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流动性市场的转变、影响及启示

来源 :金融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元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形态都体现在流动性市场之中,美元流动性市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美元的发展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量化宽松与流动性市场结构转型导致市场的定价基准已经由无抵押融资转向有抵押融资.随着联邦基金市场活跃度的下降,由交易商充当影子银行的回购市场成为了在岸美元流动性市场的核心,而与此同时,货币互换成为了离岸美元流动性市场的核心机制,并且,离岸与在岸美元的关联性相较以往更为紧密.虽然长期量化宽松带来了流动性“泛滥”,但市场常常会因为影子银行的收缩而迅速变为流动性紧缩.要理解这一状况,需要对当前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以及美元体系的货币分层进行分析.虽然量化宽松是美元流动性市场转型的直接动因,但来自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多种因素更是从深层次助推了这一转型,同时,市场转型也对美元的利率传导、市场稳定以及全球价值链形成重大影响.理解美元流动性市场的变化及其影响,能够为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打开全新的视角,并且,这对于完善人民币的流动性管理,甚至对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构,都将带来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纵览百年经济发展,我国经历过不少金融风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元货币风险,到建设与改革时期的高通胀风险、债务风险、银行风险、资产价格风险,再到对外开放中的汇率波动和资本外逃风险、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链供应链重构风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的突发金融风险.中国共产党直面金融风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引领中国经济稳步向前.中国共产党百年金融风险治理的启示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是金融风险治理的关键核心,居安思危是金融风险治理的重要前提,深化改革是金融风险治理的有效举措,回归实体经济本源是金融风险治
随着国内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持续推动群众增收致富来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并以加强金融科技为突破口进行了战略部署.本文使用2017年我国29个省39995户家庭的微观数据,对不同地区发展金融科技、家庭信贷约束与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显著提升当地家庭的财富总量,有助于家庭财富积累;(2)家庭信贷约束抑制了家庭财富积累,其中供给型信贷约束导致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3)金融科技发展可以缓解家庭信贷约束对财富积累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供给型信贷
融资约束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和盈利水平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短期资金对商业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持有过多短期资金对于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要大于对城商行和农商行.在地区与企业层面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短期资金对于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并不存在地区差别,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降低作用,在经济发展质量较高地区的大型和股份制等商业银行中更为显著;此外,在不良贷款率较高的商业银行中,短期资金对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内部微观治理和外部宏观环境视角出发,系统研究了终极所有权、金融市场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一是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越高、两权分离度越低,则代理成本与信息不透明度越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小;二是所处地区金融市场化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三是金融市场化在终极所有权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较高的金融市场化水平能够有效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削弱了两权分离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丰富并拓展了对终极所有权、金融市场化
本文考察脱贫攻坚战以及券商帮扶对贫困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传导机制.基于2013-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将贫困县企业与邻近非贫困县企业进行倾向性得分配对,进行双重差分估计.结果 显示,在实施脱贫攻坚之后,贫困县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券商帮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券商具备较多的行业专长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券商帮扶显著缓解贫困县企业融资约束,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这表明我国金融中介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金融扶贫和智力扶贫的双重作用.最
本文构建了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地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应对不同外部冲击时稳定经济和金融的效应差异以及福利差异.研究有以下发现:一是相较于单一货币政策,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具有更好的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下不同货币政策在应对货币冲击时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渠道与效应存在显著区别,价格型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渠道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但需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隐患;三是“双支柱”政策协调搭配能
本文运用传统金融数据和互联网文本信息,建立机器学习高斯图模型(GGM),量化分析24家A股银行的关联关系和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情况.研究发现,不同银行机构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在银行间相互传染,通过金融市场、尾部风险渠道传染相对明显,通过投资者情绪渠道传染相对不明显.总体上国有大型银行处于风险传染网络中的核心位置,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性也不容忽视.国有大型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最高,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具有一定的系统重要性.中
针对如何构建维护金融稳定的宏观调控框架这一问题,现有研究对财政政策的关注明显不足.本文从金融稳定视角出发,在同一DSGE模型框架下细致刻画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以脉冲响应图和社会福利损失函数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各宏观政策工具的效果以及政策当局之间的协同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宏观金融安全体系构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构建三支柱调控框架的必要性.研究表明:第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显著,但也会通过土地财政与政府债务两个渠道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第二,仅依靠双支柱调控框架应对金融风险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亦不容小觑.由于数据的不可得性,现无法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长期经济后果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利用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作为外生冲击,采用疫情前后三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重大疫情爆发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变化.研究发现,相较于受影响程度较低的公司而言,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在疫情后上升,这表明疫情会减少上市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降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上述影响在融资约束高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宗族文化浓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但是,研究宗族文化和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文献还很少.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宗族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族文化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关系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股权激励是两条潜在的影响路径.分组检验表明,宗族文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和民营企业中更明显.在民营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家族企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