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路径,更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推进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符合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助于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新时代背景下,本文从高职院校视角出发,对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一系列有效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新时代 高职院校
1 引言
早在2014年,“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被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这并不是增加一门课程或一个活动,而是代表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校课程教学的每个流程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彰显润物无声的力量。在高职院校中,由思政课程转变到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纯的调换文字顺序,从课程理念来看,两者的概念在内涵、取向上都各不相同。两者区别表现在:思政课程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构成,而课程思政代表的是一种育人体系。
2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2.1 缺乏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相关研究表明,现阶段高职院校所建立的专业课程评价,主要围绕学生对基础和技能的掌握展开的评价。但是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积极的引导性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不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重新建立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具体内容中,还应该体现出道德教育效果的内容,比如课程目标应该包含德育目标的内容等。
2.2 专业课程思政理念尚未形成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备课程思政的理念。在思想认识层面来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一些教师认识得不够深入,片面的认为自己只需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行的引导,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在思想认知层面有偏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师忽视了育人的重任,只重视“教书”和“授业”,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好品行、好思想。
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有效策略
3.1 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工作
課程思政的扎实推进,需要高职院校党委的统筹规划作为保障。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到精心部署,组建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整个小组和工作由校长来牵头,统一筹划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教学改革的实施措施,适当加大资金投入,为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教学管理、建设等环节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课程思政生态圈。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步骤平稳实施与推进。在同一专业中,可以在所有的课程中挑选出2-3门展开试点,建立一支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并选拔出带头人,立足于课程思政理念这一基础内容,合理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当获得可喜的教学效果之后再逐步大范围的推广。
最后,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条件。在教学内容等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保持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到教学内容和目标等各个教学环节。
3.2 重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要尽可能地将课程评价所具备的导向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道德教育效果视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观测点指标,并将其纳入到课程质量评价的考核项目中。在对高品质课程、优秀课程评选的要求中,也需要将具备的道德教育功能设置进去。另外,对于学生的道德表现评价,教师应该设计弹性的评价指标,会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及时调整,追求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需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涉及学生态度、价值、情感这三个主要层面。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也应该从围绕这三个层面实施。
3.3 培养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首先,高职院校党委领导要帮助广大教师正确看待课程思政,并帮其理清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还要鼓励全体一线教师加强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潜移默化形成观看新闻联播等良好习惯,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并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
再次,广大专业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专业知识,找到其中蕴含的能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并充分利用专业课这一主要渠道,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教师要做到把握并遵循教学规律,在正确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源源不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并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思想与品行。
4 结语
综合而言,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是高职院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重大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培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重新构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统一筹划课程思政工作,使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所传输的思想政治内容,并在行为上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樊悦宁.论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217-218.
[2] 刘云华.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品位经典,2021(06):149-152.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新时代 高职院校
1 引言
早在2014年,“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被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这并不是增加一门课程或一个活动,而是代表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校课程教学的每个流程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彰显润物无声的力量。在高职院校中,由思政课程转变到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纯的调换文字顺序,从课程理念来看,两者的概念在内涵、取向上都各不相同。两者区别表现在:思政课程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构成,而课程思政代表的是一种育人体系。
2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2.1 缺乏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相关研究表明,现阶段高职院校所建立的专业课程评价,主要围绕学生对基础和技能的掌握展开的评价。但是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积极的引导性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不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重新建立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具体内容中,还应该体现出道德教育效果的内容,比如课程目标应该包含德育目标的内容等。
2.2 专业课程思政理念尚未形成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备课程思政的理念。在思想认识层面来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一些教师认识得不够深入,片面的认为自己只需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行的引导,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在思想认知层面有偏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师忽视了育人的重任,只重视“教书”和“授业”,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好品行、好思想。
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有效策略
3.1 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工作
課程思政的扎实推进,需要高职院校党委的统筹规划作为保障。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到精心部署,组建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整个小组和工作由校长来牵头,统一筹划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教学改革的实施措施,适当加大资金投入,为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教学管理、建设等环节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课程思政生态圈。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步骤平稳实施与推进。在同一专业中,可以在所有的课程中挑选出2-3门展开试点,建立一支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并选拔出带头人,立足于课程思政理念这一基础内容,合理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当获得可喜的教学效果之后再逐步大范围的推广。
最后,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条件。在教学内容等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保持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到教学内容和目标等各个教学环节。
3.2 重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要尽可能地将课程评价所具备的导向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道德教育效果视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观测点指标,并将其纳入到课程质量评价的考核项目中。在对高品质课程、优秀课程评选的要求中,也需要将具备的道德教育功能设置进去。另外,对于学生的道德表现评价,教师应该设计弹性的评价指标,会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及时调整,追求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需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涉及学生态度、价值、情感这三个主要层面。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也应该从围绕这三个层面实施。
3.3 培养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首先,高职院校党委领导要帮助广大教师正确看待课程思政,并帮其理清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还要鼓励全体一线教师加强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潜移默化形成观看新闻联播等良好习惯,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并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
再次,广大专业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专业知识,找到其中蕴含的能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并充分利用专业课这一主要渠道,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教师要做到把握并遵循教学规律,在正确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源源不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并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思想与品行。
4 结语
综合而言,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是高职院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重大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培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重新构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统一筹划课程思政工作,使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所传输的思想政治内容,并在行为上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樊悦宁.论民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217-218.
[2] 刘云华.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品位经典,2021(06):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