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有识之士早就提出并且致力于教材的改革。对教材的评价标准也已形成了共识,并且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我们知道,要科学地评价语文教材,必须依据以下两个主要要求:(一)教材要体现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二)要反映社会和学生的双重需要。这里的主体尺度就是评价主体的价值标准,即社会和中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需要或借以追求的利益;客体尺度是指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教材编写的规律。而主体尺度中,中学生本身又是其中的根本点与归宿点。一方面,语文教材必须有助于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语文能力的要求,使之能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包括就业)。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又必须以中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旨归,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实现他们理解和运用语文能力的个体成长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应该使学生实现三个层次的飞跃: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广泛地认识社会,深刻地理解社会,并能以社会为镜,从而了解自身,使自己不断地走向成熟。第二个层次是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形成 善的观念,做一个“善”的人。第三个层次是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美的人、美的事物、美的情感、美的艺术形象等等。这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三个层面。
宏观上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了,那么怎么落实这个标准呢?这值得我们去斟酌、去考察。因为,要构思一个结构容易,而要用具体的材料去实现这个构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这里,我想以课文《荷塘月色》文本变化的轨迹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还有困惑。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但是随着新的教材版本的出现,这篇文章似乎越来越回归于它的本来面目,选编者似乎越来越尊重原文,几乎是不事修改、删节就把原文搬到教材中了。我们可以发现,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编订的1990年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删改最多,文辞也显得最精练。此后先是增回了梁元帝的《采莲赋》,还在引文前面“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之后增回一句:“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还在前面“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而我以为这正是恰到了好处”之后增回一个比喻:“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再后则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在写荷花的几个比喻之后又增回了一个比喻:“如刚出浴的美人。”在写荷塘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等等。
我不主张复古,但看了这个变化轨迹,却总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感觉。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增回梁元帝的《采莲赋》没问题,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此更多地接受古诗词作品,另一方面,更能增进文章的具体感,有助于文章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是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这个基本状况的,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多的古诗文常识,已经有能力接受其内容。但是对所增回的其他内容却不敢苟同。先看“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这个比喻。编者显然受知识本位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这里是一个知识点,让老师有东西可教,让学生有东西可记。但他们没有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有助于内容的表达,是不是能增加文章的美感。在笔者看来,这个比喻怎么看都是画蛇添足。因为:第一,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不需要加一个比喻来提供帮助;第二,这个比喻不美。倒是前句已经很美了,柔和的月光,淡淡的云。如此良辰却用睡觉作比,实在并不高明。第三,以辞害意。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也就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比喻句中“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没有显出后者比前者好的意思。也许是朱自清他不自知,或是他不肯割爱,但叶老却看到了,所以在中学教材中删了去。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此后的编者却又要为之加回?再看“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等句,我觉得这二句说明了朱自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内心中固有的对农民生活的隔膜。采莲时节无疑是热闹的,对采莲的青年男女来说当然也不乏浪漫,情歌当然也是有唱的。但和“风流”无疑是有太多的距离,情歌也未必就是“艳歌”。他用旧式文人的某些体验来理解采莲男女的纯朴显然有很大的偏差。还有写荷花的比喻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则更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这世上美人本来就少,更何况“刚出浴的美人”岂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见得到的?谁能凭借这个体验来增加对荷花美的理解?对教师是如此,那么对学生会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只会更容易产生近乎邪念的联想,却无助于对荷花美的理解。至于最后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那更是朱自清的败笔。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时的柳树只是一团团的黑影,但是在月光下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它那柔枝的婆娑,“峭楞楞”是冷而生硬,和柳树的意象不符;而“如鬼一般”则使本来宁静、平和、清丽的荷塘无端生出一种“鬼”气,和全文意境严重不协调。
