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业研究对于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通过行业研究,可以掌握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竞争状况及行业发展趋势,从而为经营者与投资者进行战略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某一行业研究,进而为该行业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里通过案例研究,即对中国减变速机行业的行业研究,探索制定行业企业的战略规划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战略规划;行业研究;减变速机行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61-02
一、行业研究的定义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的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为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或行业投资者的投资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通常企业都是在微观市场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容易被眼前的一些暂时发生的假象所迷惑,出现对未来的局势看不清甚至误判的情况。而行业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拨云见日,了解竞争格局和行业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出符合内外部环境的战略发展大计,赢得未来的竞争先机。
减变速机是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用于降低速度,增大扭矩的传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宇航、交通、建筑、冶金、建材、矿山等领域。减变速机行业属于通用机械行业中的一个子行业。
二、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减变速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研究
1.经济因素。全球经济不断回暖,主要经济体均处于回升状态,但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和经济内生动力尚未稳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不确定性依然很强,增速预计保持在2.4%~3.1%左右。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连续平稳增长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障通用机械行业的稳定发展,通用机械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而中国通用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国际产业的转移,是推动减变速机的发展。
2.政策影响因素。政策方面的积极因素有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建材下乡政策,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和保障性租房政策缓解市场因房地产调控造成的对建材需求增长的担忧,为建材行业带来利好,而建材行业的利好直接影响了上游机械行业与减变速机行业的发展。
3.社会发展因素。国家从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延续与消费相关的刺激政策,而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促进了消费增量,使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加,增速加大,这些都促进了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有关的行业的发展,减变速行业即是其一。
4.技术进步因素。随着产业结构的更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行业未来发展的支柱,装备制造业需要全面升级,推动节能减排装备、新能源装备进入高增长轨道。
(二)减变速行业发展微观研究
1.行业发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始,中国开始引进成套设备,具体有武汉钢铁1 700mm轧机中的通用和轧钢机减速机的引进;英国23 000kW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负荷齿轮箱的引进;30万t/a合成氨中的高速齿轮装置的引进。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独立制造高速重载设备的能力,比较典型的是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机械研究所等四单位联合美国费城齿轮公司引进全套高速重载齿轮设计制造技术,通过弹性变形和热变形修形等高速重载齿轮的共性技术作了突破性的研究,成功完善了理论和产品的规范制造。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了独立开发低速重载设备的历程,如最大功率已达4 000kW的水泥磨传动齿轮箱的开发和制造。现在已发展到硬齿面、模块化、高精度与机电一体化的减变速机。国内的减变速机正在向中高端转移,进行进口替代。从产品结构来看,减变速机四大系列产品中,无级减速机已经进入衰退期,摆线和涡轮蜗杆减速机处于成熟期,齿轮仍处在成长期中。
2.行业规模。2007年全球工业传动行业年销售额约为250亿欧元,年均增长幅度约为2.5%,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工业传动行业实现196亿欧元销售额。中国从2003年以来,减变速机产量持续稳定增长,除了2009年因金融危机略微下滑,预计2010年达到530万台,复合增长率21.75%,而齿轮是工业传动的发展趋势,固定资产累计快速增长,销售额持续高速发展。
从行业战略群体定位分析,产品价格和技术水平成为行业内企业群体定位的两个最显著特征,形成了SEW等外资企业群、中国高速传动等全国一流企业群、东力传动等全国性企业群、星光传动等区域性企业群。减变速行业的集中度不够,前十位企业占比仅40%,SEW占有率最高,也只有11%。减变速机价值链中,减变速机生产与零部件对毛利的分割差异不大,低于配套厂和整机生产厂,原材料对毛利的分割最大,达到40%。研发的投入占总价值的1%,研发价值分布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3.行业竞争状况。从波特竞争结构分析看,减变速机产业链的上游关键零部件的制约较大,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而下游对中低端产品议价能力强,需求的影响较大;中低端减速器进入门槛低,市场对产品的技术与品质要求不高,潜在进入者较多。国内甚至国际上特定的行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配套主机厂利用自己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资源,研发出自己行业内所用的减变速机,如振华港机、太重、大起等;整体而言,减变速机具有不可替代性,是难以替代的配套,而变频器节能、稳定的变速功能正在被市场广泛接受,伺服系统模件、紧凑的特点提高了机器的灵活性,两者都成为机械减速的潜在部分替代品。
