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我的户口到了北京,那时候已经在北京漂了差不多9年,是一个所谓的“体制外”的人。你有一种漂泊感、无根感,你在这个城市就是一个过客,随时可能离开,随时也可能被清开。后来我有了所谓的户口,成为了一个所谓的北京人,但好像北漂不仅仅跟你的户口和编制有关,更重要的是跟你的认同感有关。比如是否有了北京户口你就是北京人了?你成为了北京人,你是否认为你就是这个地方的?你跟北京之间是否达成了你和故乡那样的某种非常和谐的自然契约,这涉及到心理认同的问题。
我想只有国家对你的身份、对你的身份证明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的时候,你才会有这种所谓的漂泊感。
我问了很多国外的朋友,很多人生活在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可能他不是天生的纽约人、巴黎人,但是他没有所谓的漂泊感。我在这个地方工作,烦了,卷一个铺盖就可以去另一个城市,不需要盖那么多的章。
河南的一个朋友要生二胎,我说你真是幸福,可以生两个孩子。他说你真武断,生一个孩子多么困难,他一共盖了35个章。
当然这也和我们所谓的传统文化有关。比如说,我们到这个地方不买房子,没有自己的窝,父母可能觉得你的生活不幸福,没有资格生活在北京。
正是因为这样的焦虑,和对这种焦虑长时间的考量,我写了一些关于北京的小说。小说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来的,跟我一样,北京对我们有很大的诱惑,它对我们的精神具有某种吸引力,好像我们到这个地方以后就接近了某些东西。一旦你失望了,你就很难受。
我们如何来考察一个城市?我的确写了很多关于城市的小说,但是你会发现,它们一直有一个乡村的小城镇的背景。我觉得在当下的生活,现代化进程急速发展的转型期,看待中国,哪怕看到北京、上海这样非常现代乃至后现代的城市,必须放在中国的背景下,这就是乡土背景。
理解纽约你可以把纽约单独从美国拿出来考察,这是十分城市化的城市,它是一个标杆,而且是自足的,就盯着纽约看就能看到这个城市所有该有的东西。巴黎也是这样。因为它作为一个城市具备了充分的城市性。孤零零研究纽约就能研究透,就能把所有的真相和命运找出来。但是你用这个方法研究北京肯定不行。北京这个城市她是一个中国的缩影,有那么多乡村来的、那么多城镇来的、那么多外地来的人。看一个城市要看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有编制有户口的人,还要看没有编制没有户口这样的一些人。
我们总是说一到过年北京差不多空了,因为那么多务工的提供给我们服务的人都回家了。我有一个朋友家里的孩子对他们的保姆特别依赖,那个保姆是一个农村人,过年保姆回家过年,孩子不干,一直苦恼。后来两口子没办法,坐飞机跑到保姆生活的城市,在他们的县城酒店租了房间,然后把保姆一家人接到酒店过年,否则他们这个年过不下去。你可以看到一个北京人的生活是多么地依赖外地人,北京这个城市多么地依赖中国其他地方。
在当下写乡村也是这样,不能单独盯着乡村看,虽然乡村有这么多年漫长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但是今天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乡村也在变质,传统的乡村伦理结构、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巨大变化。所以考察乡村和考察城市一样,都需要以对方为背景,这是一个互为他者的关系。
所以在我的小说里,整个所有人是走在从乡村到城市的半路上。我觉得中国人目前是这个状态,中国整个目前也是这样的状态,是走在半路上的状态。
在《耶路撒冷》里面,我写了70年代离开故乡的一帮人。那时候故乡还是一个郊区,还有农民,跟土地有关系。当他们十几年以后回去,土地已经变成城市。这个故乡是跨越式大跃进的发展,它可以人为地给自己制造文化,比如小说里写的,虚构一个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人放在那儿,给这个人建一个纪念馆,找一帮学者,通过某种虚构的方式勾勒历史,给他杜撰一个生平,作为一种文化。这是畸形的现代化下才能出现的情况。
有一次我跟梁鸿他们聊这一代人的乡愁,我说70年代人的乡愁跟50年代人60年代人的乡愁有所区别。一个50年代出生的人,比如说莫言,他们回到故乡依然能往那儿一蹲,抽根烟,聊聊天。他们回去有天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而我们回去以后,你会觉得身份特别的尴尬,过去很熟悉的人现在变得很陌生,变得很拘谨。
