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回说到前段时间各大院线争相捧一部国产电影的臭脚,那部电影叫《爸爸去哪儿》。关于这部电影的内容与价值观,我就不想多说了,如果谁非要说“市场是硬道理”或者“票房是检验电影的惟一标准”,那也是你的自说自话,我相信并不是艺术的必然真理。
《爸爸去哪儿》辉煌的票房业绩标榜在那里,没有人能够否认。但是我想说:这就是电影全部的光荣与梦想吗?中国有句古话叫:鱼目混珠。很多时候就是“鱼目”卖出了“珠”的价钱才冲击了“珠”的市场,最可怕的是:日久天长后,大家就慢慢习惯了“鱼目”,甚至以为那就是“珠”。而且还振振有辞地说——能卖出价钱的“鱼目”比一时卖不出价钱的“珠”更可贵。
生发出这样一番感慨是因为看了一部并不算深刻的娱乐片《别惹我》。走进影院是冲着罗伯特··德尼罗去的,当然导演吕克·贝松和男配角汤米·李·琼斯也是颇具吸引力的。看惯了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好莱坞黑帮片,对这种法式幽默的黑帮片一时未必适应,但是每每看到会心一笑处,还是颇为受用。
再三思忖,这种受用还是来自电影的滋味。平心而论,《别惹我》并非一部顶级经典影片,但是作为一部中上“姿色”的娱乐片,该片还是充满了很丰富的电影味道的。情节设置的巧妙就不用说了,悬念的吊足胃口和解开悬念的巧妙手法大家也看得一目了然,更让人看得酣畅淋漓的是影片中妙到毫巅的剪辑手法和不时让观众会心一笑的那些既精巧又内涵丰富到回味无穷的台词。
当今中国电影,从市场角度说确实是有史以来最红红火火的一段好日子:银幕数量激增,观众人数暴涨,看电影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但是从电影的质量来说却未必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很多所谓的“电影”已经越来越不像电影了!
没有动人的故事、没有典型的人物、没有对白的文采、没有剪辑的韵味……《爸爸去哪儿》这种“四无电影”咱就不说了,即使比它好一些的很多所谓“国产大片”也不过是用电影的拍摄器材拍摄的、在大银幕上呈现的长度为两到三集的电视剧而已。我非常反感时下一种时髦的说法——人人都能当导演——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普及使得当导演的门槛降低了。是的,数字化的时代谁也不用怕浪费胶片了,只要有胆量谁都可以沐猴而冠去过一把导演瘾,甚至等自己拍出来的东西投射到大银幕时尽可以情绪高涨、忘乎所以。但是,我必须问一句:您拍的那是电影吗?我们看的这是电影吗?
也许有人要说:以技术角度而论,用电影摄影机拍摄的、投射到大银幕上的就是电影。这种论调相当于说:吃到胃里的都是美食。事实上,吃到胃里的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在电影院里放映的很多都是技术标准达到了而艺术标准远远不及格的残次精神食粮。且不说有些电影的价值观值得商榷,就以电影创作的角度来衡量,现在很多看似热闹一时、票房显赫的电影其实不过就是线性叙事的电视剧被翻拍到大银幕上。好一些的不过也就是有些情节与悬念,但台词乏味得如同白开水,剪辑更是完全看不出匠心。说一个最通俗的:很多影迷都知道一个家喻户晓的电影术语叫——蒙太奇,只需要比照一下字典上关于“蒙太奇”的定义,你就能火眼金睛判断出正在影院里流行的哪些是“伪电影”。至于台词,更是电影的价值与生命力所在,想想看,我们对很多老电影的记忆与眷恋,往往表现在时隔几十年后还常常把一些经典对白挂在嘴边、用在生活中。
日前看到张艺谋在吴天明导演追思会上的一番讲话,深以为然。他有别于前些年的言不由衷,近来多有真诚的惊人之语,比如这次说道: “中国电影是被票房绑架的年代,包括我自己……我自己对于拍商业电影的看法是:我们要试水、要两条腿走路、要尝试不同的风格。中国电影要想好,除了有情怀,也需要有质量的商业电影,去占領这个阵地。吴天明导演都看在眼里。我也在某些报道上看到他对我的批评,说得很对。我们见面的时候,谈了很多。但他就不谈我最近十几年的作品。我都知道,他那个人很耿直的,他一直是看不上。他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什么时候,我、凯歌、壮壮这些人,能拍一部他欣赏的电影。”
张艺谋说的没错,商业本来不是个坏东西,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好莱坞很多优秀的电影也是在市场化的商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只是我们这里的市场化过于唯利是图,就容易导致前述各种弊病与乱象。长此以往,不仅导演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电影了,观众更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不是真正的电影了。
