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源是私有制,社会分工固定化是最终根源。本文从消费、异化、人性异化等三个方面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新形态。从匮乏、人的生产方式、心理压力等六个方面说明异化归因。并指出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异化理论;劳动异化;弗洛姆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马克思主要从劳动异化或异化劳动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的异化现象,它是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显现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和金融资本主义后,一系列新的变化和特征随之出现。在此形势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问题的揭示和对异化新特点的分析论证,指出当代资本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病态社会,对此全面分析有利于发展当代社会的异化理论。
一、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新形态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卢卡奇最早运用异化概念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通过对物化与商品生产内在联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异化的必然性。卢卡奇认为物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异化,或者说物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一种新的形态。在卢卡奇看来,社会个体的异化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的异化存在所导致的结果。在卢卡奇异化理论的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全面异化理论。列斐伏尔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包含着异化之网,它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异化‘就这样扩张到全部生活,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这种异化’。马克思所注意到的某些趋向在继续着,如社会的商品化,资本化,财富的过度集中,两极分化等。随着物质性商品的新的丰富,产生了新的匮乏,就人自身的异化来说,科教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使人们完全听命于技术和工具的奴役,它使工人在政治统治之外又多了一层技术统治,人在其中却失去了自由和主动性,在需求上,因为现代人是以金钱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金钱标准衡量人的价值,对金钱的追求成为至高无上的需要。在这种异化的状态下,一切都变成了可交换可买卖之物,生存失去了人性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国家依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压抑着个人,维护着资本对个人的统治和奴役。他突出强调了政治异化的严重性,在于国家有非人性的力量,支配人们全部的生活,国家具有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的最大权威性。更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致观点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技术异化。
第二是消费异化。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由于异常的劳动生产率,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工人们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分享着消费社会的舒适。但这并非人们的真正需要,如果说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控制主要是强制形式,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强制方式退为次要,异化消费成为主要更加有效的控制手段。一方面,在日益丰裕的物质商品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意识和无意识东西的操纵和调节。对于晚期资本主义来说,这变成了它的最必要的控制装置之一。另一方面,强迫人们把‘社会的需求和政治的需要必需变为个人的本能的需要;。异化消费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控制手段。弗洛姆则指出,消费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得到物品,货币成为中介,具有符合性的支配权利。这就是货币异化作用。二是对消费品的使用。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在本质上仅仅是对人们人为的刺激所激起的经济上的满足,消费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但现在消费变成了目的本身。三是异化倾向不仅存在于消费品的得到和使用中,而且还决定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利用。马尔库塞认为,这种丰裕的物质生活没有给西方人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成为精神痛苦联系在一起。其一是人人们承受着多余压抑所带来的额外的紧张和负担;其二是人与物的关系被完全颠倒,人在物质中沉沦和异化了,人拼命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以占有更多的消费品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内容;其三是人丧失了自我,伴随着当代资本主义一体化过程,人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一具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东西。所以只有在一个非压抑的升华社会,在一个没有剥、奴役和异化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下,人们才创造出新的生活,工作本身才能可以变成人的能力的自由发挥,而不需要面对任何形成的社会控制和阶级压迫。