记得宋之问的一句话:不敢看来人。你会觉得某种难为情,你会想,跨越这么漫长的时光,你怎样迅速弥合你们两个人身份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所导致的隔膜。你想很快地恢复到过去那种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但是中间隔着那些东西,所以你会觉得很难受。你觉得不舒服,对方也觉得不舒服,彼此都把握不好这个分寸。最后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像逃跑一样。
虽然我们讲了半天北漂,其实北漂只是小说里面人物的一个身份,小说重点其实是讨论在一代人内心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做了很多调查,跟很多朋友聊,我们现在的生活跟我们大学毕业时的生活差距在哪里?50年代、60年代的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内心有一个理想主义,这个理想主义无论是体制、意识形态还是其他元素塑造的,不管怎么评价,但是得承认它是在那儿呢。而真正开始与国际接轨的是80后,他们跟传统有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其实很小,他们生来是一个国际化的人,成长的经历是充分与国际接轨的。我是70年代末的人,很多现在大家怀旧的比如动画片,我都没看过,变形金刚到现在我都没玩儿过。我喝牛奶是在工作以后,2000年以后,之前从来不喝牛奶。一个是没有牛奶喝,第二一直不习惯牛奶的味道。因为我们的生长环境,最终是农耕文明的肠胃。但是现在小孩生来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所以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人,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有另外一个取向,他们对某些东西的苛求,个体主义、自我主义的褒扬,导致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管那个想法、意志和理想好还是坏,但是他们有。 而我们是处于人生最疲于奔命的时候把理想忘了。我想知道我们这代人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理想,我想还是有的,只是缺乏一个契机。
我的小说采用专栏的形式,这个小说分奇数章,奇数章是完整的故事,偶数章是专栏。专栏是我想把这代人的思考都塞到小说里,但是如果要求太高,会变形。我对小说的标准就是要本色要自然、不刻意。写小说前三年我一直在做素材的积累,好几个版本,一直没有写,就是找不到一个结构,找不到把所有的想法塞到小说里的方式。
后来在美国参加写作计划时,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突然脑子一亮,我为什么要把这些想法都塞进故事?我可不可以单独列出来?后来就有了专栏这样的一个形式,作为它的偶数章。奇数章讲故事,偶数章写专栏。当时列了70后可能面临的几十个问题,从里面挑了我觉得最重要的10个问题,小说里面无法表达和表达不出来的东西。10个问题,10个专栏,基本把各种文学形式都操练了一遍。可能写小说的人都有这个毛病。
在一个信息比较闭塞、缺少网络的时代,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历时性的,是一个线性的,某一件事情发生了。比如美国那边,响了一声枪,一点点影响,最后这个消息和它的结果传到中国以后,可能是若干时间以后,你能看到一个事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这个影响叙述的时候是线性的,有开头、发展、结局。但是现在美国那边一声枪响,这边两秒钟后就“听见”了,这个带来的问题是,整个世界好像由历时的变成共时的。所以这个小说里,我想着能否把这种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关系处理好,就好像把所有的故事摊开在你的书桌上,使用的是对称的结构,一个故事讲一半再讲下面一个,就是为了把共时性的特点再突出一遍。
文学到底是什么?我儿子两岁的时候一直喜欢看光头强,后来我不给他看了,原因是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过来,我跟我儿子说,快,叫叔叔,他就是不叫,怎么说都不叫。我觉得很奇怪,我朋友走了以后问他为什么不叫,他说,他是光头强。光头强是一个坏蛋,砍伐森林。因为我那个朋友有一个小胡子,长得很像光头强,我儿子就认为长小胡子的都是光头强。后来我说不要再给他看这个了。现在我们想象红楼梦,一想贾宝玉就想到欧阳奋强,一想林黛玉就想到陈晓旭。但是如果你要看到红楼梦的文字,那个贾宝玉有很多样,很多种,那个林黛玉也有很多样,很多种。我觉得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会把你的想法和想象力给固定住,它有一个多样性,有丰富性,它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化,狭隘化,固定化。
