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亮 又名传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中国书法》杂志执行编辑,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吴昌硕》《洪亮印存》《中国篆刻百家·洪亮卷》《洪亮行书桃花源记》《历代咏竹诗选》等11种。论文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理论研讨会,其中《民俗书法刍论》在《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发表,并获北京大学创新成果奖。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评论计150多万字,多次应邀在北京大学作书法讲座,在中央电视台评论吴昌硕艺术成就,赴韩国作书画创作交流。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中青展,篆刻展、西泠印社评展等展览并获奖,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洪亮是一位勤奋、自励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1961年出生于艺术大师吴昌硕的家乡安吉,在其父的影响下自幼爱好书画篆刻,受邻居姜大公先生的启蒙,遂入门径。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常来杭州向诸乐三、余任天、周昌谷、潘韵等先生请教,也来我家商讨。那时候学习资料较少,为了系统地掌握篆书,他借来了一部12卷本的《康熙字典》,竟然将整部字典中的篆字部分全部抄录了下来,并整理成一部篆字字典,可见他是一个勤奋、扎实,乐意下“笨功夫”的人。一眨眼近30年了,而洪亮对书法篆刻的那股钻研精神却与日俱增。
  洪亮20来岁时,在安吉的一所中学教书,对书画篆刻的学习和钻研是他教书之余的最火乐趣。那时他主要是学习篆刻,书法方面学楷书和篆书,也学国画。他的楷书1983年在浙江省中学教师书法比赛中获过奖。1984年他调任安吉县文化馆副馆长,1988年又调任县博物馆、吴吕硕纪念馆副馆长。其间,创办昌硕印社,组织书面交流活动,带动和影响了一批书画篆刻爱好者。1991年调任县政协从事文史编辑工作,主编《吴昌硕》文史专辑。从那时开始,他逐渐将精力放到书画篆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上,做了不少学习笔记。先后还应约为《中国书画报》《现代书画家报》等书画专业报刊开辟了《昌硕印话》《中国画竹简史》等专栏,发表了不少文章。
  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洪亮1996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经过两年的攻读,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这次学习,洪亮在传统文化方面修养的提高是明显的。并且,对诸子百家的思想方法的学习与研究之兴趣目浓。可贵的是他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的书法篆刻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先后撰写了《论篆刻刀法的表意性》《论书法的二度欣赏》《论吴昌硕篆刻刀法的当代意义》等颇有见解的学术论文,并多次在全国书法篆刻理论研讨会上进行论文答辩,参与了“书法学”和“篆刻学”的理论建设。他还应约为《荣宝斋》《书法报》《美术报》等报刊撰写了《民俗与书法》《解读吴昌硕》《品印录》等系列文章。《民俗书法刍论》在《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发表,并荣获北京大学的创新成果奖。由于他在书法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以及教学上所取得的成绩,先后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杂志聘为执行编辑。
  洪亮在注重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同时,书法篆刻的学习与创作始终是他最有兴趣的乐事。临习古代法帖是他的日课。近年来,他常拿作品来要我批评,每次都有好几本,有临作,也有创作。我看他的临作,涉及面广,正、草、隶、篆、行皆有;而且,每一种字体,所临的书体也多。其中,行草书和篆书涉及面最广。篆书中,有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小篆等等。就拿钟鼎文说吧,其中又有散氏盘、毛公鼎、墙盘等等。他临的行草书,几乎涉及到宋元、晋唐之各位大家的每一名帖。其中,对米芾和王羲之的法帖用功尤勤。我看他的每一件临作都是气息纯正,笔法精到,都是在一种平和的,优雅的状态下完成的,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洪亮的书法以篆书、行书和楷书为主。他的篆书,以“峄山碑”和吴昌硕石鼓文为基础,并吸取邓石如、吴让之和近人王福庵的笔法之长。字法上吸收篆刻印化字法的方法,融大小篆于一炉,逐渐形成与他的篆刻字法相一致的个性字法。他的行书,以“二壬”帖学为本,并吸取晋唐宋元诸大家以及北碑之长,给人以秀逸、爽健、流利之美感。他的楷书,从唐楷入手,青少年时期就对颜柳欧褚等都下过深入的工夫,近年来受李刚田楷书的启示,简化唐楷笔法陈式,融性情于楷法,令人颇有清新之感。
  洪亮贤弟厚道朴实,对工作一贯兢兢业业,他在繁忙的编务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仍然坚持书画篆刻的学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数十年来黎明即起,II瓿池为乐;每晚学习或工作到子夜,乐此不疲。他的书画篆刻一直传承着传统文化的正脉,走在一条雅俗共赏,率意真情,不断经典化的道路上。
  总体上来说,洪亮的书法重文化性品格,给人以典雅、秀逸的美感,细晶之,皆符合形式美学法则。他在北大作《书法的生命精神》的讲座,从书法的生命形式入手,对书法(汉字)形式美进行理论提炼,提出了数条法则,给学子以诸多启发。由此可见,洪亮的书法创作是以他的学术修养为基础的。在京工作以来,他的书画篆刻作品有了明显的变化:即既保持着南方人特有的秀逸,又增加了几分北方人的雄强。他的作品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好评和社会的不断认可。