第三是人性异化论。弗洛姆说;‘异化是一种体验方式,它主要是人作为同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易感地体验世界和自己’,人不是以自己是力量和自身丰富性的积极承担者来体验世界和自己,而是自己是依赖于自己之外的力量的这样一种无力的物,他把自己的生活实质投射到这个物上。从人的本性而言,人本来是有欲望、要求和需要的,并且渴求能依赖自己力量实现它,但由于主体和客体分离使主体体验不到自己是自我世界的中心,自己变得与自己疏远了,这便是人性的异化。人拜倒在物面前,把物当作自己灵魂的人异化了。人不仅异化为物,且异化为物的奴隶,成了彻头彻尾的‘拜物主义者’‘消费主义者’。二是人成了劳动的工具,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发展,使劳动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人在劳动中却丧失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三是人的本能受到压抑,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能由‘爱本能’和‘本能’两部分组成。由于爱本能遭到压抑,使两种本能的平衡不断朝着有利于‘本能’的方向转化,使社会成为人与人相互的异化状态。应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必然造成的这些恶果的揭露和分析是深刻的,是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和推进。但这些异化理论也有人本主义色彩,以及永恒化和泛化倾向。这样就很难找到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归因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原因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之一是物化的普遍化。卢卡奇认为物化作为一种异化的形态或者归因,是发达工业社会的普遍结构,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命运相关。‘关于这一点,假如我们没有强调国家的阶级特征,这是因为我们的目的在于把物化作为构成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来理解。’由此,可以得出物化是发达工业社会中所有人的普遍命运的结论。原因之二是科学技术。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是异化之源。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劳动中的机械化、分散化、自动化的程度,但也增强了工人劳动的迫碎化、分散化,使工人服从于片面的劳动分工,这是劳动异化的重要原因。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一种新的统治形式,技术理性具有辩护和统治的功能。科学技术的危机在于科学技术开始具有意识形态、异化性质和统治地位。科学技术导致了人的异化。异化产生的原因之三是‘生存两歧’。弗洛姆认为,自19世纪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人的异化这一事实,各种学说、各派思想家开始努力寻找产生异化之源。在19世纪出,人们倾向于从政治方面寻找,把异化之源归为缺乏政治自由。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思想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者则强调经济压迫和经济剥削对异化产生的作用,认为异化本身是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和形式。在弗洛姆看来,产生异化的根源在于‘生存两歧’,即人的生存所面临的深刻矛盾。生与死是最基本的矛盾,它引发了其他的‘两歧’,如无限思维力与有限生命的两歧。异化产生原因之四是匮乏。存在主义的思想代表萨特认为,异化源于匮乏。匮乏首先是生产资料的不足,这既能说明历史的结构,是阶级产生的根源,也是人转化为‘反人’这种异化的原始的基础。因为,在物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个人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是对每一个人的威胁,而当个人的满足自己需要的实践转向反对他人时,并通过社会环境作为他人而到达他时,异化就产生了。这就是匮乏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萨特认为‘物质匮乏是过去和现在人们之间对抗的根源’。生活资料匮乏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威胁,不能共存因而引起异化和阶级斗争,它是剥削和暴力等一切祸害的最初根源。原因之五是人的生产方式。列斐伏尔认为,导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原因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人的生产方式。其一,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由于人的本能收到自然界的限制,而使人沦落为一种客体地位,成为其他存在物的客体和攻击对象,所以人的自然性和生物性就遭到异化。其二,立足于私有制来说明异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导致了阶级的分化,经济上的不平等,政治上的不平等,人在权力面前丧失了自由的个性和人的尊严。私有制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异化,最终导致人性的异化。其三,人的活动的本性是导致产生异化的基础。异化是人生成以后必然的历史结局,是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矛盾,人需要通过对象化活动使自然适用人生存之需,不断地改造自然,实践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分裂,可见异化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异化产生的原因之六是心里压抑。马尔库塞认为,异化源于人的心里压抑,现实原则和操纵原则的支配下,人的身心都变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异化劳动本能地成为对满足的反动和对快乐原则的否定。现代文明对人的心理压抑是异化渗透到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深层次。
三、异化的消除与人的解放路径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都认为,异化是阶级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只不过在当地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形式和形态有了新的表现,与马克思一样,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也关系异化的消除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寻求消除异化、实现社会进化和人的解放与自由之路。
路径之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之所以劳动异化的折磨是与资本主义想过来的。劳动本身不是异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劳动才变成异化劳动,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的过程和形式。人的异化有他的阶级根源和经济根源。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形式和新的社会关系形式,使非异化劳动成为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社会活动,使人性得到复归。马克思认为,异化理论进而解决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冲突使共产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将被终结,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了消除异化和解放人类的光明前景。
路径之二,步入社会主义。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异化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社会主义是克服异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扬起异化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必须突出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通过发展生产、完善管理和科学实践来创造自由和谐的存在方式。为此,南斯拉夫实践派提出,不应当把社会主义设想为某种给定状态,它本质上是一个永不开放的永不完结的进程,只有革命地生存、人才能实现其本质。
