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美国20世纪的轻武器,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M26手榴弹、MI伽兰德步枪、M14步枪、M16自动步枪、MKl9自动榴弹发射器等等。但在这些名垂青史的武器的背后,还有许多研制成功后只少量装备甚至未装备部队的轻武器,它们在美国轻武器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如今,它们虽然早已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下,但其为美国轻武器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在那个时代,是有目共睹的。在当时,这些轻武器的性能大多非常先进,但它们最终没有成为美军的制式装备。由此我们可看到,美国的武器选型帆制对促进武器的发展非常有益,对我们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步枪
美国在20世纪研制成功而未装备军队的步枪主要有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ARl0 7.62mm步枪、先进战斗步枪等。
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该枪是美国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C.伽兰德于1920年代末设计的。伽兰德的枪械设计生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结束后,他于1919年进入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底火驱动式步枪。恰好此时出现了燃速递增的火药,而使用这种火药的枪弹发射时膛内压力逐渐增加,使得底火驱动式步枪的研制遇到了技术上无法克服的困难,于是伽兰德只好放弃了这一方案。1920年代中期,伽兰德义设计了一种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的新步枪。样枪研制成功后,于1926~1929年间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散了多次试验,效果非常理想。该枪于1929年参加美国军队组织的新步枪选型,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严格的选型试验,当时参加角逐的步枪还有美国麦德森的半自由枪机式步枪、汤姆逊的半自由枪机式步枪、柯尔特的短后坐式步枪,比利时的勃朗宁步枪、捷克的ZB29式步枪和德国的导气式步枪。试验场通过对这7支步枪进行严格的对比试验后,一致认为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的性能最佳,于是要求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再加工20支样枪进行全面的系统试验。试验于1932年结束,结果非常理想,评审组根据选型和系统试验的结果,向美国陆军部推荐采用此枪。报告送到了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上将的办公桌上,没想到上将大笔一挥,就给否决了,理由是此次更换步枪不采用7mm口径,因为当时美国还库存有上亿发0.30英寸(7.62mm)口径的枪弹,要求新装备的步枪仍采用这一口径。就这样,伽兰德及其同伴们6年多辛苦的成果被参谋长轻而易举地否决了,伽兰德只得根据陆军部的要求更换口径,又经过了4年的辛勤劳动,才研制成功M1伽兰德步枪。但为研制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所付出的辛劳并没有随该步枪方案被否定而付之东流,它的许多成功机构都被应用在M1伽兰德步枪上,其在很大程度上为M1步枪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