  2002年5月,我在手批洪亮篆刻作品时,曾即兴写过一篇《天道酬勤》的短文,简介了他的篆刻艺术。2005年1月,我用“天道酬勤”为题撰文,分别介绍了洪亮贤弟在书法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今天我用同样的题目,对他及其书法艺术作一简介。洪亮正值英年,期望他在书法篆刻的理论与创作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读嵇叔夜诗文,就会想起《世说新语》中对他的描写:“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想到他临刑前的顾视日影,从容不迫地弹一曲《广陵散》,然后赴死。  似乎,他的一生都是从容的。  不过,我以为在他的养生论中,可以为座右铭的,还是八个字:“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想一想自己幼小习书,算起来也已操觚染翰半个世纪,连自己都觉得漫长,却又无意放
期刊
徐思寒 1963年6月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杂志社。    书法对于徐思寒先生来说虽然是一份工作,但更像是一种寄托。过去他写过文章也画画,然随着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他越来越意识到书法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的,作为一种东方式的表现情感与生命体验的艺术形式,书法由于表现手段单一,显得更难,也更具挑战性。而且在现代化进程中,书法是
期刊
贾俊春 1966年生于江苏灌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年美术工作者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协培训中心特聘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何水法导师工作室特聘助教,连云港市美术馆专职画家。出版《创世典藏·当代名家长卷精品贾俊春野塘逸趣图卷》《贾俊春工笔花鸟画集》。    中国人以“十年磨一剑”来表示专注和执着于某项事情,日积月累,终成大器。贾俊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将工笔花鸟画作为人生所磨之剑,十年寒
期刊
本刊讯 2010年1月8日上午,在美丽的琅琊山下,滁州学院北校区艺术展览中心,吴雪书欧阳修滁州诗文作品展《墨舞雪飞》隆重举行。本次吴雪《墨舞雪飞》书法作品展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滁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文学界艺术联合会、滁州市书法家协会、滁州学院美术系承办。  本次展出的50多幅作品均为吴雪近期所作,内容为欧阳修在滁州任上所作诗文。既有<丰乐亭序》《
期刊
“大抵学问常不悬目的,而自生目的。有大志者未必成功,而慢慢努力者反有意外之收获”。面对摆在眼前的崔树强先生颇具分量的四本学术著作,我想起了王国维在谈到做学问的方法吋曾说过的这一句箴言,笔者不由地无端臆测:静安先生的这句箴言似乎是说与崔树强博士的!从他由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积累而成且获兰亭理论奖的《崔树强书学论集》起,到他在北大读博士期间出版的《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和《笔走龙蛇——书法文化
期刊
本刊讯 2010年10月23日,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无锡市文联主办,江苏省美协雕塑艺委会和无锡市美协承办的“塑泥铸魂一一无锡市首届雕塑展”在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隆重开幕。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立人,无锡市副市长曹佳中,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尹石等领导、嘉宾及我市部分艺术家、雕塑爱好者参加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塑泥铸魂——无锡市首届雕塑展”是无锡市文联2010年重点文艺立项项目之一,共展出钱绍武
期刊
作为一个对当代书法有着深刻现实关怀的书法批评家,马啸自然不会把书法仅仅视为一个只可供作纯粹学理剖析的文化标本来看待,而是充满了参与的热情,他希望他在批评中所倡导呼吁的审美价值理念能够在笔下的创作中获得实现。以此观照马啸的书法创作,便会真切地发现,他是在追寻一种本真的创作,创作成为他真实人性的深度反映,而这恰恰是一些书法家,甚至是著名书法家所缺乏的。颇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杭人哲学系毕业之后,马啸这位生
期刊
谭学念:1978年生,湖北巴东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書法篆刻方向硕士,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自中学时代始有書法作品、文学作品、書法论文发表(参展);著有《孙过庭研究》(独撰)、《大学書法》(副主编),另有理论文章二十余篇发表于《書法研究》《中国書法》《艺术探索》等期刊。    孙过庭所著《書谱》虽只有3700余言,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書学思想,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書法史观、技法观、書体观、
期刊
本刊讯 2010年11月20日,“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南京巡展)”在新落成的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作为中国书法名城在南京首次整体亮相,共展出在宁的苏州籍当代名家特邀作品和当今活跃在书坛的苏州市书法篆刻家作品185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
期刊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些有名望的书僧与苏州确实颇有渊缘。特别是临济宗的一些高僧,如宋代杨歧派宗师圆悟大师克勤,元代大慧禅师宗果、中峰和尚明本,明代苍雪大师读澈等,都驻锡过苏州,以善书闻名于当时。而清未民初临济宗二十二世演字辈的大休和尚与苏结缘20多年间,住持过寒山寺、包山寺和龙池庵。期间,充分显露了他精深的佛理禅义、卓绝的艺术天份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他自号“醉禅”,自称“疯癫汉”,以自己的方式修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