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股份:核心技术实现规模量产非晶合金材料龙头A股登陆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1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1月26日,国内非晶合金材料行业领军企业——云路股份(688190.SH)在A股市场正式登陆。公开资料显示,云路股份自设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先进磁性金属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营业务包括了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性粉末三大材料及其制品系列。经过长期领域深耕,目前公司已在非晶合金材料行业处于龙头地位,非晶合金薄带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其产品已销往东南亚、南亚、北美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据招股书显示,本次上市,云路股份将以46.63元/股的价格发行3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3.99亿元。募资将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超薄纳米晶带材及其器件产业化、高品质合金粉末制品产业化、万吨级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非晶合金闭口立体卷产业化项目,以及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和补充流动资金。预计未来,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公司将有望实现产能的扩大和产品的升级迭代,并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

核心技术实现大规模量产非晶合金薄市占率行业领先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云路股份自成立以来便对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始终保持着高度重视。Wind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已分别达到2673.74 万元、3061.14 万元和4124.61万元,研发费用及费用占比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各类专利共156项,其中发明专利96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内容涵盖材料成分设计、制造装备、测试方法和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开发体系。其核心产品非晶合金的关键技术更是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
  通过持续研发积累和技术创新,公司现已自主研发并掌握了包括小流量熔体精密连铸技术、极端冷凝控制技术、高温电磁氧化冶金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了非晶合金薄带及非晶铁心、纳米晶超薄带、雾化粉末及制品等核心产品的大规模稳定量产。
  据悉,在研发技术的大力支持下,云路股份的产品在行业内逐渐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并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根据QY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9年,云路股份非晶合金薄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3.17%,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1.15%,在全球和国内的市场份额排名均居于首位。
  公告显示,目前,公司非晶合金薄带年产能为6万吨,已成为行业内最大的非晶合金薄带供应商,并与国家电网、奥克斯、日本东芝、ABB等国内外知名电力电子行业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公司当前正持续开拓国际市场,其非晶合金产品在境外的销量和规模正呈现出快速增长。

非晶铁芯业务营收持续上升纳米产品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公司在非晶合金薄带业務保持高市占率的同时,也正逐渐从非晶合金薄带的材料生产供应商逐渐向下游材料制品深加工领域延伸,并不断提升着其另一核心产品非晶铁心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非晶铁心业务收入分别为1.31亿元、2.17亿元、2.30亿元,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点布局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用户工程领域的干式非晶变压器铁心产品为其收入贡献了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2019年,公司纳米晶超薄带产品正式投产,其收入贡献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2019年至2020年,公司纳米晶体产品营收从4627.97万元增长至8082.81万元,增幅达到74.65%,其营收占比由6.6%上升至11.3%。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公司纳米晶超薄带产量已达到2216吨,估算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7.97%、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8.36%。