ARIO 7.62mm步枪该枪是美国枪械设计师尤金·斯通纳于1950年代设计的,当时年富力强的斯通纳在阿玛利特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枪械设计师。此枪最初是作为一种突击步枪设计的,后来叉研制成功冲锋枪和轻机枪,形成枪族。该枪最早使用美国制式0.30-06步枪弹,1955年改用北约的7.62mm口径枪弹。1950年代末,美国的柯尔特兵工厂和荷兰国家兵工厂曾少量生产此枪。当时该枪也是一支小有名气的先进步枪,在动作原理和结构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如采用直枪托结构、由燃气直接推动的导气方式(叉称“气吹”式)、三用式提把,以及大量使用轻金属和非金属零件等,使其综合性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阿玛利特股份有限公司研制AR1 0步枪的目的是想用来取代M1步枪,但由于它的出现稍晚于M14步枪,加上采用了7.62mm口径,因而,尽管它是一支非常成功的步枪,却始终未能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但它的主要结构被应用到了后来的AR15(M16)步枪上,其主要特点也在AR15步枪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说,AR10的研制为M16步枪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1950年代中期,佐治亚洲本宁堡步兵局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步枪,要求是:垒枪质量(装满弹)不超过2.73kg;在457m(500码)射程内的射弹散布不比内能击穿防弹衣头盔和lO号钢板且杀伤成力不低于MI卡宾枪。斯通纳根据军方的要求,仔细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要满足上述要求,只能采用高速小口径的方案。他大胆采用5.56mm口径,完全以AR107 62mm步枪为蓝本,按比例进行缩小。样枪研制成功后,定名为AR15步枪,于1958年3月向本宁堡步兵局提交了10支正式的试验用枪。此时M14步枪正式装备美军(1957年5月)还不到一年时间,如果没有AR10步枪的成功经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一支全新的枪是不可能的。该枪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全面试验,结果能全面满足军方提出的要求,于是又在格里利堡进行寒区试验,在试验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在低温下出现枪管破裂、弹膛进水后结冰导致射击不可靠、带手套操作不便、拉机柄与提把互相干涉等。寒区试验之后,斯通纳对该枪进行了局部改进设计,如增加了枪管强度、加大了扳机护圈的尺寸、将拉机柄从提把内移到提把后、调整了弹膛内的结构等,这就是著名的M16步枪。
美国的“先进战斗步枪”计划是1980年代美国三军轻武器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新型步枪研制计划,历时十余年,先后研制了无壳弹枪、AAI先进战斗步枪、HK先进战斗步枪、斯太尔一曼利夏先进战斗步枪和柯尔特先进战斗步枪5种不同的枪型,耗资上亿美元,但直到现在尚未见到正式装备美军的真正的先进战斗步枪。这些枪都采用了现代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也是最高的,其目标是要达到世界第一,要求在战斗非常紧张、瞄准误差很大的情况下,在600m射程上的命中慨率至少比M16步枪提高一倍,其他技术指标也很高。
无壳弹枪 该枪是美军“先进战斗步枪”计划的第一种枪型。首开研制无壳弹枪先河的是德国的HK公司,但该公司险些被这个研制项目拖垮,最后只得停止了研制工作。美国的AAI无壳弹枪是美国航空军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AI)开发的,研制工作始于1982年初,是“先进战斗步枪”计划的主要项目。样枪和样弹于1986年11月在华盛顿州塔科玛轻武器年会上首次亮相,当时公司还声称可望于1990年代中期装备美军,可到1987年的阿伯丁国际轻武器学术会议召开时,它却从展品中悄然消失了。后来在1988年的匡蒂科国际轻武器年会上得到证实,AAI公司已经完全停止了无壳弹枪的研制。公司耗费巨资开发的先进战斗步枪这样悄然下马,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技术问题。
AAl先进战斗步枪 该枪是“先进战 斗步枪”计划中的另一种枪型,也称为AAI自动步枪。AAI公司在无壳弹枪研制失利之后,又捡起了1960年代曾研制过的特种用途单兵武器(SPIW)方案,在这一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于1989年研制出样枪。该枪采用全托结构,为了保证自动机的运动能量,导气孔的位置比一般枪靠后,发射5.56mm次口径箭形弹,箭形弹弹头直径1.6mm,质量0.66g,用“O”形定位环和塑料弹托固定在标准的M855弹壳内,弹头飞离枪口后,弹托和定位环与弹头分离,初速1 402m/s,在300m距离上的速度达1 21 9m/s.在1 000m射程上的杀伤威力还很大。单项指标非常先进。