(感谢腾讯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单向空间,发言稿有删节,未经演讲者审阅)
我想只有国家对你的身份、对你的身份证明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的时候,你才会有这种所谓的漂泊感。
我问了很多国外的朋友,很多人生活在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可能他不是天生的纽约人、巴黎人,但是他没有所谓的漂泊感。我在这个地方工作,烦了,卷一个铺盖就可以去另一个城市,不需要盖那么多的章。
河南的一个朋友要生二胎,我说你真是幸福,可以生两个孩子。他说你真武断,生一个孩子多么困难,他一共盖了35个章。
当然这也和我们所谓的传统文化有关。比如说,我们到这个地方不买房子,没有自己的窝,父母可能觉得你的生活不幸福,没有资格生活在北京。
正是因为这样的焦虑,和对这种焦虑长时间的考量,我写了一些关于北京的小说。小说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来的,跟我一样,北京对我们有很大的诱惑,它对我们的精神具有某种吸引力,好像我们到这个地方以后就接近了某些东西。一旦你失望了,你就很难受。
我们如何来考察一个城市?我的确写了很多关于城市的小说,但是你会发现,它们一直有一个乡村的小城镇的背景。我觉得在当下的生活,现代化进程急速发展的转型期,看待中国,哪怕看到北京、上海这样非常现代乃至后现代的城市,必须放在中国的背景下,这就是乡土背景。
理解纽约你可以把纽约单独从美国拿出来考察,这是十分城市化的城市,它是一个标杆,而且是自足的,就盯着纽约看就能看到这个城市所有该有的东西。巴黎也是这样。因为它作为一个城市具备了充分的城市性。孤零零研究纽约就能研究透,就能把所有的真相和命运找出来。但是你用这个方法研究北京肯定不行。北京这个城市她是一个中国的缩影,有那么多乡村来的、那么多城镇来的、那么多外地来的人。看一个城市要看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有编制有户口的人,还要看没有编制没有户口这样的一些人。
我们总是说一到过年北京差不多空了,因为那么多务工的提供给我们服务的人都回家了。我有一个朋友家里的孩子对他们的保姆特别依赖,那个保姆是一个农村人,过年保姆回家过年,孩子不干,一直苦恼。后来两口子没办法,坐飞机跑到保姆生活的城市,在他们的县城酒店租了房间,然后把保姆一家人接到酒店过年,否则他们这个年过不下去。你可以看到一个北京人的生活是多么地依赖外地人,北京这个城市多么地依赖中国其他地方。
在当下写乡村也是这样,不能单独盯着乡村看,虽然乡村有这么多年漫长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但是今天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乡村也在变质,传统的乡村伦理结构、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巨大变化。所以考察乡村和考察城市一样,都需要以对方为背景,这是一个互为他者的关系。
所以在我的小说里,整个所有人是走在从乡村到城市的半路上。我觉得中国人目前是这个状态,中国整个目前也是这样的状态,是走在半路上的状态。
在《耶路撒冷》里面,我写了70年代离开故乡的一帮人。那时候故乡还是一个郊区,还有农民,跟土地有关系。当他们十几年以后回去,土地已经变成城市。这个故乡是跨越式大跃进的发展,它可以人为地给自己制造文化,比如小说里写的,虚构一个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人放在那儿,给这个人建一个纪念馆,找一帮学者,通过某种虚构的方式勾勒历史,给他杜撰一个生平,作为一种文化。这是畸形的现代化下才能出现的情况。
有一次我跟梁鸿他们聊这一代人的乡愁,我说70年代人的乡愁跟50年代人60年代人的乡愁有所区别。一个50年代出生的人,比如说莫言,他们回到故乡依然能往那儿一蹲,抽根烟,聊聊天。他们回去有天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而我们回去以后,你会觉得身份特别的尴尬,过去很熟悉的人现在变得很陌生,变得很拘谨。
记得宋之问的一句话:不敢看来人。你会觉得某种难为情,你会想,跨越这么漫长的时光,你怎样迅速弥合你们两个人身份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所导致的隔膜。你想很快地恢复到过去那种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但是中间隔着那些东西,所以你会觉得很难受。你觉得不舒服,对方也觉得不舒服,彼此都把握不好这个分寸。最后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像逃跑一样。
