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的拥抱李德伦与斯特恩在北京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曾经访问北京,并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此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斯特恩的访问就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打开了一扇窗户,使世界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为了纪念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北京国际音乐节准备邀请斯特恩先生再次访华,并与李德伦合作演出20年前他们曾经演出过的曲目——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除此这外,音乐节还安排曾经在影片中出现过的三个学习音乐的孩子实现这个计划,北京国际音乐节音乐总监余隆于1998年专程到美国纽约拜访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先生,斯特恩先生笑着说:“You want people to know how old e are!。”(你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俩有多老了!)李德伦非常清楚地知道,这场音乐会的意义非同寻常,也在积极地为这场音乐会做准备。
  事与愿违的是,9月中旬李德伦感到身体非常不舒服,吃不下饭,到中日医院去看病,大夫说是气管炎,给开了点药就回家了。夫人李珏还是不放心,又找了个熟人联系了和平里医院,准备到和平里医院去住院查一查。就在去和平里医院的前一天的9月17日,李德伦突然说:“小兰子(家里的小阿姨)晚上不要到楼上睡了,就留在楼下吧。”到了夜里,李德伦突然说不舒服要坐起来,李珏刚刚把他扶起来,他马上就喷射性地呕吐起来,两个眼睛也直了,吐出的东西全部是咖啡色的。李珏赶忙用身体支撑住李德伦,好让他不倒下,连忙叫小兰子叫楼上的外孙杨宏伟和孙媳妇晋萍下来,同时又马上打电话找中国交响乐团的司机李宝良,孙媳妇刘晋萍是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她建议马上送协和医院抢救,就这样李德伦被送到协和医院。
  到了协和医院急诊室,经过检查才知道是得了肺炎,咖啡色的东西是胃出血(当时李德伦的血色素只有5克了),同时伴随肾衰竭(李德伦只有一个肾),情况非常严重。80多岁的老人得肺炎,是非常危险的,更何况还伴随有其它的并发症,当时医院的医生告诉李珏,李德伦病得非常严重,也有可能治不了,让她做好思想准备。经过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一直到第二天中午11点左右,病情才有所稳定。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医院的病房已住满,李德伦只能在观察室等待,一进了协和医院急诊室,李珏深更半夜地就给李德伦在上海读书时就认识的老朋友协和医院的著名心脏病专家方圻打了电话,幸亏有方圻及协和医院领导的大力协助,才使李德伦住进了医院。当时他们的孩子没有一个在身边,小鹿在塞浦路斯、小燕在加拿大、小苏在美国,李珏也不愿让孩子们为父亲担扰,一直到李德伦的病情基本稳定了,才通知在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馆的小鹿,让她回来帮助照顾父亲。小鹿接到了妈妈的E-MAIL,马上向使馆领导请了假回到了北京。李珏一见女儿,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这些日子她的压力太大了,不仅是因为自己带着金属的心脏瓣膜每天跑医院的劳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压力。
  11月19日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的日子越来越近,斯特恩马上就要到北京了,到处都是音乐会的海报,李德伦又病得这样重,“演还是不演”就像莎士比亚的名著“to be or not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重重时压在每个人的心上。“不演”,难道就这样告诉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让所有的人感到遗憾和失望?这场音乐会不单纯只是一场音乐会而已,这是李德人参与斯特恩世纪末的约定啊!“演”,年迈的病体能支持得住吗?况且还要冒着再次感染的危险到公共场所去,80多岁的人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再次感染将意味着什么?有用多说,所有的人都非常明白。亲戚和朋友、组委会和各部门的领导频频来电话,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演,还是不演?”“能行吗?”“还是不要演了!”当小鹿下了飞机赶到医院,李德伦一见到女儿就搂着女儿哭了,女儿轻轻地俯在爸爸的耳边问:“19号音乐会能演吗?”李德人参用微弱的声音对女儿说:“能……。”为了避免再次感染,为了李德人参能够静下心来为音乐会做准备,医院在李德伦的病房门上贴了一个条子“谢绝探视!”李德伦在家人及来自陕北农村的姑娘小兰子照顾下,在24小时特护的监护下,开始了这场世纪末音乐会的准备工作。在美国的儿子小苏听说爸爸病了,几天内频频打越洋电话询问爸爸的病情。在加拿大的小燕听说爸爸病了,马上让自己在加拿大多伦多正在读大学的儿子科民辍学回到发姥爷的身边,同时还让科民给姥爷带了很多保健营养品“千喜泉”。科民从小在李德伦身边长大,11岁时去了加拿大,他是李德伦最疼爱的外孙。这次科民回到北京,李德伦让外孙到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去帮忙,也希望他能够通过这次机会多听一些音乐会,本来想让科民给音乐节跑跑腿就行了,没相到由于科民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中文说得也象北京的胡同串子一样,又懂音乐,倒派上了用场。他负责到机场接送那些国际音乐大师、在记者招待会上担任翻译、在音乐会上给著名钢琴家翻谱、在外国指挥排练时担任翻译,有时还为音乐会报幕。大家都说科民是个好孩子,这一切都使李德伦感到了极大的欣慰。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本报讯 本月16日刚在’2000香港艺术节上登台的世界演奏大师约翰·威廉斯,演奏会门票两个月前即全部售完,他同中国交响乐团和陈佐湟合作的协奏曲音乐会也倍受关注。21、22日晚,约翰·威廉斯将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两场演出。  21日的“吉他独奏音乐会”由中国交响乐团与北京怡宁书店共同主办。曲目包括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的名作《阿斯图里亚斯》和《科尔多瓦》,古典作曲家斯卡拉蒂的两首奏鸣曲(E大调作品第38