HK先进战斗步枪 该枪由HK公司美国子公司研制。其外形酷似小提琴盒,垒枪密封,枪管上方有一个容弹量为45发的集装式弹匣,弹匣与枪管平行,采用旋转式枪机,弹膛在枪机内,空弹膛时,枪机垂直向上,此时插上弹匣,拨弹臂就将弹匣内的第一发弹拨入弹膛,枪机顺时针旋转90°使枪弹与枪管成一条直线,打开保险即可射击。第一发弹出枪口后,枪机向后浮动,枪保持平稳,直到发射第3发弹时,后坐冲量才能作用到射手的肩上,因此首、次发命中率很高。该枪发射的枪弹与AAI自动步枪相同,也是箭形弹。
斯太尔—曼利夏先进战斗步枪该枪是斯太尔—曼利夏公司根据与美国军方签订的先进战斗步枪研制合同研制的。它的外形与AUG步枪相似,采用结构独特的导气系统,使垒枪的结构非常紧凑,发射的枪弹与AAI自动步枪相同,也是箭形弹。
柯尔特先进战斗步枪 该枪派生于M16A2步枪,也有人称其为M16A3步枪(实际上与后来真正的M16A3步枪是有区别的),既能发射M855 5.56mm枪弹,也能发射双头弹,因此又称为双头弹步枪。其在M16A2步枪上的改进主要有4处,即加长小握把;采用新型枪口制退器;采用伸缩式枪托一在护木内增加了散热套。原想通过这些改进后,枪的综合性能会得到较夫提高,但在实际试验中发现,效能并不比原枪好。
1989~1990年,美国陆军部组织了上述4种先进战斗步枪与M16A2步枪的性能对比试验,但它们的综合性能都比不上M16A2步枪,从此,先进战斗步枪的研制便冷落下来,至今已有十几年未见到任何有关先进战斗步枪研究进展方面的报道,估计这一计划就此告一段落。
机枪
美国在20世纪研制成功后只少量装备甚至未装备部队的机枪很多,这里只列举其中典型的几种,如勃朗宁M1917机枪,马雷蒙特7.6 2mm通用机枪、CMG-2式5.56mm轻机枪等。
勃朗宁M191 7机枪 该枪是美军历史上一种装备后在战场上很少使用就进行改型的机枪,也是一种没有经过靶场严格试验就匆忙装备军队的机枪。
1900年,勃朗宁取得枪管短后坐式机枪的专利,1901年样枪研制成功后,美国陆军部并没有对其产生太大的兴趣,之后,勃朗宁返回比利时国家兵工厂(FN)工作。1910年,他重新拣起自己的机枪,在欧格登(Ogden)和犹他(Utah)两地制造出了新样枪,新枪在1901年式样枪的基础上改进了抛亮、缓冲和扳机M1917机枪,装备美军第79师等部队。但该枪在战场上并未大量使用,原因是连续射击时,机匣扳的强度不够,无法正常使用.在1920~1921年间,因机匣板返修的M1917勃朗宁机枪达25 000挺之多,几乎占到生产总数的一半。在随后的几年中,几乎所有M1917勃朗宁机枪都经过返修,最后只得于1936年对其进行系统改进,改进后的型号称为MI 91 7A1机枪。
马雷蒙特7.62mm轻机枪 该枪是马雷蒙特公司新英格兰分公司在1980年代初研制的,拟用于取代M60 7.62mm通用机枪。该枪采用可变自动方式,可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也可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管能快速更换,弹链式供弹,左右两侧均可供弹。全枪质量只有6.8kg,比M60减轻35%以上,全枪长只有940mm,比M60缩短了15%,是一种非常轻便的机枪。尽管该枪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但研制成功后便石沉大海,一直没有见到有关它装备使用的报道。
CMG-2式5.56mm轻机枪 该枪是柯尔特公司根据美军要求研制的,又称为柯尔特一Ⅱ型机枪,是1980年代初参加美军“班组自动武器”选型的机枪之一。该枪大量采用以往机枪上成熟的机构和零件,如双复进簧、无弹簧抽壳钩,闭塞膨胀式导气装置等,枪管也可以快速更换。但在试验中发射M193 5.56mm枪弹时,存在杀伤威力不足的缺陷,因而研制成功后未能正式装备美军。
榴弹发射器
美国在20世纪研制成功后未装备或少量试装备而未成为军队正式装备的榴弹发射器也不少,XM174自动榴弹发射器和M129自动榴弹发射器就是其中的典型产品。
XM174自动榴弹发射器 该自动摇弹发射器是美国航空喷气军械制造公司在1960年代初研制的,1965年完成设计定型,1966年装备越南战场的美军进行试用。实战证明,该榴弹发射器是400m内步兵的有效支援压制武器,尤其是对付密集的人员目标效果显著。该发射器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机动性好。武器系统全质量只有15.8kg,垒长也只有712mm,可以装在武装直升机、装甲机构。在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发现他们装备的机枪技术落后且数量不足,于是想起了勃朗宁机枪,当即与柯尔特、雷明顿两公司签订了紧急生产勃朗宁机枪的合同,到1918年底,两公司共生产了56608挺勃朗宁机枪,定型号为车、江河巡逻艇和火力突击车的机动平台上使用,也可装在三脚架上从地而发射,还能由士兵夹持射击。