虽然我们讲了半天北漂,其实北漂只是小说里面人物的一个身份,小说重点其实是讨论在一代人内心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做了很多调查,跟很多朋友聊,我们现在的生活跟我们大学毕业时的生活差距在哪里?50年代、60年代的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内心有一个理想主义,这个理想主义无论是体制、意识形态还是其他元素塑造的,不管怎么评价,但是得承认它是在那儿呢。而真正开始与国际接轨的是80后,他们跟传统有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其实很小,他们生来是一个国际化的人,成长的经历是充分与国际接轨的。我是70年代末的人,很多现在大家怀旧的比如动画片,我都没看过,变形金刚到现在我都没玩儿过。我喝牛奶是在工作以后,2000年以后,之前从来不喝牛奶。一个是没有牛奶喝,第二一直不习惯牛奶的味道。因为我们的生长环境,最终是农耕文明的肠胃。但是现在小孩生来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所以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人,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有另外一个取向,他们对某些东西的苛求,个体主义、自我主义的褒扬,导致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管那个想法、意志和理想好还是坏,但是他们有。 而我们是处于人生最疲于奔命的时候把理想忘了。我想知道我们这代人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理想,我想还是有的,只是缺乏一个契机。
我的小说采用专栏的形式,这个小说分奇数章,奇数章是完整的故事,偶数章是专栏。专栏是我想把这代人的思考都塞到小说里,但是如果要求太高,会变形。我对小说的标准就是要本色要自然、不刻意。写小说前三年我一直在做素材的积累,好几个版本,一直没有写,就是找不到一个结构,找不到把所有的想法塞到小说里的方式。
后来在美国参加写作计划时,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突然脑子一亮,我为什么要把这些想法都塞进故事?我可不可以单独列出来?后来就有了专栏这样的一个形式,作为它的偶数章。奇数章讲故事,偶数章写专栏。当时列了70后可能面临的几十个问题,从里面挑了我觉得最重要的10个问题,小说里面无法表达和表达不出来的东西。10个问题,10个专栏,基本把各种文学形式都操练了一遍。可能写小说的人都有这个毛病。
在一个信息比较闭塞、缺少网络的时代,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历时性的,是一个线性的,某一件事情发生了。比如美国那边,响了一声枪,一点点影响,最后这个消息和它的结果传到中国以后,可能是若干时间以后,你能看到一个事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这个影响叙述的时候是线性的,有开头、发展、结局。但是现在美国那边一声枪响,这边两秒钟后就“听见”了,这个带来的问题是,整个世界好像由历时的变成共时的。所以这个小说里,我想着能否把这种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关系处理好,就好像把所有的故事摊开在你的书桌上,使用的是对称的结构,一个故事讲一半再讲下面一个,就是为了把共时性的特点再突出一遍。
文学到底是什么?我儿子两岁的时候一直喜欢看光头强,后来我不给他看了,原因是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过来,我跟我儿子说,快,叫叔叔,他就是不叫,怎么说都不叫。我觉得很奇怪,我朋友走了以后问他为什么不叫,他说,他是光头强。光头强是一个坏蛋,砍伐森林。因为我那个朋友有一个小胡子,长得很像光头强,我儿子就认为长小胡子的都是光头强。后来我说不要再给他看这个了。现在我们想象红楼梦,一想贾宝玉就想到欧阳奋强,一想林黛玉就想到陈晓旭。但是如果你要看到红楼梦的文字,那个贾宝玉有很多样,很多种,那个林黛玉也有很多样,很多种。我觉得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会把你的想法和想象力给固定住,它有一个多样性,有丰富性,它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化,狭隘化,固定化。
(感谢腾讯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单向空间,发言稿有删节,未经演讲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