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商业共谋关系,远未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
不知什么原因,媒体最近又拿出“投资本土电影不赚钱”的话题来炒。最新的举证是说亏损率达70%,每年400部电影里,赚钱的不过10多部。
本土电影不赚钱,这是自1980年代后期就开始的老命题,其中原因颇多,最主要的两条是:低水准的说教;对观众趣味一厢情愿的猜度、讨好。到1990年代中后期,内地真能赚钱的电影导演,只剩下阿甘、冯小刚等少数几位非科班出身的新人,连姜文、李保田出演,张艺谋最后一部堪称精品的《有话好好说》据说都是赔了的。这些情况媒体不是不了解,只是善忘,而且在2000年以来,渐渐被自造的“亿元票房”梦幻酱住了思维。
当一部5000万元投资的电影票房过亿,我们经常会看到枪手和娱记为之欢呼鼓噪,其实刨除进一步推动票房的动机,如果它的票房在亿元左右止步,那么它能不能回收成本都是一个问题。一来电影在拍摄投资以外,还有额外的、公映时的广告支出;二来“亿元票房”是要跟院线分的,片方最多只能拿回40%。也就是说,这里面只有4000万属于投资方。一部5000万投资的电影要想不赔,票房起码应该达到1亿3000万以上!而这些情况,我们的电影投资者和媒体工作者,通常在进行宣传时,往往刻意省去了介绍。当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最低票价上浮的事情出来后,大家开始讨论起现行的院线分账制,不过是把过去故意掩盖的现实,重新给摆了出来。
冯导虽然已是内地最能创收的导演,但内地电影票价与人均工资之间比例(大约是1:20,欧美和香港则多是1:300)过于残忍的现实,导致他所能面对的观众依然只是时尚人群和一小部分中年有闲人士,他电影的价位、影响力和对普通观众的票房吸引力,还远不能够达到“客大欺店(院线)”的程度。而随着地价的持续走高,许多影院的投入成本也在继续攀高,这种片方与发行方间的微妙博弈还将持续下去,很难判定谁是赢家。惟一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投资人和强势导演们对创收目标的贪得无厌,一些曾经的票房英雄将注定倒在新的冲刺目标之前……
与电影对票房的索求无度有些近似,靠吸纳广告为生的内地电视荧屏这些年对收视率的争夺已经日趋白热化。频道与频道之间,不同的剧集之间,都不时爆出收视率PK的花边。而交战各家所依靠的数据,多出自于所谓的“收视调查公司”。但收视调查公司的数据是否科学、公平,是否真的摆脱了暗箱操作?这是许多人都在怀疑的,也是媒体最近开始追问的。
不过按目前的情形,我认为“追问”最后会不了了之。因为我们的许多大众媒体,一来对国际通行的收视调查,在规则上了解的并不多,中国的观众分层与国外的差异又过于大,怎么调查才是合理、公正的?媒体也好,业界也好,很难说有谁在认识上更能让对方服气;二来现在的媒体老总都怕打官司和怕触怒利益阶层;三则是最根本的,与投资人、导演与院线的矛盾类似:现在的电视台和剧集出品方,虽然对诸多调查公司心怀不满,可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有一定需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商业共谋关系,远未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
不知什么原因,媒体最近又拿出“投资本土电影不赚钱”的话题来炒。最新的举证是说亏损率达70%,每年400部电影里,赚钱的不过10多部。
本土电影不赚钱,这是自1980年代后期就开始的老命题,其中原因颇多,最主要的两条是:低水准的说教;对观众趣味一厢情愿的猜度、讨好。到1990年代中后期,内地真能赚钱的电影导演,只剩下阿甘、冯小刚等少数几位非科班出身的新人,连姜文、李保田出演,张艺谋最后一部堪称精品的《有话好好说》据说都是赔了的。这些情况媒体不是不了解,只是善忘,而且在2000年以来,渐渐被自造的“亿元票房”梦幻酱住了思维。
当一部5000万元投资的电影票房过亿,我们经常会看到枪手和娱记为之欢呼鼓噪,其实刨除进一步推动票房的动机,如果它的票房在亿元左右止步,那么它能不能回收成本都是一个问题。一来电影在拍摄投资以外,还有额外的、公映时的广告支出;二来“亿元票房”是要跟院线分的,片方最多只能拿回40%。也就是说,这里面只有4000万属于投资方。一部5000万投资的电影要想不赔,票房起码应该达到1亿3000万以上!而这些情况,我们的电影投资者和媒体工作者,通常在进行宣传时,往往刻意省去了介绍。当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最低票价上浮的事情出来后,大家开始讨论起现行的院线分账制,不过是把过去故意掩盖的现实,重新给摆了出来。
冯导虽然已是内地最能创收的导演,但内地电影票价与人均工资之间比例(大约是1:20,欧美和香港则多是1:300)过于残忍的现实,导致他所能面对的观众依然只是时尚人群和一小部分中年有闲人士,他电影的价位、影响力和对普通观众的票房吸引力,还远不能够达到“客大欺店(院线)”的程度。而随着地价的持续走高,许多影院的投入成本也在继续攀高,这种片方与发行方间的微妙博弈还将持续下去,很难判定谁是赢家。惟一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投资人和强势导演们对创收目标的贪得无厌,一些曾经的票房英雄将注定倒在新的冲刺目标之前……
与电影对票房的索求无度有些近似,靠吸纳广告为生的内地电视荧屏这些年对收视率的争夺已经日趋白热化。频道与频道之间,不同的剧集之间,都不时爆出收视率PK的花边。而交战各家所依靠的数据,多出自于所谓的“收视调查公司”。但收视调查公司的数据是否科学、公平,是否真的摆脱了暗箱操作?这是许多人都在怀疑的,也是媒体最近开始追问的。
不过按目前的情形,我认为“追问”最后会不了了之。因为我们的许多大众媒体,一来对国际通行的收视调查,在规则上了解的并不多,中国的观众分层与国外的差异又过于大,怎么调查才是合理、公正的?媒体也好,业界也好,很难说有谁在认识上更能让对方服气;二来现在的媒体老总都怕打官司和怕触怒利益阶层;三则是最根本的,与投资人、导演与院线的矛盾类似:现在的电视台和剧集出品方,虽然对诸多调查公司心怀不满,可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有一定需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商业共谋关系,远未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