但就其战术用途来说,作为班组支援武器时射程太近,不如MKl9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单兵武器时质量又太大,不如M79和M203单发榴弹发射器;甚至不如MM—1半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机动性好,因而最终没能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M129自动榴弹发射器 是由美国马雷蒙特公司新英格兰分公司研制的,曾少量配备干美国AH-1G式“眼镜蛇”直升机上作为机载武器,也可安装在装甲车、江河巡逻艇和火力突击车的机动平台上使用,还可安装在三脚架上从地面发射。该榴弹发射器的主要特点是靠外能源实现自动射击,装在机动平台上时由机,车、舰提供能源,装在三脚架上使用时由手摇驱动,操作使用不便,因而尽管它和MKl9自动榴弹发射器相比,具有质量轻、射击时命中率高等优势,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单兵火箭发射器
由于巴祖卡单兵火箭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突出,20世纪中期,美国单兵火箭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但研制成 功后未装备或少量试装备而未成为军队正式装备的火箭发射器也不少,这里只列举其中两种。
RAW 140ram火箭发射器 该火箭发射器是美国历史上研制时间最长的轻武器之一。早在1960年代,布伦斯成克公司就开始研究一种可加挂在步枪上发射的火箭发射器,1970年代初样品试制成功,1975~1976年向军方进行过多次表演射击,发射火箭弹30余发。1977年5月,美国陆军与公司正式签订了研制合同,要求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武器系统的研制。1978年9月,导弹发展指挥部组织了样品试验,结果不甚理想。此后经过了长达11年的改进与完善,其间曾少量生产供部队试用。1989年参加美国陆军的多用途单兵武器选型,最后落选,没能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RAW 140mm火箭发射器是加挂在步枪前下方的武器,具有许多优点。它利用发射枪弹时的燃气推动火箭发动机点火机构点火。武器系统由发射器和火箭弹组成。发射器由固定连接架、发射管、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涡轮组件、导气管和分离接头等零部件组成。固定连接架与步枪枪口钢性连接,导气管装在固定连接架上,前端与连接口的导气孔连接,后端与发射管的击发机构连接,发射管和涡轮组件等都装在连接架的下方,火箭弹插在发射管前端。发射时,先打开发射管上的保险,发射枪弹的火焰燃气经过枪口时,一部分从连接u的进气扎进入导气管,驱动击发机构击发火箭发动机的底火,完成火箭发动机的点火。
配用的火箭弹为球形,由火箭发动机和战斗部组成,其中只有点火机构突出在球体外,其他都装在球体内。武器系统总质量4.73kg,火箭弹直径140mm,杀伤威力是40mm榴弹的5~lO倍。为了保证火箭弹的直线飞行,对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如药室的形状与尺寸、装药、喷管的直径与方向等,都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达2 000m。
尽管RAW 140mm火箭发射器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武器,但作为附加武器,其质量还是过大,步兵携行和使用部不够方便,最后在选型中名落孙山。
“毒蛇”70mm火箭发射器该火箭发射器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一次性使用的单兵武器,1977年初开始工程设计,1981年完成研制工作。其间进行过多次试验和改进,该武器系统最后实现的技术性能是:发射器战斗状态长1 143mm,携行状态长695mm,质量3 73kg,垒弹长648mm,全弹质量1.87kg,炸药质量425g,初速257m/s,有效射程300m,破甲深度450mm。这一武器系统原计划是要取代M72火箭发射器,用于对付主战坦克和杀伤有生目标,但实际试验结果表明其无法摧毁1980年代初装备的新型坦克,便于1983年停止了所有研制工作。