路径之三,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弗洛姆则认为,克服并超越异化的真正道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积极自由意味着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发辉。现代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文化,创造与自然分化的进程必然将人置于两难的存在境地,一方面是自由和个性的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孤独和不安的不断加剧。对此弗洛姆断言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重新获得已经失去的安全感,只会使人失去个性和自由,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某种专制体制。人类创造积极自由的生存方式的过程,就是克服和消除自我异化的过程。为此,(1)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形成工人参与和共同管理的新劳动境遇;(2)政治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和完善民主制度;(3)文化改革的核心是进一步确立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总之,借以社会改革来消除人的异化状态。
路径之四,构建非压抑性生产方式。人类的生存方式有两种,压抑性生存方式和非压抑性生存方式。前者是指文明对人性的压抑以及人类快乐原则的不彻底解放。所谓非压抑性生存方式是指消除匮乏,调和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与对抗,实现感性的自我升华和理性的贬值;征服有碍于感性持久满足的时间。马尔库塞认为,压抑是有本能之外的因素形成的,或者说是历史性的结构,这样,非压抑性的生产方式就是可能的。因为,匮乏并非永恒的状态,与此相关对本能的压抑就不是必然的,与马克思主要地在社会层面从阶级斗争等视角寻找扬弃异化的革命力量的做法不同,当代异化理论也强调以人的感性力量的解放和人的内置的爱欲的复活来反抗理性文明对人的压抑,以人的内在感性创造力的发挥为基础建立理性与本能的新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马尔库塞同卢卡奇一样,主要倡导一种文化革命观。虽然他的宗旨仍然是自由自觉的人类主体的生成,但由于抛弃了政治革命,异化消除和人们的解放主要体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主观世界的变革。
总之,异化不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也是一个广义上的富有反思与批判精神的哲学和社会学概念。社会主义条件性也可能存在异化问题,国家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异化形式,政党制度官僚化是政治异化深化的标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解放路径方面基础和发展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些思想,并开辟了新的文化哲学、政治哲学领域。强调微观革命的意义,追求个性自由,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其缺憾是对社会主义条件性的异化问题讨论较少。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
[2]列斐伏尔;《人类的产生》,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3]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重庆出版社,1982年。
[4]弗洛姆;《资本主义和异化问题》,《哲学从书》1981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
关键词:异化理论;劳动异化;弗洛姆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马克思主要从劳动异化或异化劳动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的异化现象,它是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显现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和金融资本主义后,一系列新的变化和特征随之出现。在此形势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问题的揭示和对异化新特点的分析论证,指出当代资本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病态社会,对此全面分析有利于发展当代社会的异化理论。
一、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新形态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卢卡奇最早运用异化概念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通过对物化与商品生产内在联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异化的必然性。卢卡奇认为物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异化,或者说物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一种新的形态。在卢卡奇看来,社会个体的异化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的异化存在所导致的结果。在卢卡奇异化理论的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全面异化理论。列斐伏尔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包含着异化之网,它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异化‘就这样扩张到全部生活,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这种异化’。马克思所注意到的某些趋向在继续着,如社会的商品化,资本化,财富的过度集中,两极分化等。随着物质性商品的新的丰富,产生了新的匮乏,就人自身的异化来说,科教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使人们完全听命于技术和工具的奴役,它使工人在政治统治之外又多了一层技术统治,人在其中却失去了自由和主动性,在需求上,因为现代人是以金钱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金钱标准衡量人的价值,对金钱的追求成为至高无上的需要。在这种异化的状态下,一切都变成了可交换可买卖之物,生存失去了人性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国家依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压抑着个人,维护着资本对个人的统治和奴役。他突出强调了政治异化的严重性,在于国家有非人性的力量,支配人们全部的生活,国家具有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的最大权威性。更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致观点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技术异化。
