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发挥应用的作用,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课程设计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法,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多年来,不断对课程设计进行教学创新,并精心组织实施。实践表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应用型及社会发展紧缺型人才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课程设计是IT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实践环节,理论课程的巩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课程设计环节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和网络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很容易使这样一个重要环节流于形式,很难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因此如何提高课程设计对学生的锻炼,真正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补充环节,是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机会。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受到的主要困扰有:其一是扩招以来学生多、教师少,导致教师所拟选题少,结合实际不够,学生也难以从实际中理解选题意义;多人做同一个选题学生抄袭现象难以杜绝。其二是一个完整的设计需要从调研分析到程序设计等多个环节,对学时要求高,但现在普遍安排的学时不够,往往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或下载抄袭。其三,课程设计偏重于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与工具的使用,与软件工程类的学生课程设计非常相近,注重“微观”技术培养,而相应忽略了“宏观”的企业管理应用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具备特殊竞争力,也难以达到信息管理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懂信息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
  
  一、课程设计改革创新具体做法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多参加实践、多进行练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应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创新首先确定目标,然后从课程选题,任务安排,设计过程监管和成绩评定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重塑人才培养模式。
  1.目标
  在教学中积极贯彻“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素质提升本,以能力培养为纲,以知识传授为目,以职业技能为用,以教学创新为体,以学生兴趣为源,开发学生潜能,增强竞争优势,培养懂管理的信息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设计情景化,情景创设主题化,主题导向项目化,项目实施责任化,责任落实成果化,成果评价科学化”的教学改革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2.课程设计任务安排明确、具体
  在设计初始,让学生辨清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宣讲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考核方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关键还在于课题的选择。课题要大小适中,但是又要“五脏俱全”,使学生受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
  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来看,课题来源于实际,有真正的用户,在用户的配合和支持期望下,不仅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系统开发,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扩招后学生多,老师的项目和学校的资源难以支撑如此多学生的实际实验开发,笔者尝试发动学生主动寻找课题来源。在一开始学生主动寻找课题来源有一些困难和阻力,但是经过几年实践,效果也很好。很多学生在寻找课题来源的同时,锻炼了营销和交流能力,而且能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IT结合点,研发管理信息系统。而且学生这种走出校园接触企业寻找课题的方式,也受到了一些中小企业的欢迎,企业愿意接受学生调查,欢迎学生提出意见并表示如果系统合适也愿意使用,并且愿意接受学生毕业以后来企业工作,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就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课程设计任务的安排,每一个项目都是来自于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改变学生选题方式单一化,杜绝学生沿袭或者网上抄袭的现象。
  3.课程设计过程实行项目负责制
  改变以前一人一题,一个完整的设计需要从调研分析到程序设计等多个环节,工作量大,需要学时多,多数学生一个人往往在课程结束时难以完成,反而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或下载抄袭,使课程设计流于形式。
  改革后以3~5人对学生进行分组,具体明确各组设计题目内容、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分工。小组长承担项目负责人的角色,负责计划制订、进度安排、过程监督和协调等工作,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综合管理,对实验任务是否完成领导负责,扮演主要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权利重新制定小组长,以实现民主化。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起指导作用完成这个目标,起辅助作用。
  具体要求如下:
  (1)各小组制订计划和进度安排:依据“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甘特图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进度、成员的任务分工和各阶段的目标要求。
  (2)各小组依据项目实施计划(甘特图)进行实施:课程设计主要分为调研、分析、设计、实现等阶段,也有不少工作是并行的,其中团队内部监督和协调尤为重要。项目管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团体努力的结果,团队中成员的平时成绩实现互评。
  (3)设计过程中,各小组首先要对项目进行深入和充分的调研,针对调查所了解到的业务流程,提出新的业务过程模式。这就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否则就无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管理模型或业务流程改造之后,学生考虑采用何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构造新的信息系统。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适时指导。
  (4)系统实现时,采取分功能模块、自由组合,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负责同一模块的学生必须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设计,各模块设计完毕后,分别进行调试,通过后,全体再进行系统联凋,直至全体通过。在合作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由于各模块间存在密切联系,因而学生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自己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模块的关系,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设计。
  小组必须在计划的指导下,分头负责,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实验;如果某个人的任务不完成,不仅其个人成绩受到影响,小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从试验情况来看,这种组织形式,比单独一个人完成设计的形式更接近实际环境(团队工作是实际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特点),不仅可以完成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作、协调能力和竞争精神。
  实验之所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得到较为真实和有效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通过课程设计这门课,学生不仅要完成实验设计本身这个内容,也学习了如何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以适应实际需要。
  4.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
  课程设计的指导,做到全程、多方位,并保证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自主和创新空间课程。设计过程控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指导,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监督,负责。变依赖教师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做到严而不死、放而不散。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之外,还必须加强监控,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如需求分析、设计报告必须严格要求,中期检查也采取答辩汇报形式,不合格的一律要求重写。