该火箭发射器系统采用了串联破甲战斗部、破甲/杀伤二级战斗部、新型高能炸药和高能量、高燃速火箭推进剂等多项新技术,综合性能比M72火箭发射器有较大的提高,如破甲威力提高了1/3,最大速度提高了77%,300m射程的飞行时间缩短了一半,破甲或穿透工事后,二级战斗部可随进到工事内部后爆炸,可杀伤隐蔽在工事内的有生目标或毁坏其他内部设施。但其质量也增加了42%,且对付坦克威力不足,总体性能与M72火箭发射器相比并不占优势,因此最终还是没能取代使用多年的M72火箭发射器而成为美军的制式装备。
以上这些轻武器大多是当时性能先进的武器,但因种种原因,最终都没有正式装备部队。这些武器的命运告诉我们:军事需求牵引武器的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编辑/王晓西
步枪
美国在20世纪研制成功而未装备军队的步枪主要有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ARl0 7.62mm步枪、先进战斗步枪等。
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该枪是美国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C.伽兰德于1920年代末设计的。伽兰德的枪械设计生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结束后,他于1919年进入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底火驱动式步枪。恰好此时出现了燃速递增的火药,而使用这种火药的枪弹发射时膛内压力逐渐增加,使得底火驱动式步枪的研制遇到了技术上无法克服的困难,于是伽兰德只好放弃了这一方案。1920年代中期,伽兰德义设计了一种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的新步枪。样枪研制成功后,于1926~1929年间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散了多次试验,效果非常理想。该枪于1929年参加美国军队组织的新步枪选型,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严格的选型试验,当时参加角逐的步枪还有美国麦德森的半自由枪机式步枪、汤姆逊的半自由枪机式步枪、柯尔特的短后坐式步枪,比利时的勃朗宁步枪、捷克的ZB29式步枪和德国的导气式步枪。试验场通过对这7支步枪进行严格的对比试验后,一致认为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的性能最佳,于是要求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再加工20支样枪进行全面的系统试验。试验于1932年结束,结果非常理想,评审组根据选型和系统试验的结果,向美国陆军部推荐采用此枪。报告送到了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上将的办公桌上,没想到上将大笔一挥,就给否决了,理由是此次更换步枪不采用7mm口径,因为当时美国还库存有上亿发0.30英寸(7.62mm)口径的枪弹,要求新装备的步枪仍采用这一口径。就这样,伽兰德及其同伴们6年多辛苦的成果被参谋长轻而易举地否决了,伽兰德只得根据陆军部的要求更换口径,又经过了4年的辛勤劳动,才研制成功M1伽兰德步枪。但为研制0.276英寸(7mm)伽兰德步枪所付出的辛劳并没有随该步枪方案被否定而付之东流,它的许多成功机构都被应用在M1伽兰德步枪上,其在很大程度上为M1步枪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
ARIO 7.62mm步枪该枪是美国枪械设计师尤金·斯通纳于1950年代设计的,当时年富力强的斯通纳在阿玛利特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枪械设计师。此枪最初是作为一种突击步枪设计的,后来叉研制成功冲锋枪和轻机枪,形成枪族。该枪最早使用美国制式0.30-06步枪弹,1955年改用北约的7.62mm口径枪弹。1950年代末,美国的柯尔特兵工厂和荷兰国家兵工厂曾少量生产此枪。当时该枪也是一支小有名气的先进步枪,在动作原理和结构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如采用直枪托结构、由燃气直接推动的导气方式(叉称“气吹”式)、三用式提把,以及大量使用轻金属和非金属零件等,使其综合性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阿玛利特股份有限公司研制AR1 0步枪的目的是想用来取代M1步枪,但由于它的出现稍晚于M14步枪,加上采用了7.62mm口径,因而,尽管它是一支非常成功的步枪,却始终未能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但它的主要结构被应用到了后来的AR15(M16)步枪上,其主要特点也在AR15步枪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说,AR10的研制为M16步枪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1950年代中期,佐治亚洲本宁堡步兵局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步枪,要求是:垒枪质量(装满弹)不超过2.73kg;在457m(500码)射程内的射弹散布不比内能击穿防弹衣头盔和lO号钢板且杀伤成力不低于MI卡宾枪。