期刊
本所讯 由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和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世纪演出人司承办的英国5人爵士乐组合j-life(“活力”乐队)将于25、26日两晚在北京世纪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  j-life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而又极富创新天赋的英国年轻黑人组合。他们曾经荣获’98年度最佳年轻音乐组合奖;最佳年轻歌手奖及最佳首发CD第二名和1997年欧洲最佳年轻爵士艺术家称号。j-lief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极具
期刊
在新一届中国音协代表大会上换了身份、从“主席”到“名誉主席”的李老焕之,从去年秋天开始,因癌症扩散病情危重,三进北京协和医院。最近一次是1月14日夜里胃肠大出血,被送去紧急抢救。听说院方节后“解禁”,上班的第二天,本报总编周国安即代表同仁和读者前往探视,2月14日这天恰是李老此次入院一个月。  我们轻轻推门,十分消瘦的李老撞进眼帘,心里顿时一阵痛楚。李老却兴奋地高声招呼:“噢,这么大的花篮!”先前
期刊
本报讯 “华人第一男高音”莫华伦将于2月19日这个新千年第一个元宵佳节,放歌北京世纪剧院,以歌声和激情与北京观众共享浪漫与温馨。  莫华伦幼儿年时离开北京,在美国完成了他的学业,在德国找到了他歌剧事业腾飞的起点。近几年,莫华伦在北京主演了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卡门》,并频繁出现在新年音乐会和重大庆典晚会上,成为国内舞台最活跃的海外华人歌唱家。  虽然,莫华伦的求学与成名都在西方,他在
期刊
爱乐快递  刚刚获得第七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金编钟大奖”的专题音乐节目《龙吟》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正月十五堂而皇之地搬上美琪大戏院的音乐舞台。  据该节目的编创者毕志光介绍,为何叫“龙吟”,因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古代就有以“龙吟”来命名的琴曲,并把优美的笛声比作龙吟,所以,“龙吟”还象征着中国音乐。  这套音乐节目从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八千年前的骨笛开始,一直讲到近代名曲《春江花月
期刊
1994年毁于火海的欧洲第二大歌剧院(仅次于巴黎的BASTILL歌剧院)——西班牙巴塞巴那LICEU大剧院,在经历了近3年的重建和修缮后,终于从废墟中拔地而起,亮相世人。  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洛·贝尔冈齐高兴地说“修复后的LICEU和原来一样,只是比以前更漂亮了!”。负责修复歌剧院的建筑设计师伊格奈西·索拉莫拉莱斯也为能成功地尚袭老LICEU的漂亮颜色、结构布局和质地而感到荣耀。  此次新修
期刊
春节前就听说新排的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是力求要“好看好玩”。一出戏,这样定位,让观众未闻其声就先有了几分新切感,诱惑着你想进剧场瞅瞅。  趁着大过年的喜兴劲儿,笔者走进了长安大戏院。一进大厅,见卖节目半日就是一景:多折贴子式的大红节目单,设计得古香古色,还与邮政部门合作,使这风格别样的节目单兼有首日封的收藏价值。虽标价20元,但戏迷们觉着物有所值,不少人在排队购买并加盖上6枚纪念邮戳。这可谓宣
期刊
著名诗人、翻译家、国际活动家朱子奇的新文集《心灵的回声》,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出版的22本著作、译作。  谈到他的诗作成就,他竟说和音乐的结缘有关。朱子奇1920年生于湖南边城汝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和在本县女子学校当校长的祖母一起生活。祖母喜欢唱歌,更喜欢唱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古曲《满江红》、《木兰辞》,使他从小爱憎分明。在他幼小心灵中不灭的是共产党员的堂姑姑教她唱的《打倒列强》的歌声
期刊
“人人网站”http://sandy lam.renren.com近日推出林忆莲的独家个人网页,呈现给网友很多的有关林忆莲的精彩报道。另外她的首次网络聊天室已在元月28日晚上7:30分在renren.com上举行。renren.com是一个全球华人社区网站renren.com已开辟“上人人找名人”的娱乐新天地,已密集邀请大牌艺人来网上聊天,并制作艺人网络独家访谈。凭借网络的特性可以让您最关心艺人的
期刊
爵士(Jazz)一词从何起源?什么意思?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本世纪初在密西西比洲的威克斯堡(Vicksberg)某小乐队有个叫查尔斯·华盛顿(Charls Washington)的鼓手,风头出尽,名噪一时,每当乐队演奏迟缓时,指挥就大叫:“ New Chaz!”(Charles的简读),来激动演奏者们。Chaz逐渐演变为 Jazz。  第二种说法是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New Orleans)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