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教师职称工作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职称评审 岗位设置与聘任 地方本科高校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教师职称评聘科学合理、公平有效,既是高校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体系的基础,成为人事管理改革的焦点,又直接关系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还影响高校发展目标、定位的实现。因此,其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力推进“放管服”的背景下,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地方本科高校职称评聘工作面临什么样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的重要性
1.師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导向。
为职称评审所制定的政策指标体系,因涉及几乎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其政策影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团队凝聚及学术带头人培育等方向性。因此,可直接引导着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中的投入。高校职称评审大多按照分类评审的方式进行,因此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都根据高校发展定位要求、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职称系列工作性质等的特征而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将促进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发展。因此,高校职称工作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2.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途径。
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高校人才选拔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有很多,既可以根据目前的专门标准进行选拔,又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开展。选拔标准是人才选拔的基础。高校职称评审既要制定包括职称资格条件、岗位聘任条件等评审的基本标准,又有明确的申报范围、评审程序等。由此可见,高校职称评审与聘任,其实质是采用各种指标体系选拔出优秀人才的过程,这是高校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
3.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确保高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为高校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基础,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发展质量。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分配和优质资源的科学选聘。职称工作的关键在于职称结构比例、职称评聘基本条件和方法等。高校可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这些方面的制度设计,既达到人才选拔的目的,又优化学校人力资源,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促进学校发展,因此职称工作是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称结构性矛盾愈显突出。
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事制度改革,这其中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又成为其关键。合理的职称结构可以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有效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的目标。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大多是金字塔形,教授:副教授:讲师=7%-9%:33%-36%:42%-45%。大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都是由多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后升格而来的。在建设初期,为使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等各种指标达标,不可避免地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大量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导致高级职称岗位紧缺。但随着高校快速发展,尤其是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增加,这些高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偏少与教师职称晋升需求急剧上升之间的矛盾,自然而然就愈来愈突出。这甚至已经成为限制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限制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2.职称资格评审体系改革急需推进。
职称评审关乎每一个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发展,并对学校各方面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职称资格评审体系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依然滞后于高校的发展。对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评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突出。一是评审程序存在行政化现象,有的学校存在明显的学术弱化情况;二是评审标准存在重业绩轻师德现象,有的学校在职称资格条件只突出科研业绩要求,不重视师德师风要求;三是评价指标存在于教学质量脱钩的现象。一些高校提出的评审条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情况,只有科研业绩,或者只有教师个人业绩要求,不重视教学业绩,更少有人重视人才培养业绩要求,导致教学质量与职称评审脱钩的现象。
3.岗位聘任管理科学性有待完善。
高校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校职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是坚持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设置岗位结构比例,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岗位基本条件,科学评价教师教学科研业绩,明确各类岗位基本职责。但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亟待完善。一是高校在岗位设置上的自主权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岗位聘任与身份定位应该脱钩,三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需要进一步明晰,四是考核评价体系需要更加切合高校发展实际需要。
三、完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的对策
1.落实“放管服”要求,下放职称管理自主权。
2017年3月,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和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后称“意见”)要求,“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由“高校自主制订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职称评审办法、操作方案报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高校主管部门备案”。据此,落实好国家“放管服”的要求,切实下放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岗位设置与职称评审自主权,是推进和完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2.改革职称评审方法,推进构建量化评审体系。
教育部等五部委“意见”明确要求“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强调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是教师的“师德表现”,须增加教学业绩在职称评聘中的比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积极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切实强化师德表现在职称评聘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首要条件,对师德师风有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大教学业绩在职称评聘中的比重,切实重视教师教学和人才培养业绩。
“意见”明确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量化评审有利于引导教师多出成果、出优秀成果,更有利于促进优秀人才脫颖而出,促进人事管理规范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推进有针对性的构建职称分类评聘量化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不可或缺的环节。
3.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实现激励教师发展目标。
“意见”规定,高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人员总量内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并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岗位设置方案应包括岗位总量,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岗位的名称、数量、结构比例、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等”。完善的岗位聘任制可推进高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激活高校用人机制,还有利于激励教师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改革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和完善岗位聘任制度时,因切实做到“按需设岗、科学管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层管理、逐级聘任,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真正实现激励教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广文,李建惠,何文广.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2]王凌峰.高校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3(01).
[3]赵志鲲.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5).
[4]赵志鲲.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评价与对策探讨[J].江苏高教,2007(03).
[5]李查.高校教师职称综合量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本科教学激励为背景[J].大学教育,2018(01).