斯通纳根据军方的要求,仔细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要满足上述要求,只能采用高速小口径的方案。他大胆采用5.56mm口径,完全以AR107 62mm步枪为蓝本,按比例进行缩小。样枪研制成功后,定名为AR15步枪,于1958年3月向本宁堡步兵局提交了10支正式的试验用枪。此时M14步枪正式装备美军(1957年5月)还不到一年时间,如果没有AR10步枪的成功经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一支全新的枪是不可能的。该枪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全面试验,结果能全面满足军方提出的要求,于是又在格里利堡进行寒区试验,在试验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在低温下出现枪管破裂、弹膛进水后结冰导致射击不可靠、带手套操作不便、拉机柄与提把互相干涉等。寒区试验之后,斯通纳对该枪进行了局部改进设计,如增加了枪管强度、加大了扳机护圈的尺寸、将拉机柄从提把内移到提把后、调整了弹膛内的结构等,这就是著名的M16步枪。
美国的“先进战斗步枪”计划是1980年代美国三军轻武器委员会组织实施的新型步枪研制计划,历时十余年,先后研制了无壳弹枪、AAI先进战斗步枪、HK先进战斗步枪、斯太尔一曼利夏先进战斗步枪和柯尔特先进战斗步枪5种不同的枪型,耗资上亿美元,但直到现在尚未见到正式装备美军的真正的先进战斗步枪。这些枪都采用了现代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也是最高的,其目标是要达到世界第一,要求在战斗非常紧张、瞄准误差很大的情况下,在600m射程上的命中慨率至少比M16步枪提高一倍,其他技术指标也很高。
无壳弹枪 该枪是美军“先进战斗步枪”计划的第一种枪型。首开研制无壳弹枪先河的是德国的HK公司,但该公司险些被这个研制项目拖垮,最后只得停止了研制工作。美国的AAI无壳弹枪是美国航空军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AI)开发的,研制工作始于1982年初,是“先进战斗步枪”计划的主要项目。样枪和样弹于1986年11月在华盛顿州塔科玛轻武器年会上首次亮相,当时公司还声称可望于1990年代中期装备美军,可到1987年的阿伯丁国际轻武器学术会议召开时,它却从展品中悄然消失了。后来在1988年的匡蒂科国际轻武器年会上得到证实,AAI公司已经完全停止了无壳弹枪的研制。公司耗费巨资开发的先进战斗步枪这样悄然下马,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技术问题。
AAl先进战斗步枪 该枪是“先进战 斗步枪”计划中的另一种枪型,也称为AAI自动步枪。AAI公司在无壳弹枪研制失利之后,又捡起了1960年代曾研制过的特种用途单兵武器(SPIW)方案,在这一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于1989年研制出样枪。该枪采用全托结构,为了保证自动机的运动能量,导气孔的位置比一般枪靠后,发射5.56mm次口径箭形弹,箭形弹弹头直径1.6mm,质量0.66g,用“O”形定位环和塑料弹托固定在标准的M855弹壳内,弹头飞离枪口后,弹托和定位环与弹头分离,初速1 402m/s,在300m距离上的速度达1 21 9m/s.在1 000m射程上的杀伤威力还很大。单项指标非常先进。
HK先进战斗步枪 该枪由HK公司美国子公司研制。其外形酷似小提琴盒,垒枪密封,枪管上方有一个容弹量为45发的集装式弹匣,弹匣与枪管平行,采用旋转式枪机,弹膛在枪机内,空弹膛时,枪机垂直向上,此时插上弹匣,拨弹臂就将弹匣内的第一发弹拨入弹膛,枪机顺时针旋转90°使枪弹与枪管成一条直线,打开保险即可射击。第一发弹出枪口后,枪机向后浮动,枪保持平稳,直到发射第3发弹时,后坐冲量才能作用到射手的肩上,因此首、次发命中率很高。该枪发射的枪弹与AAI自动步枪相同,也是箭形弹。