第二是消费异化。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由于异常的劳动生产率,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工人们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分享着消费社会的舒适。但这并非人们的真正需要,如果说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控制主要是强制形式,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强制方式退为次要,异化消费成为主要更加有效的控制手段。一方面,在日益丰裕的物质商品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意识和无意识东西的操纵和调节。对于晚期资本主义来说,这变成了它的最必要的控制装置之一。另一方面,强迫人们把‘社会的需求和政治的需要必需变为个人的本能的需要;。异化消费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控制手段。弗洛姆则指出,消费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得到物品,货币成为中介,具有符合性的支配权利。这就是货币异化作用。二是对消费品的使用。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在本质上仅仅是对人们人为的刺激所激起的经济上的满足,消费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但现在消费变成了目的本身。三是异化倾向不仅存在于消费品的得到和使用中,而且还决定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利用。马尔库塞认为,这种丰裕的物质生活没有给西方人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成为精神痛苦联系在一起。其一是人人们承受着多余压抑所带来的额外的紧张和负担;其二是人与物的关系被完全颠倒,人在物质中沉沦和异化了,人拼命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以占有更多的消费品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内容;其三是人丧失了自我,伴随着当代资本主义一体化过程,人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一具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东西。所以只有在一个非压抑的升华社会,在一个没有剥、奴役和异化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下,人们才创造出新的生活,工作本身才能可以变成人的能力的自由发挥,而不需要面对任何形成的社会控制和阶级压迫。
第三是人性异化论。弗洛姆说;‘异化是一种体验方式,它主要是人作为同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易感地体验世界和自己’,人不是以自己是力量和自身丰富性的积极承担者来体验世界和自己,而是自己是依赖于自己之外的力量的这样一种无力的物,他把自己的生活实质投射到这个物上。从人的本性而言,人本来是有欲望、要求和需要的,并且渴求能依赖自己力量实现它,但由于主体和客体分离使主体体验不到自己是自我世界的中心,自己变得与自己疏远了,这便是人性的异化。人拜倒在物面前,把物当作自己灵魂的人异化了。人不仅异化为物,且异化为物的奴隶,成了彻头彻尾的‘拜物主义者’‘消费主义者’。二是人成了劳动的工具,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发展,使劳动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人在劳动中却丧失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三是人的本能受到压抑,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能由‘爱本能’和‘本能’两部分组成。由于爱本能遭到压抑,使两种本能的平衡不断朝着有利于‘本能’的方向转化,使社会成为人与人相互的异化状态。应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必然造成的这些恶果的揭露和分析是深刻的,是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和推进。但这些异化理论也有人本主义色彩,以及永恒化和泛化倾向。这样就很难找到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归因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原因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之一是物化的普遍化。卢卡奇认为物化作为一种异化的形态或者归因,是发达工业社会的普遍结构,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命运相关。‘关于这一点,假如我们没有强调国家的阶级特征,这是因为我们的目的在于把物化作为构成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来理解。’由此,可以得出物化是发达工业社会中所有人的普遍命运的结论。原因之二是科学技术。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是异化之源。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劳动中的机械化、分散化、自动化的程度,但也增强了工人劳动的迫碎化、分散化,使工人服从于片面的劳动分工,这是劳动异化的重要原因。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一种新的统治形式,技术理性具有辩护和统治的功能。科学技术的危机在于科学技术开始具有意识形态、异化性质和统治地位。科学技术导致了人的异化。异化产生的原因之三是‘生存两歧’。弗洛姆认为,自19世纪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人的异化这一事实,各种学说、各派思想家开始努力寻找产生异化之源。在19世纪出,人们倾向于从政治方面寻找,把异化之源归为缺乏政治自由。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思想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者则强调经济压迫和经济剥削对异化产生的作用,认为异化本身是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和形式。在弗洛姆看来,产生异化的根源在于‘生存两歧’,即人的生存所面临的深刻矛盾。生与死是最基本的矛盾,它引发了其他的‘两歧’,如无限思维力与有限生命的两歧。异化产生原因之四是匮乏。存在主义的思想代表萨特认为,异化源于匮乏。匮乏首先是生产资料的不足,这既能说明历史的结构,是阶级产生的根源,也是人转化为‘反人’这种异化的原始的基础。因为,在物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个人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是对每一个人的威胁,而当个人的满足自己需要的实践转向反对他人时,并通过社会环境作为他人而到达他时,异化就产生了。这就是匮乏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萨特认为‘物质匮乏是过去和现在人们之间对抗的根源’。生活资料匮乏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威胁,不能共存因而引起异化和阶级斗争,它是剥削和暴力等一切祸害的最初根源。原因之五是人的生产方式。列斐伏尔认为,导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原因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人的生产方式。其一,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由于人的本能收到自然界的限制,而使人沦落为一种客体地位,成为其他存在物的客体和攻击对象,所以人的自然性和生物性就遭到异化。