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五下《桥》是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我认为,这篇小小说就是一件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下面就三方面谈谈它的内涵。
一、 直接呈现的显性信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篇小小说从内容框架与小说书写技法上流露出了以下特点:
1. 环境描写凸显。文中事件的发生,是与环境的急剧变化直接关联的:时间定位在人们睡得沉、睡得香的“黎明”;起初,“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接着,“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随即,“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不多时候,“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再不多时,“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大雨瓢泼、滂沱,紧跟着山洪暴发,像红了眼的猛兽,面目狰狞,肆无忌惮,横扫席卷一切……每一次环境的变化,都紧紧地揪住读者的心。
2. 人物形象得体。作者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老汉的形象,以及他的儿子——小伙子的形象,还有那一百多号村民的形象。有个体的形象,也有群体的“谱像”。老支书在危难面前,以自己的冷静、从容、忘我、无畏,妥帖地化解了这场突发而来的危机事件。小伙子与一百多号村民一样,在忙中急于寻找“生路”,——想插队先逃生,孰料被眼尖的老支书“揪”了出来,之后,就没有再有这样的“自私”行为了。这是一个能让人接受的现实中常见的小伙子形象,有一点“私心”,但经提醒,能改正、想上进的小伙子,那一被“揪”并没有削减他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更可信。而那一百多号村民面对灾难,“无序”,无知所措,确实需要“高人指路”,这是真实的普通群体,以其慌乱衬显老支书的形象,这是小说常见的技法。
3. 镜头语言明晰。整篇小说读下来,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镜头准确地切换。特别是老汉的语言简短、掷地有声,又不容更改,符合当时紧张危急的情状。“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三个叹号,用沙哑的声音喊出,在山洪崩裂声中,厚重而清亮——提醒注意桥窄;逃生要诀,只能有序,一次一人快速通过;党员在危急关头要明白自身责任、义务——先人后己。当有人嘟囔“党员也是人”时,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报名。”只听说过“火线入党”的,没有“火线退党”的,这是再次的警醒——明白党徽的意义与使命。最后,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这一声吼,分明是老汉拼尽了全身气力的敦促,希望小伙子能劫后余生,这是他心中最后的一丝期许,也许还带有先前举动的一丝歉意……
4. 小说特色鲜明。小说重在情节的设计与铺排,最好能营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界,这篇小小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文本最后才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让读者颇有意料之外的感觉。其实,当我们细读文本时,就会发现,这一切又尽在情理之中。正是因为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才有了上文的“揪”与“推”,这一看似矛盾的动作——村党支书的儿子,又是党员,理应与自己一样,有担当,能履行党员职责,在危难面前,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先人后己是本分。这看似严苛的要求,实则符合人物的身份,也足见平日里老汉对儿子的严格。危难之际,全村人都平安了,唯有父子二人还未脱困,父子二人之间的眷顾,足以显示父子二人的感情之深厚。一百多号人之所以能化险为夷,得益于老支书的冷静指挥,也源自于大伙儿对老汉的信任。正是这信任产生了奇迹——跌跌撞撞往木桥拥去的人们,乱哄哄的人群遇到不说话、只拿眼睛盯的老汉时,立马“停住脚”,听从老汉的调度——因为老汉深受村民的拥戴,从而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二、 探寻隐性的涵义意蕴
课文的题目是《桥》。文本中,老汉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中时,作者用了这样一个简短的描述——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此处的“山”与文题的“桥”除了具有实物意义之外,是否有更深远的涵义与意蕴呢?
