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提出“互联网 ”的发展模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互联网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古典诗词及文言文的学习中,使“互聯网 ”这一新兴概念也能和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相结合,为学生铺路搭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从而夯实基础,提升学习效率。
当前,传统的古典诗词及文言文教学模式弊端主要在于知识传递与接收的零散化、被动化。在常规的古诗词教学中,基本上都会采用这样的模式: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介绍写作背景、讲解疑难字词、名句赏析、提炼思想感情、背诵。整个教学过程单一而枯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模式。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主要采取逐字逐句翻译,先帮助学生理清字面含义,再引导学生掌握思想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只对部分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能专心记笔记,课后能自主归纳复习的学生有较好的效果,而对大部分语文基础与兴趣俱为薄弱的学生来说,只能增加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厌恶感和畏难情绪。教与学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会导致教师教学效率的低下。
如果我们运用“互联网 ”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对“翻转课堂”进行优化,既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利用网络的便利,整合、拓展与课本诗文相关的知识及同主题的篇章,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及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入手,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知识接受面,使教学效果不止步于课堂和课本,将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置于“互联网 ”大环境中,则会达到“1 1>2”的教学效果,使我国的经典传统文化得以借助“互联网 ”这一新兴事物,引导学生“读智慧之书,做智慧之人”,真正达到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对学生的启迪、浸润作用。
“互联网 ”在古诗文教学中至少可以发挥如下一些作用:
充当信息枢纽,做学生的引路人。鉴于大部分学生课业压力大,信息接受面狭窄,且缺乏信息筛选及整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扮演起信息枢纽的角色,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浏览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现实热点等延伸知识,不拘泥于课本的有限载体,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及文言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也能从侧面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现实热点,就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代入感,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写作时情感进发的火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掌握将会是丰满的、立体的。例如在教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辛弃疾生平介绍的简短纪录片,让学生对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及性格特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至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师再进一步解读诗歌字词、用典、意象,学生对诗歌的感悟便会大大加深。通过互联网,最大程度地获取教学资源,在使教学模式丰满化、立体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思维,也增强了古诗词学习的现实意义,通过兴趣带动学生的理解记忆,“互联网 ”使教师成为信息枢纽,而信息的优化整合则也是教学环节设计的优化转变。
运用网络工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之所以会成为师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古诗词、文言文知识储备不够,而这些知识又必须通过记忆与背诵的方式来掌握。学生苦于单一、枯燥的背诵方式,选择逃避记忆,从而形成“学不懂→不想学→害怕学”的恶性循环。前段时间,央视一档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获得普遍好评,而网络上模仿其比赛环节所设计的手机运用软件也应运而生。其实早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之初,就有许多帮助记忆英语单词的手机软件面世,其科学有趣的记忆模式,受到使用者的广泛好评。同样,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使用相关的智能软件,甚至可以把类似软件投放在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古诗词的记忆与赏析,文言文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的归纳总结,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工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提升了学生的记忆效率,还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复习。而教师则可以在原本繁重的古诗词、文言文小结课堂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做好点拨引导即可。
借助“互联网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当今教师脱离了“闭门造车”的时代,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自身经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学习、借鉴、交流、分享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学习的,互联网在给予我们资源、信息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交流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平台,获取资源为既有知识体系添砖加瓦,更能激发教育的新思路、新灵感。学生也同样可以利用类似的平台,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思维模式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助,共同分享对古诗词、文言文学习的心得与经验,共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基本素养,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将古诗文的教学融入“互联网 ”,是一种新与旧的融合,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传统的文学经典以全新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口中学。
当前,传统的古典诗词及文言文教学模式弊端主要在于知识传递与接收的零散化、被动化。在常规的古诗词教学中,基本上都会采用这样的模式: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介绍写作背景、讲解疑难字词、名句赏析、提炼思想感情、背诵。整个教学过程单一而枯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模式。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主要采取逐字逐句翻译,先帮助学生理清字面含义,再引导学生掌握思想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只对部分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能专心记笔记,课后能自主归纳复习的学生有较好的效果,而对大部分语文基础与兴趣俱为薄弱的学生来说,只能增加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厌恶感和畏难情绪。教与学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会导致教师教学效率的低下。
如果我们运用“互联网 ”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对“翻转课堂”进行优化,既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利用网络的便利,整合、拓展与课本诗文相关的知识及同主题的篇章,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及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入手,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知识接受面,使教学效果不止步于课堂和课本,将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置于“互联网 ”大环境中,则会达到“1 1>2”的教学效果,使我国的经典传统文化得以借助“互联网 ”这一新兴事物,引导学生“读智慧之书,做智慧之人”,真正达到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对学生的启迪、浸润作用。
“互联网 ”在古诗文教学中至少可以发挥如下一些作用:
充当信息枢纽,做学生的引路人。鉴于大部分学生课业压力大,信息接受面狭窄,且缺乏信息筛选及整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扮演起信息枢纽的角色,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浏览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现实热点等延伸知识,不拘泥于课本的有限载体,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及文言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也能从侧面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现实热点,就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代入感,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写作时情感进发的火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掌握将会是丰满的、立体的。例如在教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辛弃疾生平介绍的简短纪录片,让学生对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及性格特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至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师再进一步解读诗歌字词、用典、意象,学生对诗歌的感悟便会大大加深。通过互联网,最大程度地获取教学资源,在使教学模式丰满化、立体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思维,也增强了古诗词学习的现实意义,通过兴趣带动学生的理解记忆,“互联网 ”使教师成为信息枢纽,而信息的优化整合则也是教学环节设计的优化转变。
运用网络工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之所以会成为师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古诗词、文言文知识储备不够,而这些知识又必须通过记忆与背诵的方式来掌握。学生苦于单一、枯燥的背诵方式,选择逃避记忆,从而形成“学不懂→不想学→害怕学”的恶性循环。前段时间,央视一档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获得普遍好评,而网络上模仿其比赛环节所设计的手机运用软件也应运而生。其实早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之初,就有许多帮助记忆英语单词的手机软件面世,其科学有趣的记忆模式,受到使用者的广泛好评。同样,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使用相关的智能软件,甚至可以把类似软件投放在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古诗词的记忆与赏析,文言文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的归纳总结,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工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提升了学生的记忆效率,还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复习。而教师则可以在原本繁重的古诗词、文言文小结课堂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做好点拨引导即可。
借助“互联网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当今教师脱离了“闭门造车”的时代,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自身经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学习、借鉴、交流、分享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学习的,互联网在给予我们资源、信息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交流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平台,获取资源为既有知识体系添砖加瓦,更能激发教育的新思路、新灵感。学生也同样可以利用类似的平台,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思维模式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助,共同分享对古诗词、文言文学习的心得与经验,共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基本素养,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将古诗文的教学融入“互联网 ”,是一种新与旧的融合,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传统的文学经典以全新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