斯太尔—曼利夏先进战斗步枪该枪是斯太尔—曼利夏公司根据与美国军方签订的先进战斗步枪研制合同研制的。它的外形与AUG步枪相似,采用结构独特的导气系统,使垒枪的结构非常紧凑,发射的枪弹与AAI自动步枪相同,也是箭形弹。
柯尔特先进战斗步枪 该枪派生于M16A2步枪,也有人称其为M16A3步枪(实际上与后来真正的M16A3步枪是有区别的),既能发射M855 5.56mm枪弹,也能发射双头弹,因此又称为双头弹步枪。其在M16A2步枪上的改进主要有4处,即加长小握把;采用新型枪口制退器;采用伸缩式枪托一在护木内增加了散热套。原想通过这些改进后,枪的综合性能会得到较夫提高,但在实际试验中发现,效能并不比原枪好。
1989~1990年,美国陆军部组织了上述4种先进战斗步枪与M16A2步枪的性能对比试验,但它们的综合性能都比不上M16A2步枪,从此,先进战斗步枪的研制便冷落下来,至今已有十几年未见到任何有关先进战斗步枪研究进展方面的报道,估计这一计划就此告一段落。
机枪
美国在20世纪研制成功后只少量装备甚至未装备部队的机枪很多,这里只列举其中典型的几种,如勃朗宁M1917机枪,马雷蒙特7.6 2mm通用机枪、CMG-2式5.56mm轻机枪等。
勃朗宁M191 7机枪 该枪是美军历史上一种装备后在战场上很少使用就进行改型的机枪,也是一种没有经过靶场严格试验就匆忙装备军队的机枪。
1900年,勃朗宁取得枪管短后坐式机枪的专利,1901年样枪研制成功后,美国陆军部并没有对其产生太大的兴趣,之后,勃朗宁返回比利时国家兵工厂(FN)工作。1910年,他重新拣起自己的机枪,在欧格登(Ogden)和犹他(Utah)两地制造出了新样枪,新枪在1901年式样枪的基础上改进了抛亮、缓冲和扳机M1917机枪,装备美军第79师等部队。但该枪在战场上并未大量使用,原因是连续射击时,机匣扳的强度不够,无法正常使用.在1920~1921年间,因机匣板返修的M1917勃朗宁机枪达25 000挺之多,几乎占到生产总数的一半。在随后的几年中,几乎所有M1917勃朗宁机枪都经过返修,最后只得于1936年对其进行系统改进,改进后的型号称为MI 91 7A1机枪。
马雷蒙特7.62mm轻机枪 该枪是马雷蒙特公司新英格兰分公司在1980年代初研制的,拟用于取代M60 7.62mm通用机枪。该枪采用可变自动方式,可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也可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管能快速更换,弹链式供弹,左右两侧均可供弹。全枪质量只有6.8kg,比M60减轻35%以上,全枪长只有940mm,比M60缩短了15%,是一种非常轻便的机枪。尽管该枪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但研制成功后便石沉大海,一直没有见到有关它装备使用的报道。
CMG-2式5.56mm轻机枪 该枪是柯尔特公司根据美军要求研制的,又称为柯尔特一Ⅱ型机枪,是1980年代初参加美军“班组自动武器”选型的机枪之一。该枪大量采用以往机枪上成熟的机构和零件,如双复进簧、无弹簧抽壳钩,闭塞膨胀式导气装置等,枪管也可以快速更换。但在试验中发射M193 5.56mm枪弹时,存在杀伤威力不足的缺陷,因而研制成功后未能正式装备美军。
榴弹发射器
美国在20世纪研制成功后未装备或少量试装备而未成为军队正式装备的榴弹发射器也不少,XM174自动榴弹发射器和M129自动榴弹发射器就是其中的典型产品。
XM174自动榴弹发射器 该自动摇弹发射器是美国航空喷气军械制造公司在1960年代初研制的,1965年完成设计定型,1966年装备越南战场的美军进行试用。实战证明,该榴弹发射器是400m内步兵的有效支援压制武器,尤其是对付密集的人员目标效果显著。该发射器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机动性好。武器系统全质量只有15.8kg,垒长也只有712mm,可以装在武装直升机、装甲机构。在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发现他们装备的机枪技术落后且数量不足,于是想起了勃朗宁机枪,当即与柯尔特、雷明顿两公司签订了紧急生产勃朗宁机枪的合同,到1918年底,两公司共生产了56608挺勃朗宁机枪,定型号为车、江河巡逻艇和火力突击车的机动平台上使用,也可装在三脚架上从地而发射,还能由士兵夹持射击。但就其战术用途来说,作为班组支援武器时射程太近,不如MKl9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单兵武器时质量又太大,不如M79和M203单发榴弹发射器;甚至不如MM—1半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机动性好,因而最终没能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M129自动榴弹发射器 是由美国马雷蒙特公司新英格兰分公司研制的,曾少量配备干美国AH-1G式“眼镜蛇”直升机上作为机载武器,也可安装在装甲车、江河巡逻艇和火力突击车的机动平台上使用,还可安装在三脚架上从地面发射。该榴弹发射器的主要特点是靠外能源实现自动射击,装在机动平台上时由机,车、舰提供能源,装在三脚架上使用时由手摇驱动,操作使用不便,因而尽管它和MKl9自动榴弹发射器相比,具有质量轻、射击时命中率高等优势,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单兵火箭发射器