《爸爸去哪儿》辉煌的票房业绩标榜在那里,没有人能够否认。但是我想说:这就是电影全部的光荣与梦想吗?中国有句古话叫:鱼目混珠。很多时候就是“鱼目”卖出了“珠”的价钱才冲击了“珠”的市场,最可怕的是:日久天长后,大家就慢慢习惯了“鱼目”,甚至以为那就是“珠”。而且还振振有辞地说——能卖出价钱的“鱼目”比一时卖不出价钱的“珠”更可贵。
生发出这样一番感慨是因为看了一部并不算深刻的娱乐片《别惹我》。走进影院是冲着罗伯特··德尼罗去的,当然导演吕克·贝松和男配角汤米·李·琼斯也是颇具吸引力的。看惯了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好莱坞黑帮片,对这种法式幽默的黑帮片一时未必适应,但是每每看到会心一笑处,还是颇为受用。
再三思忖,这种受用还是来自电影的滋味。平心而论,《别惹我》并非一部顶级经典影片,但是作为一部中上“姿色”的娱乐片,该片还是充满了很丰富的电影味道的。情节设置的巧妙就不用说了,悬念的吊足胃口和解开悬念的巧妙手法大家也看得一目了然,更让人看得酣畅淋漓的是影片中妙到毫巅的剪辑手法和不时让观众会心一笑的那些既精巧又内涵丰富到回味无穷的台词。
当今中国电影,从市场角度说确实是有史以来最红红火火的一段好日子:银幕数量激增,观众人数暴涨,看电影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但是从电影的质量来说却未必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很多所谓的“电影”已经越来越不像电影了!
没有动人的故事、没有典型的人物、没有对白的文采、没有剪辑的韵味……《爸爸去哪儿》这种“四无电影”咱就不说了,即使比它好一些的很多所谓“国产大片”也不过是用电影的拍摄器材拍摄的、在大银幕上呈现的长度为两到三集的电视剧而已。我非常反感时下一种时髦的说法——人人都能当导演——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普及使得当导演的门槛降低了。是的,数字化的时代谁也不用怕浪费胶片了,只要有胆量谁都可以沐猴而冠去过一把导演瘾,甚至等自己拍出来的东西投射到大银幕时尽可以情绪高涨、忘乎所以。但是,我必须问一句:您拍的那是电影吗?我们看的这是电影吗?
也许有人要说:以技术角度而论,用电影摄影机拍摄的、投射到大银幕上的就是电影。这种论调相当于说:吃到胃里的都是美食。事实上,吃到胃里的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在电影院里放映的很多都是技术标准达到了而艺术标准远远不及格的残次精神食粮。且不说有些电影的价值观值得商榷,就以电影创作的角度来衡量,现在很多看似热闹一时、票房显赫的电影其实不过就是线性叙事的电视剧被翻拍到大银幕上。好一些的不过也就是有些情节与悬念,但台词乏味得如同白开水,剪辑更是完全看不出匠心。说一个最通俗的:很多影迷都知道一个家喻户晓的电影术语叫——蒙太奇,只需要比照一下字典上关于“蒙太奇”的定义,你就能火眼金睛判断出正在影院里流行的哪些是“伪电影”。至于台词,更是电影的价值与生命力所在,想想看,我们对很多老电影的记忆与眷恋,往往表现在时隔几十年后还常常把一些经典对白挂在嘴边、用在生活中。
日前看到张艺谋在吴天明导演追思会上的一番讲话,深以为然。他有别于前些年的言不由衷,近来多有真诚的惊人之语,比如这次说道: “中国电影是被票房绑架的年代,包括我自己……我自己对于拍商业电影的看法是:我们要试水、要两条腿走路、要尝试不同的风格。中国电影要想好,除了有情怀,也需要有质量的商业电影,去占領这个阵地。吴天明导演都看在眼里。我也在某些报道上看到他对我的批评,说得很对。我们见面的时候,谈了很多。但他就不谈我最近十几年的作品。我都知道,他那个人很耿直的,他一直是看不上。他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什么时候,我、凯歌、壮壮这些人,能拍一部他欣赏的电影。”
张艺谋说的没错,商业本来不是个坏东西,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好莱坞很多优秀的电影也是在市场化的商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只是我们这里的市场化过于唯利是图,就容易导致前述各种弊病与乱象。长此以往,不仅导演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电影了,观众更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不是真正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