是学生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父母需要给儿女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完成学业。当前,家长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对子女的学业没有引发重视,甚至因为经济原因让子女放弃学业。所以,家长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让子女积极向上地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张春雨.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2(5).
[2]李艳艳.高校资助体系分析及改进研究[J].当代经济,2011(20).
[3]裴巧玲,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業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
[4]徐亚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新模式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资助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通过学生资助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困难学生比较多,来自农村的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多,来自经济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的多。而高职院校因为办学经费紧张,资助力度较弱,加之有的高职院校对资助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很薄弱,根本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定体系不完善,家庭困难的学生难认定;其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学习的激励效果不突出;最后,助学金评定公平性影响。
二、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把握两个重要环节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准资助,就是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
资助对象精准,就是要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要通过系统比对、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同学评议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机制。
资助标准精准,就是要确保资助标准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相适应。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所在城市物价水平、学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搞轮流坐庄。
资金发放精准,就是要在学生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获得感。要充分利用现代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解决助学金发放不及时的问题,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环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是以学生贷款为基础的。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国家或者其他方面的贷款,这样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教育成本,并且拥有非常广泛的领域,使得教育公平化得以体现。“截至2018年8月31日,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总金额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贷款发放金额。截至9月4日,高校已报到新生中有13.6%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在2018年9月6日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对今年开学前全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据田祖荫介绍,为确保2018年新生顺利入学,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财政部、教育部领导下,努力推进“五个前移”,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全面落地。一是“资助预警前移”,防止广大学生与家长上当受骗。春季学期一开学,教育部就通过教育部网站、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以及“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次发布学生资助预警,提醒广大学生警惕电信诈骗,警惕各种打着奖助学金旗号的诈骗行为,警惕各种不良“校园贷”“套路贷”和“回租贷”等。二是“宣传时间前移”,及早解除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后顧之忧。在中高考之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用活泼暖心的语言介绍学生资助政策,组织各地将信发到每一名毕业班学生手中。在大学新生录取阶段,提前印发984万份《国家资助,助你飞翔——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宣传折页,随录取通知书发给每一位高校新生,人手一册。协调工信部请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向全国两亿手机用户发送国家助学公益短信。三是“热线电话开通时间前移”,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同时督促全国31个省份、中央各部属高校全部开通资助热线电话,为困难学生建立起了点对点的沟通机制。四是“助学贷款办理窗口前移”,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五是“绿色通道前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顺利入学。全国高校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站式”完成入学手续。
三、新形势下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注意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据介绍,2017年,全国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188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2%、92%。资助经费总投入增长近1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全国共资助学生达到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到8864亿元,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支出。相应地,对高职院校学生也建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并给予他们帮助,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
2.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
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的资助体系目标是:根据中央的相关要求,加大财政投入,有效地落实各种助学政策,让学生接受资助的比例加大,对资助的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各种制度出发对困难学生的就学难题进行解决。而且,对教育的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得教育的公平性能够得到体现。接着,对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的资助体系进行全面的落实,而且能够遵守“对财政投入进行加大,对经费进行一定的分担,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原则。
3.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对国家的奖学金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中央会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这样就能够激励普通高校的学生越发努力地学习。第二,需要对国家的助学金制度进行完善。不仅是中央,地区也需要设立国家助学金,这样普通本科以及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就能够得到资助。
四、构建“四位一体”(政府、社会、学校、学生个人及家庭)的资助体系
1.政府方面
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勤工助学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开辟“绿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学生入学时,向所在高校申请。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而具体的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每年9月份,由学生向所在高校申请。
2.社会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参与。由于不少企业没有在教育投资中找到明显的好处,所以社会各方不主动和热情支持,积极的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未被动员起来,畅通无阻的社会捐赠通道也无法建立。受不正确的经济意识影响的各种媒体,不完全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个人工作的积极宣传和呼吁无疑越来越少。因此,社会需要给予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多的支持。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银校合作、爱心助学,争取更多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经费来帮助困难学生。
3.学校方面
(l)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信息库。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家访,对困难的学生信息进行建立,再对信息进行调查。
(2)高校要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建立还贷约束机制。
(3)加强银校合作,推动助学贷款工作开展。与其他的资助渠道相比,助学贷款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在上学过程中摆脱经济困难,降低其经济负担,如此学生的学习时间、精力以及生活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而且能够解决其他的资助方式的缺陷,对市场和教育的规律进行整合。
(4)改革奖学金制度,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扩大奖学金受奖面。
4.学生个人及家庭方面
学生个人方面:第一,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而且没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第二,贫困使得一些学生非常自卑,而且他们来自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成绩不好,奖学金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遥远的;第三,他们对学生资助制度的理解存在误区,通过弄虚作假来获得资助款;第四,学生的诚信度不够高,很多人毕业后没有及时还款。家庭是学生最为坚强的后盾,是学生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父母需要给儿女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完成学业。当前,家长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对子女的学业没有引发重视,甚至因为经济原因让子女放弃学业。所以,家长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让子女积极向上地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张春雨.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2(5).
[2]李艳艳.高校资助体系分析及改进研究[J].当代经济,2011(20).
[3]裴巧玲,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業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
[4]徐亚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新模式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