  根据QY Research 出具的《2020-2026全球与中国纳米晶软磁材料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15-2019年全球纳米晶软磁材料市场规模从1.65亿美元增长至2.4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同期,国内纳米晶材料市场规模从4630万美元持续增长至7465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68%,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此后随着使用无线充电应用场景的进一步增加、对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领域的政策支持逐步落实,综合材料性能更为优异的纳米晶材料的需求将持续提升,预计纳米晶材料市场空间将继续增长。而目前云路股份的纳米晶超薄带产品已在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模块、新能源汽车电机等产品端实现规模化应用。预计随着行业需求的上升,以及公司纳米晶产品业务的不断拓展,未来该业务将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其他文献
中证1000不断走强  主持人:上周泛舟专门提到代表专精特新的中证1000,本周,这个指数及硬科技指数创业板均小幅走高,同时上证50和沪深300却震荡走低,不知这种分化要延续到何时?  泛舟:分化是必然的,不同的宏观环境会让不同的板块崛起,同时也会让部分指数开启趋势性震荡。比如从年初开始看好的中证500,逻辑很简单,就是PPI上升趋势成立,周期板块盈利大增既成事实。所有指数中,500内周期板块权重
《红周刊》:贤丰控股拟以5.52亿元出售所持有的珠海蓉胜87.3999%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集中资源聚焦动物保健领域的业务发展,是否值得关注?  邱诤:2021年贤丰控股通过收购成都天邦70%股权及南京史纪70%股权,涉足兽用疫苗业务,此次转让珠海蓉胜股权后,公司将退出微细漆包线业务,转型以兽用疫苗业务为主业的业务布局。  不过收购南京史纪之前,南京史纪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主要财务数据金额均为
在《红周刊》此前发表的《同星科技劳务外包做法异于同行“伪高新”企业性质嫌疑难消》文章中,记者曾分析了同星科技劳务用工的问题,提到其使用劳务外包的用工模式与同行相比明显不同,其行为很可能是为了规避劳务派遣相关法律义务,此外,还提到同星科技招股书披露的研发人员数量存在疑点,公司的资质很可能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标准。除了此前文章提到的问题,其实若对招股书披露的财报数据做进一步核算,可发现其销售、采购、库存
孕妇,27岁,孕1产0,孕7个月,在当地乡镇医院检查发现胎儿异常,建议到我院检查.超声检查:宫内见一胎儿回声,胎头位于宫底部,颅骨规整,颅内大体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胎儿颜面及胎儿脊柱显示不清。
期刊
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赛道之一,氢能板块在过往年份中一直被忽视,如今随着“双碳”目标确定,新的政策风口来临或驱动氢能板块走上台前。作为氢能的下游应用环节,氢燃料车在政策的发力下,也或将续演锂电车的疯狂。  年关将至,回首2021年的A股资本市场,最火爆的领域绝对非新能源莫属,在众多白马蓝筹股相继折戟不前的同时,锂电龙头宁德时代带领一众新能源股持续表现,其总市值也从年初的8719亿元扩张至当前的152
编者按  小米三季报显示,作为主营业务的手机销量排名在国内及海外均有下滑,这样让市场再次用脚投票,19港元一线的股价距离17港元的IPO发行价仅一步之遥。而自2021年至今,小米股价跌去超40%,市值缩水超3400亿港元。  主营乏力下,小米俨然把造车当成第二增长曲线在打造。这个新赛道需要巨额投入而且时间周期长,首期投资为100亿元,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而且2024年之前都是零创收。市场对
功率半导体是国产芯片中成长性最好的赛道之一。在新能源发电、电动车、消费电子等行业爆发式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双重”逻辑下,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本期我们关注的芯导科技,就是功率半导体厂商之一。功率半导体分为功率器件和功率IC两大类,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功率器件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2.13%,其中的TVS(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是一种防护器件)则占总营收的65.
11月26日,华塑股份(600935.SH)正式挂牌上市,成为A股化工板块重要一员。公开资料显示,华塑股份主要从事以聚氯乙烯(PVC)和烧碱为核心的氯碱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大型氯碱化工企业之一。  根据公开资料,华塑股份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依托自身拥有的优质电石灰岩和原盐资源优势,以及“两淮”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采用先进、高效、清洁的生产工艺,建成了以PVC
具有一定“抗通胀属性”的部分下游消费股细分,如:种植、必选消费品等,明年或有所表现。同时,高端制造板块也有望在明年成为重要抓手。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有压力,但整体在可控范围内。资本市场上,资金会从房地产市场流入股票市场,美联储加息的节奏也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么快。对于A股的投资机会,2022年结构性机会涌现,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高位的成长股可能会受到压制。2022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仍处于
2020年12月,亿阳信通(600289.SH)完成破产重整,万怡投资入主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成功卸下历史包袱后,亿阳信通主营业务开始呈现明显的触底回升迹象。今年二、三季度亿阳信通分别实现营收1.46亿元和1.51亿元,扣非净利润228.93万元和3729.02万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并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对此公司向《红周刊》表示,公司已度过最艰难时刻,经历了一年多的磨合,新管理层也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