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是一门容易让高中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一门学科,如何使学生由原先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如何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如何打破传统的“师授—生受”的模式,强调“师生互动”。如何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如何调动课堂气氛,使物理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在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 学习 兴趣 培养
物理学家丁肇中费劲6年心血发现“J粒子”,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不觉得累吗?”他这样回答:“不不不,一点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可见,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学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刺激的特点,因此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属于最直接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加以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物理包含的概念极具抽象性,初学者很难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实验,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兴趣和悬念,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听课的积极性。例如讲高一物理"摩擦力"一节,先让同学们思考:汽车刹车时,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很多同学会直接回答:刹车的轮子不转动时,制动力最大。教师再指出:一般的汽车都装有防抱死系统。目的就是防止车轮被刹得不转动,学生不解为什么要装这个装制,这时开始做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实验做完后,学生就恍然大悟,原来是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对摩擦力进行研究的兴趣。物理科学体系是由物理概念、规律组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在讲“力的分解”时,可这样导入新课:“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力气大,这时有一个过路的小孩对他们说,拿一根结实的长绳子来,我一个人可以拉动你们两个人。两位大力士当然不服,结果两位大力士失败了。你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拉动两位大力士的吗?”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方法指导与训练
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学到课本里没有学到的东西,知识就丰富了,眼界也开阔了。这对于活跃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还应该看到,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未来不论他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即自己阅读有关书籍和报刊。②训练学生的思维。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思维的训练,其次才是掌握知识,这一点要让学生明白。因此,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让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他们,训练他们的思维。这样他们上完一节课,才有所收获,才有一种成就感,对物理也就有深刻印象,也就产生兴趣。课本中设有“思考与讨论”栏目,其中提出的问题多是基本的问题,供学生钻研或讨论。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他们提出恰当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并给以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最好不要都由教师讲给学生,让他们有思考,有收获,有成就感,也就越学越有兴趣。③注意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无论是理解方法、提高能力,还是掌握知识,特别是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在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述方式方面,都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贯彻这一原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教学艺术,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①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②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學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在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成效如何,关键是教师,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十分注重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高中物理 学习 兴趣 培养
物理学家丁肇中费劲6年心血发现“J粒子”,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不觉得累吗?”他这样回答:“不不不,一点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可见,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学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刺激的特点,因此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属于最直接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加以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物理包含的概念极具抽象性,初学者很难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实验,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兴趣和悬念,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听课的积极性。例如讲高一物理"摩擦力"一节,先让同学们思考:汽车刹车时,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很多同学会直接回答:刹车的轮子不转动时,制动力最大。教师再指出:一般的汽车都装有防抱死系统。目的就是防止车轮被刹得不转动,学生不解为什么要装这个装制,这时开始做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实验做完后,学生就恍然大悟,原来是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对摩擦力进行研究的兴趣。物理科学体系是由物理概念、规律组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在讲“力的分解”时,可这样导入新课:“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力气大,这时有一个过路的小孩对他们说,拿一根结实的长绳子来,我一个人可以拉动你们两个人。两位大力士当然不服,结果两位大力士失败了。你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拉动两位大力士的吗?”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方法指导与训练
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学到课本里没有学到的东西,知识就丰富了,眼界也开阔了。这对于活跃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还应该看到,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未来不论他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即自己阅读有关书籍和报刊。②训练学生的思维。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思维的训练,其次才是掌握知识,这一点要让学生明白。因此,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让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他们,训练他们的思维。这样他们上完一节课,才有所收获,才有一种成就感,对物理也就有深刻印象,也就产生兴趣。课本中设有“思考与讨论”栏目,其中提出的问题多是基本的问题,供学生钻研或讨论。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他们提出恰当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并给以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最好不要都由教师讲给学生,让他们有思考,有收获,有成就感,也就越学越有兴趣。③注意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无论是理解方法、提高能力,还是掌握知识,特别是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在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述方式方面,都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贯彻这一原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教学艺术,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①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②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學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在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成效如何,关键是教师,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十分注重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