  因此课程设计指导书事先做到具体明确,一方面“集权”进行严格的要求、控制和考评,防止过去那种无人管无人问,让学生完全自由设计,到时间随便交个报告就行了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还是更多地“放权”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通过让学生参与课程考核,保证学生能在自我管理乃至自觉行动中,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的考核,做到多层面、多渠道,使考核本身也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实验任务,除了给予足够的压力和方法指导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予足够的约束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
  因此,学生课程成绩拟取决于三个部分: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团队人员互评价情况。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小组的进度要求、个人目标的进度要求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控制),同时,小组实验目标必须实现的压力要求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和协作,从而培养其团队和协作精神。这样设计的实验管理和绩效(成绩)考核体系,不仅支持和保证实验的完成,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项目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原理的具体运用,达到双重学习的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答辩成绩(40%)+报告成绩(30%)+平时成绩(3O%)。答辩分为两次,一次中期答辩主要是针对需求报告文档进行汇报,后一次针对程序运行情况进行答辩,要求程序运行演示。答辩成绩给定标准,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准备PPT进行汇报演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进行提问,同学也可以进行提问,根据答辩的情况由教师给予答辩成绩;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轮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次数不得少于一次,减少学生“搭顺风车”的现象。报告成绩,根据学生交来的报告质量由教师评定。平时成绩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定,教师占60% 、学生占40% ,学生互评成绩是学生在平时的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根据完成设计工作量的大小、态度、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情况等进行评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包办”或“分工不明确,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平时和最终考评的过程中,经历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节,对自己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和帮助。
  
  二、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MIS)课程设计是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全面的实际训练,实际地接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和角度来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培植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作用,还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和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和手段,也可以比较全面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创新改革后的课程设计效果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一直比较高,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学生通过实践对复杂、抽象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管理理论理解得更深,结合的更好;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都有一定增强,通过答辩,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在个性品质培养方面,学生的独立、务实、敢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勤奋肯干、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得到了锻炼。
  该课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形成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樊世清.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2007(34):10
  [2]纪贤标,邵哲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 2008,9(1):83-86
  [3]朱恒民,翟丹妮,洪小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探索[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9-72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的现状,以及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手段等。将教学和实践两个环
高精度时间频率系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实现高精度的远程时间比对是建设高精度时间频率系统的基础条件。主流的高精度卫星远程时间比对方法包括卫星共视法和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法。本文对这两个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搭建了共视和双向时间比对实验平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针对双向比对中的日波动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共视比对法是重要的远距离单向时间比对方法,
脑梗死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一直都较高,而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应用参芎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治疗效果。
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讨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我校人才培养
我室于2006年7月从一位高位截瘫患者的褥疮感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现报道如下。
地理标志农产品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农产品通过登记注册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有效防止了区域性假冒伪劣侵权行为的发生。农产品注册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后,其所蕴涵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中脱颖而出,在促进地域发展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本论文旨在了解地理标志农产品烟台苹果和忠州苹果在地区社会的实际情况,探究地理标志制度对地区发展的影响。为此,本论
随机相移干涉术是最近干涉检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光学元件在线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现有随机相移干涉术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不够完善,检测精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具有五方面创新:在把握社会主义一般发展规律与特殊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
牙隐裂是口腔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1954年,Cibbs在文献中首次提出了牙齿不完全折裂的概念,因为牙隐裂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不同,不同学者对牙隐裂所下的定义各不
目的在体外研究川楝子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空斑减数实验测定川楝子提取物抗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