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返回技术是载人航天飞行的先驱。我国是继美国、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1975年10月16日,产品专列到达东风场区。这次发射任务是在国防科委领导下,由13人组成的试验临时党委现场指挥。全体参试人员在试验临时党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战斗,抱着一定要把卫星送上天、收回来的决心,深入细致地工作,各个环节都从难从严,对发现的上百个问题,都认真分析,严格按科学规律处理,从始至终叫响一个口号:不带任何一个问题上天。
通过一系列的演练,锤炼了队伍、考验了设备,指挥员做到了胸中有数,操作人员技能熟练,测控设备状态良好,通信联络畅通无阻,保证了卫星入轨段、运行段的跟踪、测轨、遥测和测控工作的正常实施。
11月9日,国防科委副主任马捷向参试人员传达了张爱萍主任的指示:兢兢业业,戒骄戒躁,提高警惕,一丝不苟。操作人员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从可靠性入手,把握测试过程中的各个主要环节,顺利地完成了技术阵地水平测试工作。
技术人员完成卫星和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后,于11月15日将星、箭转运到发射阵地。发射团指战员经过10个昼夜的连续奋战,顺利地完成了对接任务和发射前的各项检查测试工作。11月24日,卫星发射试验临时党委根据试验准备工作已玩呗,建议于1975年11月26日发射卫星。经国防科委批准,开始加注、发射。
11月26日11时30分,载着返回式遥感卫星的长征2号运载火箭离开发射台升空,在空中完成了关机、二级点火、分离等一系列动作后,把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卫星入轨后,各卫星地面觀测点密切监视和收集卫星运行信息,分析卫星运行情况。突然,遥测数据显示,卫星上的气源曲线在呼呼地直线下降。卫星上的气源瓶是专门为保障卫星运行3天自带的,另外,地面对卫星的姿态控制也要靠这种气源压力来实现。如果按曲线的耗压量计算,卫星运行不到3天就没气压了,更严重的是,卫星姿态无法调整,也就意味着无法返回地面。钱学森紧急从发射场赶来渭南中心参加指挥部的讨论会。
卫星回收,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一个月前,叶剑英同志亲自为执行这次任务写了报告,毛泽东主席当即作了指示。
讨论会上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必须要提前回收,一种认为可以再等等看。钱学森让轨道计算的同志再仔细分析一下,看看照现在这种情况还能维持多久。
有关专家立即根据有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很快得出结论,星上能够坚持,不用提前回收。
话说出来很容易,可这不是充英雄拍胸脯的时候,科学讲究的是严谨可靠和理论依据。钱学森盯着卫星轨道计算组组长祁思禹问道:“你敢担保到什么时候能回来吗?凭的是什么?”
“从气压曲线下降的情况分析,后面几圈的下降有减少的走向,我们认为这是卫星在调整姿态时发生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卫星,并使气压继续维持下去。”他胸有成竹地陈述了自己的理由。钱学森等专家认可了他的分析,暂不提前回收。
可卫星运行到第八圈时,遥测数据显示气源曲线几乎停止不动了,而星上的其他数据都很正常,地面下达的所有指令全部正常执行,可见星上反应非常灵敏。
问题再一次回到是否需要提前回收上来。一部分人担心说,别再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万一气压突然下降加快了,没了气源,卫星无法返回,岂不导致前功尽弃?
祁思禹坚决反对:“我看可以按原定计划继续运行。”他梗着脖子说:“卫星运行已接近两天,按说气压数值应该继续呈下降趋势。但现在气压曲线没有变化,说明气压瓶的数据传导系统出现故障,故不能真实反映出气压耗能实际。”其他几位专家最终认可了祁思禹的分析,卫星按计划运行3天后按时回收。
当卫星运行到第47圈,进入我国上空时,设在新疆奇台的前置站准时发出了卫星返回“调姿”遥控指令。地面遥测参数表明,调姿正常,卫星按顺时针转动100度,头部朝向地面,做好了脱离运行轨道的准备。当卫星完成“调姿”动作后,设在甘肃酒泉的活动测量站又发出了“两舱解锁”指令,分离火箭点火,将仪器舱和返回舱分开,同时启动了返回系统的程序时间控制器。随着时间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返回舱起旋,未定回收姿态,制动火箭点火。在火箭推力的作用下,返回舱离开运行轨道,沿着缓缓向下倾斜的轨道,向地面下降。卫星很快就要返回祖国大地了!
应该发出卫星开伞的控制指令了,测控中心的电子计算机却出现了异常的显示。这突然的变故,使人们心情紧张起来。返回舱能否软着陆?指令发不发?必须立即作出决断。测控中心轨道室负责轨道计算的工程师,按编制好的“卫星返回控制实施方案与程序”,迅速作出计算,并适时下达了“切换”口令。计算机显示正常了,顿时,人们心花怒放,互相握手祝贺,卫星回收就要成功了!
“万里写胸怀,须臾返人间。”八年间,为返回式卫星辛勤操劳的人们日思夜想的这个时刻终于到了!29日11时许,返回舱携带着遥感试验资料,按预定的时间返回地面,走完了上天、入轨、遥感、返回的全过程。中国首次回收卫星获得成功!