1. “山”的三重叠意。老汉虽然清瘦,他与伟岸峭拔的大山形象似乎相去甚远。但此次危机的化解,完全得益于村民们对他的信任。因此,此处老汉“像一座山”站立在唯一通道——“北面窄窄的木桥前”,千钧一发之际,唯有信任,才能让慌乱的人们有所依托。老汉此刻在一百多号村民们的心中正所谓是“信任如山”。当村民们在向南受阻,东西没有路的情态下,顿时乱了阵脚与方寸,而此时的老汉却早已守候在北面的唯一“生路”——那座窄窄的“救命桥”前,说明他料事如神,早有预见,早有预案在胸。因此,他的声音是沙哑的,面对暴雨,他心系全村,寝食难安,彻夜未眠的,才能早早地候在此处,指挥起来才会那般冷静自若,不慌不忙,颇有大将风度。此时的老汉,真是“镇定如山”“稳重如山”“果决如山”。他本可以带着家人先行撤退,再用喊叫的方法通知他人撤离,也本可“睁只眼闭只眼”,让儿子插队离去的,况且在逃生之中,谁还会清晰记起谁是党员。但,老汉偏较真,一言九鼎,言出必行,对儿子也一视同仁。文本行至此处,老汉呈现给我们的是“大爱如山”的形象。再将“镜头”推到他生命最后一刻时,“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里闪现的分明是“父爱如山”的意蕴。
2. “桥”的三层涵义。有人说,读书如品茗,在润喉解渴之外,若对它的色、香、味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才不致辜负了它的好处。以这样的观点来观照文题“桥”,我认为可以剖解出这样的三层涵义:
(1) 沟通之桥。党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必须依靠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具体的党员个体来牵线搭桥。小小说所塑造的两个党员形象——一对父子,用他们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党员赞歌,同时,也用生命搭建了百姓与党之间的沟通桥梁、信任桥梁。
(2) 英雄之桥。窄窄的木桥,虽然没有办法等到这对父子脱险后再坍塌,但这座桥完成了其拯救全村一百多号人性命的使命。最后父子俩却离村民而去了,这对父子与我们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图谱一起,标识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维度与价值高度——先人后己,舍己救人,舍生取义……木桥虽然坍塌了,但灾后重建的时候,桥一定还会站立的,因为在那对父子的谱写下,桥成了英雄之桥,令人景仰,那是一对党员父子用生命架就的!
(3) 精神之桥。木桥被洪水冲毁了,父子也被洪水吞没了。但这对党员父子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壮举却永不消失,因为那里有精神之光的炳照——普通共产党员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坦荡胸怀,令他们的精神熠熠闪光,历久弥新。在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这对父子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永远闪烁金色光芒的“精神之桥”。
一个合格的读者,对一部优秀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恰如一位品酒师对一瓶美酒的品鉴,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理应尽可能地靠近作者,解读作品,品味深意,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上奉献给学生更多的真语文的东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一、 直接呈现的显性信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篇小小说从内容框架与小说书写技法上流露出了以下特点:
1. 环境描写凸显。文中事件的发生,是与环境的急剧变化直接关联的:时间定位在人们睡得沉、睡得香的“黎明”;起初,“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接着,“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随即,“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不多时候,“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再不多时,“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大雨瓢泼、滂沱,紧跟着山洪暴发,像红了眼的猛兽,面目狰狞,肆无忌惮,横扫席卷一切……每一次环境的变化,都紧紧地揪住读者的心。
2. 人物形象得体。作者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老汉的形象,以及他的儿子——小伙子的形象,还有那一百多号村民的形象。有个体的形象,也有群体的“谱像”。老支书在危难面前,以自己的冷静、从容、忘我、无畏,妥帖地化解了这场突发而来的危机事件。小伙子与一百多号村民一样,在忙中急于寻找“生路”,——想插队先逃生,孰料被眼尖的老支书“揪”了出来,之后,就没有再有这样的“自私”行为了。这是一个能让人接受的现实中常见的小伙子形象,有一点“私心”,但经提醒,能改正、想上进的小伙子,那一被“揪”并没有削减他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更可信。而那一百多号村民面对灾难,“无序”,无知所措,确实需要“高人指路”,这是真实的普通群体,以其慌乱衬显老支书的形象,这是小说常见的技法。