其二,立足于私有制来说明异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导致了阶级的分化,经济上的不平等,政治上的不平等,人在权力面前丧失了自由的个性和人的尊严。私有制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异化,最终导致人性的异化。其三,人的活动的本性是导致产生异化的基础。异化是人生成以后必然的历史结局,是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矛盾,人需要通过对象化活动使自然适用人生存之需,不断地改造自然,实践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分裂,可见异化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异化产生的原因之六是心里压抑。马尔库塞认为,异化源于人的心里压抑,现实原则和操纵原则的支配下,人的身心都变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异化劳动本能地成为对满足的反动和对快乐原则的否定。现代文明对人的心理压抑是异化渗透到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深层次。
三、异化的消除与人的解放路径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都认为,异化是阶级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只不过在当地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形式和形态有了新的表现,与马克思一样,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也关系异化的消除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寻求消除异化、实现社会进化和人的解放与自由之路。
路径之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之所以劳动异化的折磨是与资本主义想过来的。劳动本身不是异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劳动才变成异化劳动,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的过程和形式。人的异化有他的阶级根源和经济根源。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形式和新的社会关系形式,使非异化劳动成为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社会活动,使人性得到复归。马克思认为,异化理论进而解决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冲突使共产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将被终结,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了消除异化和解放人类的光明前景。
路径之二,步入社会主义。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异化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社会主义是克服异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扬起异化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必须突出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通过发展生产、完善管理和科学实践来创造自由和谐的存在方式。为此,南斯拉夫实践派提出,不应当把社会主义设想为某种给定状态,它本质上是一个永不开放的永不完结的进程,只有革命地生存、人才能实现其本质。
路径之三,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弗洛姆则认为,克服并超越异化的真正道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积极自由意味着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发辉。现代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文化,创造与自然分化的进程必然将人置于两难的存在境地,一方面是自由和个性的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孤独和不安的不断加剧。对此弗洛姆断言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重新获得已经失去的安全感,只会使人失去个性和自由,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某种专制体制。人类创造积极自由的生存方式的过程,就是克服和消除自我异化的过程。为此,(1)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形成工人参与和共同管理的新劳动境遇;(2)政治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和完善民主制度;(3)文化改革的核心是进一步确立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总之,借以社会改革来消除人的异化状态。
路径之四,构建非压抑性生产方式。人类的生存方式有两种,压抑性生存方式和非压抑性生存方式。前者是指文明对人性的压抑以及人类快乐原则的不彻底解放。所谓非压抑性生存方式是指消除匮乏,调和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与对抗,实现感性的自我升华和理性的贬值;征服有碍于感性持久满足的时间。马尔库塞认为,压抑是有本能之外的因素形成的,或者说是历史性的结构,这样,非压抑性的生产方式就是可能的。因为,匮乏并非永恒的状态,与此相关对本能的压抑就不是必然的,与马克思主要地在社会层面从阶级斗争等视角寻找扬弃异化的革命力量的做法不同,当代异化理论也强调以人的感性力量的解放和人的内置的爱欲的复活来反抗理性文明对人的压抑,以人的内在感性创造力的发挥为基础建立理性与本能的新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马尔库塞同卢卡奇一样,主要倡导一种文化革命观。虽然他的宗旨仍然是自由自觉的人类主体的生成,但由于抛弃了政治革命,异化消除和人们的解放主要体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主观世界的变革。
总之,异化不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也是一个广义上的富有反思与批判精神的哲学和社会学概念。社会主义条件性也可能存在异化问题,国家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异化形式,政党制度官僚化是政治异化深化的标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解放路径方面基础和发展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些思想,并开辟了新的文化哲学、政治哲学领域。强调微观革命的意义,追求个性自由,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其缺憾是对社会主义条件性的异化问题讨论较少。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
[2]列斐伏尔;《人类的产生》,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3]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重庆出版社,1982年。
[4]弗洛姆;《资本主义和异化问题》,《哲学从书》1981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