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退捕渔民安心“上岸”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长6300多公里的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有14个省份的23万渔民靠在长江打鱼为生。近年来,受水域污染和过度捕捞等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严重,长江水生物种严重衰退,一些物种濒临灭绝。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根据中央总体部署,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按期实现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禁渔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特别强调,长江禁渔不是把渔民甩上岸就不管了,要把相关工作做细做实,多开发就业渠道和公益性岗位,让渔民们稳得住、能致富。
  10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安徽省马鞍山市石臼湖捕鱼的旺季。马鞍山博望区丹阳镇小花津居委会居民张冬生没有像往年一样到湖面撒网捕鱼,而是忙着自己的水上运输生意。
  今年43岁的张冬生是第一批退捕渔民,上岸后从事水上运输工作,虽然不再捕鱼,但也没有离开水,目前月均收入在2?3万元,开启了岸上新生活。
  在马鞍山,像张冬生一样自主创业的渔民还有很多……
  2019年5月1日,马鞍山在全国率先实施禁捕退捕,长江干流和重要通江支流沿线的渔民要全部转产,同年7月底,退捕全部完成,整个过程仅仅用时三个月,且无一例上访。
  禁捕的是鱼,工作重心却是人。既要退得出,也要稳得住,马鞍山在社会保障、渔民转产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遇到难题时,大胆创新,创造出“禁得最早、做得最好”的马鞍山经验。
  建档立卡 用真金白银保障渔民生计
  “我们这一生就靠打鱼为生,突然换了一种生活方式,简直就不适应了。”马鞍山雨山区退捕渔民三姑娘在长江边出生、长大,1995年,她嫁给了渔民张周华,两人以船为家,一直过着“靠水吃水”的日子。三姑娘告诉记者,虽然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但真正接到通知时,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渔民上岸之后就和失去土地的农民一样,什么都没有。”马鞍山市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吴继飞介绍,目前大部分渔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生活上面临很大问题,如何妥善安置这些渔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马鞍山做的第一步就是为上岸渔民建档立卡。据统计,马鞍山全市共计上岸渔民2984户、10757人,是安徽省沿江地区退出渔民人数最多的地区。
  建档立卡为的是摸清底数,并据此为上缴渔船渔具的渔民发放补贴。此外,建档立卡后还可以及时了解上岸渔民的需求,针对渔民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长江流域大部分渔民靠水吃水,岸上没有固定住所。渔民上岸后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住在哪,马鞍山市雨山区提供了两个安置小区供渔民选择,在过渡期间,政府提供了廉租房,并且发放生活补贴。
  2019年5月,三姑娘一家积极响应长江禁捕退捕政策号召,配合地方政府签订退捕协议,上缴了全部渔船,拿到了住家船、生产船、辅助船的拆船补贴和过渡性补贴,在市中心的安置小区买了房,搬进了90多平方米的新居,正式告别了“水上漂”的日子。
  “国家政策还是好的,还是照顾我们渔民的”。三姑娘说。
  为切实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让退捕转产渔民实现“老有所养”。马鞍山将所有符合条件的退捕转产渔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参保档次就高不就低、待遇能叠加、账户可转移,先期对年满16至59周岁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渔民,根据参保人选择年缴费档次(1500元或2000元档次、3000元及以上档次),分别按照每年1500元、2000元的标准,由政府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连续代缴15年。今年11月份,执行安徽省统一标准,按3000元档次代缴养老保险。
  目前,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9258人已通过政府代缴或补贴保费形式,全部纳入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同时,通过完善医疗保障政策,让退捕渔民全部按照马鞍山市现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参加医疗保障,享受同等医疗保障待遇。
  据统计,目前马鞍山全市各县区累计使用长江禁捕专项资金2.49亿元,用真金白银保障渔民生计。
  精准帮扶 拓宽渔民就业渠道
  安家容易,安心难。虽然住房有了着落,也有了养老保险,但很多渔民心里还是不踏实,以打鱼为生的他们,放下渔网、舍船上岸,又该何去何从?
