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两优1128高产攻关技术要点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超级稻两优1128攻关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示范品种要求,育秧方式及播种时间,合理栽插密度、科学施肥等。
  关键词:超级稻两优1128;高产攻关;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7-51-02
  1 攻关田设置背景及要求
  1.1 设置背景 通过开展建立超级稻高产攻关活动,按县政府要求、县农业局统一部署,在白店乡建立1个“万亩辐射区”,1个“千亩示范区”,1个“百亩核心区”,1个2hm2攻关联片田;带动全乡0.50万hm2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平均667m2产比一般杂交稻组合增产5%以上,推动全乡乃至全县形成依靠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新局面。
  1.2 要求高产攻关指标(1)“万亩辐射区”:设在白店乡沿106国道两边的水稻田块,要求平均产700kg/667m2;(2)“千亩示范区”:集中设在潘店、白店、罗大塘三村沿106国道边水稻田,平均750kg/667m2;(3)“百亩核心区”:集中设在潘店、白店二村沿106国道边水稻田106平均800kg/667m2;(4)“2hm2攻关区”:集中设在潘店村,平均850kg/667m2。
  2 主要技术要点
  2.1 示范品种要求 在“万亩辐射区”和“千亩示范区”主推当地群众已接受的中浙优一号、两优培九等品种做对照,在“百亩核心区”和2hm2攻关田全部引进示范隆平高科的超级稻新品种两优1128做示范.
  2.2 育秧方式及播种时间 “万亩辐射区”采取两段育秧为主,提倡推行旱育稀植;“千亩示范区”以旱育稀植为主,积极示范盘育抛秧;“百亩核心区”采取旱育秧中苗(3~4叶)移栽;攻关田技术要求:旱育秧小苗(2~3叶)移栽。具体播种时间视前作茬口及育秧方式而定;冬闲田、紫云英沤青田,一般在4月1日前后播种;油菜茬、紫云英留种田,两段育秧于4月15日前后播种(秧龄24~28d),旱育秧中苗移栽于4月28~30日播种(秧龄18~20d);麦茬田一律实行两段育秧,一般4月20~25日播种(秧龄40d左右)。
  2.3 两段育秧 (1)选地、做床、播种:选择背风向阳、阳光充足的地块做成苗床。在地面上铺一层3~5cm厚的塘泥,同时施用水稻壮秧剂,每2kg干种子用水稻壮秧剂1袋(1.25kg),播种后在种子上撒一层细土或细沙土盖种,浇透水覆膜。(2)播种量:每m2播干种量为0.3kg。(3)苗床管理:播种后3~5d,膜内温度保持在35℃,苗床保持湿润,待秧苗1叶1心时,膜内保持25℃,如温度超过30℃时,两头要揭膜通风降温,床土保持湿润,晚上盖膜保温防冻。待秧苗2叶1心时候,揭膜炼苗2d,一般一段秧龄在7~10d左右,如遇低温阴雨、倒春寒可适当延长。(4)寄秧田管理:将寄秧田整理至田平泥融,按2m宽分畦。一是施足底肥。667m2施优质农家肥2 000kg,尿素10kg,磷肥25kg,钾肥2kg,水稻壮秧剂2.5kg。二是寄栽。将苗床秧苗按5cm×5cm的株行距移栽到寄秧田里,要求做到浅水浅栽,薄水管理,以促其早生快发,培育带蘖壮秧。遇低温天气要灌水保温。三是追肥。移栽大田前7d,视苗情施1次“送嫁肥”。
  2.4 旱育稀植 (1)选地、做床、播种:选择背风向阳,阳光充足的地块做成苗床,在地上铺一层5~6cm后的塘泥,每667m2施用45%(15-15-15)复合肥10kg,施用水稻壮秧剂,每1kg干种子用水稻壮秧剂1袋(1.25kg),播种后在种子上撒一层细土或细沙土盖种,浇透水覆膜。(2)播种量:每m2播干种量为0.08kg(即1kg种子播苗床12m2)。(3)苗床管理:播种后3~5d内,膜内温度保持在35℃,苗床保持湿润,待秧苗1叶1心时候,膜内温度保持25℃,如温度超过30℃时,两头要揭膜通风降温,床土保持湿润,晚上盖膜保温防冻。待秧苗2叶1心时候,揭膜炼苗。移栽前5d施“送嫁肥”,每667m2施用尿素5kg。(3)盘旱育秧。苗床选择光照条件好,管理方便的地方。用大孔塑料软盘,同一时间播种,每667m240块软盘,用提前拌好的肥塘泥做营养土,同时撒施水稻壮秧剂,每kg子用水稻壮秧剂一袋(1.25kg播种后保苗床湿润,覆盖小弓棚,齐苗后中午注意揭膜通风降温,防止烧苗。2叶期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并防止稻蓟马危害,2~3叶抛栽到大田。
  2.5 合理栽插密度 “万亩辐射区”一般采用24cm×20cm,每667m2约1.4万穴,基本苗6~8万;“千亩示范区”栽27cm×20cm,每667m21.25万穴,基本苗4~5万;攻关田及“百亩核心区”采取抛秧畦栽,畦宽4.5m(40cm田间管理通道),攻关田每畦栽15行,行株距为30cm×18cm,每667m21.22万穴,每穴2株,基本苗2.22万,“百亩核心区”每畦栽15行,行株距为30cm×16cm,每667m21.25万穴,每穴2株,基本苗3~4万。注意不栽浑水秧,提高栽插质量。
  2.6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结合超级稻两优1128的需肥规律,科学测定超级稻施肥总量与配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超级稻施肥氮、磷、钾的配比应为1∶0.45∶0.6左右,依据超级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各生育阶段需肥特点,在肥料运筹上,推行氮素实时监控,磷钾养分恒量监控技术,即:氮肥70%作底肥,25%作分蘖肥,5%作穗肥,粒肥追施磷酸二氢钾;磷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底施。具体施肥方案如下。