关键词: 职称评审 岗位设置与聘任 地方本科高校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教师职称评聘科学合理、公平有效,既是高校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体系的基础,成为人事管理改革的焦点,又直接关系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还影响高校发展目标、定位的实现。因此,其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力推进“放管服”的背景下,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地方本科高校职称评聘工作面临什么样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的重要性
1.師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导向。
为职称评审所制定的政策指标体系,因涉及几乎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其政策影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团队凝聚及学术带头人培育等方向性。因此,可直接引导着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中的投入。高校职称评审大多按照分类评审的方式进行,因此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都根据高校发展定位要求、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职称系列工作性质等的特征而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将促进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发展。因此,高校职称工作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2.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途径。
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高校人才选拔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有很多,既可以根据目前的专门标准进行选拔,又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开展。选拔标准是人才选拔的基础。高校职称评审既要制定包括职称资格条件、岗位聘任条件等评审的基本标准,又有明确的申报范围、评审程序等。由此可见,高校职称评审与聘任,其实质是采用各种指标体系选拔出优秀人才的过程,这是高校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
3.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确保高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为高校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基础,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发展质量。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分配和优质资源的科学选聘。职称工作的关键在于职称结构比例、职称评聘基本条件和方法等。高校可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这些方面的制度设计,既达到人才选拔的目的,又优化学校人力资源,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促进学校发展,因此职称工作是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称结构性矛盾愈显突出。
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事制度改革,这其中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又成为其关键。合理的职称结构可以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有效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的目标。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大多是金字塔形,教授:副教授:讲师=7%-9%:33%-36%:42%-45%。大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都是由多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后升格而来的。在建设初期,为使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等各种指标达标,不可避免地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大量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导致高级职称岗位紧缺。但随着高校快速发展,尤其是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增加,这些高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偏少与教师职称晋升需求急剧上升之间的矛盾,自然而然就愈来愈突出。这甚至已经成为限制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限制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2.职称资格评审体系改革急需推进。
职称评审关乎每一个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发展,并对学校各方面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职称资格评审体系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依然滞后于高校的发展。对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评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突出。一是评审程序存在行政化现象,有的学校存在明显的学术弱化情况;二是评审标准存在重业绩轻师德现象,有的学校在职称资格条件只突出科研业绩要求,不重视师德师风要求;三是评价指标存在于教学质量脱钩的现象。一些高校提出的评审条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情况,只有科研业绩,或者只有教师个人业绩要求,不重视教学业绩,更少有人重视人才培养业绩要求,导致教学质量与职称评审脱钩的现象。
3.岗位聘任管理科学性有待完善。
高校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校职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是坚持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设置岗位结构比例,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岗位基本条件,科学评价教师教学科研业绩,明确各类岗位基本职责。但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亟待完善。一是高校在岗位设置上的自主权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岗位聘任与身份定位应该脱钩,三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需要进一步明晰,四是考核评价体系需要更加切合高校发展实际需要。
三、完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工作的对策
1.落实“放管服”要求,下放职称管理自主权。
2017年3月,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和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后称“意见”)要求,“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由“高校自主制订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职称评审办法、操作方案报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高校主管部门备案”。据此,落实好国家“放管服”的要求,切实下放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岗位设置与职称评审自主权,是推进和完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职称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2.改革职称评审方法,推进构建量化评审体系。
教育部等五部委“意见”明确要求“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强调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是教师的“师德表现”,须增加教学业绩在职称评聘中的比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积极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切实强化师德表现在职称评聘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首要条件,对师德师风有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大教学业绩在职称评聘中的比重,切实重视教师教学和人才培养业绩。
“意见”明确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量化评审有利于引导教师多出成果、出优秀成果,更有利于促进优秀人才脫颖而出,促进人事管理规范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推进有针对性的构建职称分类评聘量化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不可或缺的环节。
3.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实现激励教师发展目标。
“意见”规定,高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人员总量内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并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岗位设置方案应包括岗位总量,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岗位的名称、数量、结构比例、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等”。完善的岗位聘任制可推进高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激活高校用人机制,还有利于激励教师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改革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和完善岗位聘任制度时,因切实做到“按需设岗、科学管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层管理、逐级聘任,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真正实现激励教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广文,李建惠,何文广.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2]王凌峰.高校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3(01).
[3]赵志鲲.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5).
[4]赵志鲲.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评价与对策探讨[J].江苏高教,2007(03).
[5]李查.高校教师职称综合量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本科教学激励为背景[J].大学教育,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