  马鞍山在2019年7月底就已经完成渔民退捕,可时至今日,在禁捕退捕中花费精力最多的仍然是渔民转产就业问题。
  “特别是四五十岁的渔民,他们大多数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但是他们除了打鱼,其他什么也不会。有些岗位要么干不了,要么嫌待遇低,经常干了几天就干不下去了。”吴继飞介绍。
  “帮渔民转产就业,就得符合渔民实际,要一户一策,动态跟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陶有祥说。为了能让渔民上岸后稳得住,获得稳定的收入,马鞍山市出台了多项就业帮扶政策,通过建立帮扶驿站、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勵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为渔民解决就业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需转产就业5186人,转产就业率已达到100%。
  雨山区退捕渔民倪俊非去年5月退捕上岸后,除了获得相应补贴和住房安置外,倪俊非一家积极参加退捕渔民转产招聘会,2019年9月,倪俊非和妹妹倪小艳成功应聘为立白公司操作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家庭收入得到了保证。据悉,目前全市已举办专场招聘33场,实现到企业务工就业1687人。
  马鞍山在退捕渔民集中居住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设立退捕渔民帮扶驿站,为退捕渔民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目前全市共建设退捕渔民帮扶驿站11个;对有意愿创业的退捕渔民,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支持退捕渔民开设快递代收代寄点、水产贩卖等小店经济项目,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5万元,推动自主创业。截至目前,实现自主创业、产业扶持、灵活就业3194人。   此外,馬鞍山还出台了《马鞍山市建立护渔队伍实行禁捕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发挥退捕渔民职业专长,优先安置从事护渔工作。对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退捕渔民,提供“一对一”援助服务。针对部分年龄偏大、就业不便、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就近就地吸纳就业。
  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三姑娘准备和几位渔民一起开办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丈夫张周华退捕转产成为一名护渔员,在长江边上负责巡查和保洁工作,每月收入约3300元。
  48岁的韩金翠和54岁的李元五是花山区退捕渔民,夫妻俩捕鱼20多年,去年上岸后,前后在多家单位打零工,但由于文化低,都没有干长。目前夫妻俩承包了超市的水产摊位,通过以前的打鱼经验总能挑到品质好的鱼,现在一个月流水能有七八万元。
  发展“捕转养”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螃蟹销售不错,供不应求。”一网螃蟹捞上来,蔡小花仔细检查品相,然后放入水桶中,准备打包出售。蔡小花是博望区丹阳镇小花津居委会居民,家里几代人都是渔民,一家5口常年在石臼湖、姑溪河一带以从事渔业捕捞为生,自2018年博望区启动渔船拆解工作开始,蔡小花就考虑如何退捕转产。2018年6月,蔡小花和渔民李小兵合伙开了一家饭店,靠着勤劳经营,饭店生意红火,当年就收回了30余万元投资,随后逐渐扩大规模,还聘请了5名退捕渔民帮忙。
  2019年马鞍山市实施渔民退捕转产政策后,蔡小花动起了养殖的心思,先后动员几个堂兄弟,加上饭店合伙人李小兵,共4户人家,在花津附近承包了200余亩精养塘,从事水产养殖,主要以养殖螃蟹和小龙虾为主,总投资近百万元,先后又招聘了三四个退捕渔民在养殖场工作。“今年养殖场亩产利润有望达到4000多元,总利润约百万元。”蔡小花说。
  与开发公益性岗位、从事其他行业相比,结合当地渔业资源发展养殖业既能发挥渔民自身特长,也更具有可持续性,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
  马鞍山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奖补等措施,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退捕渔民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渔民股份合作、自主承包等多种形式从事水产养殖和畜禽规模养殖。目前已发展“捕转养”3000余亩。
  今年20多岁的郑义是当涂县花山区专业渔民,祖辈住在船上,靠打鱼为生。去年郑义一家退捕上岸,他不等不靠,在当涂县护河承包了110亩地,建起80亩池塘进行螃蟹养殖,总投入资金80多万元。“虽然去年受价格影响,收入不是很好,但今年能收回成本的一半。”郑义为未来充满信心。
  马鞍山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石小平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沿江、沿河水资源丰富和生态渔业产业优势,深入实施退捕渔民转产“捕转养”项目,为有劳动能力并有意愿从事水产养殖业的退捕渔民提供就业创业空间,将职业捕捞渔民逐步转变为渔业养殖产业工人,在解决退捕渔民就业创业的同时,同步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发展。
其他文献