4.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减变速行业的下游行业的发展驱动着该行业的发展,其下游行业有陶瓷行业、玻璃行业、木工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新能源行业和节能减排行业等。国民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国际产业转移和通用机械行业发展是推动减变速机行业整体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是陶瓷、玻璃和木工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国民经济增长推动食品、饮料包装行业发展,国家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政策推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行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建筑陶瓷受房地产和基础投资影响大,出口价格和数量在2008年、2009年也同步上升,陶机市场基本上呈正比变化,行业集中度低,仍未进入成熟有序的竞争阶段;在玻璃行业,行业产能过剩,长期增长空间不大,平板玻璃作为建材行业的子行业,其产量与房地产投资开发力度基本上同方向变化;木工行业已经是较为成熟的传统制造业,2000—2009年随着商品房销量的上升,全国木地板产量稳步上升;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增长期,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推动行业的增长,食品饮料包装机械行业集中度高,业内龙头企业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提高设备技术能力,扩大市场规模;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扶持将带来能源结构的巨大变化,同时为相关上游产业创造快速成长机会,其中包括装备行业,风电、核电等电力重型机械行业的资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还有节能减排行业,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要求国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资源税改革,高能耗行业受很大影响,未来的固废及水务处理投入增长迅速。
从整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来看,行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较大,首先是下游行业总体发展看好,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行业是企业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重点;其次是行业集中度不高,虽然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但存在行业升级转型及进口替代的重大机遇。
(三)减变速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1.代表着传动技术发展的高效传动重载的小型化齿轮和变频、伺服变速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变频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发挥了变频变速和机械变速各自的优势,增大了系统的变速比;在变频许可的时候,采用变频变速,有利于节能和效率,超过变频能力范围时,配合机械变速,从而实现变速比和控制的灵活性;在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伺服电动机的伺服变速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机械传动中的变速机构,只有当伺服电机的转速范围满足不了系统要求时,才通过传动装置变速。
2.优秀企业近几年引入先进设备,完善供应链,持续扩大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行业集中度加大的发展趋势。SEW通过独资与合资形式,在2001—2007年之间,先后斥资3亿欧元建成了除天津之外的另外两个制造中心(江苏和天津)和5个组装中心(广州、西安、沈阳、武汉和苏州),从而完善了供应链,同时加大了产能;形成了年产高端减速机40万台、电机30万台和变频器两万台的生产能力,目前产值国内第一;中国高速传动2007年香港上市,全球融资,融资额的90%投资于产品研发、厂房和机器的持续建设;收购与绝对控股上游零配件厂江苏宏晟。现在厂房与机器资产相比上市时的情况,增加了375%;公司的销售每年以103%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惊人的56亿元。
3.模块化、集约式的设计与生产,提高产能与稳定产品品质的发展趋势。这种方式有如下好处:一是集中设计和制造的这些零部件构成特有的模块组合体系,这些零部件可以完成上千万种组合,在这些组合中,客户基本能为自己的传动要求找到一种理想的解决方式;二是绝大部分零部件都可进行大规模制造,从而减少为满足客户差异化要求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三是由于可以大批量生产,零部件与产品的一致性得到了保证,产品品质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得到提升;四是通过这种方式,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方式得以实现。
4.行业合作形式逐渐成型,签订合资成立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和投资并购成为行业内的主要合作模式的发展趋势。中国高速传动收购上游企业江苏宏盛重工业集团,并先后与GE WIND、ALSTOM、ZF CHINA以及下游船舶企业展开合作,不但完善了上下游的供应链,还顺利进入了新兴领域,拓展了自身市场;东力传动收购上游电机厂,并与郑州机械研究所、浙江运达等企业展开合作研发与制造,强化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建设,完善了供应链;江苏泰隆与意大利布雷维尼合资生产工程用行星齿轮减速机,与哈工大合作开发高精减速机的关键技术。
总之,根据对以上个案的减变速机行业的行业研究,我们从行业宏观环境、行业微观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一具体的行业进行了全面了解,为行业内的众多企业进行发展战略规划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外部依据。
参考文献:
[1]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减变速机分会2007—2009年鉴[K].