假如我以上的分析没有大的偏差的话,那么我不禁就有些困惑:教材的编者是出于对原文的尊重而放弃对文章的必要删改呢,还是对知识本位的偏好而想使文章有更为丰富的“知识点”?或者还是另外的原因,比如说是媚俗?解放思想是应该的,但媚俗就要不得。而对朱自清此文的处理就和解放思想不搭边,媚俗的意味却很足。因为美的文章并不是非要美女艳歌作广告,美的意境并非一定要美女的胴体来作联想的。作为教材尤其是如此。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需要怎样的教材?应该是真正的文质兼美,有美的思想、美的人物、美的情感、美的景色的文章。甚至光有这些还不够,它们还须符合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所以,对被选入教材的文章作适度的修改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怎样的名家都可能犯错,无论怎样的名作都有可能不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这和思想的解放与否没有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博雅之人,一种具有完整人格、灵魂健全的人,一个更能胜任任何事情的人。
(作者单位:金华商业学校)
宏观上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了,那么怎么落实这个标准呢?这值得我们去斟酌、去考察。因为,要构思一个结构容易,而要用具体的材料去实现这个构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这里,我想以课文《荷塘月色》文本变化的轨迹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还有困惑。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但是随着新的教材版本的出现,这篇文章似乎越来越回归于它的本来面目,选编者似乎越来越尊重原文,几乎是不事修改、删节就把原文搬到教材中了。我们可以发现,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编订的1990年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删改最多,文辞也显得最精练。此后先是增回了梁元帝的《采莲赋》,还在引文前面“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之后增回一句:“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还在前面“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而我以为这正是恰到了好处”之后增回一个比喻:“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再后则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在写荷花的几个比喻之后又增回了一个比喻:“如刚出浴的美人。”在写荷塘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等等。
我不主张复古,但看了这个变化轨迹,却总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感觉。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增回梁元帝的《采莲赋》没问题,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此更多地接受古诗词作品,另一方面,更能增进文章的具体感,有助于文章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是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这个基本状况的,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多的古诗文常识,已经有能力接受其内容。但是对所增回的其他内容却不敢苟同。先看“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这个比喻。编者显然受知识本位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这里是一个知识点,让老师有东西可教,让学生有东西可记。但他们没有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有助于内容的表达,是不是能增加文章的美感。在笔者看来,这个比喻怎么看都是画蛇添足。因为:第一,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不需要加一个比喻来提供帮助;第二,这个比喻不美。倒是前句已经很美了,柔和的月光,淡淡的云。如此良辰却用睡觉作比,实在并不高明。第三,以辞害意。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也就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比喻句中“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没有显出后者比前者好的意思。也许是朱自清他不自知,或是他不肯割爱,但叶老却看到了,所以在中学教材中删了去。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此后的编者却又要为之加回?再看“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等句,我觉得这二句说明了朱自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内心中固有的对农民生活的隔膜。采莲时节无疑是热闹的,对采莲的青年男女来说当然也不乏浪漫,情歌当然也是有唱的。但和“风流”无疑是有太多的距离,情歌也未必就是“艳歌”。他用旧式文人的某些体验来理解采莲男女的纯朴显然有很大的偏差。还有写荷花的比喻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则更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这世上美人本来就少,更何况“刚出浴的美人”岂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见得到的?谁能凭借这个体验来增加对荷花美的理解?对教师是如此,那么对学生会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只会更容易产生近乎邪念的联想,却无助于对荷花美的理解。至于最后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那更是朱自清的败笔。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时的柳树只是一团团的黑影,但是在月光下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它那柔枝的婆娑,“峭楞楞”是冷而生硬,和柳树的意象不符;而“如鬼一般”则使本来宁静、平和、清丽的荷塘无端生出一种“鬼”气,和全文意境严重不协调。
假如我以上的分析没有大的偏差的话,那么我不禁就有些困惑:教材的编者是出于对原文的尊重而放弃对文章的必要删改呢,还是对知识本位的偏好而想使文章有更为丰富的“知识点”?或者还是另外的原因,比如说是媚俗?解放思想是应该的,但媚俗就要不得。而对朱自清此文的处理就和解放思想不搭边,媚俗的意味却很足。因为美的文章并不是非要美女艳歌作广告,美的意境并非一定要美女的胴体来作联想的。作为教材尤其是如此。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需要怎样的教材?应该是真正的文质兼美,有美的思想、美的人物、美的情感、美的景色的文章。甚至光有这些还不够,它们还须符合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所以,对被选入教材的文章作适度的修改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怎样的名家都可能犯错,无论怎样的名作都有可能不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这和思想的解放与否没有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博雅之人,一种具有完整人格、灵魂健全的人,一个更能胜任任何事情的人。
(作者单位:金华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