河北省黄骅市土壤盐碱化程度高、不宜灌溉,按照雨养旱作方式种植的小麦品种被称为旱碱麦。当地群众充分发挥旱碱麦品质高、口感好的优势,用旱堿麦面粉蒸制造型独特的面花馒头,成为一大特色产业。全市现在有面花加工企业数十家,年产值可达两千余万元。
期刊
近日,《貴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明确茶树种植基地禁止使用剧毒、高毒、禁用的农药,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该条例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拓宽山区农民致富路的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
期刊
近年来,浙江省淳安县依托千岛湖一湖秀水,大力推进实施“以鱼保水”“以渔治水”生态治水模式。在永葆一湖秀水的同时,打响了千岛湖优质渔业品牌,形成了独具千岛湖特色的“保水渔业”发展模式。  目前千岛湖湖区鱼类品种达114种,经济价值40億元;2019年渔业经济产值逾10亿元,直接带动地方相关产业产值逾50亿元。淳安县“保水渔业”发展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渔业水域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典范。
期刊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小龙虾产业造成了全面的冲击,养殖、流通、加工、餐饮等环节无一例外。穷则变,变则通。部分养殖户在现有养殖模式上进行积极调整,育养分离、养大虾......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针对小龙虾的营销模式也在悄然改变。活虾流通受阻后,龙虾尾等加工产品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迅速蹿红,原本压力山大的加工厂也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总体来看,2020年小龙虾产业仍以盈利为主要趋势。 
期刊
地处洪泽湖畔的江苏省泗洪县养殖螃蟹的水域面积达17.2万亩,每年10月份以后,大量螃蟹开始集中上市。近年来,当地蟹农在入冬后,会趁着气温相对较高、螃蟹活动多方便捕捞的时候,将螃蟹从放养水域捕捞起来,集中暂养在池塘网箱中,再根据市场行情随时捕捞出售,通過“巧打时间差”来增加收入。
期刊
广东省云浮市素有“南药之乡”“中国肉桂之乡”“中药炮制之乡”的美称。优良的生态环境下,云浮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164科670余种,包括肉桂、首乌、巴戟天、牛大力等道地品种,具有发展中医药的良好传统,是国家首批、广东首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当下,南药产业作为云浮市优势特色产业着力点,发展正当其时。  高位推动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眼下正值初冬好时节,在云浮罗定市龙
期刊
2003年的北京,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万平方米的场馆内吸引了600多家企业参展,总交易额达到150亿元。拉开了中国最大农业展会蓬勃发展的序幕。  2020年的重庆,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4万平方米的场馆内吸引了12000多家企业参展,总交易额高达418亿元。成为展示我国“三农”领域巨大成就的最高舞台。  18年沧海桑田,18年历史巨变。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与
期刊
11月27日至30日,由农业农村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重庆市举办。本届农交会共有1.2万余家企业携8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各地专业采购商超4万人。北京新发地、江苏凌家塘、重庆观音桥等大型农批市场到场采购。  本届农交会重要宗旨之一是聚焦扶贫,突出产销对接。而说到促进产销对接,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农交会期间记者采访到江苏凌家塘市
期刊
在乡村振兴的宏观战略背景下,山东蓬莱区小门家镇立足镇情、着眼长远,确定了“以点构片,以片带面,最终实现片上开花,面上勃发的生动局面”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总体思路。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引导党支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挑大梁、唱主角,主导集体经济和村级产业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因地制宜、精准破题,引领村集体发展方向  针对合作社产业单一、单体经营
期刊
11月27日,由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承办的农业投资风险与社会资本支持“三农”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祖相致辞,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作主旨讲话。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严绍明,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毕美家,郑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