[3]莫少坤.企业战略决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 安世友]
关键词:战略规划;行业研究;减变速机行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61-02
一、行业研究的定义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的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为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或行业投资者的投资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通常企业都是在微观市场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容易被眼前的一些暂时发生的假象所迷惑,出现对未来的局势看不清甚至误判的情况。而行业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拨云见日,了解竞争格局和行业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出符合内外部环境的战略发展大计,赢得未来的竞争先机。
减变速机是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用于降低速度,增大扭矩的传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宇航、交通、建筑、冶金、建材、矿山等领域。减变速机行业属于通用机械行业中的一个子行业。
二、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减变速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研究
1.经济因素。全球经济不断回暖,主要经济体均处于回升状态,但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和经济内生动力尚未稳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不确定性依然很强,增速预计保持在2.4%~3.1%左右。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连续平稳增长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障通用机械行业的稳定发展,通用机械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而中国通用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国际产业的转移,是推动减变速机的发展。
2.政策影响因素。政策方面的积极因素有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建材下乡政策,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和保障性租房政策缓解市场因房地产调控造成的对建材需求增长的担忧,为建材行业带来利好,而建材行业的利好直接影响了上游机械行业与减变速机行业的发展。
3.社会发展因素。国家从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延续与消费相关的刺激政策,而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促进了消费增量,使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加,增速加大,这些都促进了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有关的行业的发展,减变速行业即是其一。
4.技术进步因素。随着产业结构的更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行业未来发展的支柱,装备制造业需要全面升级,推动节能减排装备、新能源装备进入高增长轨道。
(二)减变速行业发展微观研究
1.行业发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始,中国开始引进成套设备,具体有武汉钢铁1 700mm轧机中的通用和轧钢机减速机的引进;英国23 000kW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负荷齿轮箱的引进;30万t/a合成氨中的高速齿轮装置的引进。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独立制造高速重载设备的能力,比较典型的是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机械研究所等四单位联合美国费城齿轮公司引进全套高速重载齿轮设计制造技术,通过弹性变形和热变形修形等高速重载齿轮的共性技术作了突破性的研究,成功完善了理论和产品的规范制造。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了独立开发低速重载设备的历程,如最大功率已达4 000kW的水泥磨传动齿轮箱的开发和制造。现在已发展到硬齿面、模块化、高精度与机电一体化的减变速机。国内的减变速机正在向中高端转移,进行进口替代。从产品结构来看,减变速机四大系列产品中,无级减速机已经进入衰退期,摆线和涡轮蜗杆减速机处于成熟期,齿轮仍处在成长期中。
2.行业规模。2007年全球工业传动行业年销售额约为250亿欧元,年均增长幅度约为2.5%,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工业传动行业实现196亿欧元销售额。中国从2003年以来,减变速机产量持续稳定增长,除了2009年因金融危机略微下滑,预计2010年达到530万台,复合增长率21.75%,而齿轮是工业传动的发展趋势,固定资产累计快速增长,销售额持续高速发展。
从行业战略群体定位分析,产品价格和技术水平成为行业内企业群体定位的两个最显著特征,形成了SEW等外资企业群、中国高速传动等全国一流企业群、东力传动等全国性企业群、星光传动等区域性企业群。减变速行业的集中度不够,前十位企业占比仅40%,SEW占有率最高,也只有11%。减变速机价值链中,减变速机生产与零部件对毛利的分割差异不大,低于配套厂和整机生产厂,原材料对毛利的分割最大,达到40%。研发的投入占总价值的1%,研发价值分布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3.行业竞争状况。从波特竞争结构分析看,减变速机产业链的上游关键零部件的制约较大,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而下游对中低端产品议价能力强,需求的影响较大;中低端减速器进入门槛低,市场对产品的技术与品质要求不高,潜在进入者较多。国内甚至国际上特定的行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配套主机厂利用自己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资源,研发出自己行业内所用的减变速机,如振华港机、太重、大起等;整体而言,减变速机具有不可替代性,是难以替代的配套,而变频器节能、稳定的变速功能正在被市场广泛接受,伺服系统模件、紧凑的特点提高了机器的灵活性,两者都成为机械减速的潜在部分替代品。