由于巴祖卡单兵火箭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突出,20世纪中期,美国单兵火箭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但研制成 功后未装备或少量试装备而未成为军队正式装备的火箭发射器也不少,这里只列举其中两种。
RAW 140ram火箭发射器 该火箭发射器是美国历史上研制时间最长的轻武器之一。早在1960年代,布伦斯成克公司就开始研究一种可加挂在步枪上发射的火箭发射器,1970年代初样品试制成功,1975~1976年向军方进行过多次表演射击,发射火箭弹30余发。1977年5月,美国陆军与公司正式签订了研制合同,要求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武器系统的研制。1978年9月,导弹发展指挥部组织了样品试验,结果不甚理想。此后经过了长达11年的改进与完善,其间曾少量生产供部队试用。1989年参加美国陆军的多用途单兵武器选型,最后落选,没能成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RAW 140mm火箭发射器是加挂在步枪前下方的武器,具有许多优点。它利用发射枪弹时的燃气推动火箭发动机点火机构点火。武器系统由发射器和火箭弹组成。发射器由固定连接架、发射管、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涡轮组件、导气管和分离接头等零部件组成。固定连接架与步枪枪口钢性连接,导气管装在固定连接架上,前端与连接口的导气孔连接,后端与发射管的击发机构连接,发射管和涡轮组件等都装在连接架的下方,火箭弹插在发射管前端。发射时,先打开发射管上的保险,发射枪弹的火焰燃气经过枪口时,一部分从连接u的进气扎进入导气管,驱动击发机构击发火箭发动机的底火,完成火箭发动机的点火。
配用的火箭弹为球形,由火箭发动机和战斗部组成,其中只有点火机构突出在球体外,其他都装在球体内。武器系统总质量4.73kg,火箭弹直径140mm,杀伤威力是40mm榴弹的5~lO倍。为了保证火箭弹的直线飞行,对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如药室的形状与尺寸、装药、喷管的直径与方向等,都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达2 000m。
尽管RAW 140mm火箭发射器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武器,但作为附加武器,其质量还是过大,步兵携行和使用部不够方便,最后在选型中名落孙山。
“毒蛇”70mm火箭发射器该火箭发射器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一次性使用的单兵武器,1977年初开始工程设计,1981年完成研制工作。其间进行过多次试验和改进,该武器系统最后实现的技术性能是:发射器战斗状态长1 143mm,携行状态长695mm,质量3 73kg,垒弹长648mm,全弹质量1.87kg,炸药质量425g,初速257m/s,有效射程300m,破甲深度450mm。这一武器系统原计划是要取代M72火箭发射器,用于对付主战坦克和杀伤有生目标,但实际试验结果表明其无法摧毁1980年代初装备的新型坦克,便于1983年停止了所有研制工作。
该火箭发射器系统采用了串联破甲战斗部、破甲/杀伤二级战斗部、新型高能炸药和高能量、高燃速火箭推进剂等多项新技术,综合性能比M72火箭发射器有较大的提高,如破甲威力提高了1/3,最大速度提高了77%,300m射程的飞行时间缩短了一半,破甲或穿透工事后,二级战斗部可随进到工事内部后爆炸,可杀伤隐蔽在工事内的有生目标或毁坏其他内部设施。但其质量也增加了42%,且对付坦克威力不足,总体性能与M72火箭发射器相比并不占优势,因此最终还是没能取代使用多年的M72火箭发射器而成为美军的制式装备。
以上这些轻武器大多是当时性能先进的武器,但因种种原因,最终都没有正式装备部队。这些武器的命运告诉我们:军事需求牵引武器的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编辑/王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