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腺病毒介导PUMA基因对胰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x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Ad)介导PUMA基因联合γ线对人胰腺癌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感染复数(MOI)的Ad-PUMA(10、50、100)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PUMA表达.PANC-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转染组、照射组、转染联合照射组.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4组:对照组、转染组、照射组、转染联合照射组,在不同时间测量肿瘤生长速率和凋亡指数.结果 PUMA表达随病毒MOI增加而进行性增加(MOI=10、mRNA=0.46±0.02、蛋白=0.75±0.09;MOI=50、mRNA=1.12±0.09、蛋白=1.01±0.18;MOI=100、mRNA=1.50±0.08、蛋白=1.80±0.15;P<0.05),细胞增殖随病毒MOI增加逐渐受抑制(r=-0.98655),经γ线照射后增殖抑制更加明显(r=-0.971 26,P<0.05),而凋亡率上升(照射前=45.4%±5.26%,照射后=73.2%±6.62%,P<0.05).Ad-PUMA转染和±线联合照射后7~35 d,裸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单纯转染组和对照组[第35天肿瘤体积分别为(19.82±6.45)、(39.5±9.23)、(33.6±10.3)、(52.0±11.43)mm3,P<0.05],凋亡指数升高(AI分别为0.43±0.05、0.29±0.10、0.24±0.05、0.00±0.00,P<0.05).结论 PUMA基因转染联合γ线照射可增强对胰腺癌细胞杀灭作用,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照射和单纯基因治疗。

其他文献
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外照射足肿瘤放疗的主要方式,其体内剂量分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人体内自然存在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人体内自然存在的气腔、不同组织间的密度不同所形成的密度差异、人体内器官运动等[1];
期刊
由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主办、东芝公司协办的全国CT低剂量研讨会,于2008年6月14日至1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隆重召开。
期刊
目的 调查非铀矿山从业人员职业氡暴露致肺癌危险估计所需参数.方法 对选自9省区13类24座矿山的2836名矿工,采用当面填写调查表或询问方式,调查了职业氡暴露致肺癌危险估计所需要的基本参数.包括平均工龄、开始暴露年龄、吸烟情况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非铀矿山在职职工年龄为17~72岁,平均年龄为(36.9±8.0)岁.非铀矿工受教育程度低,3%为文盲,58%接受了小学或初中教育,受过
放疗是治疗垂体腺瘤重要的方法,但如何保护视力免受放射线的损伤是一个重要课题.2000年1月到2004年12月,对40例垂体腺瘤进行了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并对保护视力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期刊
宁波市卫生监督所于1989年起在宁波全市所辖11个县(市)区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本文对1991-2005年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和结果作一分析。
期刊
目的 探讨安多霖对微波辐射的防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个给药组,剂量分别为3、6、9 g/kg,另设辐射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20~21只.给药组大鼠连续灌胃安多霖20 d,停药后,给药组和辐射模型组动物行一次平均功率密度为100 mW/cm2高功率微波全身辐照10 min,健康对照组不辐照.动物分别于辐照后24、48 h和5 d取睾丸组织,制作睾丸石蜡切片,
数字X线摄影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已广泛应用,其最大优势在于其图像可以进行后处理,影像质量得以提高,由于其较高的X线剂量宽容度,使图像质量得到了保证,减少了废片,理应减少受检者的辐射。
期刊
放射治疗是许多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T淋巴细胞是一类对放射最敏感的群体,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T细胞免疫造成不容忽视的损伤[1]。
期刊
医用诊断X射线CT机房的放射防护屏蔽设计,必须依据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进行,以确保机房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能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并力求科学合理地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AIARA原则)[1-3]。
期刊
放射损伤合并烧伤的放烧复合伤,主要见于战时核爆炸与平时核事故,也见于贫铀弹伤害、核恐怖"脏弹"袭击等情况.两伤合并后,伤情更重,救治更难,预后更差.国内外对此研究较为重视,国外以俄、美、法等国,特别是俄罗斯Budagov项目组对放烧复合伤研究较多[1].国内复合伤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目前主要集中于第三军医大学[2].由于放烧复合伤早期休克发生率高,感染出现早而重,出血及造血障碍显著,创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