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2020年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消除,我国贫困治理的重心也将由消除显性绝对贫困转向缓解隐性相对贫困.农旅融合是推动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文章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广义矩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对农旅融合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旅融合能够显著减缓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点不断上升,农旅融合对相对
【机 构】
: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20年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消除,我国贫困治理的重心也将由消除显性绝对贫困转向缓解隐性相对贫困.农旅融合是推动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文章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广义矩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对农旅融合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旅融合能够显著减缓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点不断上升,农旅融合对相对贫困的减缓作用也愈发明显,即农旅融合具有亲贫性,贫困越深,减贫边际效应越大.为更好地发挥农旅融合的益贫作用,应进一步加大农旅融合产业开发,巩固拓展产业减贫效应;注重农旅融合减贫异质性,完善旅游开发利益分享机制.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新修订《土地管理法》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交易,在法律层面为农地入市扫清了障碍.文章通过回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试点地区探索农地入市的做法、亮点,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与成效,分析当前全面推进农地入市改革面临的困境.同时尝试从出台配套细则、推进宅基地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制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加快村庄编制规划等方面,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未来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既立足于解决城镇与乡村面临的突出问题,亦承担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责.文章通过定性分析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二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并基于2006-2018年的数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市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结果显示:(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市域间二者发展差距收窄;(2)耦合度有所上升且保持在高位水平,耦合质量和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3)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明显,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