4.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减变速行业的下游行业的发展驱动着该行业的发展,其下游行业有陶瓷行业、玻璃行业、木工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新能源行业和节能减排行业等。国民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国际产业转移和通用机械行业发展是推动减变速机行业整体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是陶瓷、玻璃和木工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国民经济增长推动食品、饮料包装行业发展,国家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政策推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行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建筑陶瓷受房地产和基础投资影响大,出口价格和数量在2008年、2009年也同步上升,陶机市场基本上呈正比变化,行业集中度低,仍未进入成熟有序的竞争阶段;在玻璃行业,行业产能过剩,长期增长空间不大,平板玻璃作为建材行业的子行业,其产量与房地产投资开发力度基本上同方向变化;木工行业已经是较为成熟的传统制造业,2000—2009年随着商品房销量的上升,全国木地板产量稳步上升;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增长期,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推动行业的增长,食品饮料包装机械行业集中度高,业内龙头企业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提高设备技术能力,扩大市场规模;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扶持将带来能源结构的巨大变化,同时为相关上游产业创造快速成长机会,其中包括装备行业,风电、核电等电力重型机械行业的资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还有节能减排行业,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要求国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资源税改革,高能耗行业受很大影响,未来的固废及水务处理投入增长迅速。
从整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来看,行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较大,首先是下游行业总体发展看好,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行业是企业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重点;其次是行业集中度不高,虽然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但存在行业升级转型及进口替代的重大机遇。
(三)减变速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1.代表着传动技术发展的高效传动重载的小型化齿轮和变频、伺服变速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变频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发挥了变频变速和机械变速各自的优势,增大了系统的变速比;在变频许可的时候,采用变频变速,有利于节能和效率,超过变频能力范围时,配合机械变速,从而实现变速比和控制的灵活性;在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伺服电动机的伺服变速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机械传动中的变速机构,只有当伺服电机的转速范围满足不了系统要求时,才通过传动装置变速。
2.优秀企业近几年引入先进设备,完善供应链,持续扩大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行业集中度加大的发展趋势。SEW通过独资与合资形式,在2001—2007年之间,先后斥资3亿欧元建成了除天津之外的另外两个制造中心(江苏和天津)和5个组装中心(广州、西安、沈阳、武汉和苏州),从而完善了供应链,同时加大了产能;形成了年产高端减速机40万台、电机30万台和变频器两万台的生产能力,目前产值国内第一;中国高速传动2007年香港上市,全球融资,融资额的90%投资于产品研发、厂房和机器的持续建设;收购与绝对控股上游零配件厂江苏宏晟。现在厂房与机器资产相比上市时的情况,增加了375%;公司的销售每年以103%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惊人的56亿元。
3.模块化、集约式的设计与生产,提高产能与稳定产品品质的发展趋势。这种方式有如下好处:一是集中设计和制造的这些零部件构成特有的模块组合体系,这些零部件可以完成上千万种组合,在这些组合中,客户基本能为自己的传动要求找到一种理想的解决方式;二是绝大部分零部件都可进行大规模制造,从而减少为满足客户差异化要求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三是由于可以大批量生产,零部件与产品的一致性得到了保证,产品品质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得到提升;四是通过这种方式,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方式得以实现。
4.行业合作形式逐渐成型,签订合资成立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和投资并购成为行业内的主要合作模式的发展趋势。中国高速传动收购上游企业江苏宏盛重工业集团,并先后与GE WIND、ALSTOM、ZF CHINA以及下游船舶企业展开合作,不但完善了上下游的供应链,还顺利进入了新兴领域,拓展了自身市场;东力传动收购上游电机厂,并与郑州机械研究所、浙江运达等企业展开合作研发与制造,强化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建设,完善了供应链;江苏泰隆与意大利布雷维尼合资生产工程用行星齿轮减速机,与哈工大合作开发高精减速机的关键技术。
总之,根据对以上个案的减变速机行业的行业研究,我们从行业宏观环境、行业微观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一具体的行业进行了全面了解,为行业内的众多企业进行发展战略规划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外部依据。
参考文献:
[1]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减变速机分会2007—2009年鉴[K].
[3]莫少坤.企业战略决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