  (1)目标产量700kg“万亩辐射区”,667m2施纯氮11~13kg(折尿素23.9~28.3kg)、纯磷5~6.5kg、纯钾6~7kg,基肥:施尿素16.7~19.8kg,钙镁磷肥42~54kg,氯化钾10~11.7kg,硫酸锌1kg;也可施用45%(15-154-15)复合肥33~43kg,尿素2.6~8.9kg,氯化钾0.8~0.3kg,硫酸锌1kg。追肥:在移栽后5~7d,结合三合一杀虫除草,追施尿素6~7kg;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1.2~1.5kg;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0.2kg加尿素0.5kg兑水50kg喷施,防止早衰。   (2)目标产量750kg“千亩示范区”,667m2施纯氮14~15kg(折尿素30~32.6kg)、纯磷7kg、纯钾8kg,底肥:一般667m2施尿素21~22.8kg,钙镁磷肥58kg,氯化钾13.3kg,硫酸锌1kg;也可施用45%复合肥46.7kg,尿素6~7kg,氯化钾1.7kg,硫酸锌1kg。追肥:在移栽后5~7d,结合三合一杀虫除草,追施尿素7.5~8.2kg;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1.5~1.6kg;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0.2kg加尿素0.5kg兑水50kg喷施。
  (3)目标产量800kg“百亩核心区”,667m2施纯氮17.4kg、纯磷7.5kg、纯钾9.3kg。底肥:一般亩施45%复合肥50kg,碳酸氢铵30kg,氯化钾3kg,硫酸锌1kg。追肥:在移栽后5~7d,结合三合一杀虫除草,追施尿素8.7kg;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1.6kg;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0.2kg兑水50kg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
  (4)目标产量850kg“2hm2攻关田”,667m2施纯氮18.2kg、纯磷10kg、纯钾13.3kg。一般在667m2底施200kg有机肥(N-P-K1.8-0.9-1.6)的基础上,施用45%复合肥55kg,尿素2kg,氯化钾3kg,硫酸锌1kg。追肥:在移栽后5~7d,结合“三合一”杀虫除草,追施分蘖肥尿素9.8kg;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2kg;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0.2kg兑水50kg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
  2.7 合理水分管理 超级稻田水分管理,应坚持浅水勤灌、以湿为主、干湿交替的原则进行。具体方法是:移栽后有水层促活棵;促活棵后浅水层促分蘖;小苗移栽田块,全田大分蘖(3片叶以上)和主茎苗数达到预计穗数或拔节前必须断水重晒,控制无效分蘖,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下扎,扩大营养面积,起到蹲苗作用。同时,促进秧苗由以氮代谢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向氮、钾代谢并重的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转化。孕穗至抽穗期田面保持浅水层,水深不超过3cm。抽穗至成熟期浅水勤灌,做到前水不见后水,干干湿湿到成熟。收割前7~10d断水。
  2.8 综合防治病虫害 超级稻长势旺盛,叶嫩色绿,易招虫染病。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按照县植保部门病虫情测报,强化各项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落实,不误时机抓好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细条病、黑粉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2.9 适时收获 全田籽粒95%黄熟时,及时收获。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色光),以白光(普通日光灯)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青蒜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青蒜苗生长及
该文结合南京市六合区粮食规模经营实际情况,介绍了粮食规模经营的现状,指出粮食规模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粮食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
(1)不要不经磨合试运转就带负荷作业。新购或大修后的发动机,未经磨合试运转就带负荷作业,会造成运动零件的严重磨损。为减轻零件在初始阶段的磨损,检查并排除零件在制造、修理
水稻立枯病有幼苗腐死、立针基腐、卷叶黄枯和打绺青枯四种症状,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时成撮甚至于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
京欣砧5号是以自交系N15为母本,以N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黄瓜专用砧木一代杂种。该砧木发芽整齐,出苗壮,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嫁接黄瓜亲和力好,共
陕西省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全县有耕地3.52万hm2,人口47万,常年种植玉米2万hm2左右。自2005年开始示范推广玉米少耕、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但受技术、机具等因素限制,应用推广步
简要介绍了白僵菌高孢粉土洋结合法生产技术流程,重点介绍了白僵菌制剂在松毛虫、玉米螟防治中的应用,展望了白僵菌制剂在农林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