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入到物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有着特殊的性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 性质 作用 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51-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迅速普及和发展,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以无比的优越性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笔者通过几年的尝试,谈一些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所具备的性质
(一)教学性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增长智慧。
在教学中,收集每节课的多媒体资料是关键。教师在准备课件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方位信息展现在课堂中,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二)设计性
多媒体不是杂乱无章地将课件材料堆积在一起,而是专门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基地,它所具有的各种内容与形态结构都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产生的。
老师通过精心准备,运用大量的先进手段,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将它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精彩内容,能够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课堂。
(三)开放性与灵活性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环境与功能的结合体,不是线形进行的,可以按照接受者的需要自主选择。
而多媒体教学新颖生动,直观形象,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丰富,更具有吸引力。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二、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物理是自然规律、生活现象、自然科学等经过提炼、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一门学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对物理的学习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不但可以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而且可以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既可以直观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也可以化解知识难点,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興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我在进行“声音的特性”这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录音机,按不同的按钮,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有潺潺的流水声、高亢的歌声、小鸟的叫声,学生马上兴致勃勃,接着引入了本节课的内容,声音有什么特性呢?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认真探讨。讲到音调和响度时,点击黄牛和蚊子的图片让学生对比其发出声音的不同,由于观察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逼真、形象,这么直观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鲜明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诸如此类,在以前认为枯燥无味的概念、原理,学生学起来也会津津有味。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枯燥的物理知识得以升华,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
物理这门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许多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太抽象难懂了,所以常常有模模糊糊的感觉,此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借助多媒体,会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取得应有的效果。比如,讲“电荷”时,将同学们平常生活中遇见过的“静电竖发”现象、“冬天漆黑夜脱毛衣时放电”的场景通过多媒体再现在同学们眼前,使学生认识到电荷的存在,学生注意力被吸引,从而很好地进入课题当中。又如讲解“原子的结构”时,先放映一段“太阳系各星球运动”的录像,学生从视觉中比较真实地感受到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很好地激发了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可以辅助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课上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探究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但实验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有些演示实验器具比较小,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过程,或分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产生兴趣。如果通过多媒体加以弥补,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那么真实的实验和虚拟的动画都会在每个学生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会促进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教材的观念与形式的变革,同时也是教学手段的变革。作为老师,应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勤奋刻苦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士林.教材编著译者之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6年11月.
[2]韦世滚.谈谈初中物理教材的方法论因素[J].河池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2月.
[3]高俊梅,晚清译著.《力学课编》研究[M].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5月.
[关键词]多媒体 性质 作用 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51-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迅速普及和发展,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以无比的优越性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笔者通过几年的尝试,谈一些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所具备的性质
(一)教学性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增长智慧。
在教学中,收集每节课的多媒体资料是关键。教师在准备课件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方位信息展现在课堂中,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二)设计性
多媒体不是杂乱无章地将课件材料堆积在一起,而是专门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基地,它所具有的各种内容与形态结构都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产生的。
老师通过精心准备,运用大量的先进手段,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将它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精彩内容,能够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课堂。
(三)开放性与灵活性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环境与功能的结合体,不是线形进行的,可以按照接受者的需要自主选择。
而多媒体教学新颖生动,直观形象,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丰富,更具有吸引力。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二、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物理是自然规律、生活现象、自然科学等经过提炼、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一门学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对物理的学习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不但可以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而且可以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既可以直观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也可以化解知识难点,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興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我在进行“声音的特性”这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录音机,按不同的按钮,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有潺潺的流水声、高亢的歌声、小鸟的叫声,学生马上兴致勃勃,接着引入了本节课的内容,声音有什么特性呢?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认真探讨。讲到音调和响度时,点击黄牛和蚊子的图片让学生对比其发出声音的不同,由于观察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逼真、形象,这么直观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鲜明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诸如此类,在以前认为枯燥无味的概念、原理,学生学起来也会津津有味。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枯燥的物理知识得以升华,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
物理这门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许多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太抽象难懂了,所以常常有模模糊糊的感觉,此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借助多媒体,会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取得应有的效果。比如,讲“电荷”时,将同学们平常生活中遇见过的“静电竖发”现象、“冬天漆黑夜脱毛衣时放电”的场景通过多媒体再现在同学们眼前,使学生认识到电荷的存在,学生注意力被吸引,从而很好地进入课题当中。又如讲解“原子的结构”时,先放映一段“太阳系各星球运动”的录像,学生从视觉中比较真实地感受到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很好地激发了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可以辅助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课上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探究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但实验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有些演示实验器具比较小,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过程,或分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产生兴趣。如果通过多媒体加以弥补,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那么真实的实验和虚拟的动画都会在每个学生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会促进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教材的观念与形式的变革,同时也是教学手段的变革。作为老师,应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勤奋刻苦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士林.教材编著译者之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6年11月.
[2]韦世滚.谈谈初中物理教材的方法论因素[J].河池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2月.
[3]高俊梅,晚清译著.《力学课编》研究[M].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5月.