背景:我国从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到1975年11月成功发射和回收返回式卫星,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这是空间技术发展史上少有的创举,速度惊人。它标志着我国的自动控制、无线电测量、航天器发射和回收等科学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1975年10月16日,产品专列到达东风场区。这次发射任务是在国防科委领导下,由13人组成的试验临时党委现场指挥。全体参试人员在试验临时党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战斗,抱着一定要把卫星送上天、收回来的决心,深入细致地工作,各个环节都从难从严,对发现的上百个问题,都认真分析,严格按科学规律处理,从始至终叫响一个口号:不带任何一个问题上天。
通过一系列的演练,锤炼了队伍、考验了设备,指挥员做到了胸中有数,操作人员技能熟练,测控设备状态良好,通信联络畅通无阻,保证了卫星入轨段、运行段的跟踪、测轨、遥测和测控工作的正常实施。
11月9日,国防科委副主任马捷向参试人员传达了张爱萍主任的指示:兢兢业业,戒骄戒躁,提高警惕,一丝不苟。操作人员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从可靠性入手,把握测试过程中的各个主要环节,顺利地完成了技术阵地水平测试工作。
技术人员完成卫星和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后,于11月15日将星、箭转运到发射阵地。发射团指战员经过10个昼夜的连续奋战,顺利地完成了对接任务和发射前的各项检查测试工作。11月24日,卫星发射试验临时党委根据试验准备工作已玩呗,建议于1975年11月26日发射卫星。经国防科委批准,开始加注、发射。
11月26日11时30分,载着返回式遥感卫星的长征2号运载火箭离开发射台升空,在空中完成了关机、二级点火、分离等一系列动作后,把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卫星入轨后,各卫星地面觀测点密切监视和收集卫星运行信息,分析卫星运行情况。突然,遥测数据显示,卫星上的气源曲线在呼呼地直线下降。卫星上的气源瓶是专门为保障卫星运行3天自带的,另外,地面对卫星的姿态控制也要靠这种气源压力来实现。如果按曲线的耗压量计算,卫星运行不到3天就没气压了,更严重的是,卫星姿态无法调整,也就意味着无法返回地面。钱学森紧急从发射场赶来渭南中心参加指挥部的讨论会。
卫星回收,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一个月前,叶剑英同志亲自为执行这次任务写了报告,毛泽东主席当即作了指示。
讨论会上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必须要提前回收,一种认为可以再等等看。钱学森让轨道计算的同志再仔细分析一下,看看照现在这种情况还能维持多久。
有关专家立即根据有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很快得出结论,星上能够坚持,不用提前回收。
话说出来很容易,可这不是充英雄拍胸脯的时候,科学讲究的是严谨可靠和理论依据。钱学森盯着卫星轨道计算组组长祁思禹问道:“你敢担保到什么时候能回来吗?凭的是什么?”
“从气压曲线下降的情况分析,后面几圈的下降有减少的走向,我们认为这是卫星在调整姿态时发生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卫星,并使气压继续维持下去。”他胸有成竹地陈述了自己的理由。钱学森等专家认可了他的分析,暂不提前回收。
可卫星运行到第八圈时,遥测数据显示气源曲线几乎停止不动了,而星上的其他数据都很正常,地面下达的所有指令全部正常执行,可见星上反应非常灵敏。
问题再一次回到是否需要提前回收上来。一部分人担心说,别再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万一气压突然下降加快了,没了气源,卫星无法返回,岂不导致前功尽弃?
祁思禹坚决反对:“我看可以按原定计划继续运行。”他梗着脖子说:“卫星运行已接近两天,按说气压数值应该继续呈下降趋势。但现在气压曲线没有变化,说明气压瓶的数据传导系统出现故障,故不能真实反映出气压耗能实际。”其他几位专家最终认可了祁思禹的分析,卫星按计划运行3天后按时回收。
当卫星运行到第47圈,进入我国上空时,设在新疆奇台的前置站准时发出了卫星返回“调姿”遥控指令。地面遥测参数表明,调姿正常,卫星按顺时针转动100度,头部朝向地面,做好了脱离运行轨道的准备。当卫星完成“调姿”动作后,设在甘肃酒泉的活动测量站又发出了“两舱解锁”指令,分离火箭点火,将仪器舱和返回舱分开,同时启动了返回系统的程序时间控制器。随着时间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返回舱起旋,未定回收姿态,制动火箭点火。在火箭推力的作用下,返回舱离开运行轨道,沿着缓缓向下倾斜的轨道,向地面下降。卫星很快就要返回祖国大地了!
应该发出卫星开伞的控制指令了,测控中心的电子计算机却出现了异常的显示。这突然的变故,使人们心情紧张起来。返回舱能否软着陆?指令发不发?必须立即作出决断。测控中心轨道室负责轨道计算的工程师,按编制好的“卫星返回控制实施方案与程序”,迅速作出计算,并适时下达了“切换”口令。计算机显示正常了,顿时,人们心花怒放,互相握手祝贺,卫星回收就要成功了!
“万里写胸怀,须臾返人间。”八年间,为返回式卫星辛勤操劳的人们日思夜想的这个时刻终于到了!29日11时许,返回舱携带着遥感试验资料,按预定的时间返回地面,走完了上天、入轨、遥感、返回的全过程。中国首次回收卫星获得成功!
背景:我国从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到1975年11月成功发射和回收返回式卫星,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这是空间技术发展史上少有的创举,速度惊人。它标志着我国的自动控制、无线电测量、航天器发射和回收等科学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