3. 镜头语言明晰。整篇小说读下来,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镜头准确地切换。特别是老汉的语言简短、掷地有声,又不容更改,符合当时紧张危急的情状。“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三个叹号,用沙哑的声音喊出,在山洪崩裂声中,厚重而清亮——提醒注意桥窄;逃生要诀,只能有序,一次一人快速通过;党员在危急关头要明白自身责任、义务——先人后己。当有人嘟囔“党员也是人”时,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报名。”只听说过“火线入党”的,没有“火线退党”的,这是再次的警醒——明白党徽的意义与使命。最后,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这一声吼,分明是老汉拼尽了全身气力的敦促,希望小伙子能劫后余生,这是他心中最后的一丝期许,也许还带有先前举动的一丝歉意……
4. 小说特色鲜明。小说重在情节的设计与铺排,最好能营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界,这篇小小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文本最后才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让读者颇有意料之外的感觉。其实,当我们细读文本时,就会发现,这一切又尽在情理之中。正是因为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才有了上文的“揪”与“推”,这一看似矛盾的动作——村党支书的儿子,又是党员,理应与自己一样,有担当,能履行党员职责,在危难面前,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先人后己是本分。这看似严苛的要求,实则符合人物的身份,也足见平日里老汉对儿子的严格。危难之际,全村人都平安了,唯有父子二人还未脱困,父子二人之间的眷顾,足以显示父子二人的感情之深厚。一百多号人之所以能化险为夷,得益于老支书的冷静指挥,也源自于大伙儿对老汉的信任。正是这信任产生了奇迹——跌跌撞撞往木桥拥去的人们,乱哄哄的人群遇到不说话、只拿眼睛盯的老汉时,立马“停住脚”,听从老汉的调度——因为老汉深受村民的拥戴,从而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二、 探寻隐性的涵义意蕴
课文的题目是《桥》。文本中,老汉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中时,作者用了这样一个简短的描述——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此处的“山”与文题的“桥”除了具有实物意义之外,是否有更深远的涵义与意蕴呢?
1. “山”的三重叠意。老汉虽然清瘦,他与伟岸峭拔的大山形象似乎相去甚远。但此次危机的化解,完全得益于村民们对他的信任。因此,此处老汉“像一座山”站立在唯一通道——“北面窄窄的木桥前”,千钧一发之际,唯有信任,才能让慌乱的人们有所依托。老汉此刻在一百多号村民们的心中正所谓是“信任如山”。当村民们在向南受阻,东西没有路的情态下,顿时乱了阵脚与方寸,而此时的老汉却早已守候在北面的唯一“生路”——那座窄窄的“救命桥”前,说明他料事如神,早有预见,早有预案在胸。因此,他的声音是沙哑的,面对暴雨,他心系全村,寝食难安,彻夜未眠的,才能早早地候在此处,指挥起来才会那般冷静自若,不慌不忙,颇有大将风度。此时的老汉,真是“镇定如山”“稳重如山”“果决如山”。他本可以带着家人先行撤退,再用喊叫的方法通知他人撤离,也本可“睁只眼闭只眼”,让儿子插队离去的,况且在逃生之中,谁还会清晰记起谁是党员。但,老汉偏较真,一言九鼎,言出必行,对儿子也一视同仁。文本行至此处,老汉呈现给我们的是“大爱如山”的形象。再将“镜头”推到他生命最后一刻时,“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里闪现的分明是“父爱如山”的意蕴。
2. “桥”的三层涵义。有人说,读书如品茗,在润喉解渴之外,若对它的色、香、味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才不致辜负了它的好处。以这样的观点来观照文题“桥”,我认为可以剖解出这样的三层涵义:
(1) 沟通之桥。党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必须依靠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具体的党员个体来牵线搭桥。小小说所塑造的两个党员形象——一对父子,用他们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党员赞歌,同时,也用生命搭建了百姓与党之间的沟通桥梁、信任桥梁。
(2) 英雄之桥。窄窄的木桥,虽然没有办法等到这对父子脱险后再坍塌,但这座桥完成了其拯救全村一百多号人性命的使命。最后父子俩却离村民而去了,这对父子与我们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图谱一起,标识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维度与价值高度——先人后己,舍己救人,舍生取义……木桥虽然坍塌了,但灾后重建的时候,桥一定还会站立的,因为在那对父子的谱写下,桥成了英雄之桥,令人景仰,那是一对党员父子用生命架就的!
(3) 精神之桥。木桥被洪水冲毁了,父子也被洪水吞没了。但这对党员父子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壮举却永不消失,因为那里有精神之光的炳照——普通共产党员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坦荡胸怀,令他们的精神熠熠闪光,历久弥新。在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这对父子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永远闪烁金色光芒的“精神之桥”。
一个合格的读者,对一部优秀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恰如一位品酒师对一瓶美酒的品鉴,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理应尽可能地靠近作者,解读作品,品味深意,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上奉献给学生更多的真语文的东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